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立极
临近高考不到3个月了,女儿的情绪变得有些复杂。女儿胃口一直很好,从来不会挑食,但又缺乏运动,结果这几年就像吹气般胖了起来。她妈念叨了几句:“你太胖,高考后要减肥了。”她就冲进屋里掉眼泪。
“还班长呢,几句话就哭啦?让你的同学知道该笑话你了!”我向屋里喊。
屋内没有应答。
有人说:“你在医科大学工作多年,又在写青少年心理咨询小说,肯定对自己孩子的心理把握得特别好。”事情可没有这么简单,“镰刀削不了自己的把,医生治不了自己的病”。对自己孩子的心理调整,那是格外的难。不过难归难,我还是有自己的办法。
心理学家打过这样一个比喻:如果一个孩子自己爬到桌子上下不来,开始哭泣,会有“3种妈妈”出现。第一种是他哭到声嘶力竭,妈妈还不来,这显然是“坏妈妈”。但如果孩子一哭,妈妈就把他抱下来,那是“完美妈妈”。这种完美妈妈,她们会时刻监视着孩子,对孩子的一举一动高度控制。完美妈妈无法忍受孩子把衣服弄脏或不小心摔跤,不允许孩子出错,不能忍受孩子的不完美。独生子女家庭里,多的是这种妈妈。从深度心理学看,在完美妈妈的潜意识里,孩子的不完美会导致母亲的全能感受挫而使其焦虑。完美妈妈的控制行为反而会导致孩子无能,甚至心理、人格障碍。
还有第三种妈妈,在孩子哭到焦虑但未到顶点时,把他抱下来,这是“60分妈妈”。60分的妈妈才是好妈妈,我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在最适当的时候进行干预,所以我自称“60分老爸”。
高三学生的种种状况不是偶然发生的,是从小学到高二的情绪累积。在孩子从自然人发展到社会人的过程中,要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让孩子了解社会结构,成就自己的社会角色。据我了解,目前同学关系问题是孩子成长中的首要问题,也是我在生活中要帮助女儿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大家都知道,男生喜欢女生的表达方式,可能是欺负对方,小学时女儿就遇上了这样一个男生。孩子受到欺负后,家长出面显然是不合适的。根据孔老夫子“以直报怨”的理论,我传授了女儿几招“擒拿术”,对方再动手动脚的时候,女儿就把他扭倒在地,还一脚把他踢到了桌子底下。最后的结果令人忍俊不禁,那男生趴在桌子下求饶,说:“以后给你当小狗!”被男生欺负的事后来还有,每当我撸胳膊表示很愤慨的时候,女儿会说:“让我自己来解决。”以后女儿做了班长,我也就放手让她在与同学相处中锻炼自己。当初直面问题的教育还是起了很大作用。
对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夫妻俩的求同存异很重要。比如,我会用心理学来疏导妻子的不正确思维,指出“溺爱不是爱,是控制”:父母用爱的名义来控制孩子,其实是在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比如一个孩子往前爬着,要去拿一个玩具,母亲立刻就帮他拿过来递给他。其实就是在潜意识里告诉孩子:“你是没有能力的,你只能依靠我,你永远离不开我。”孩子长大后,潜意识里会感觉自己是没有能力的,永远需要依靠他人。几番争辩之后,妻子还是同意了我的看法。
接下来,我开始着手培养女儿的“理想”,一个有理想并努力去实现的孩子,会有一个充满希望的人生。培养什么呢?我是写作者,培养女儿的写作自然是我最拿手的。
那是一个春天,她和奶奶到市场买东西,看见市场里一箱染得五颜六色的毛茸茸的小鸡,叽叽喳喳,欢蹦乱跳,可爱极了。她就缠着奶奶买了两只,一只红的,一只黄的。被染色的小鸡是很难活的,可是红小鸡竟然活下来了。小鸡一天天长大,家里却突然接到通知,说有的城市已经出现“禽流感”疫情,很严重,谁家养鸡必须处理掉。但养鸡养出了感情,只好被转移到了奶奶家。没想到的是鸡会打鸣了,而且大白天也不停地打鸣,结果把自己暴露了。周围的邻居已经把这事儿反映给了居委会。居委会主任亲自来了一趟,要求尽快把“喔喔”处理掉!没办法,鸡最后被杀掉了,女儿回家后看到的是好看的大公鸡变成了一盘鸡肉,眼前顿时模糊起来,世上的一切都失去了色彩……她把悲伤留在了日记里。我鼓励她把日记润色后投稿,让“喔喔”在文字里永存,也算是一种安慰和情绪的释放。女儿坚持写日记的习惯从小学坚持到现在,对她既是写作的训练,也是情感的自我调节。
备考中最让我们头疼的是她痴迷cosplay,这很影响学习,几乎每晚她都要用妈妈的手机上网浏览。cosplay是指动漫爱好者利用一些道具、服装和饰物加上化妆,来扮演自己喜爱或者客户要求的形象不一的游戏人物和动漫作品人物。“90后”的女生自我意识很强,她妈批评她的时候,她最牛的回答是:“你想没想过我的感受?!” 心理学告诉我们:“孩子是不可选择的,上帝给你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你只能接受,但孩子是可以塑造的。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气质,而不同的气质会有不同的成功。”所以,我要“迂回”地解决她的认知问题。
我问她:“面临高考,你们班级有几种类型的学生?”女儿回答:“有4种人。第一种学习成绩好,考大学不在话下;第二种学习成绩还不错,考好大学需要努力;第三种中下,能保证自己考上就阿弥陀佛了,要付出很大努力;第四种则是觉得考大学无望,于是自暴自弃混日子。”我问她:“你是哪种人?”她说:“是第二种。”我说:“你既然是第二种,就该集中精力学习,而不应该分散精力。人生关键处只有几步,高考是你人生的第一个重要关口。况且很多事情不急在一时,比如cosplay,完全可以在考上大学后再去认真钻研……”女儿认同了我的看法,开始把全部精力用在学习上了。
在心理学意义上,心灵的成长意味着孩子跟父母的空间距离在扯远,孩子的人格成长得越好,他们越是有能力远走高飞成就事业。但是,很多父母会混淆这两种分离,做出妨碍孩子心理成长的事。深度心理学有一个说法,叫做“温柔一推”,意思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要有意识“温和地把孩子从身边赶走”,以便孩子更好成长。这样孩子的特点和外在表现是:内心和谐,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富有创造性,独立自主,能够享受生活,有更高的现实成就。我要做的,就是实现这个理论。
最后一个问题很实际,是孩子的体重,现在还没到与孩子深谈的时候。有人认为,西方社会精英阶层中的很多人,在身形锻炼、饮食控制等方面的修行,远远强于底层阶级。这种能保持自己体重的毅力,也是他们成功的重要特质。人人都只看到他们与生俱来的优越的家庭教育资源、社会环境、生活品质,其实在体型的背后更是他们家庭富裕的某种自律自强的精神。我和妻子私下商量,考完大学后的第一件要事,就是要让女儿学会控制体重、提升精神……
(夏雨雪摘自《文艺报》)(责编 悬塔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