朱晞:琴无倦 人无倦

2014-09-10 07:22陆爱华
凤凰生活 2014年1期
关键词:古琴文人乐器

陆爱华

历史上,古琴历来都是文人士大夫精神的寄托。而无倦则是他们最向往的生活方式。于古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十周年之际,朱晞以琴为主线,在古音正宗——虞山琴派的诞生地常熟,以唐宋元明的名琴,通过指尖索绕的旋律,从大唐的瑰丽,唐代的国士之风,宋代的清厉而静,和润而远,明代的清微淡远……和我们一起走向当代文人雅人深致、贵介风流的文化空间。在无倦居,常熟博物馆馆长、中国古琴学会会长——朱晞带我们穿越回这样的生活方式。

文化的平行交织

从小就受中国书画、古典诗词熏陶的朱晞,于1979年搬到常熟,与当地唯一会弹古琴的翁同和后裔翁瘦苍先生结缘,从此他被悠扬的古琴音引入更广袤的世界,古琴已融为他生活的一部分。

P:为什么这么多年了,你会选择专注于古琴?

朱晞:我并非古琴专业的,我大学学的是物理专业,还曾经是大学美术系,音乐系的老师。但这些并不影响我对古琴的认识,我一直认为,传统文化需要扎实的基础来支撑的,单一形式是无法体会古典精神的。所以我琴棋书画都是同步平行地研究。至于古琴,当时我的老师吴景略先生觉得搞书画的人太多了,如果再不搞古琴恐怕就要失传了,所以嘱咐我在古琴上要多花时间。后来古琴被列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便让我好好地把这块规整一下。现在表面上我是以古琴为主,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不过古琴确实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P:中国的古琴是发源于哪个朝代?大概可以分为什么门类?

朱晞:从文本上看,诗经就有关于古琴的记载,以此推断,说古琴有三千年左右的历史是比较符合历史发展实际的。古琴很特殊,它是一个很纯粹、很汉化的乐器,也是历朝历代文人士大夫介入的乐器。从音乐角度讲,传统音乐主要有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和庙堂音乐,古琴的特点,应该属于文人音乐,古琴在古代主要包括:古琴独奏、琴歌,还有琴箫合奏等三种形式。以内容来分则有:有表现大自然的景物并抒发人的内心感情的、有表现社会上不同人的遭遇所产生的复杂感情的,有根据古典诗词改编的,还有根据古代历史典故创作的,如《流水》、《忆故人》、《阳关三叠》、《广陵散》等。当然,古琴的核心还是以文人士大夫思想、审美为主,定位比较高,类似于贵族音乐。

P:古琴的鼎盛时期是什么时候?是否与当时的政治文化背景有关系?

朱晞:古琴在每个历史时期都有特点,我觉得古琴的鼎盛时期应该是宋代。古琴的形是在汉代定的,但从音乐和审美的本体上来讲,应该是宋代,因为宋代的审美、音乐奠定了古琴最基本的部分,范仲淹认为古琴是“清厉而静,和润而远”,这种思想一直延续到当代。古琴与其他文化艺术一样,都与当时的政治文化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很多古琴流派的鼎盛都与之有着密切关系。历史上,古琴都伴随着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迁移,古琴最早中心在中原,随着政治中心的迁移,南宋时古琴中心移至浙江,产生了浙派;到了明代,因为经济中心的转移,出现了虞山派;康乾时期,扬州出现广陵派。从历史文献看,宋代的琴学思想贯穿了宋元明清,直到当代,当然明清两代,古人在古琴文本著录上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究其核心,还是体现了宋代的思想和理念,所以我觉得宋代是古琴最辉煌的一个时代。

P:如果让你穿梭回宋代,你最想做件什么事?为什么?

朱晞:如果我在宋代,我会保持好“和谐”的生活状态,荀子说:“忠信无倦,而天下自来”,这种工作生活状态是比较理想的。我觉得一个人生活在世,就是要解决好工作、家庭、朋友三者的关系,小范围做好了,基础打好了,整合起来,和谐社会才有可能。《论语》讲:“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如果我们大家都能这样,天下就会昌盛太平。这也是我为什么提倡“和谐”,“无倦生活”的初衷。

东方感性领域

相比西方的乐器,中国古琴更为感性,朱晞认为西方乐器的基础是定量、定性的,比如和声、配器、曲式、节奏等。而中国是讲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如中国古琴的琴谱,只有音高的框架和指法的“度”,没有旋律和节奏,这并不是因为古人不懂旋律节奏,而是这样可以让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内心的感受,所以中国古琴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一个开放系统,以人为本。当然,古琴演奏还是需要在琴谱这个框架里运行,还需要技术的支撑,真正的好手每次弹一首曲都是差不多的,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能来判断弹奏的水准和深度。有意味的是,当你深入研究中国古典文化之后,你会发现中国文化里的“度”很有意思。

P:若只是有一个“度”,琴家是否不可能把一首曲子一模一样地弹出两次?

朱晞:这是我们古琴界常谈的一个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是需要辨析的,古琴因为流派、琴人不同,同一首曲子的演绎、演奏是会不同的,因为我们所受的教育不同,成长环境不同。但对于个体而言,如果你受过精良的训练,在成熟的前提下,偏差是不大的。比如平时很多人问我一个琴家的代表曲目是什么,我说很简单,你去听他的音乐会和录音,如果是时值偏差很小,就说明他有一个比较好的把握,但如果偏差较大的,那说明他还没把握。这个问题,其实不是简单的一模一样的问题,而是感觉对不对的问题,对了,那么偏差一定会很小,这就是“度”的意义所在。

P:在与古琴相关的诗句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为什么?

朱晞:我最欣赏“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弹琴》作者:刘长卿·唐)这里面的“静听松风寒”很有意思,就是强调“静”,静才能深入,静才能回归自然。徐青山在他的著作《溪山琴况》里说:“和”有两个基础条件:“清”与“静”。只有“清”与“静”了,才能达至“和”,继而体会世界万物。在中国古典文化里,都讲究“和”,因为在“和”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平衡。清静之下,体会一草一木所传递出来的美和爱。这是最和谐最美的状态。

弹拨生活美

在朱晞眼中,美的生活是简单、阳光(正能量)、爱,要“删繁去奢”,他认为“无倦”的生活就是如此。其实我们的生活不是“物贵”,而是“人贵”,我们说的“无倦”,不是说你有多少资产,而是你的生活与修为有多么高雅,以此来看,“无倦”的生活并不奢侈,外界的生活与内心要达到“无倦”的状态并不矛盾。古代认为“琴棋书画”是一种修为,在此基础上,他是要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这跟现代人以名利为指归的目标是不同的。

P:在古代生活中,室庐、花木、水石、禽鱼、书画、几塌、器具等物都投射和积淀了文人的选择和品格意志,而今天,你则以古琴会友,引发茶音,你在其中主要是寄托了什么样的情愫?

朱晞:有人以为我们平时喝茶弹琴,是悠闲、追求小资的生活,但事实并非如此。古代对物的要求和我们今天不完全一样,但精神是相通的。我们所做的发现、欣赏生活中的美并延伸开来,就是要在当代生活中,积淀自己的选择和品格意志。我所做说的“琴无倦”是以一种“无倦”文化来做的,我想营造一个场所,可以让人更静心舒适地去体验宁静,放开自我,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一同分享,一起欣赏一草一木的美,从而通往“无倦”的大门。家,便是这样一个最基本的场所,生活中花木、书画、几塌、器具等等都是一些小小的入口,通过它们——平常的物质世界,我们希望的是要达到深远宁静的精神世界。这种意识和想法。要从自己做起,从家庭做起,才能扩展到社会,大家都这样,我们就会有中国梦。

P:近年来,古琴也逐渐成为藏家瞩目的藏品,王世襄的“大圣遗音”就曾以1.15亿的身价震撼收藏界,中国古代也有很多乐器,为什么古琴就能如此倍受青睐呢?

朱晞:西方的18、19世纪的小提琴都早已达到这个价格了,我们唐代的东西达到这个身价也是理所当然的。其实古琴在中国从古到今都是贵的,而文人士大夫阶层断层以后大家都不知道古琴了,现在古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大家就会发现古琴是一种类似于贵族的乐器,皇家收藏的乐器,再深入研究,古琴无论是实物,还是音乐、理论、文化元素,它在中国民族音乐史上都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从唐至今,古琴有一千多张传世名琴,三千多首琴曲,这个是其他民族乐器所不具备的。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从古至今,古琴一直承载文人的理想,寄托文人的精神。收藏家投资会选择最好的东西,那古琴当然就是首选,所以这也使得古琴成为备受青睐的投资项目。其实好东西从古到今都是好的,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P:对于历史久远的古琴,能否弹奏是否也会成为影响收藏价值的标准?

朱晞:你这个问题挺有见解。因为现在大家拍卖时,都是讨论这个琴是源于哪个朝代、藏家,没意识到古琴本身是一个乐器,古琴制作是非常重要的,但对于声音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古琴除了名家制作、名人收藏、皇室收藏之外,对于弹奏声音,古代有九德标准:奇、古、透、静、润、圆、匀、清、芳。所以古琴除了朝代、外观、藏家之外,声音是至关重要的,这容易被大家忽略。但我认为,随着时间的沉淀,大家逐渐深入认识古琴之后,我们会发现声音和制作在古琴身上是并美的,这样的老琴,才是收藏的首选。

P:在收藏古琴时,我们能通过什么方法鉴别?应如何保存?

朱晞:收藏古琴,需要多看多比较。各个朝代的古琴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唐圆宋扁。还要多读理论著作,了解各个时代标准器的特点和相关知识。如果有条件的话,能多弹那就更好。

保存古琴要注意三点:1、要竖挂,平放就容易塌腰,会影响演奏;2、要有人气,就像住宅一样,要经常住人,古琴也需要经常摸它演奏它;3、古琴是木质的,不能受潮、在太阳下暴晒、碰摔。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收藏古琴时要明白物与人的关系,是你主宰它,而不是它主宰你。三千年来,古琴在生活中伴随着你,给你美的享受,这是“人贵”,而不是“物贵”,这是“无倦”,我们的初衷和追求。

猜你喜欢
古琴文人乐器
学乐器
文人与酒
寻琴记:古琴的前世今生
张俊波 情寄古琴,乐以忘忧
文人吃蛙
乐器
寻访千年古琴
宋代文人爱睡觉
古琴的收藏价值在何处
文人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