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毅
历史是既成的事实。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人们的生活中出现了很多影视剧、电脑游戏等“戏说”“穿越”“制造”“更改”历史的现象,严重地干扰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解决方法之一是在史料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发现历史真相,发掘历史规律,提升解读、判断和运用史料的能力。
一、补充史料,拓宽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逻辑性
创新思维的逻辑性,是指思维创新时必须遵循事物本身的逻辑规律,从事物多种多样的联系和关系中去认识事物。
教材中的史料作为正文内容的补充,有时并不能全面地反映历史人物、事件,这就需要教师适当补充相关史料,使学生通过多则史料的联系与考证,有步骤地对史实进行分析、推理,结合前人的思维成果,得出新判断,形成新观点,培养创新思维。
【案例1】
讲述中国边疆新危机涉及如何正确评价左宗棠的问题时,笔者做了如下史料补充与教学处理。
师:……左宗棠说:“俄人侵占黑龙江,北地形势日迫。兹复窥吾西陲,蓄谋既久,发机又速,不能不急为之备。”[1]七月廿五日辰刻,左宗棠致其子孝同的家书中写道:“西北布置,已有条理:俄意欲由海路入犯,而在事诸公,不能慰主上忧勤,虚张数势,殊为慨然!”[2]从此可见左宗棠对新疆问题持何态度?
(学生回答略)
师:是啊!左宗棠对抗击俄国入侵、收复新疆的态度是坚决的。他被清政府任命为钦差大臣,率清军于1878年初收复了新疆。但我们对左宗棠进行评价能不能只限于抗俄一方面呢?显然不能,因为那样做是片面的。
笔者用投影展示左宗棠不同历史时期的史料,先出示了同治三年(公元1863年)关于进剿太平天国运动的一则上谕:“左宗棠奏攻克杭州并余杭两城一摺。本日已将左宗棠赏加太子少保衔,并赏穿黄马褂矣。杭州败匪窜向德清;余杭败匪亦窜踞瓶窑镇。左宗棠既须剿办瓶窑之贼,又须赴杭州城布置,兼须进剿湖郡,用兵出所甚多,且距浙省边界渐远。所有浙江及江西交界边防,着曾国藩、左宗棠会商兼顾,严断贼匪窜越之路,断不可为其所乘,致掣全局。”[3]然后出示了洋务运动时有关左宗棠的一则史料。“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诸邦以机器轮船横行海上,英法德俄又各以船炮相互矜耀,日竟其鲸吞蚕食之谋,乘虚踏瑕,无所不至,此时言自强之策,又非师远人之长还以治不可。”[4]最后,要求学生借助以上史料对左宗棠做出评价。
(学生回答略)
通过对以上史料的分析,学生很容易得出“左宗棠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刽子手之一”“左宗棠在洋务运动时期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左宗棠反对俄国的侵略,坚决主张收复新疆”等较为完整的评价。
二、探究史料,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发现问题的本质,迅速找出问题的本质,抓住问题的关键,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
史料特别是文献史料是过去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认识,写史料的人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发表观点的。因此,应用史料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需要有正确的方法。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直接阅读史料,接触历史文献中的各种观点;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对史料进行探究:这些史料是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因为什么写出来的?它们的可靠性如何?通过集体讨论、课后查阅等途径,使学生思考后形成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要及时点拨,深化学生的认识。通过以上自主探究,能有效地避免以往那种“教师给出结论,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弊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案例2】
高中历史选修4第3课“统一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中有个重要的知识点“平定三藩之乱”,教学时可引用目前史学界对史料研究后的不同观点,让学生自主找寻,研究史料,“论从史出”,提升历史思辨能力。
师:目前,对康熙平定“三藩”,史学界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肯定说。如著名的明清史专家和第二代清史学家商鸿逵认为,平定“三藩”充分显示了康熙高超的政治手腕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另一种是否定说。有国内学者认为,康熙平“三藩”有着不容忽视的失误,如果当时不撤藩就不会触动根本利益,“三藩”未必反;撤藩时如果把吴三桂与尚可喜、王耿精相区别,分期撤,有利于大局的稳定。但是,由于康熙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断然下令“三藩”同撤,故著名清史专家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李治亭就认为,“撤藩逼反”[5],结果引出了一场长达八年的战乱,不知牺牲了多少生命和付出了多少代价。
把各史学家的不同观点展示给学生后,笔者先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找相关的史料论证,进行课堂辩论。然后,笔者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帮助学生在相关知识巩固和加深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初步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敏捷性、深刻性。
三、运用史料,投入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批判性
创新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考问题时不受别人暗示的影响,能客观地评价、检查思维的结果并冷静地分析其是非与利弊。
当前,电视、电影虚构“历史”愈来愈大胆,“戏说”历史大行其道。其中,某些历史人物或者事件在历史著作中曾经存在,但情节的段落和细节却似是而非、无可稽考,以致那些没有能力或机会阅读历史著作的人,尤其是少年儿童,很可能因为电视、电影的情节形成先入之见,却不知其与历史本身大相径庭。清史专家李治亭曾表示,“这些戏说剧都是挂羊头卖狗肉,名为历史剧,实质是胡编乱凑。在这么多戏说的误导下,大众很有可能对历史产生一个错误的认识”,并直言“这都是因为现在的编剧太懒,没有很好地将历史的真实性和文艺的再创造性结合起来”[6]。更为严重的是,前几年,日本某电脑游戏软件以二战为背景,用游戏篡改历史,严重地伤害了亚太地区人民的感情,引起公愤。为了加强学生的“打假”能力,我们应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发挥史料的作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批判性,不受表象蒙惑,冷静分析问题,掌握历史真面貌。
【案例3】
据二月河小说改编,由陈道明主演的电视剧《康熙王朝》第35集,14分29秒处,李光地六百里急奏康熙“康熙三十二年七月十日”施琅起锚攻台。36分24秒处,施琅毫发无伤地攻入台湾,延平王(郑经)自刎海滩。42分46秒处,光复台湾喜报康熙,电视字幕旁白“公元一六八四年,康熙皇帝收复台湾、澎湖诸岛,完成了一统中华的大业”。
事实上,据《海上见闻录定本》记载,“癸亥,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施将军自铜山开船……十六日进攻澎湖”,“将军令侍卫吴启爵……于七月十九夜再至安平镇翌日见世子克塽”。[7]又据《靖海纪事》,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六至二十二日在澎湖连日与贼鏖战”,“此闰六月初八日伪藩郑克塽巨魁刘国轩……等赍具降表一道”。[8]从这些清史料中可以看出,清攻台的时间应为“康熙二十二年”,即公元1683年7月8日起锚,10日正式进攻澎湖,而电视剧中攻台时间为“康熙三十二年”,整整推迟了十年。康熙帝1683年收复台湾时,台当政之人是权臣冯锡范之傀儡郑克塽(此时郑经已于1681年过世)。七日激战中,施琅“右眼被铳击伤,眼睛未坏”[9]。当施琅率清军败刘国轩占领澎湖,进而攻克台湾时,郑克塽并未豪壮地自刎,而是被冯锡范、刘国轩所挟出降。
以上史料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学生一旦运用于分析,就不会被某些电视剧中与史不符的片段迷惑了,大大加强了创新思维的批判性:原来的历史真面貌不是这样的,作为文字作品,电视剧为了剧情的需要才虚构了史实,不能把它们当作历史本身看待。还有,什么把前朝人放到后朝活,前朝事当作后朝事做,及着装、风俗等的混淆、错位,也需用史料去破解、纠正。当然,对于史料本身学生也应学会用创新思维去看待,特别一些有争议的历史问题,往往没有一致的答案,需要学生运用创新思维的批判性进行分析。
总之,在史料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逻辑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有助于学生放下学习包袱,改死记为活学,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获得成功学习的愉悦感,最终达成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和学会分析历史现象产生的原因。
参考文献:
[1] 左宗棠.左宗棠全集·书信(二)[M].长沙:岳麓出版社,1991:246.
[2] 左宗棠.左宗棠家书[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4:72.
[3] 王安定.曾国藩传[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卷三):66.
[4] 张革非.中国近代史[M].北京:红旗出版社,1984:150.
[5] 李治亭.吴三桂大传(卷下)[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424、688.
[6] 李治亭.百家讲坛,名嘴误人子弟. 人民网
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06/4674165.html.
[7] 阮旻锡.海上见闻录定本[M].北京图书馆藏清抄本(卷下):72、73.
[8] 施琅.靖海纪事[M].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康熙刻本(卷下):591、592.
[9] 施琅.靖海纪事[M].王铎全校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