蔌木
重返出生地,她决心用音乐改变乡亲们的生活
今年20岁的白宝剑仍记得第一次见到邓奶奶时的情景:那年他刚上小学一年级,家住在村子靠山的最后一排。父母下地干活儿,他就到后面山上去玩。这时,他看见一个衣着时尚的奶奶,拿着相机到处拍照。白宝剑好奇地凑了上去,那位奶奶给他糖吃,让他带路到村里各处转转。白宝剑领奶奶去了自己家。白宝剑的家很破旧,房子是上世纪70年代盖的,木质的房梁,石头墙壁,采光也很差。奶奶叹着气,拍了几张照片,就离开了。
白宝剑见到的奶奶就是邓小岚。1998年4月,邓小岚退休了,在整理自己的东西时,看到母亲生前赠给她的那枚“马兰故人”的印章,一个强烈的念头闪了出来:去马兰村看望乡亲们,寻找父母当年留下的痕迹。邓小岚要去的马兰村在河北省阜平县境内,村子四周群山环绕,峡谷幽深。邓小岚和父母与马兰村有着太多的不解之缘。
1943年,邓小岚的父亲邓拓任《晋察冀日报》社长,他和妻子丁一岚在马兰村生下了长女邓小岚。因为日寇经常对根据地进行扫荡,邓小岚一出生便被寄养在当地老乡家里,3岁时才被接到父母身边。后来,邓小岚才知道,她出生那年,日寇对晋察冀地区进行疯狂扫荡,报社7位编辑、记者壮烈牺牲,19位马兰乡亲为掩护报社同志惨遭杀害。长大后,父母对邓小岚说:“马兰是你的第一故乡,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那里的乡亲们。”母亲还专门刻了枚“马兰故人”的印章送给她。因此,邓小岚退休后,去马兰村看看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1998年清明节,邓小岚一路舟车劳顿来到了马兰村。半个世纪后,重回自己出生的地方,马兰村贫困的现状让邓小岚心里很难过。马兰村是一个“石头村”,石头盖的房子,石头垒的院墙,连厕所和猪圈也都是用石头砌成的。马兰村的耕地少得可怜,地里的收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出去打工成了村民唯一挣钱的门路。
让邓小岚感到吃惊的是,和村里的老人打招呼时,有位年逾八旬的老大娘惊喜地说:“你是小岚子吧?当年你还差点吃上我的奶呢!”说罢,老人热情地拉着邓小岚往家里走,乡亲们的热情让邓小岚非常感动。
在村里,邓小岚遇见一群当地小学的孩子,她提议道:“我们一起唱个歌吧!”令她感到诧异的是,这些孩子连国歌都不会唱。有些孩子甚至问她:“唱歌是什么?”邓小岚心里酸酸的:当年父亲在这里办报时,业余时间还教乡亲们唱歌、跳舞。如今时代进步了,这里的孩子们却连国歌都不会唱,自己应该为他们做些事情。
回到北京后,邓小岚决定教孩子们唱歌,把音乐带进马兰村。她坚信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还可以拓宽孩子们升学和就业的路子,没有音乐的人生太苍白了。
马兰村小学只有4间破旧不堪的校舍。邓小岚就发动弟弟妹妹们捐款,一共凑了4万多元钱,帮助马兰村小学重建了7间校舍。马兰村的乡亲们穷得仅有温饱水平,买不起昂贵的乐器。不爱求人的邓小岚就四处化缘,把家人和亲友们用过的手风琴、小提琴、电子琴和吉他等乐器收集起来,带到了马兰村。
乐器有了,可这些终日在村里疯跑的孩子们连乐器的名字都叫不出来,更不懂乐谱。于是,邓小岚决定每月在村里住上一周,手把手教孩子们识谱、拉琴。为了不打扰乡亲们,她在新修建的校舍里找间小屋住了下来,她还从城里一趟一趟地运来电饭锅、碗筷、被褥等生活用品。
马兰村地处大山深处,每次来马兰村,邓小岚都要早早起床从家坐地铁到北京火车站,然后坐两个半小时的火车到定州,在定州吃完饭,再坐3个半小时的汽车到阜平县城。每次她还要计算好时间,赶上开往马兰村的唯一一趟班车,在坑洼不平的公路上颠簸一个半小时才能到达。300多公里的行程需要耗时整整一天,而在这趟线路上,邓小岚一走就是15年。
倾心培育“马兰小乐队”,让世界名曲走进贫寒农家
教没有一点乐理知识的孩子学乐器,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特别是那些玩得很野的农村孩子,想学音乐并不是真的发自内心,很多时候是觉得好玩。邓小岚首先培养孩子们的音乐兴趣,第一堂课,20多个孩子坐在她面前,看着面前的小提琴、吉他、手风琴等乐器,个个充满好奇。邓小岚把乐器逐个演示一遍。看着这些奇怪的乐器居然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孩子们对邓小岚佩服得五体投地。
接下来,邓小岚对孩子们进行了测试,然后确定哪个孩子弹吉他,哪个孩子拉小提琴,哪个孩子拉手风琴。最早和邓小岚有过接触的白宝剑手指细长,听音较准,接受东西快,邓小岚安排他学拉小提琴。学拉小提琴的第一步是拉空弦,拉出来的声音像“锯木头”,时间长了手指有些疼,邓小岚鼓励白宝剑:“什么时候手指磨出茧子了,你的水平就提高了。”白宝剑学得非常刻苦,后来成了乐队的首席乐手。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选择教材时,邓小岚下了一番工夫。名曲《欢乐颂》音节简单,孩子们没学多久就拉出了好听的曲子,这让他们非常兴奋,学习兴趣也提高了。
每月,邓小岚在马兰村只能住一周,等她下个月再来时,发现孩子们演奏的水平还不如她上次走的时候。她很着急:这样下去,孩子们什么时候才能出成绩呀!她只好一遍一遍地带着孩子们复习以前学的内容,等他们掌握了老内容后,再继续学新内容。为了让孩子们能自觉练琴,邓小岚还开了两次家长会,动员家长督促孩子练琴。在家长们的配合下,孩子们渐渐养成了主动练琴的习惯。一年后,邓小岚从这些练琴的孩子中挑出比较优秀的学员,组建了“马兰小乐队”。
王金龙是“马兰小乐队”的手风琴手,他的家庭很特殊:母亲是智障,父亲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打工。由于没有约束,王金龙很贪玩。当初邓小岚发现他有拉手风琴的潜质,就把他吸收过来。没想到他对拉琴非常痴迷,几个月后便拉得像模像样了。王金龙的父亲非常羡慕儿子,便找到邓小岚说自己也想学拉琴。邓小岚安抚他说:“已经没有多余的琴了,你先回家跟你儿子学吧!”于是,王金龙的父亲就让儿子教他,还老和王金龙抢琴。王金龙觉得爸爸影响了他练琴,就找邓小岚告状。为了平息父子间的冲突,邓小岚又找了架电子琴给王金龙的父亲练。
一天晚上,邓小岚去王金龙家家访,看到王金龙坐在小板凳上,正陶醉地用手风琴拉着《欢乐颂》,他的父亲坐在堂屋的椅子上,并不熟练地拨弄着电子琴,和儿子一起演奏。王金龙的母亲则安静地坐在旁边,用崇拜的神情看着父子俩。看着这温情的一幕,邓小岚非常欣慰:音乐正在改变着王金龙一家人的生活,这也是她想看到的。
同样被音乐改变的还有陈鑫和她的爸爸。陈鑫是邻村的一个女孩,离学校的路虽然远,但她每次都是第一个到教室,而每次乐队训练,已经成了她最渴盼的时光。自从接触小提琴后,原本害羞内向的陈鑫,性格变得活泼起来。她的母亲甚至嗔怪女儿话太多了,不过,她觉得女孩还是活泼些好。过完年,陈鑫的父亲就离家外出打工了。想爸爸的时候,陈鑫就给他打电话,把新学的曲子拉给他听……
一晃15年过去了,邓小岚带来的音乐慢慢改变着这座原本沉默的村庄。小提琴、手风琴、小号、曼陀铃、葫芦丝、笛子……越来越多的乐器出现在这个山村里。《欢乐颂》《念故乡》《雪绒花》等名曲,常出现在村民们晚饭时的餐桌上,或者是田间地头,就连村民们干活的时候,都哼起了这些说不出名字的调子。
其实,这些年来,始终有一种质疑的声音包围着邓小岚。就连村里一些年轻人都说:“这个老太太真奇怪,不在北京享清福,这么大年纪跑来跑去图什么?教音乐能当饭吃?”不仅外人想不通,就连邓小岚的女儿也一度怀疑母亲去马兰村的意义:“你教他们音乐,教他们唱歌,让他们感受美好,可是大部分孩子还是要走和他们父辈一样的路,未来会向他们展示残酷的一面,这个时候,音乐有用吗?”面对质疑,邓小岚这样回答:“音乐能使这些孩子内心变得强大,能使他们抵抗灰暗,渴望美好,无论未来怎样,都要为了自己去追求去创造!”
山里娃登上大舞台,《马兰的歌声》唱红全国
15年来,邓小岚每年十数次往返于北京和马兰村之间,孩子们用坏了6把小提琴、3个手风琴、3把吉他、10个电子琴,学生们来来去去,邓小岚倾心打造的“马兰小乐队”却依然歌声嘹亮。
考虑到很多孩子从未走出过大山,有的孩子连镇上都没去过。为了让马兰村的孩子们见见世面,邓小岚决定把他们带到首都的舞台上展示一下。2008年10月,邓小岚带领“马兰小乐队”在北京中山公园举办了一场小型音乐会,观众就是当年在马兰村战斗过的晋察冀日报社的老同志们。看到马兰村后人表演的精彩节目,这些老人非常欣慰,都说邓小岚帮他们了却了一桩心愿。
2013年8月8日,在第六届中国优秀特长生艺术节开幕式上,邓小岚和她的“马兰小乐队”登台献艺,节目获得观众们的极大认可。当主持人说出这些孩子都来自革命老区时,观众们惊愕之余,都报以热烈的掌声。看完演出,他们感慨地说:“这些山里的孩子并不比城里的孩子逊色!”为了“马兰小乐队”如愿登台,邓小岚可谓殚精竭虑。仅孩子们的演出服一项,就倾注了她极大的心血。女孩子的演出服不太好买,邓小岚就买回近10件女式衬衣,然后再一针一线改制成演出服。
在马兰村,邓小岚不仅教孩子们学音乐,还给当地的老师上音乐课。她的打算是:教会了老师,老师再教学生,一届一届的学生才能受益,她在村里普及音乐的梦想才能实现。邓小岚认为,教孩子们学好音乐,可以拓宽他们升学、就业的路子,也就是说音乐可以改变孩子们的人生。
很快,邓小岚和她的“马兰小乐队”引起了外界的关注,中央电视台《老故事》频道的总监阿里得知邓小岚的事情后,马上和她取得联系,并跟随她走进了马兰村。听了“马兰小乐队”的演奏后,阿里激动地对邓小岚说:“山里孩子的琴声让我感到平静,他们清澈的眼神让我感到羞愧,我要为孩子们拍一部片子,为马兰村写一首歌!”
为了拍《马兰的歌声》MV,阿里在马兰村住了下来,他每天都不厌其烦地选择拍摄外景地,下午放学了再叫上孩子们去拍摄。为了拍好一个镜头,阿里不惜花上两天时间。时间一长,马兰村的孩子们和阿里产生了深厚的感情。阿里和邓小岚一起教孩子们唱歌、弹琴,帮他们排练节目。
村民们也很喜欢阿里,有时候他拍摄完,就被村民拉着到家里喝酒。阿里的朋友专程过来看他,他就向村民买只鸡招待朋友,才几个月时间,村民家的鸡差不多被他买光了。邓小岚和乡亲们开玩笑说:“以后你们还得多养些鸡,外地的客人会越来越多。”这句话虽是玩笑,其实也是邓小岚的真实想法,她还有帮助当地发展红色旅游的打算。
在马兰村住了几个月,阿里不但拍了纪录片《马兰的歌声》,还为马兰村创作了《美丽的家园》《马兰童谣》《心愿》等歌曲。随着纪录片《马兰的歌声》在网络上走红,邓小岚和她的“马兰小乐队”也声名远扬。每个周末,都会有人到马兰村来看看,还专门要求听听“马兰小乐队”的演奏。一些城里人还把家里用不着的乐器拿过来送给孩子们。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把马兰村定为帮教基地,给孩子们送来了书籍和乐器。
因为年事已高,邓小岚希望孩子们不仅能够拥有歌声里所蕴藏的美好梦想,还能把它持续下去。为了选好接班人,邓小岚通过朋友联系了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希望学校能派出学生帮扶一下马兰村的孩子们。在邓小岚的奔走下,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已经在马兰村挂牌成立了授课基地,从2011年6月开始,三个星期来一次,每次有3名大学生给孩子们辅导、授课。
2012年,马兰村和周围的几个村子合并成一个村,人口多了,邓小岚萌生出一个愿望:将来在这里建一个小剧院,让马兰村的孩子们在这个舞台上尽情施展自己的才能,丰富乡亲们的业余生活。
更让邓小岚高兴的是,2013年春节前,一段新修的高速公路通车。她不必再像往常那样倒几次车了,可以直接坐汽车在北京和马兰村之间往返,路程由原来的一天缩短到6个小时左右。如今,只要身体许可,邓小岚就会坚持到马兰村授课。虽然她能力有限,却乐意以自己的身体力行,默默地实践父辈们的愿望,用音乐让孩子们的心灵变得更美好。
[编辑: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