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滴川
海南西线兼具自然风光和人文遗迹:黑冠长臂猿的故乡霸王岭、中国最大的原始热带雨林尖峰岭、南方最大盐场莺歌海、石山火山口地质公园、墨香浓郁的东坡书院……沿线的景观不仅会让你的视觉得到享受,也会让你的心灵得到洗礼。
海南西线,是指海口经儋州、东方、乐东到达三亚的线路,主线全长450公里。比起海南东线,西线走的人相对较少,是一条艰苦却充满海南人文故事的线路。这条线路除了与东线拥有一样的阳光、沙滩和海水外,还保存着许多原始森林和热带雨林,如尖峰岭、霸王岭等,那里蔓藤缠绵,行走其间甚至须用砍刀开路,山林间生活着众多珍稀动物,如长臂猿、云豹、眼镜王蛇、穿山甲、大型蜥蜴……
2014年1月,我与助手耗子一起,骑上两辆山地车对西线进行了全程探访。我们没有请向导,只是将命运交给一份西线地图。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经历就像是一场梦。
海口→多文镇→中和镇→白马井镇
苏东坡被贬儋州时,就住在现今中和镇城南的那个槟榔林中。他给新居取名叫“槟榔庵”,夜里躺在床上,能听见黎民猎鹿的声音,早晨还时常有猎人叩门,将鹿肉赠给这位与土著平等相处的“苏先生”。
迎着朝霞从海口启程,沿途路况良好,我们只花了2个小时,便来到了16公里外的石山万年火山遗迹。
这座火山喷发于1.3万年前的新生代早第三纪,历经沧海桑田,大地变迁,暴躁的火山化作了36座喷发遗址,其中最高的马鞍岭火山口海拔222.8米,成为了琼北地区最高峰。地质学家还在火山锥、火山口及玄武岩台地上发现了以热带雨林为代表的生态群落,它们与火山景观融为一体,国内罕见。
离开了火山口继续沿着225国道骑行,中午前抵达了福山镇,在这里猛灌了几大杯传说中的福山咖啡(20块钱一个人,可以免费续杯),神清气爽,蹬起车来有如神助。
第二天上午,我们抵达儋州市中和镇,这是一个文风极盛的地方,街头上到处挂着“祝贺某某同学被北大清华录取”之类的横幅。为什么这个不起眼的乡土小镇却这般重视教育?追溯渊源,与历史上那位被贬海南的文学大家苏东坡息息相关。
900多年前,苏东坡被贬儋州,得以与岛内居住的黎族部落相处。当时,黎民多住在山上,本地人不会读书写字,但规矩老实,懒于耕种,以打猎为生,吃芋头喝白水当做饭食。而上岛的汉族商人中有奸诈之人,常常欺骗黎民,导致黎民与内地的移民相处并不融洽,时常爆发冲突。
苏东坡认为,丛林土著是无法征服的,只有公平相待,公正管理。土著因为官府不替他们主持公道,他们才被迫“自行执法”。为缓解这种部落矛盾,他带着一条海南种的大狗“乌嘴”,漫游在各部族之间,时常与土著在槟榔树下一坐就畅谈起来,丝毫没有当官的派头。最后,深山土著与无知的穷庄稼汉都开始佩服他,凡遇争执都要请博学的“苏先生”评判。
由于被流放的身份,苏东坡不能住官舍,只能住在城南的一片槟榔林里。当地的居民,尤其是那些穷读书人的子弟纷纷前来帮助他盖房子。新居不大,他取名为“槟榔庵”。夜里躺在床上,能听见黎民猎鹿的声音,鹿在那个地区为数甚多,有时早晨还时常有猎人叩门,以鹿肉相赠。
我们在这里走访的中和镇“东坡书院”,就是“槟榔庵”的原型。史料记载,苏东坡后来在庵中办学,不仅传道授业、还以文会友,使其成为了“海南第一学府”。而那些关于他的传奇,至今依旧在椰林与槟榔林中流传,如那《辟谷之法》中食阳光止饿的故事,再如那“吃摘不完的荔枝树”的故事……
晚上,我们住在伏波将军马援的福地——白马井镇。当地县志如此记载这个故事:东汉时期马援带兵渡海南征,由于天气炎热,部队行军百里而无井汲水,人困马乏,大军苦不堪言之际,马援座下白马却用蹄刨沙,沙下竟有甘泉冒出,解了燃眉之急。马援大喜,即命名此井为“白马井”,后来,当地人也感谢马援掘井救旱之情,又在白马井旁为其设立庙宇祭拜,就是现在镇上的伏波将军庙……
白马井镇→海头镇→昌江县→霸王岭
霸王岭中有连绵起伏的万顷热带原始森林,不动声色地掩映着奇峰峻石和清澈山溪,世界上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海南黑冠长臂猿在这里繁衍生息,甚至还有那听起来就让人闻风丧胆的“绞杀者”……
从白马井镇出发一直到海头镇,县道都挨着海岸边上,时刻都能嗅到空气里的海水咸味。道路的两旁尽是海防林,在茂密的桉树林间穿梭,海风轻抚的感觉相当舒服。过了海头镇后,有两条路线可选:往南可直达东方市,往东则是霸王岭国家森林公园,不缺乏时间的我们,选择了后者。
霸王岭不像五指山等海南名山那样有着明显的外观特征,但作为海南热带雨林的典型代表和海南黑冠长臂猿的唯一栖息地,它在自然保护学界有着更高的知名度。霸王岭一直是一片由黎族守护着的土地,黎族人说这里是出“奥雅”的地方,“奥雅”就是头人或首领的意思,故此地被称为“霸王岭”。
这里有连绵起伏的万顷热带原始森林,不动声色地掩映着奇峰峻石和清澈山溪,世界上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海南黑冠长臂猿在这里繁衍生息。霸王岭气候湿热,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区常有云雾遮盖。岭内多层树木竞相生长,雨林深处更是扑朔迷离,草木峥嵘,奇树异藤争旺斗绿,触目皆是奇观。这里一年四季都被茂密的森林覆盖,其中不乏珍稀树种:坚硬得连钉子都打不进去,被誉为“绿色钢铁”的坡垒、子荆;百年不朽,材质极韧的母生、苦荆……
霸王岭是名副其实的热带生物天堂,但在古时却是令人望而却步的荒蛮僻野。古书中对我国南部一带的描述,经常出现“瘴气”一词,它是指热带山林中湿热蒸腾的浓厚雾气。有时还能见到如“毒瘴”、“瘴烟”、“瘴疠”等和瘴气相关的词,通过这些词,可以看出人们对瘴气的恐惧——有瘴气的地方通常都多蚊虫,而疟疾等众多传染病都是通过蚊虫传播,这使得隐藏于深山的热带雨林更加人迹罕至。正是由于人类活动稀少,也使霸王岭保留了最为原始的风貌——不过,仍有一些黎族人居住于此,他们不仅能毫发无伤地穿行于丛林之中,还在这个汇集各种资源的聚宝盆里,衍生出独特的山地文化。
在霸王岭大面积的原始森林中,古树名木随处可见,在这里,我们见到了那两棵被称为“树王”和“树神”的陆均松(其枝叶翠绿,因与当地“陆均鸟”的羽毛色彩相似而得名)。“树王”树龄超过1600岁。“树神”树龄则超过2000岁,它们静静地伫立在霸王岭的深山中,默默地守护着这一片与它们一样宁静的子孙们,同时也见证着海南岛沧海桑田的变化。
而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树的世界里,也有一些不安分者,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绞杀者”——绞杀现象是热带雨林的重要特征之一,在霸王岭也能见到这种神奇的景象。号称“绞刑杀手”的是高山榕,它的种子会在其他树的树杈上萌芽生长,长出气根缠绕在其他树的干茎上,争夺其养料和水份。被寄生的树由于吸收不到营养和阳光,就这样被“绞杀”了——“绞杀”过程充分展示出植物界生命的神奇,令人叹为观止……
霸王岭→东方市→尖峰岭→莺歌海镇
莺歌海是我国南方最大的盐场,行走其间,仿佛漫步在雪白的原野上,一座座白色的盐山立在盐池中,让人想起天幕下散落的蒙古包。
从霸王岭继续沿着705县道骑行,途经东方市后,我们的目的地是著名的莺歌海大盐场。这一段路程主要是下坡骑行,速度较之前的丘陵路段快了许多。
接下来迎接我们的,是有“中国最大的原始热带雨林”之称的尖峰岭。在山下农家投宿一晚,我们即进山踏访——老板操着一口浓郁的海南口音告诉我们,尖峰岭虽然面积不大,但是雨林密布,古树参天,外地游客极易迷路,加上丛林内还有蚂蝗、吸血虫及各种有害真菌,切记不要走进深处,天黑前一定要回来。
穿过凤鸣谷、雨林谷深入丛林内部,如同置身于雾海,云蒸霞蔚。山风吹时,身边的云雾随风翻滚,居然出现瀑布云,如大海波涛般气势磅礴。
之后的旅程更是可以用探险来形容。尖峰岭之所以被誉为“热带边缘的生物物种基因库”,是因为雨林深处藤缠蔓绕,随处可见几十种花草植物附生在同一株千年古树上的奇景。越往雨林深处走,行人栈道也越窄,到最后真的只能踩着树枝藤蔓前行。返程时,同伴耗子被旅店老板言中,让附在栈道扶栏上的蚂蝗叮住,吸走好几大管血。
回到旅社时,耗子一边用药水处理伤口,一边吼着要去拜拜崖城的观音,去去霉气——从这里沿着225国道向前,用不了一天时间就能到三亚。而途中的崖城镇有一座全中国最南端的山——三亚南山,在它的背后再无其它山脉,只有一片浩瀚的南中国海,而山前就是南山寺,它屹立千年,每天来礼佛的香客如过江之鲫,不计其数。
到三亚之前,我们还有一个任务需要完成:拍摄莺歌海落日。莺歌海是我国南方最大的盐场,面积有38平方公里,行走其间,仿佛漫步在雪白的原野上,一座座白色的盐山立在盐池中,让人想起天幕下散落的蒙古包。运盐铁路贯穿在盐场里,方块与线条组成了阡陌交通的图景。黄昏时分,夕阳斜照莺歌海畔,柔和的金光洒满了整个海岸,成群结伴的海鸟翱翔于海天之间,随着红日徐徐地往苍茫大海中沉去,我急忙拿出相机,记录下这壮丽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