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崂山:中国海岸第一高峰的“仙、鬼、人”

2014-09-10 07:22苏文
环球人文地理 2014年2期
关键词:栈桥海岸线崂山

苏文

仙方:崂山被称作“神仙之宅,灵异之府”,历朝历代众多梦想长命延年、天界为仙的人,都曾不远万里前来崂山寻求不老仙方和仙物。

鬼神:崂山派是中国最具传奇的道教支脉,相传崂山道士精于内家武术、擅长“捉鬼擒妖和镇压僵尸”,几乎中国所有“道士捉鬼”的故事都源于崂山派。

人间:崂山海岸线就像一部历史书,见证了满清朝廷与北洋政府的兴衰

大事:德军占领胶州湾,日德血战青岛,北洋水师栈桥大阅兵……

崂山位于山东半岛,黄海之滨,古语形容它“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 崂山的主峰海拔1132.7米,是我国海岸线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

历朝历代众多梦想长命延年、天界为仙的人,都曾不远万里前来崂山寻求不老仙方和仙物——甚至连秦皇汉武这样的千古大帝也不例外。崂山是一座道教名山,崂山派是中国最具传奇的道教支脉,相传崂山道士精于内家武术、擅长“捉鬼擒妖和镇压僵尸”,几乎中国所有“道士捉鬼”的故事都源于崂山派,流行盗墓小说《鬼吹灯》中的“卸岭力士”,原型就是崂山道士。

崂山也丝毫不缺乏人文传奇,山下的海岸线就像一部历史书,见证着满清朝廷与北洋政府的兴衰,也见证着康有为、沈从文、梁实秋、童第周等近现代名人的浮生往事……

灵异仙山

秦皇汉武拜仙记

古时的崂山被称作“神仙之宅,灵异之府”。在民间传说里,山中住着很多神仙,闲来无事的时候,神仙们会聚在一起,乘云踏浪到海上垂钓极为美味的仙物,以增加道行,修炼功力。而如果常人吃了这些仙物,则有如百神护体,可以青春不老,脱凡胎而成仙体。

于是,历朝历代那些梦想长命延年、天界为仙的人,都不远万里前来崂山,寻求不老仙方和仙物。史料记载,崂山自春秋时期就云集了一批长期从事养生修身的方士,到战国后期,崂山已成为享誉国内的“东海仙山”。

统一六国的始皇帝嬴政,就是最突出的一位拜山求仙者。他即位后,先是构筑了从咸阳辐射全国的四通八达的驰道,然后在统一天下的第2年,就开始举行大规模的巡游,12年为帝,先后巡游达6次,而崂山,就是他巡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清代学者顾炎武考究崂山名字的由来,认为秦始皇当年慕名拜访崂山,由于山路险峻,加上每次拜山都是万人开道,千人拥挽,百官扈从——实在是太过劳民伤财,所以大家便把此山叫做“劳山”,后来为了避免招惹上官家,于是又在“劳”字旁加了个“山”字,“崂山”之名由此诞生。

拜山求仙方的嬴政,最终死在了寻找仙方的路上。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最后一次东巡中病死沙丘宫,由胡亥、赵高、李斯押送他的尸体回归咸阳,因盛夏7月酷暑难当,嬴政的遗体虽然放在了温凉车里,但时间一长还是散发出了尸臭,引得苍蝇逐臭而来。赵高献计,命令随从官员每车装一石咸鲍鱼,用来混淆秦始皇遗体的臭味——这位千古一帝生前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咸鱼的臭味会铺垫他的冥冥西归路,尽管此前他创造了所谓的空前伟业。

嬴政对长生不死的渴望,以及到死的执迷不悟,并没有给后代的帝王们以警示,同样具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在晚年也走上歧途,与嬴政一样沉湎于求不死之药的活动中。他在崂山求仙不成后,在一位和尚指点下,于长安建章宫北面的太液池筑了几个岛,唤做蓬莱、方丈、瀛洲(即神话中的三座东海仙岛),雕刻了许多石鱼、石鳖排在上边,整日拜祭——现在看来,这种借崇神以自娱的园事活动,没有求到神仙的关注,却奠定了中国古代园林造景艺术的基础,颇具歪打正着的喜感……

鬼神与道士

中国最具传奇的道教支脉

崂山的灵魂是道教。崂山派是中国最具传奇的道教支脉,相传崂山道士精于内家武术、擅长“捉鬼擒妖和镇压僵尸”,几乎中国所有“道士捉鬼”的故事都源于崂山派。

鼎盛时期,崂山山间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全山有上千名道士。著名的道教人物丘处机就曾在此修道。作为全真龙门派的创始人,丘处机抵达崂山后,看见崂山背负平川,面对大海,形同巨鳌雄踞在东海万里碧波之上,于是作出“鳌山下枕东洋海,秀出山东人不知”的诗句。后来,成吉思汗敕封丘处机为国师,崂山众道更是鸡犬升天,山名多次出现在元代皇家石刻上。

崂山最大的道观是太清宫,始建于西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太清宫前临东海太清湾,背依崂山七峰,由于风水绝佳,它被尊为崂山派的祖庭,也是全真道继终南山后的“天下第二道场”。

太清宫占地3万平方米,由“三官殿”、“三皇殿”、“三清殿”组成,风格清淡简朴。三官殿这组建筑最大,前后三进院落,殿内塑有天、地、水三官以及真武、雷神等神像。宫中有一棵树龄2100余年的汉代桧柏,以及一棵有1000多年树龄的唐代糙叶树(北方地区树龄最高、山东境内唯一一棵糙叶树)。两棵树都被当地人奉为神树。

花木是太清宫的主角,包括了紫薇、银杏、牡丹、耐冬(山茶花)等。尤其是正殿前院的那两棵一红一白的耐冬,每逢冬尽春临之际,拳头大的花朵开满枝头,花期持续3个月,非常罕见。传说这两棵耐冬是明永乐年间,在此修行的张三丰从海外孤岛上移植而来的,已有数百年历史,被宫中道士敬为“花魂”。

蒲松龄写《聊斋志异》时,就曾寓居于太清宫中,在这里创作出众多以崂山为背景的神话故事。当蒲松龄和神仙塑像相对,一不小心就写出了那篇流传数百年的佳作《崂山道士》;当他在牡丹花下品茶,白牡丹瞬间化成了两位美丽的女子,佳作《香玉》因此诞生……

即使到了当代,崂山鬼神对文化界的影响也相当大,其中最为突出的例子就是近年来流行的“盗墓小说”。小说中所谓四大盗墓门派之一的“卸岭力士”,原型案例很多都是借鉴崂山道士的传说:“卸岭门人敬关帝,并尊西楚霸王为祖师,逢有古墓巨冢,便蜂拥而起,众力发掘,毁尸平丘。据说当年威震九州的吕布就是卸岭门传人,为董卓筹备军饷,曾挖掘过多位汉皇墓葬……”

海滨人文传奇

中国北方最美海岸线

崂山作为全国海岸高山之首,山下的海岸线自然不能被忽略——围绕崂山的海岸线长达87公里,沿海的大小岛屿有18个,组成了山东著名的海上奇观,赢得了“中国北方最美海岸线”的赞誉。

海岸线上拥有众多的美景,包括海水浴场、石老人风景区等,而美景中也流传着众多的奇风异俗:跑旱船、舞龙灯、踩高跷……而元宵节的放海灯和清明时的祭海,是崂山地区规模最庞大的两个祭神活动。放海灯时,崂山沿海的渔村都会鞭炮齐鸣,渔民在船老大的带领下,千船齐发到海上放灯,祝愿新一年渔业丰收;祭海时,渔民们会在海滩上摆设猪、鸡、鱼三牲供品,还有大面馍、糖果等,点燃香烛鞭炮向海神祈祷出海平安……

除了美景与民俗,崂山海岸线还有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历史见证者。海岸线见证纪录了中国近代史上满清与北洋政府的兴与衰,在这片海水的冲击下,那个身负2000年帝制的庞大帝国,再也拖不动那把沉重的龙椅。

海岸线终点的那座上百年的栈桥,就是见证者之一。栈桥是1891年清政府下诏书建置的,是青岛最早的码头,也是当时唯一一条海上“军火供给线”,谁控制了栈桥,谁就控制了胶州湾。1897年,德军以演习为名,从栈桥所在的青岛湾登陆,武力占领了青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从崂山仰口登陆,打败德军后占领青岛,选择在这座桥上举行阅兵式,以证明对青岛享有“充分主权”;1922年,青岛被中国北洋政府收回,中国水兵也在此举行了大阅兵……

那座著名的栈桥宾馆,也是海岸线上的一道人文风景。它原是德国青岛大饭店附属的旅馆部,由德国建筑师保尔·弗里德里希设计,为典型的德国古典式建筑。德国人占领青岛期间,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弟弟海因里希亲王多次下榻这座饭店,所以它又名为“亨利亲王大饭店”或“亨利王子饭店”。当时的德国墨克连堡亲王、清朝邮部大臣盛宣怀也曾在此住过。1922年8月,孙中山到北京与袁世凯会晤,在返回上海的途中,也曾下榻于此。

现今,走在这条海岸线上,那些颇具传奇意味的往事似乎依旧在眼前:逃亡海外的康有为,最终放弃了在斯德哥尔摩海边买下的那个海岛,转而回到崂山下,整日在这条海岸线上散步,企图在此“兴建大学”;一位戴眼镜着长衫的人也喜欢在海边看书,他叫梁实秋,刚刚翻译完《莎士比亚全集》,住他家旁边的是一位科学家,叫童第周,总是晚潮来临才出门吃饭,白天就躲在家里钻研《细胞遗传学研究》……

猜你喜欢
栈桥海岸线崂山
崂山茶品牌新形象发布
海岸线
海岸线位置为何会经常变化
万物皆为灵 醉美崂山绿
理由要充分
在栈桥上
崂山的溪流
再见
美丽的栈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