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招商中心相关负责人在其编写的《昆山招商引资之路》培训教材中提到了这样一条令人“耳目一新”的“先进经验”:去南京、北京争取劳模指标,送给来投资的老板,国家、省里的名额不够,就评县级劳模,两年一届50个,50个不够,就100个,还不够,就200个;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也送给他们一些……
劳模是对劳动者的一种褒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則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力、参政议政、监督政府的公职人员。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都与招商引资搭不上界。但昆山的相关政府部门却硬是将两者联系在一起。只要愿意过来投资,什么劳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统统都可以当做礼物馈赠。在不少地方,昆山的这一套“招商引资思维”非常走俏、广受追捧。山东省信息产业厅2008年第15期《产业简报》中这样介绍昆山经验:“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尽量不要到企业检查、参观,执法部门每年到企业的检查不能多于两次。”浙江省温州市在对昆山进行考察学习后,准备探索“摇号抽查”方式以“最大限度减少执法检查次数”。
然而,这种为了吸引投资任意突破法律、规则底线的做法真的值得全国各地学习推广吗?
以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爆炸案为例,如果政府能依法履行自己的日常监管职责,近八十人死亡逾百人重伤的事故就完全可以避免。国务院调查组指出引发事故的几个技术原因,比如厂房未按规定设计建设、工艺路线过紧过密等等,都是业内人士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的问题。但有关部门接获举报后的检查却仅仅是走走过场、发发通知,甚至在多次发生火灾的情况下也未能引起重视。既然在昆山,来帮我们投资的是恩人,来投资我们的老板是亲人,能打开招商局面的是能人,影响投资环境的是罪人,那么讲究“服务大局”的相关部门又怎么会去跟企业较真、成为全市的“罪人”呢?在利益和安全的博弈中,企业老板选择了前者;在工人权益和财政收入的博弈中,当地政府倒向了后者。政府职能异化、扭曲,事故之发生就是必然的。
无底线招商引资是政府职能错位、异化的典型表现,已经让我们的社会在资源环境、劳动保障、生命安全等领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截至目前我们还看不到这种趋势有被扭转的迹象。从表面看,这是错误的政绩观和发展观使然。但在中央三令五申强调科学发展,各地安全事故此起彼伏、警钟长敲不断的情况下,究竟是什么让地方官员仍沉迷于“GDP崇拜”的酣梦中不能自拔?在观念的背后,想必还有更深更复杂的原因。至于这些原因何时才能解除,你和我,大家都必须拭目以待。(文丨邓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