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忻
妈妈们都很想和宝宝多沟通多交流,但是,常常会感到困难重重,如“我不知道怎么和宝宝聊天”“好像聊不起來”或者“宝宝不爱跟我聊天”。
四种态度阻碍亲子沟通
心不在焉
和宝宝在一起的时候,很多妈妈人在心不在,表面上在和宝宝对话,但并没有全身心地投入。这种心不在焉的对话宝宝是能感受到的,他会渐渐失去兴趣,不再找你聊天。
宝宝拿着在幼儿园学做的手工回家,自豪地给妈妈看。妈妈瞟了一眼,随口说道:“哦,做得真棒。赶紧洗手吃水果吧。”
专家解析 宝宝会觉得妈妈根本没有认真看,也没有告诉自己哪里做得很棒。这时候,妈妈已经丧失了一次和宝宝聊天的好机会。
说教态度
有时候宝宝向你诉说,只是想有人倾听而已,你别总是想着要趁机“教育”宝宝。一旦宝宝和你的聊天进入“说教”模式,聊天就再也进行不下去了。
看宝宝从幼儿园回来有点不高兴,妈妈问:“好像不高兴啊,发生什么事了?”宝宝说:“我在玩玩具的时候,小路没等我玩好就抢走了”。妈妈说:“嗯,小路这么做不对。可你也不能任人欺负啊,应该马上去告诉老师。”妈妈耐心地教宝宝应该这样做、那样做。
专家解析 宝宝还没有走出不高兴的情绪,妈妈的这一通教育他可能暂时无法听得进去。并且对他一下子提这么多要求,他会觉得很有压力。自然,聊天无法进行下去。
缺乏等待
宝宝有时候说话很慢,因为他常常一边说话一边思考,寻找合适的词汇来对话。这时,你必须要有等待的耐心。为了快速得到宝宝的反馈,千万不要主动去接宝宝的话头,甚至自问自答,否则你将丧失和宝宝把对话进行下去的机会。
乐乐在小区玩了一阵沙堆,他拿着小桶和小铲子回家,高兴地对爸爸说:“爸爸,我刚才在外面玩……”爸爸才看见他的玩具,立刻就说:“噢,你在外面玩沙了吗?好玩不好玩啊?你的小铲子好用吗?”
专家解析 父母一口气问太多问题,且问题基本上都是封闭式的,宝宝的回答只能是一声简单的“对”或是点点头。于是,你们的对话就这样结束了。
忽冷忽热
过快的生活节奏使越来越多的父母在陷入忙碌的工作之余,缺乏足够的时间来了解宝宝真正的需要。有些父母只会在心情好的时候陪宝宝玩,和宝宝讲话;心情不好的时候,则把情绪带到家里,对宝宝很不耐烦。这种忽冷忽热的方式,常常让宝宝无法预测自己的行为会引起父母什么反应,自然也不知道该怎么和父母说话或者玩。
专家解析 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宝宝不愿意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有的宝宝则会用激烈的行为来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你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在宝宝用激烈的行为来吸引你的注意时,因忙于纠正宝宝的行为而忽视他内心的需要,就会把宝宝推得离你更远。
三种方法提高沟通质量
改变聊天姿势
和宝宝说话或游戏时,你需要降低自己的高度:跪在地上,或者把宝宝放到你的腿上,有时候趴在地上则更好。尤其要注意面对面,能看到宝宝的眼睛。当你和宝宝高度差不多的时候,就能够更清楚地观察他的面部表情、注意力的方向(如他到底在看什么地方)和一些身体语言,这些都是观察宝宝的重要线索。
对宝宝来说,当妈妈和他处于同样高度的时候,他能更好地看清妈妈的嘴巴是怎么动的、眼睛在看什么地方、妈妈的表情怎样,这样更有利于他学习。更可贵的是,宝宝能够感受到妈妈愿意和他分享快乐时光的诚意。
最重要的是,改变的不能仅仅是姿势,还包括你的理念,必须真正地尊重宝宝,尊重他的兴趣和意愿。如果你心里怀着“我是指挥者”的想法,那即使人蹲下去了,也只是蹲下去跟宝宝发号施令而已,不能让宝宝感受到你的诚意。
尽量多问开放性的问题
在和宝宝对话时,不要在心里预设答案,要鼓励宝宝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前面乐乐的例子中,如果爸爸能够耐心等待,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他们的对话也许会更有趣。“爸爸,我刚才在外面玩。”“是吗?”“我用小铲子挖了个隧道。”“哦,是什么样的隧道啊?”“我的隧道有这么大,这么长。哈哈,下面可以开过去一辆小汽车。”“太棒了!你是怎么挖的?”……这样,对话就能继续下去了。
与宝宝真诚对话
在和宝宝对话的时候要投入真心,用宝宝的视角去发现世界。努力学习欣赏宝宝的手工,从中发现宝宝的用心之处。把这些表达出来,宝宝自然会体会到你的欣赏和爱,更愿意和你交流。
当宝宝遇到不开心的事,或者有问题无法解决时,你得先去抚慰宝宝,不要急于讲出自己的意见或办法,可以引导他自己想一想:你觉得怎么办会比较好?这个问题有什么解决办法?让宝宝自己思考和述说。如果他需要你帮助,他一定会表达出来,那个时候你再给意见也不迟。
提示:请不要忘记倾听宝宝的心声
和宝宝聊天,你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以尊重宝宝的发展特点、节奏为前提。
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给宝宝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对行为或语言做出反应。
不要自己讲太多,要学会倾听、等待宝宝的表达,倾听宝宝的需求。
(摘自《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