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意识之谜新探

2014-09-10 07:22方陵生
大自然探索 2014年8期
关键词:大脑苹果人类

方陵生

人类并不只是一种简单的存在。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思想的存在,生命会是什么样子。在我们清醒时的每时每刻,思想活动一刻也不会停止,无论是深刻的见解,还是平庸的想法,无论是有趣的主意,还是怪异的念头,无可否认的是,它们都很自然地出现在我们的大脑里。我们也许可以这么说,思想之于人类,就像飞行之于鹰,游泳之于海豚,须臾不可或缺。人人都有思想活动,这很普通,很普遍。但思想究竟为何物呢?

什么是思想?

什么是思想?简单地说,思想指构成我们精神活动的三个不同方面:第一,思想是某个心理事件(思考某件事就是以某种方式将事件带入大脑中);第二,思想是某种心理功能(就像我们拥有与感知有关或与语言有关的功能一样,我们也拥有与思想能力有关的心理功能);第三,思想是某种心理活动(就像我们能够针对某事某物开展视物听声的活动一样,我们也能针对某事某物开展我们的思想活动)。

首先,让我们来看思想是一种心理事件。这里,需要将思想与其他类型的心理活动如像感知体验和身体感觉区分开来。举个例子:你面对一堆篝火,你看见了火焰,感觉到了热量,这些都是纯粹的感知事件。但如果你在看这堆篝火时,心里在想:如果风向变了,篝火会怎样?或者:如何才能让火燃得更旺?这些事件并非你的某种形式的感知,而是你通过自己的感知体验的“提示”而发生的。所以,它们是思想。

其次,让我们来看思想是一种心理功能。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最早做出了非常实用的解释,他将思想描述为一种“可以适用于任何情境的通用工具”。这里,我们再次将感知和思想区分开来。举例来说,如果你要感知一个苹果,你必须要在自己和这个苹果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例如你的视觉系统感知到了从苹果上反射的光线。但如果你要去想一个苹果,就并不需要建立这样的联系,随时随地,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想象一个事实上并不存在于那里的苹果。这就是思想功能的一个特点——可以适用于“任何情境”。

思想功能的另一个特点是思想具有几乎无极限的活动范围。我们能够感知到的只是有限范围内的东西,例如视觉感知能够告诉我们苹果是红的或者苹果正从树上掉下来,而思想则能帮助我们认识到苹果的其他一些事实,例如这种苹果的原产地在西亚地区,它的遗传基因有什么特点,等等。我们可以想象那些在时间和空间上离我们很遥远的事物,无论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无论是过去的还是未来的,无论是曾经发生过的还是根本不存在的。人类思想的范围远远超越人类的感知范围。

思想功能的第三个特点是拥有综合能力。思想可以让我们将事情的一种状态同另一种状态联系起来,并评估它们之间的联系。历史上有一个有名的事件。19世纪40年代,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一家医院里的一位医生注意到,在一个产科病房里,婴儿发烧的发病率要比其他产科病房高得多,他还注意到这个病房里的工作人员都是做过尸体解剖的实习生。这让他产生了怀疑:会不会是这些实习生身上携带的“尸体物质”感染了产妇?为了证实他的这个假设,他要求实习生们用次氯酸钙(一种被认为可去除尸体的异味的消毒剂)洗手消毒后再进入产科病房。结果,采取这一措施后,因发烧导致的婴儿死亡率大为下降。

这位医生的发现奠定了疾病的细菌学理论基础。而他能够有此发现,是因为具备了两种将思想综合整理的能力:一是他能够发现之前未被发现事件之间的联系,二是他能够想到以某种方式对他的假设进行测试验证。

最后,让我们来看思想是某种心理活动。虽然思想可以孤立地发生,但更普遍的是连续出现的思想流。思想有时是互相关联的,有了某个想法,自然而然地会联想到另一个想法。例如,想到瑞士,就会想到滑雪,然后想到雪景,然后想到白雪飘飞的圣诞节……在白日梦和其他形式的幻想中出现的联想思维模式是早已为人们所熟悉的。

虽然这样的思想流会给人们带来某种愉悦的感觉,但思想的力量却寓于更系统更有条理的思想活动中,只有在系统的思想活动中,我们才能更好地运用一些事实证据和逻辑方式。事实上,“思考”一词本身指的就是这类思想活动(见相关链接《思想实验》)。

思想的性质是什么?

思想的性质是什么?过去有人认为,思想需要某种非物质的媒介——灵魂。现代理论通常反对这种说法,而赞成精神以物质为基础的观点。根据现代理论,思想的产生涉及的只是一种物质的过程。

这种理论的依据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大脑状态与思想状态之间的联系,从饮用咖啡后的轻微变化,到大脑受损后给思想活动带来的剧烈变化,都清楚地表明,物质的大脑与我们的思考能力息息相关。第二是思想对世间万物因果关系的推理能力。物质世界的一些事件,以及导致这些事件的原因,都会引起我们的思想活动。例如,在火车站看到火车进站,你就会想到“时间到了,该走了”,于是你就会拿起行李登上火车。第三,唯物的观点是符合思想的连贯性特性的,我们假定人类是从没有思想的动物进化来的,以大脑结构的变化来解释拥有思维能力的人类进化的假设似乎更合理一些。这三方面综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思想形成和存在的物质基础。那么,思想又是如何体现为大脑中的一种物质现象的呢?

利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神经学家现在已经能够通过一个人大脑的状态来确定这个人在想什么。例如,在一项实验中,给出两个数字,让参加实验者在心里选择做“加法”还是做“减法”,然后研究人员根据他们的大脑活动状态来了解他们隐藏在心里的意图,从而确定他们做的是加法还是减法。实验的判断准确率高达70%。

这方面研究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解密思想的研究仍然存在种种局限。首先,“窥探”人的思想活动是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例如,在选择加与减的研究实验中,参加实验者的思想活动状态只有两种可能性,而在现实世界中,思想是不可能被控制在如此狭窄范围内的。因此,试图解读一个人日常生活中大脑里的思想活动,其困难程度难以想象。

解读大脑还需要许多先进技术的准备。例如,需要绘制出大脑中对应人们思想和大脑活动的大脑地图。因此,利用大脑成像技术来解读人类思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更不要说设计出能够解读人类思想的机器了。

我们对思想的控制力度有多大?

我们对思想活动的控制力度有多大?思想是一种有意识的、可以加以控制的行为,还是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被动的行为?是我们在控制思想,还是思想就那样自然而然地出现在我们的大脑里?

有时,思想是受一定规则控制的。例如,数学上的运算法则和逻辑思维规律,都是建立在一定的规则之上的。但这些只是思想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思想活动的大部分场景都是没有规则可循的。

有时,思想是一种自问自答的过程——你自己提出某个问题,然后等待自己的下意识回答。意识在这里所起的作用似乎是确保思想的“列车”不致漫无边际地“漫游”。

然而,我们控制思想活动不致“离题”的差劲程度令人惊讶。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要求志愿者默读一篇文章,并自我监测是否会出现分心旁骛的现象。在志愿者默读文章的过程中,研究人员随时会打断他们,然后问他们此时的心思是否仍在这篇文章上。令人惊讶的是,志愿者在很多时间都会分心去想别的事情,而且往往在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心思已经转到了别的地方。

事实上,大部分思想都是没有特别针对性的。这样的思维通常以多种形式体现出来。例如,明明在做某件事情,却会分心想到别的地方。又如,在休息或处理日常事务时,一些不请自来的想法突然就出现在了脑海里。

直到不久之前,这些不请自来的思想还被认为是无用的信息,是我们内部心理活动产生的“废弃物质”。但如今有研究表明,这些其实是思想的正常组成部分,也是思想的必要组成部分。在人们有意识进行的一些创造性思想活动过程中,大脑看似漫不经心、“神游天外”,其实也在快速回忆和整理大脑里的信息。貌似荒谬的是,一些伟大的思想和伟大的发明往往正是在这种“思想漫游”中诞生的。

另外,有证据表明,想要意图直接控制思想意识流,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在一项实验中,心理学家将志愿者分成两组,并要求一组人在一定时间内别去想“白熊”,另一组人去想“白熊”。结果是,被要求别想“白熊”的一组人,反而比被要求去想“白熊”的一组人更多地想到了“白熊”。

思想是否无所限制?

人类思想的潜力是巨大的。例如,虽然我们不能亲眼看见或者亲自去到遥远的太空,不能穿越时间去到过去或者未来,但我们的思想却可以不受这些限制。那么,我们的思想能够抓住的东西是否无所限制呢?

假如人类思想和思考的机制是我们生物学机制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就有理由怀疑,思想和思考的机制也具有像其他生物学机制的“缺陷”和“盲点”。例如,黑猩猩不具有思考量子力学的能力,也许那正是它们缺少语言能力所受到的局限之一。但是如果真的存在着某种现实,即使是像人类这样能够思想的物种也无法企及,那么我们是否还能假设我们的思想是无所限制的呢?

这听起来有点荒谬。也许有人会说:如果某种现实是不可想象的,那我们又如何去想象它呢,更别说如何知道它是不可想象的。但事实上,这与确定思想的局限在哪里并不矛盾,关键是要将思考关于思想的问题与实际的思想过程区别开来。正如我们不知道我们所不知道的事情,或者说我们知道我们有许多未知的事情,我们也能够思考我们不能想象的事情。这就是不可想象事情的可思考性。

无论人类思想的界域在哪里,无可怀疑的是,我们离接近这个界域还无限之远。这就是思想——深不可测,无比重要,而又包罗万象。思想可以将我们带向遥远的时空,但没有人知道思想能够将我们引向哪里。

猜你喜欢
大脑苹果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收获苹果
拿苹果
会说话的苹果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