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竹盛
据说阿拉伯人和印度人不能凑到一块讲话,假如他们碰到一起,谈话过程中,一定是阿拉伯人不停向前靠近印度人,而印度人不停往后退。原因是阿拉伯人认为两个人讲话时靠近一点算是比较礼貌,而印度人则认为距离远一点算是比较尊重对方,于是便发生了尴尬的一幕。这种形式上的东西如果剥离了意义来看,所导致的行为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仪式便是这样一个东西,对于在意的人来说,仪式是很庄重的,是意义的载体。所谓在意,便是在乎其中的意义,而对于不在意的人来说,仪式是怪异的,是装模作样的,不过是多此一举。
我们的社会充斥着大大小小各种仪式,结婚典礼可能是大家最熟悉的一种仪式了,从传统的拜堂成亲到如今教堂里“假洋把式”的西式婚礼,甚至还有人到佛堂庙宇摆喜宴,各种“款式”都有。不管是哪种婚礼,最核心的主题一定是希望新人白头偕老,恩爱一辈子。估计没有人不会在意婚礼背后的意义,因为按照最善意的推测,没有哪一对新人一边结婚就一边想着离婚。
但是根据研究,婚礼竟然和离婚率没什么关系。有多国学者合作在中国研究出结果说,吃米的人比吃面的人离婚率低一些,因为南方人离婚率比北方人低,而南方人吃米居多,北方人吃面居多。看来“爱情不是输给婚姻,而是输给柴米油盐”的说法竟然还有学术依据。还有美国学者研究出结论说,有蜜月的人比没有度蜜月的人离婚率低,但同时也发现,有没有举办婚礼与会不会离婚没什么关系,也就是说那些路过民政局就顺便进去领证的夫妇,和那些郑重其事搞场婚礼做恩爱状发誓爱你一辈子的夫妻,离婚的几率是差不多的。
面向宪法宣誓,到底具备什么实质意义,能起到什么作用,这不取决宣誓仪式举办得多么隆重和严肃,而取决于宪法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是否真正具备力量。
仪式不仅可能被剥离掉意义,还可能像婚礼一样,虽然的确有一点意义,但却实际上起不到维护这种意义的作用。还有一些仪式则在意义和作用上都模糊不清。比如今年春節期间,赵本山举行收徒仪式,在赵本山夫妇面前跪了满满一屋子人,大家轮流磕头。如果说这是技艺的传承,还算是发扬传统美德,但有人解读成了山头的膜拜,引起了一些不好的联想。
不论仪式的意义何在,作用何在,最可笑的事情莫过于用仪式取代意义的追寻与作用的落实。假如有人因为喜欢婚礼,就不停结婚和离婚,只是为了反复体验那种承诺天荒地老的神圣时刻,我们一定会说这人脑子有问题。据说很多年前有一个太平洋岛国的酋长首次去欧洲,看到欧洲人家里的水龙头很神奇,一拧就出水,严重缺淡水的海岛国太需要这样的“神器”了,酋长便指令随从一定要带几个回去。回国后,酋长把水龙头装到墙上,使劲拧,却怎么也拧不出水来。水龙头与供水系统,这就是把仪式当作意义与作用本身的最佳隐喻。
刚刚落幕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为中国引入了一项新的官方仪式,要求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通过这种仪式化的程序,可以强化官员对人民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对宪法和法律的敬畏之心,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赋予一种崭新的时代形式。毫无疑问,这对于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而从另一角度看,面向宪法宣誓,到底具备什么实质意义,能起到什么作用,这不取决宣誓仪式举办得多么隆重和严肃,而取决于宪法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是否真正具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