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文系为什么不能培养作家

2014-09-10 07:22罗文华周怀宗
人民周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千字纯文学中文系

罗文华 周怀宗

中国高校中文系公开表明不培养作家,由来已久。据曾任北大中文系主任的陈平原教授说:“抗战中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罗常培以及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大中文系主任杨晦都曾公开宣称:中文系不培养作家。”

北京大学中文系2014年招生目录显示,拟招收专业型硕士生(创意写作方向)40名,对于此专业的培养目标,北大中文系负责人的解答是:不是培养作家,而是应用型人才。

高校中文系最近再次表明“不培养作家”,令人又想起吴组缃先生那句名言:“中文系的学生不会写东西,就等于糖不甜。”高校中文系不培养作家,就像美术院校不培养画家,音乐院校不培养歌唱家、演奏家和作曲家一样,总给人一种“糖不甜”的感觉。

长期以来,中文系不培养作家,培养什么人呢?培养的是“语文工作者”,即语文教师、研究人员、文秘、编辑、记者等。过去几十年,国内中文系毕业生都能被分配到或自己找到这样的工作岗位,中文系的培养任务也就算圆满完成了。但由于天分、机遇等因素,从中文系毕业而成为作家的学生数量并不多,中文系培养人才的业绩以此难以体现,自然就不如干脆声明“不培养作家”了。

中文系“不培养作家”,原因很多,中文系也确有诸多难处与不便,但我觉得陈平原教授谈到的一条很关键:“不是我们不要,而是做不到。”

这些年来,许许多多的作家开始进入学校,有评论家认为,这和当今社会作家生存艰难有关,虽然畅销书作家收入百万已不是稀罕事,但是纯文学作家,却处境堪忧。

几年前,心理学家周正的“先养家再当作家”的理论曾引起很多争议,然而这些恰好说明今天作家的生计艰难。

目前,中国大部分纯文学杂志的稿费还维持在20个世纪80年代的水准,去年《收获》等著名文学杂志曾酝酿提高稿费,而在之前,稿酬标准是千字80~100元,这是20多年前定的,20多年来,一直没变过。实际上,直到如今,千字几十元的稿酬仍旧是文学杂志普遍的标准。而纯文学作品的小众,使得出版小说的版税也同样承担不起作家的生活,作家陈村说:“文学的生态在恶化,严肃文学无法让作家生存。”

生存的艰难让作家不得不另寻生计,文学养不起作家,而教书显然是一个既和文学有关又能获得生存资本的职业。不过,直到如今,虽然已经有很多进入大学教书的作家,但这些作家大多都是比较知名的,也是生存压力比较小的一部分。

猜你喜欢
千字纯文学中文系
2024年稿酬调整公告
中文系何为?
“纯文学”概念的历史生成与意义
——以纯文学在近代和八十年代的两次现身为例
长治学院中文系简介
黄振东作品
“纯文学”界定及其混用现象分析
青春体验“作”我自己!
纯文学想象与“戏仿”经典化——论先锋小说的“戏仿”手法
《白寿彝文集》出版发行
编者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