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霾是个什么问题

2014-09-10 07:22叶竹盛
南风窗 2014年2期
关键词:烧煤灰霾工地

叶竹盛

一个朋友到福州工作,每天开车经过横跨乌龙江的橘园洲大桥。一天清晨,刚下过暴雨,她很高兴地打电话告诉我,在桥上看到了海市蜃楼,桥前方和两侧都是青云缭绕、轮廓明晰、山外有山的美景,“太神奇了,第一次感觉福州这么美!”那时她已到福州两个多月。

后来有一天,又是一次雨后天晴,我和朋友一起经过橘园洲大桥,她又尖叫起来,“快看,海市蜃楼又出现了!”我定睛一看,哑然失笑,哪里是什么海市蜃楼,那就是环绕福州的旗山、五虎山等诸峰,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溯江望去,层峦叠嶂,景致迷人。

我搬来福州一年多了,经常跨越橘园洲大桥,但基本上只有在下过暴雨后,才有机会一睹“海市蜃楼”,其余时候,只能在灰霾中隐隐约约看到众山的轮廓。

如果不是搬来福州,我对于中国空气污染问题的态度也许还没有转变过来。此前我一直在广州和香港两地居住,那时空气质量还没有这么糟糕,灰霾漫天的时候不多。对于远在北方地区的灰霾问题,我大体上认为那是工业、车辆和大量烧煤导致的结果,这些由发展导致的问题也只能由更好更快的发展去解决。

最近福州又连续好几天徘徊在轻度和中度污染之间。我读到当地报纸分析说,北边的几个城市也是污染很严重,灰霾可能是被北风吹过来的。然后这篇文章又笔锋一转,分析污染空气为什么扩散不了,说是福州属于江口盆地地形,空气不容易流通。我不太懂地理和气象,但也没听说过有这么神奇的盆地,只负责放污染的空气进来,却不负责放出去。

福州的空气情况让我产生了疑惑。周边并无多少大量排放污气的工业;车辆保有量虽然有上升趋势,但也远不如北京;民众更没有烧煤取暖和做饭的普遍习惯,空气污染到底从何而来呢?

其实直观感受已经告诉了我答案。福州四处都是日夜开工的工地,满街奔跑着泥土车辆;我家住在10楼,但只要几天不打扫,桌台上便覆盖了厚厚的一层尘土;几乎每次经过橘园洲大桥,除了雨水冲刷过以外,桥面总是渣土斑斑;许多道路两边的树叶子上,也都是一片灰黄色……

我四下求证,证明直观感受非假。监管部门和学者的报告显示,至少在烟台、南京、重庆、昆明等城市,来自工地的扬尘是主要的空气污染源。在南方一些城市,扬尘甚至占到污染源的一半以上。有研究数据表明,福州空气总悬浮物中,扬尘高达60%。福州媒体曾到工地里去测过PM2.5和PM10,机器瞬间爆表,两项指标都蹿升几十甚至几百倍。是不是“罪魁祸首”另当别论,但扬尘污染加剧了灰霾是确定无疑了。

那么,灰霾到底是个什么问题?工业污染涉及的是生产成本、技术革新等问题,关闭工厂可能影响一大批人的生计;车辆增多涉及生活水平提高,每个人有权追求生活品质的问题;烧煤涉及民众的生活习惯和消费水平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有“权衡”的余地,都可以归结为发展造成的问题。但是工地扬尘不应该与上述问题有关,唯一的决定因素就是一个地方的政府是否严格执法,规范工地施工和渣土运输,是否勤洗道路。事实上,各地早已出台各种严格监管工地扬尘的法规规章,学界也早有定论,控制工地扬尘完全没有技术难度。

如果一个人家境贫寒,不得不埋头工作,养家糊口,既无闲情也无闲钱打理房间,以致家中一片凌乱,这属于发展的问题。但如果一个小康之家,游手好闲,慵懒放任,而导致家内肮脏不堪,这又属于什么问题呢?不管怎么定性,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让懒人变得勤奋起来。

猜你喜欢
烧煤灰霾工地
工地上的一对夫妇
判断正、反比例“三步曲”
波比的小工地
成都城区冬季一次灰霾期间PM1化学成分特征
秸秆露天燃烧对北方灰霾天气的影响分析
雾霾赖谁
工地上的女人们
它从哪里来
安徽首座超级灰霾监测站将投入使用
我国大气灰霾污染特征及污染控制建议——以2013年1月大气灰霾污染过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