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正
美国国务卿克里自去年2月走马上任以来,短短一年内十次出访中东,其穿梭外交耗时之长、频率之高、强度之大实属罕见。从美国国务院公布的官方统计数据看,截至2014年2月初,克里出访总里程已累计超过52.3万公里,等于绕地球赤道13圈,比其前任希拉里·克林顿第一年多飞了19万公里,可谓实至名归的“外交劳模”。
过去一年中,混沌复杂的中东局势也确实出现了些许曙光:巴以和谈在时隔三年后艰难重启,叙利亚化武危机临战化解后回归谈判桌,伊朗核谈判达成历史性临时协议。这些缓和局面的出现固然不能全然归功于美国一方或克里个人,但克里在中东的卖力表现的确令人印象深刻,三大和谈背后也都离不开美国的积极推动。近年美国接连从伊拉克、阿富汗两大战场撤军,“亚太再平衡”吵得沸沸扬扬,在此背景下,克里为何如此热衷于重新涉足中东乱局?
为了国家利益
二战之后,美国取代英国主导中东,一个稳定、繁荣、和平的中东长期以来对美全球霸权利益至关重要。在美国官方表述中,经常将其中东利益表述为四个方面:确保能源安全、防范恐怖主义、保卫以色列安全、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尽管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四大利益一直是美国关注中东的战略基点。
不容否认,美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程度已经明显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已实现“能源独立”,从此可以高枕无忧。美国仍然需要从世界市场进口大量石油,短期内难以自给自足。美国能源供应安全的前提是国际能源价格稳定。中东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仍对世界能源市场最有影响,维护中东稳定对美能源安全依然重要。在反恐方面,奥巴马虽然决定结束两场反恐战争,但并不意味着美国从此可以对中东恐情袖手旁观。当前叙利亚正在成为全球“圣战”分子的新战场,伊拉克西部省份安全局势急转直下,严防这股祸水殃及本土仍是美外交军情界的严峻课题。在以色列安全方面,“阿拉伯之春”后以色列周边安全环境每况愈下,如何缓解小兄弟的深度安全焦虑也要求美国不但不能从中东撤离,反需更多投入。在防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上,伊朗核问题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难关,现阶段美伊关系只能算是“乍暖还寒”,“真正的春天”仍遥遥无期。
很显然,上述四方面哪个都难以让美国松一口气,但美国对如何巩固其中东利益却经历了重新思考,过去十余年咄咄逼人的进攻性外交已经让美吃尽苦头,软硬实力均受到影响。作为国务卿的克里显然对这一局面了然于胸。与其他美国高官大谈民主、人权、价值观的做法不同,克里对维护美国中东利益有着更加务实的理解。去年10月克里在接受专访时表示,“和平与稳定可以改变一个地区”,并未提及“民主”。在他看来,虽然解决叙利亚危机仍无出头之日,但是推动巴以恢复和谈、要求伊朗放弃核武器这两件事就已经是“非同小可”的改变。克里尤其郑重地强调了巴以和谈的重要性,他认为,如果能够让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达成和平协议,那就意味着57个国家(其中包括35个穆斯林国家、22个阿拉伯国家)将承认以色列,而且将极大缓解伊斯兰世界与美国的关系,有效降低中东民众的反美情绪。最近伊拉克西部安巴尔省两座城市遭“基地”武装占领后,克里的发言尤其慎重,首先承诺将尽可能保住伊拉克政府,但随即表示这是“伊拉克人自己的战争”,美国不会派兵重返伊拉克。此外,克里还认为经济发展是缓解中东乱局的先决条件,他认为中东国家都急切渴望发展经济、促进就业,大量失业青年如果找不到工作,就会投入极端伊斯兰势力的怀抱。在克里看来,昔日大刀阔斧的反恐战争和大中东民主化战略显然已经不合时宜,多用外交、谈判等手段不仅成本相对低廉,而且更符合目前形势,最终效果也会更好。
总统大力支持
克里信心满满地在中东纵横捭阖还源于组织上的强大支持,尤其与总统奥巴马的充分信任密不可分。据路透社披露,克里与奥巴马的私交非同一般。早在2004年克里与小布什竞选总统时,他就指定这位名不见经传的伊利诺伊州年轻参议员在民主党全国大会上为其做主旨演讲,这是奥巴马第一次曝光在全国政治舞台的霓虹灯下。2008年民主党党内初选时,克里作为民主党党内大佬第一个跳出来支持奥巴马,为其最终击败希拉里·克林顿助一臂之力。奥巴马当选总统后,克里作为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努力配合总统外交政策,仿佛是一位贯彻白宫“旨意”的特使,还多次出访替白宫摆平一些外交麻烦。最令奥巴马感到满意的是,在其2012年与罗姆尼竞选总统期间,克里曾经扮演罗姆尼的“替身”,与奥巴马一起推演、准备大选辩论长达数周之久。这次难忘的经历可以说让克里与奥巴马的私人关系有了一次全面升級。现任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简·普萨基曾经做过奥巴马、克里两人的发言人,她总结认为这两人虽然出身各异,但性格上有很多相似点:不喜欢四处拉票、依赖小圈子幕僚、性格内心倾向内敛,等等。
关于中东政策,两人更是有着高度默契。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可以说是历任美国总统都要经手的“必选动作”,2009年奥巴马第一任期时曾经为撮合巴以做过一次努力,2010年第一次促和努力失败后,奥巴马对此始终耿耿于怀。从奥巴马的多次讲话中可以看出,其急欲在此问题上留下历史记录,即使“费力不讨好”,也可对外界有个交代。作为奥巴马第二任期的国务卿,克里几乎不用考虑总统能否连任的问题,奥巴马也给了克里比希拉里·克林顿更大的外交自主权,让这位政治盟友完全可以放开手脚、自由发挥。
据克里透露,奥巴马曾经向他坦言,对自己没有能够在第一任期内访问以色列颇为后悔。于是,在奥巴马成功连任后,两人很快就推动巴以恢复和谈问题达成共识,克里在随后推动和谈的每一步骤上都及时向奥巴马及其国家安全团队做了汇报。去年3月,奥巴马访问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约旦时曾经公开表示,“虽然我不能保证和谈会取得成功,但我能保证国务卿克里将花费大量时间与各方磋商。”而克里也随即表示,“奥巴马总统指引着和谈方向,他对达成结果有着极强烈的意愿。”两人一唱一和的默契程度可见一斑。
敢于冒险的个性
如此高强度、长时间投入中东外交也与克里个人性格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首先,克里有着敢于冒险、不怕失败的心理素质。克里曾明确谈到,“我不怕冒险,对我来说最冒险的事就是从不冒险。”美联社评论称,克里一年来的外交努力都是“高风险、高回报的外交豪赌”。美国前外交官阿隆·米勒称,“克里在美国外交的每个领域都要事必躬亲,他甘愿冒险,而非规避风险,他对外交有信心,对自己更有信心。”从克里的职业生涯来说,他曾经输掉了一场总统大选,再也不用为选票和政治前途而着急上火,可以全身心投入到最具挑战的中东外交中。
其次,克里有着脚踏实地的务实理念,信奉“积跬步方可至千里”。克里认为,现在的世界更像是18、19世纪,而非冷战时期,一套固有理论或一种所谓的“外交定式”不可能解决当今的国际问题。他认为一点一滴突破的积累才会最终改变大的地缘政治格局。克里希望利用其昔日与中东诸国领导人积累的人脉关系,通过秘密谈判一步步实现外交目标。在巴以和谈、叙利亚和会、伊核谈判上他都秉持这种态度,希望凭借频繁、密集的穿梭外交,让“量变飞跃成质变”。
第三,克里有着从不松懈、不怕吃苦的性格。他可以与各方坐下来耗上几个小时,即使毫无结果也在所不惜,其谈判对手都认为他比其他美国外交官有着更好的耐心和毅力。在克里看来,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更有助于各方拉下面子,达成一些小型协议,而这就需要对马拉松式谈判更有耐性。
克里在中东的诸多外交努力虽精神可嘉,但也遭到美国国内诸多质疑。一是很多人认为他所做的事情最后仍会“竹篮打水一场空”,解决巴以、叙利亚、伊核问题几乎都是“不可能的任务”,与其在中东浪费时间,不如去做一些更易实现的事。二是部分美国高官认为他过于注重中东而忽视了其他地区,在第一年他访问的39个国家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他只去了埃塞俄比亚,拉美只去了巴西、危地马拉、哥伦比亞三国,对亚太地区也相对冷落。
2月中旬,克里又开启了亚洲之行,访问韩国、中国、印尼和阿联酋。这是否意味着克里开始对其任上第一年的“中东外交风暴”有所调整?未来美国对中东三大和谈的走向作何盘算?伴随着克里新一年的外交旅程,这些疑问终将一个个得到解答。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在克里看来,昔日大刀阔斧的反恐战争和大中东民主化战略显然已经不合时宜,多用外交、谈判等手段不仅成本相对低廉,而且更符合目前形势,最终效果也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