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裕
2013年早春时节,乍暖还寒。在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洼里村一座普通的农家小院里,一个“妈妈”、一群志愿者照看着39个患有脑瘫、轻度智障或肢体残疾的孩子,他们中最大的22岁,最小的7岁,在这里免费读书、吃住,快乐地生活,构成了一幅温馨和美的画卷……
深沉母爱催生“炕头课堂”
说起爱心小院,现年55岁的高淑珍妈妈感慨万千。她的儿子王利国4岁那年得了类风湿,浑身关节疼痛,不分日夜地哭闹。病在儿身,疼在娘心。高淑珍带着儿子辗转北京、天津、大连等地的多家医院,光医药费就花去了七八万元,但最终儿子还是落下了重度残疾。
到了入学年龄,坐在家门口的王利国,看到一个个孩子从门前经过,心生羡慕,他恳求妈妈也送他去上学:“我想念书,以后要当医生,专门治类风湿。”由于行动不便,王利国无法和同龄人一样背着书包去上学。望着儿子渴望又失落的眼神,高淑珍的心被深深刺痛,她整夜整夜地失眠,心想,儿子腿脚不行,不能再不读书呀!高淑珍只得安慰儿子说:“咱家离学校远,赶明儿妈妈在炕头给你办个学校。”
不久,细心的高淑珍发现,附近村庄里也有一些因肢残而不能入学的儿童,他们对读书同样充满了渴望。当初哄儿子的一句话,渐渐成为高淑珍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念头——在家里开个课堂,让周围像儿子一样不幸的孩子都能读书。
高淑珍至今忘不了当初“招生”时的情景。为了摸清邻近乡村辍学肢残儿童的情况,她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逐村打听。担心得到的消息不准确,贸然上门招人厌烦,她就在打听好地址后上门守着,直到看到那家真的有肢残孩子进出,才上前敲门。
记不清有多少回被当成上门推销的小贩而吃闭门羹,又有多少回被不理解自己一片苦心的村里人嘲笑为“有毛病”,但高淑珍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孩子们肢残心不残,让他们学点知识,长大了有个一技之长,也不至于成为社会的负担。”
自从高淑珍有了在家办课堂的念头,她整天思忖着这件事。因为给儿子治病,家中已债台高筑,她哪里有钱请得起老师啊!这时,刚刚初中毕业的女儿王国光让高淑珍灵机一动,这不就是现成的老师嘛!那时,初中刚毕业的王国光因为家境窘迫放弃了中考,正准备外出打工,高淑珍的一席话给她泼了一盆冷水:“你哪儿都别去,在家看着弟弟,我再找几个残疾孩子,你教他们读书认字!”一开始,倔强的女儿怎么也不愿意:“为啥非要在家憋屈一辈子?我还这么年轻,应该出去闯荡闯荡,不能整天在家伺候一群孩子啊!”高淑珍苦口婆心地劝说,可王国光就是转不过这个弯儿来。
一天,趁赶集的机会,高淑珍带着王国光去见了一个叫赵洪刚的残疾孩子。母女俩来到一家维修店,店门口有个孩子正在玩耍,十来岁的样子,由于幼时得过脑膜炎,留下了侏儒症的后遗症,身高也就七八十公分,他就是赵洪刚。王国光看了心里一酸,走过去问:“你咋不去上学呢?”“我上过几天学,可是同学们都笑话我,欺负我,我就不去了。”“那你想上学吗?”就这么一句话,让赵洪刚哇地哭出了声:“咋不想呢!我爸妈认字不多,我哪怕能上到小学毕业,也能帮我爸记账,以后也能养活自己了,出门也能认得公交站牌了。”
孩子的话,让王国光感到深深地震撼,这个比自己弟弟大不了几岁的孩子,同样渴望读书。“那姐姐教你读书认字,你愿意吗?”一听这话,小洪刚破涕为笑,立即拉起王国光的手说:“真的?姐姐,愿意,我愿意!”
“讲课,就得一章一章讲,我寻思着,有三四个孩子一起学,一讲不都会了嘛,还有个伴儿。”几天后,高淑珍又找到了另外两个残疾孩子。1998年4月,高淑珍的“炕头小课堂”开讲了。课本是借来的旧书,“老师”就是被高淑珍硬生生“拉下水”的初中毕业年仅16岁的女儿。从此,高淑珍的家里传出了读书声:“a、o、e……”两张旧课桌、两块小黑板、一盒粉笔、四个残疾孩子,农家小院里的特殊课堂就这样开班了。望着四双真诚而渴求的眼睛,王国光心里暗想,既然妈妈办起了课堂,我就一定要把自己掌握的知识,都教给这些孩子们。
大爱无边撑起“幸福之家”
高淑珍接收残疾孩子上课的事很快传开了。慕名而来的孩子越来越多,这是高淑珍始料未及的。她的精力有限,家里又不大,本来就负债累累的她,突然又多了这么多张嘴,怎么办?看着因她稍一迟疑就连连作揖的残疾孩子家长和他们身边既胆怯又渴望的孩子,那个“不”字,高淑珍很难说出口。有时迫不得已拒绝了实在不适合留下的孩子,她也会难受得好几夜睡不好觉。
转眼间,几十个孩子的生活重担,一下子压在了高淑珍一家人的身上。
对于老伴王跃元来说,每年三十几个孩子和一大家子人的口粮,全得依靠一年一季稻子的收成。钱少可以少花,但粮食少了孩子们和家里人就会饿肚子。于是,他每年不得不在耕种自家十几亩地之外,再多承包几块地。农闲时,王跃元还要到唐山市区、曹妃甸一带去打些零工。
可老王外出打工挣的钱,总是很快就被高淑珍花在孩子们身上了。在较长一段时间里,老王都不能理解妻子的举动。“自己一整天在外打工,回到家满屋子都是残疾孩子,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老王叹息着。一次,王跃元沉着脸质问妻子:“这么多孩子要吃饭,你还能撑得住吗?”为此,老两口经常吵架,老王甚至以离婚相要挟。但王跃元知道高淑珍的脾气,她认准的事儿,九头牛也拉不回来。看着老伴每天起早贪黑地操劳,他也很心疼,最终只好顺了她的心思。后来王跃元成了妻子的好帮手,一有空就去照顾那群残疾孩子。
为了贴补家用,原来很少出门的高淑珍被逼着做起了买卖。她经常天不亮就骑着自行车,驮着批发来的一些日用品去赶集,一骑就是几十公里,集上卖不完,她就走街串巷地卖,有时因叫卖声吵了别人,别人还会轰她。刚开始,听到人家说的难听话,高淑珍心里憋屈,忍不住蹲在人家门口哭。“哭完了寻思寻思,把泪擦干了,还得继续卖。家里还有一帮孩子呢,我就这么放弃,不中啊!”高淑珍心里时刻装着孩子们。
从这群患有脑瘫、小儿麻痹、类风湿等病症的孩子们住到她家那天起,高淑珍睡觉几乎就没脱过衣服。清晨4点多,孩子们还在熟睡,高淑珍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孩子们吃饭的时候,她盛饭、倒水,孩子们的饭不够了,她又手忙脚乱地再做。残疾孩子大多行动不便,有些甚至连生活都不能自理。每晚睡觉前,她要给孩子们逐个接尿,要拍抚最小的孩子睡去,大约每两小时要醒一次,叫爱尿炕的孩子起来小解。孩子们睡得迷迷糊糊,常常会尿到她手上身上。冬天她怕孩子们冷,就一直烧着炉火,直到深夜。等屋子足够暖和了,再把炉灰掏干净,然后还要打着电筒再逐屋检查一遍。
这样的辛苦操劳,高淑珍早已习以为常,最让她担心的还是孩子们生病。孩子病了,她整夜不睡觉守在旁边,小心翼翼地呵护着。第二天一大早就去叫村医。高淑珍说:“别人的孩子交给我,不能出一点差错啊。”
银桥村尹晓兰的儿子陈冀东患先天脑瘫,已经16岁了,脾气很不好,也不和家人交流。看着孩子每天蜷缩在炕上,尹晓兰担心不已。听说高淑珍的爱心课堂后,她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把孩子送了过来。刚开始隔一天一看,怕孩子不适应。“课堂里的老师对待我儿子特别细心,我就放心了,这下我就能安心地干农活了。两年时间,孩子胖了、开朗了,还学会了用左手写字。当时医生都说肯定治不好了,没想到居然在爱心课堂出现了奇迹,我这心情……”说着眼泪扑簌簌地从这位淳朴的村妇脸上一串串滑落。
15岁的刘双已经和高淑珍生活了整整8年。她刚来的时候骨瘦如柴。由于患有类风湿,刘双浑身关节疼痛,是高淑珍每天抱着她吃饭、睡觉。“高妈妈虽然没生我,却给了我许多我母亲都没能给我的爱。”刘双流着热泪说。“要不是高大姐,现在没准儿我的家庭就破裂了。在这里,老师不但教小双读书认字,还每天给她按摩,帮她锻炼。看看我闺女现在多好!”刘双的父亲刘永宏拉着高淑珍的手双眼泛红,“高大姐,真是太谢谢你们了!”
高淑珍家那间当作教室的屋子里,墙壁上贴着孩子们写的作文,字字真情——“是这儿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我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理想的大学,找一份好工作,来报答亲爱的老师和高妈妈。”“放假了,我都舍不得离开,这儿就是我的家……”
这句“高妈妈”、这句“家”,是高淑珍最珍视的财富。她说:“我活一天,就干一天、付出一天。自个儿愿意干的,就不能叫苦叫累。”16年来,高淑珍先后收教了100多名残疾孩子,从未向这些孩子收过一分钱。“孩子免费吃住上学,难道就没有境况好一点的家庭给你捐助吗?”有人问。“有,有的家长拉来大米、蔬菜,说孩子在这儿免费上学,我们自己带点口粮吧。可我不能收。我可以收爱心捐助,但不能收家长的。”
望着旁人一脸的疑惑,高淑珍解释说:“你想,如果这个孩子的家长送东西,其他家长怎么想,他们会在心里比较,你家送东西,我家不送,会不会亏待我的孩子;孩子也会在心里比较,他家有我家没有,会难受。干脆我一个都不收,送来我也送回去。我宁可自己想办法!”
无怨无悔感动众人拾柴
刚开始学生少,高淑珍和女儿每天用自行车把孩子驮来上课,中午孩子们就在她家一起吃,晚上再把孩子挨个送回家。最远的孩子离她家有二三十公里,每天送下来两人都累得散了骨架。
后来,高淑珍东拼西凑用7000元钱买了辆旧面包车,让自己的妹夫当上了义务司机。每次接送孩子,高淑珍和女儿都要轮流跟着,有两三个肢残严重的孩子,怕颠坏了得抱在怀里。由于是二手车,隔三岔五就出毛病,修车花去了不少费用,每修一回车,高淑珍都得蔫好几天,最终高淑珍索性又把车卖了。为了孩子们少受罪,她决定让所有的孩子全部在家里吃住,一日三餐,家里吃啥,孩子们就吃啥。
由于孩子越来越多,原来的房子根本无法容纳。2004年秋,高淑珍与丈夫商量,咬咬牙从亲戚处借来十几万元,在村委会的帮助下,用好心人捐助的砖石,在亲戚的宅基地上建起了一个院落,院子里有教室、男女生宿舍、厨房、厕所。新学期开学那天,当残童们欢天喜地走进新教室的那一刻,激动万分的高淑珍百感交集,眼中喜悦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哗哗”地直往下流:“孩子们终于有了新家,有了宽敞明亮的教室!”
高淑珍的无私奉献,感动和震撼着善良的人们。16年来,有接连不断的志愿者来到她的“爱心课堂”当义务“老师”,他们中有在校大学生,也有已经参加工作的年轻人,短则数周,长则数年,他们不计报酬,把爱交付给了这些残疾孩子。正是这些志愿者们的爱心接力,让高淑珍的爱心小院愈加充满活力。
2001年3月,邯郸小伙王利忠从一张包螺丝的报纸上,看到了高淑珍和20多个残疾孩子的故事。这张报纸改变了他的命运,亦成就了他的姻缘。“一个农村妇女养着这么多残疾孩子,还管吃管住,可能吗?”王利忠当时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您是不是财力雄厚的企业家?政府有拨款吗?这些孩子是先天还是后天的残疾?他们都有父母吗……”王利忠把他的疑问一股脑儿地写在信中,寄往相隔千里的滦南县洼里村。半个月后回信传来,原来不但确有其事,而且已经有人在那儿当志愿者义务教孩子们读书了,王利忠顿时觉得自己很渺小。2002年5月,王利忠终于有机会来到了这个让他心仪已久的农家小院……当推开那扇破铁门的一刹那,王利忠惊呆了:“二十几个一瘸一拐的孩子,好奇又恐惧的眼神,我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个场景。”接下来的20多天,他跟孩子们一起吃,一起住,教他们唱歌,给他们上课,讲外面的城市……
假期结束后回到单位,王利忠满脑子都是这群孩子。他办理了两年停薪留职,又回到了孩子们身边。“开始的时候睡不惯炕,连着几宿睡不着觉;以前在家没怎么做过家务,到这里伺候这么多孩子特别累;有时候半夜睡过了没叫孩子解手,被臭味熏醒了,然后赶紧起来擦屎擦尿、换床单……我也打过好几次退堂鼓,可听到孩子们哥哥长、哥哥短地叫着,就舍不得走了。”
两年转眼即逝,王利忠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惊讶的决定:彻底从安逸稳定的国企辞职,一辈子留在这里!这个决定,是为了这群孩子,也是为了他的爱人——王国光。同样的爱心、同样的理想,两个年轻人在相处中擦出了爱情的火花,他们在简陋的板房里结了婚。王国光回想起来,感慨地说:“这也是妈妈的信条!”因农村的女孩儿普遍结婚比较早,当时就有很多条件不错的人家上门提亲,但都被高淑珍婉言拒绝了。后来,高淑珍干脆挑明了女儿的择偶条件:不能嫌弃这群孩子,必须得倒插门。王国光知道这事儿后一笑了之:“我明白我妈的苦衷,我要是嫁人走了,这群孩子咋办?而且,我也舍不得孩子们。”
“这十几张高低床,是中央电视台的记者们捐赠的;这两台电脑,是唐山的一对年轻夫妻送来的,他们说什么也不肯留下姓名;去年冬天,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出钱买来好几车煤,解决了我们一冬的做饭取暖问题,还有那些捐款……”高淑珍流着泪说,“如果没有这么多好心人的帮助,我也许撑不到今天。”
如今,高淑珍的爱心小院已经成为残疾孩子的快乐之家。滦南县教育局在爱心小院设立滦南县特教学校教学点,并制订帮扶计划,定期选派教师对孩子们进行培训和辅导。看着孩子们一天天进步、一天天长大,高淑珍饱经风霜的脸庞笑得像朵花。
2013年2月,高淑珍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9月,她荣获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获得如此巨大的荣誉,让高淑珍既高兴又不安,她说:“残疾孩子不仅要学到文化,更要掌握一技之长。我希望他们都学到本事,将来不仅能自食其力,还能为社会作点贡献,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这样的善事我会一直做下去!”
〔编辑: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