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骏
若不是委内瑞拉的“小岛抵债”传言和墨西哥的“取消高铁中标”风波让中国网友一惊一乍,拉丁美洲过去的一年对许多人而言就只剩下了巴西世界杯狂欢。戏剧性的是,巴西虽在半决赛踢出1比7的“国耻”纪录,但总统迪尔玛·罗塞夫获益于主要竞争对手爱德华多·坎波斯8月意外坠机身亡,在10月赢得连任;而阿根廷虽在拉美球队中名列前茅却在赛后再次成为主权债务违约者。
拉美作为拥有5.9亿人口、5.8万亿美元GDP的庞大市场,拥有丰富的海底石油及作为新能源备受瞩目的页岩气,因此在2014年迎来俄中日三国首脑的巡访。区外大国“地缘政治重返”背景下,中拉关系已步入危险性较大的“深水区”;由“贸易先导”转向贸易与投资、金融合作并行,需要更审慎地出牌。
继2012年美联邦法院判决阿根廷必须偿还国际投资人13.3亿美元债券后,今年6月美最高法院拒绝了阿根廷政府的上诉、确认联邦法院先前的判决。7月30日阿根廷政府与国际投资人的谈判破裂,形同阿根廷自2001年之后第二次赖账。但8月7日阿根廷政府向海牙国际法院控诉美国“侵犯阿根廷主权豁免”。《经济学人》驻阿根廷前特派员、目前担任《纽约客》主笔的丹·罗森亥客认为,“是华府,而非布宜诺斯艾利斯,最有能力解决此一财政僵局”。
南美ABC三国(阿根廷、巴西、智利)都由女总统在治理。
阿根廷政府再度违约,就国际法而言,使得美国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后一度引起热议的“恶债不继承”学说再度浮出水面。“恶债”(Odious Debt)系指“债权人知悉违背国家人民之利益且未經其同意所约定之债务”,美国如不愿在国际法庭探究本案适用“恶债不继承”的可能,等于间接承认阿根廷前军政府的合法性。从国际经济层面看,美最高法院的裁决可视为拒不参加重组的“坚持派”债权人的胜利。2001年阿根廷违约后,93%的债券持有人接受了减记,此番“坚持派”若获全额支付,势必增加其他主权债务重整的难度。
就在阿根廷政府成为“国际金融弃婴”后不久,“5月广场奶奶协会”(旨在寻找阿根廷军管期间消失的儿童)主席艾斯特拉女士找到了失散37年的外孙,阿根廷女总统克里斯蒂娜·基什内尔立刻发文祝贺。但“转型正义”在加勒比岛国海地却遭遇憾事:被指曾下令杀害2万~3万人的海地前总统小杜瓦利埃10月因心脏病发过世,等于在现总统马特莱庇护下逃过了迟来的审判。
拉美另一个病逝的前总统—查韦斯,其接班人马杜罗一年多来始终无法完成前任“21世纪社会主义”的承诺,反倒因油价暴跌财政入不敷出,无奈求得中国将巨债展期。委内瑞拉95%的出口收入来自石油,现时货币暴跌,通胀率全球最高,国内基本物资稀缺,总统支持率降至30%以下,《经济学人》称之为“贬值中的玻利瓦尔革命”。但委国拥有世界级油储,中国相信其总有一天会还清债务,故在习近平访委期间向其新提供40亿美元的授信额度。
阿根廷、委内瑞拉左派政府的窘况,并不代表拉美左派整体式微。
3月11日,曾于2006~2010年担任智利总统的米歇尔·巴切莱特回锅就职,任期至2018年。相较于中间偏右的前任皮涅拉,她属中间偏左。年初拉丁美洲暨加勒比海国家共同体在古巴举行峰会,巴切莱特曾以候任总统身份受邀参加,其间她获得“太平洋联盟”另3个会员国—墨西哥、秘鲁、哥伦比亚之保证,未来不以亲美及对抗拉美的大西洋沿岸国为目标,亦即不可将拉美分裂为东西两部分。由此可见她对以左派成员国为主的“南方共同市场”有特殊情怀。
拉美下半年主要的几场大选,也都是左派获胜。10月12日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获64.2%选票支持第三度赢得大选;10月26日巴西总统罗塞夫在第二轮选举中获51.6%选票险胜社会民主党人内维斯;11月30日乌拉圭大选的第二轮决选由现年74岁的前总统、左派广泛阵线候选人巴斯克斯赢得宝座。鉴于智利总统巴切莱特喜采用“共识决”施政,《金融时报》拉美专栏曾把她比喻成“南美洲的默克尔”,但在面对诸多老资格左派总统时,凝聚共识恐非易事。
除了在南美声气相通的左派总统,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国家也有一些左派总统,但多属于传统左派的改良型。以墨西哥为例,左翼的革命制度党2012年重新执政后,总统培尼亚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增长上,这种新自由主义做派受到市场欢迎,问题是贩毒团伙由此更加猖獗。今年11月,由于疯传43名学生被毒贩杀害,革命制度党总部大楼遭人纵火,多地市政厅被抗议者强占,人们高呼“国家已死”。墨西哥明年6月的中期选举,执政党选情堪忧。
不仅如此,中墨关系在墨西哥右派政党执政的12年间停滞不前,现任总统培尼亚上任两年来多次访华,积极修复对华关系,却闹出一段高铁风波。
11月4日墨西哥通信与交通部宣布,中国铁道建筑公司主导的国际企业联盟以44亿美元得标兴建墨西哥首条高速铁路。但尴尬的是两天后,总统培尼亚要求撤销招标结果,原因是舆论对过短的竞标时间和招投标的透明度存疑,故决定重新招标。本案显示中拉关系迈入“深水区”后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中国在拉美的外交支轴是巴西,中国是后者第一大贸易伙伴。10月27日习近平电贺罗塞夫赢得总统连任,20天后又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与罗塞夫晤谈,重申推进“两洋铁路”建设,并指希望巴方支持明年在北京举办的“中拉合作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罗塞夫基于巴西当前的经济疲软,提出了更具体的合作建议。此外,巴西方面对中拉关系热络也有疑虑,担心在自己安理会“入常”仍属空中楼阁的情况下,以墨西哥为首的拉美“太平洋联盟”地位抬升,会威胁自己的区域大国地位。巴西理想的跨洲交往平台仍是G20和金砖峰会,至多加上“77国集团”。
但中国不改全面拓展与拉美合作领域的初衷。习近平在7月17日于巴西利亚举行的“中国-拉丁美洲与加勒比海国家峰会”演讲中倡议共同建立“1+3+6”合作新架构,提出制定相关合作规划(2015~2019),力争10年内中拉双边贸易上5000亿美元台阶,中国对拉美投资达到2500亿美元。据此,中国将推动扩大双边贸易本币结算及本币互换,其中与阿根廷结算及互换规模为人民币700亿元。在“违约”效应逐渐发酵的压力下,阿根廷央行于10月末首次动用了与中国央行之间签署的货币互换安排,申请获得约合8.14亿美元的人民币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日本也加入了对拉美的争夺战。7月习近平出访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和古巴四国之后,安倍晋三紧跟着出访了墨西哥、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伦比亚、智利和巴西五国。这是日本首相相隔10年对该地区的首次访问。而令中国学界颇感遗憾的是,两大著名民调机构拉美晴雨表公司和皮尤全球态度的调查数据均显示,中国在拉美特别是在巴西,软实力数据竟远逊于日本。
美国外交史学者沃尔特·米德在《外交事务》杂志上刊文指出:“2014年迄今纷纷扰扰,许多地缘政治上的宿敌重新回到舞台上……西方不应该期待那些老套的地缘政治会消逝。”鉴于2013年11月美国国务卿克里在美洲国家组织峰会上宣告“门罗主义时代已结束”,今后中国的外交取态不可能不影响拉美的未来,但这种影响不应局限在商业和经济目标层面,而应上升到软实力构建的战略层次,尤须避免“脚已踏上拉美土地,脑袋还留在国内”那种盲目挹注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