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宏++杨彦勇?扎西朗杰?边巴扎西?席爱红
摘 要:以《论语》和《萨迦格言》为主要参考文献,在分析、筛选的基础上对藏汉民族的文化心理做了深入的对比和整合,证实了历史背景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说明了藏汉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以及伦理道德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和它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性。
关键词:论语;萨迦格言;孔子;伦理思想
一、绪论
“文化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及其在实践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成就总和。文化是一个综合范畴,是人类活动的基本方式。” 文化心理即是人们在道德、审美、信仰等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更加偏重了社会的内在文化,如伦理思想、道德情感、行为处事等等。
本文参照《中西文化心理比较讲演录》一书的结构模式,从道德、伦理、勤学的角度,在前人研究《论语》和《萨迦格言》的基础上,如李钟霖的《藏族格言诗中的伦理道德观》 、咚德福、班班多杰的《﹤萨迎格言﹥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探讨》 、星全成、仁青的《再论藏族格言诗中的伦理思想》 ,对藏汉文化进行了深一层的对比,以此印证了自元以来西藏就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仅有确凿的历史,更有一脉相传至今的文化传统。
二、《论语》和《萨迦格言》
1.孔子思想的形成
孔子(公元前551年—— 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先祖为宋国贵族。《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春秋战国,是一个革新的时代。经济上,铁犁牛耕的使用,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发展,封建性质的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并发展;文化上,私学的兴起,教育由“学在官府”发展到“学在民间”,思想流派如雨后春笋,渐而形成了“诸子百家”。
孔子思想的源于深厚的文化素养,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历史来源:远古氏族部落的血缘宗亲观念,西周宗法礼制的伦理精神。社会来源:孔子三十岁之后周游列国长达二十多年,在这期间,社会动荡,战乱不断,人民颠沛流离,他深刻的体会到了百姓生活的痛苦和不易;最重要的还是历史来源,中国古代社会从传说的黄帝开始,氏族集团这一古老的社会形态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不但没有衰落,反而被顽强地保存下来,因之,重视血缘宗亲关系,强调祖先崇拜,实行严密的宗法制度的文化传统渐而成型。
2. 藏民族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藏民族伦理思想的形成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是本教时期形成的伦理观,从第一代聂赤赞普到第二十七代拉脱脱日年赞普执政期间,本教一直以国教的方式存在。吐蕃结盟的邦国和部落之间首要的道德就是忠诚,形成了以“忠诚”为基础的伦理思想。第二时期是藏传佛教时期形成的伦理思想。佛教从天竺传入藏区形成了独特的藏传佛教。受到佛教慈悲为怀的影响,逐步形成了追求善行,忠于佛祖的伦理思想。
13世纪初,藏族地区已进入封建农奴制社会,政治上长期的割据分裂局面仍在继续,《萨迦格言》的产生时期正是西藏社会奴隶制向封建农奴制的过渡时期。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死后王朝随即发生内战,各种平民起义风起云涌,西藏地方暂时失去了地方政治中心,形成了多个地方势力集团相互夺权的局面,佛教形成了宁玛、萨迦、噶当、噶举四大主要教派,各教派互相争夺政治统治权。吐蕃进入长达300多年的混战时期,各种教义泛滥,人们失去了精神的依托,陷入长期的迷茫中。此时,《萨迦格言》应运而生,是历史的产物,是人民群众的需要。
《萨迦格言》的产生对藏族伦理思想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萨迦格言》作者萨迦·班赤达·贡嘎坚才(1182—1251)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的第四代祖师,也称萨班·贡嘎坚才。《萨迦格言》是一部七言四句的哲理格言诗,分九章,共457首短诗组成。全书用教义理论观察和评论社会的各种现象,并用生动形象的比喻道出很多世间的道理,提出做人、做事、接物的思想。
纵观藏族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发展的概貌,大致具有三个基本特点:第一,藏族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受到我国汉族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印度佛教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等的影响。第二,藏族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往往与宗教道德戒律、民族传统文化等融混掺杂。第三,从整体上看,藏族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仍带有自发和朴素的性质,尚未上升到完整的理论形态。
三、藏汉民族文化心理的相融之处
自唐朝开始,中原地区与吐蕃地区的交往日益密切。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进藏为藏汉民族关系的发展做了巨大贡献,大昭寺的建立给藏汉民族文化的交融提供了广阔平台。作为汉族统治思想的官方学说———儒家学说及其伦理思想自此以后通过各种渠道进入藏族地区并传播开来,对藏族传统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两者有了相互沟通交融的地方。
1.仁政
“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也是孔子思想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在战火不断的春秋争霸时期,以“仁”来规劝君主是百姓的福音,尽管没有人愿意接纳,但仁政的思想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延用至今。在“仁”为人性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下文只注篇名)的后天学习观点,告诉人们美好的品德也是可以在生活中形成的,这就对整个社会提供了追求美德的思想基础。“仁”的基本要求是“孝”,“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宗亲关系由此开始,并辅以“礼”来规矩方圆。
《格言》中“仁”形成,其一受到佛教慈悲为怀、热爱众生的佛法教义的影响,其二是社会现实的必然要求。“国王征收赋税要明智,不要过分地压榨百姓;梭罗树的香液虽好,取得过多树就会枯死。”这样的劝说在《格言》中随处可见,反映了当时社会民众生存艰难的同时也可以看出人们对于君臣关系有了新的变化,不再是盲目的服从。 “自己的百姓得到幸福,难道不是首领的荣耀吗?将军马装饰得光彩夺目,难道不是主人的骄傲?”。这种以民为重的进步思想依然是值得我们今天学习的。孔子的“仁”和这种慈悲思想虽然出处不一,但却是有相同的意思,即君主都应该施行仁政。endprint
2.孝道
“孝”是汉民族比较重要的道德要求。孔子具体地谈到“孝”时: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在孔子看来,“孝”的具体要求就是“无违”,即不违背礼节,孔子把对父母恭敬、虔诚的道德情感视为“孝”的基本要求。孔子之所以如此强调“孝”的内在要求,是因为“孝”能够将维护血缘宗法的“亲亲”原则,并且是“亲亲”原则的实施工具。除此之外,还要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并且是一片敬心地侍养父母,否则“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
《格言》对于“孝”道,几乎完全类似于“亲亲”之道。“不管父母对子女怎样慈爱,子女对父母不会同样对待;父母竭尽心力去爱护子女,父母老了却受子女的虐待。”对于这种子女不孝的现象,作者是持强烈的谴责态度,说明父慈子孝是人伦关系的根本,父亲要承担抚养子女的责任,子女也要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重塑父母与子女之间美好家庭关系是萨班一生的愿望,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元,家庭的幸福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以奉行孝道,无论是藏族还是汉族都是必要的。
3.勤学求知
论语把《学而》放在开篇,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习是件快乐的事,与朋友学习交流更是一件幸福的事。“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与朋友学习才能广博,强调相互交流在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更是要不耻下问,“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但是学习又不是那么简单,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个有学问的人,在家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出门要尊重长辈,尊重他人,做事谨慎而又有信誉,与人为善,这样就接近“仁”了。然后才能开始学习,在这里孔子对学者的品德是有很高的要求的。
《萨迎格言》始终崇尚智慧,推崇贤者,极力塑造既有渊博知识,又有高尚德行的理想人格典范。学者就是这种人格典范,并且有不同的层次,但总体上萨班对“学者”的定义是从正面展开的,而且从《格言》对“高士”、“圣者”等的描述,可知“学者”不仅是智慧的化身,而且具有着多重的品质,“欲得今生来世幸福,就要靠自己的智谋。”这里的智谋,实际上指的就是知识的力量。在作者看来,这些品质正是萨迦班智达认为一个圣贤“学者”所应具备的。德才兼备才是藏汉民族对人才的共同要求,“虽掌握某些知识,品质恶劣被人弃;”而“德”在人们心目中要有更深的地位,有德的人才会济苍生,安黎民,无德之人只能蝇营狗苟,替自己着想。
4.处事原则
孔子在重视自身道德的修养下,提出“忠恕”的要求。尽力为人谋,忠人之心,故为忠;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为恕。对待他人要尽心尽责,一心一意,别人有过错时,应换位思考,有宽容的心。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卫灵公》)忠恕之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己,推己及人,是君子一生都应该坚持的处世原则。在处事方面,孔子提出了“中庸”之道,“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待人接物要有尺度,适中,恰如其分,反对任何偏激、极端的行为。
《萨迦格言》中的处世伦理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两个方面:第一,要正确认识自己,格言写道:“那怕是再有学问的人,也难看到自己的缺点”,这与儒家的“三省吾身”不谋而合,都讲求时刻反省自身。第二,要谦逊,“是伟人用不着骄傲自大,是小人骄傲又有何用?”尤其是要想做“贤者”的人,就更应该具有高尚德性。待人谦卑是高士和学者的本分,对于那些品德高尚,本性善良的人可以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因为他们彼此 “身居远方,也能关照他的亲友”,这种情谊是纯粹的,没有杂质的。这一思想与儒家的思想的“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殊途同归。
5.修身养性
《论语》说,君子“修己以敬”。孔子认为,通过道德修养,可以完善人的道德,提升人的品质,塑造理想人格。儒家修身养性是涵养道德,实现兼济天下的目的。“学而优则士”在儒家眼中,生命的价值不在于享受,而在于对社会有用,有用性越高,生命价值也越高。同样,格言也强调“修身养性”,“勤奋修善。只不过这种修身养性被赋予了一定的宗教意义,即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缘由。格言认为,“要想修成高尚的品德”,其基本途径一是要“听从圣者的教诲,哪怕要危及生命,也要始终信守不渝。”学习圣人之言是修身的前提,二是不仅要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体现在“能与众和睦相处”上,还要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实践行为中,从而真正证明自己是有德操修养的人。这些修身养性的方法虽然带有较为浓厚的宗教气息,但是和儒家“静心以养德”有着同样的目的。
《萨迦格言》中这些关于个人道德修养的认识,虽然从形式上看融入了相当多的佛教修炼理论,但从精神实质里,我们也看到了儒家浓郁的伦理思想的影子。通过对《格言》伦理思想的分析,可以看出自唐朝以来,随着汉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密切交往以及人口的迁徙、联姻、儒家典籍向藏区的传入等,儒家伦理思想已经相当广泛而深入地在藏族地区产生着影响,并融入到藏民族的道德意识之中,成为其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四、藏汉文化心理的时代价值
孔子思想虽未能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得以实现,但对之后整个封建社会意识形态起了奠基者的作用。孔子伦理学说不仅为后来的封建国家建立的一套有关家庭、社会、政治三位一体的伦理束机制提供了思想支持,更为重要的是它全面系统地整合了中华文明的思想精粹。《萨迦格言》中的治世思想不仅在当时指明了时代前进的方向,在后世也留下了一座不可磨灭的丰碑。明清以后藏区已正式成为中央的辖区,藏族文化以格言为基础开始逐步吸收中原思想,使藏汉民族的文化心理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金钱名利的诱惑以让众生痴迷其中,社会各界丑闻不断。在这个时候我们必须重新回望历史,在历史淳朴的文化气息中找到自我,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邓晓芒.《中西文化心理比较讲演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三联书店,2013.
[3] 萨迦班智达 (著), 王尧 (译)[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2.
[4]王海明.《伦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