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凯
讨论凯恩斯资本主义模型的前提,是认可凯恩斯的理论模型确实在一定的历史和要素条件下,比较有效地解决了资本主义经济有效需求不足、资本积累相对过剩的问题。资本主义走到今天,它暴露出的主要困境,仍然在于需求方面。但现今,简单利用凯恩斯的模型已难以奏效。
承认凯恩斯资本主义模型有困境,并不是认可供给学派。从“萨伊定律”的 “供给创造需求”的虚拟假设出发,推定凯恩斯式的资本主义输在了压抑供给,本身就缺乏事实证据。供给逻辑中的凯恩斯困境,更多的是来自对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下全球资本主义经济的误读。
那么,二战后曾主导了资本主义黄金时代的凯恩斯模型,它的成功条件是什么?回顾当时的历史,凯恩斯模型有如下背景:贸易自由,但是资本的跨境流动受到管制;这意味着,虽然凯恩斯不直接论及财富和收入再分配,但由于资本难于跨境流动,在一国境内,政府主导的公共投资和低利率事实上降低了货币资本的相对价值。典型的凯恩斯模型,可由政府举债投资公共项目、公共事业、重要工业,来应对有效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而伴随举债而来的货币资本扩张既给失业者提供了收入机会,也促使货币资本所有者在缺乏跨境转移机会的情况下,为应对货币资本的相对贬值而扩大生产投资。
如此,凯恩斯模型的有效运行,仍要有其它条件,一是不存在可以完全替代货币资本,甚至优于货币资本的储值品,二是扩大的生产投资所带来的经济收益向边际消费倾向高的中低收入者公平分配,三是政府部门没有普遍腐败。
可以完全替代货币资本的储值品,只能来自不可贸易部门,而且是可以长期储存、缺乏价格弹性、确保资本收益的生活必需品。如果有这种储值品,政府投资不但难以带动货币资本持有者的生产性投资,货币资本持有者还会涌向替代性储值品来确保资本收益。粮食的可贸易性和储存难度让它无法成为货币资本的替代品,住房却很容易成为货币资本替代品。但在凯恩斯模型的黄金时代,住房在发达资本主义世界并没能成为代替货币资本的储值品。和住房捆绑的投资税或财产税等限制了投资住房的资本收益,英国等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也以公共投资建设了大规模的公屋住房,美国则有传统的地广人稀因素。没有货币资本替代品的情况下,二战后凯恩斯模型黄金时代的公共投资有效带动了私人部门和货币资本持有者的生产投资。197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世界的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仍然很高,否定了凯恩斯模型抑制私人部门投资供给的假说。
在公平分配层面,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在凯恩斯模型的管辖之外,进行了普遍的保障与福利建设,以及由财产税、收入税等直接税所支持的税收调节,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扩大的投资最终被消费需求所消化。而当时的民主水平,让普遍腐败也没有立足之地。最终是国际政治变化引发的石油价格飙升,让石油既是工业必需品還是生活必需品的发达资本主义从生产成本到消费物价双重受伤,为意图推倒凯恩斯模型的政治力量提供了环境。
凯恩斯模型要求资本管制、杜绝货币资本替代品、公平分配和没有普遍腐败这一组合条件。否则,要应对资本主义经济有效需求不足的困境,仍待其他道路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