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友龙
摘要:在闽西北山区池塘进行了淡水白鲳夏花鱼种培育试验。结果表明:每hm2放养300万~375万尾水花,放苗后前10 d投喂豆浆或蛋黄,后期投喂鳗鱼粉料制成的团状饲料,经20~25 d培育,鱼种规格可达4.0 cm以上,该密度范围适合淡水白鲳夏花鱼种的短期培育。采取生石灰消毒池塘,鱼苗培育成活率低于70%,使用漂白粉消毒的成活率可达80%以上;放苗后前期投喂蛋黄的平均成活率可达91.6%,投喂豆浆的只有83.3%。采取漂白粉消毒、清水下塘、前期投喂蛋黄后期投喂鳗鱼饲料的技术措施培育淡水白鲳夏花鱼种是切实可行的。
关键词:淡水白鲳;夏花鱼种;培育
淡水白鲳,学名短盖巨脂鲤(Colossoma brachypomum Cuvier 1818),属脂鲤目、脂鲤科、巨脂鲤属,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因体型似海水鲳鱼而得名。淡水白鲳为杂食性鱼类,具有食性杂、生长快、易养殖、骨刺少等优点,已成为广东、福建、浙江、湖南等省的重要养殖品种之一。笔者2009-2010年进行淡水白鲳夏花鱼种培育试验,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现将其主要技术总结如下,供养殖者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培育池条件
试验在闽西大学北侧闽发水产养殖场内进行,池塘为3口混凝土护坡、池底为壤土的土池,面积分别1 334 m2(1号)、800 m2(2号)和1 668 m2(3号),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淤泥深度低于20 cm。
1.2池塘准备
放苗前15 d左右进行池塘清整,消毒时池底留20 cm左右水。如果用漂白粉全池泼洒消毒需在放苗前5 d左右进行,漂白粉用量为75~105kg/hm2,鱼苗下池前2~3 d,排干池水,重新注水;如果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消毒需在放苗前10 d左右进行,生石灰用量为1 500 kg/hm2,消毒后2~3 d注水。入水口经80目网过滤注入新水,同时用铁耙翻动底泥以利于轮虫高峰期尽早到来。放苗时水深保持在50~70 cm,以利于提升温度,促进鱼苗生长。
1.3鱼苗放养
水花入池前先进行“试水”,药性消失即可放苗。放苗时采取缓苗处理,调整氧气袋内水温与池水温差在1 ℃左右。放养密度控制在300万~375万尾/hm2,具体放养情况见表1。
1.4培育管理
每天上、下午共投喂2次。2009年的1号和2号池采取放苗后前10 d先投喂豆浆,开始时日投喂量为22.5 kg/hm2黄豆磨成的浆,并逐渐增加到45 kg/hm2;3号池放苗后前10 d先投喂蛋黄,开始时日投喂量为0.5个蛋黄/万尾,并逐渐加大到2个蛋黄/万尾;10 d后全部改投鳗鱼粉料制成的团状饲料。2010年全部按3号池的投喂方式。放苗后10 d左右采取分期注水,逐步加深水位,直至最高水位。每日早晚巡塘,及时捞除及灭杀水蛇、水生昆虫、蝌蚪及蛙卵,防止鸟类侵害。
2结果
经20~25 d的培育,鱼种规格均可达到4.0 cm以上,进行分塘出苗。用生石灰消毒的2口池的鱼苗成活率分别仅65.0%和69.1%,明显低于漂白粉的,后者的成活率均在80%以上。前期投喂蛋黄的培育效果较好,除2010年的3号池外,其它各池鱼苗成活率平均可达到91.6%,而前期投喂豆浆的2号池的鱼苗成活率只有83.3%。结果详见表1所示。〖FL)〗
表12009-2010年淡水白鲳夏花培育情况
池别
面积/m2
年份
消毒时间/月.日
消毒药物
注水时间/月.日
放苗
时间/月.日
数量/万尾
密度/万尾·hm-2时间/月.日
收获
平均全长/cm
数量/万尾
成活率/%
123
1 3348001 668
2009
5.12
生石灰
5.15
5.21
40
300
6.13
4.1
26
65.0
2010
6.09
漂白粉
6.10
6.13
40
300
7.05
4.5
37
92.5
2009
5.17
漂白粉
5.20
5.21
30
375
6.12
4.0
25
83.3
2010
6.08
漂白粉
6.10
6.13
30
375
7.05
4.5
27.5
91.7
2009
5.17
漂白粉
5.19
5.21
54
21.6
6.12
4.3
50
92.5
2010
6.01
生石灰
6.03
6.13
55
22
7.05
4.2
38
69.1
3讨论
3.1培育池准备
淡水白鲳苗种培育时,若培育池消毒时间偏早,池内的枝角类和桡足类大量出现的时间太早,由于淡水白鲳水花个体小,开始摄食时全长只有6.5~7.0 mm[1],无法摄食枝角类和桡足类等大型浮游动物,加上淡水白鲳对敌百虫敏感,不能用敌百虫灭杀这些浮游动物,就容易出现“虫盖鱼”现象(指水花下池后头2 d内枝角类等较大型浮游动物大量出现,与鱼苗争溶解氧、空间和饵料,从而降低鱼苗成活率的现象)的发生。从试验结果看,使用漂白粉消毒时,消毒时间为水花下池前5 d,并在2~3 d左右排干池水后重新注入新水,主要是利用漂白粉药效消失快,毒性残留小的特性,可大大推迟培苗池中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大量出现的时间;而采用生石灰消毒的池子,由于生石灰的药性消失较慢,需要提前10 d左右消毒,消毒时间和注水时间偏早,鱼苗下塘时出现“虫盖鱼”现象,其鱼苗成活率明显较漂白粉的低。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漂白粉消毒和清水下塘的措施不用药物即可避免“虫盖鱼”现象的发生,对提高淡水白鲳鱼苗成活率有较明显的作用。
3.2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与鱼苗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等密切相关。3口试验池的放养密度均在300万~375万尾/hm2,经20~25 d的培育,各试验鱼池鱼种的全长均在4.0 cm以上,较为接近,说明在该密度范围内,短期培育时密度对鱼苗的生长速度并非主要影响因素;使用生石灰消毒的1号池和3号池的成活率只有65.0%和69.1%,其它池的成活率均达到80%以上,在培育管理相同的条件下,各试验鱼池间的成活率差异不明显,说明试验设置的放养密度范围内,密度也并非是影响成活率的主要因素,表明试验设置的密度范围是适宜的。与其他试验结果相比,如王文彬等[2]试验表明,放养密度为300万~450万尾/hm2,经约20 d的培育,可达到3.0 cm左右;蔡德森等[3]认为,放养150万尾/hm2左右,经15~20 d培育可达到2.5 cm左右;朱永安等[4]试验表明,放养密度达562.5万尾/hm2,培育20 d可达2.6 cm,平均成活率为84%,本试验淡水白鲳鱼苗生长速度明显较快,成活率可90%以上,这进一步说明本试验所采取的放养密度和技术措施是可行的。另外,王文彬等[2]试验的放养密度达450万尾/hm2,朱永安等[4]的试验密度高达562.5万尾/hm2,并提出只要技术措施得当,淡水白鲳鱼苗培育的放养密度达525万~562.5万尾/hm2时,仍然可达到成活率高和生长快的效果。因此,生产上可根据实际池塘条件、管理技术、培育时间和出塘规格要求等,采取不同的放养密度,以达到最佳的培育效果。
3.3培育方式
淡水白鲳鱼苗阶段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同时也能摄食蛋黄、豆饼粉和鳗鱼饲料等人工饵料。采取清水下塘,培育前期投喂豆浆或蛋黄,后期投喂鳗鱼粉料制成的团状饲料,这种投喂方法能及时提供充足饵料,有利于早期的水花生长,避免“虫盖鱼”现象发生,可提高鱼苗的成活率,本试验除用生石灰消毒的池塘外,其它池塘鱼苗培育成活率均达到80%以上,结果与朱永安等[4]的相符。试验结果还表明,除用生石灰消毒的池塘外,本试验放苗后前期用豆浆培育的2号池的成活率为83.3%,朱永安等[4]试验的平均成活率为840%,而前期投喂蛋黄的成活率均达到90%以上,高于投喂豆浆的,这可能与蛋黄的营养更为丰富有关。因此,采取漂白粉消毒、鱼苗清水下塘和早期投喂蛋黄后期投喂鳗鱼粉料的技术措施进行淡水白鲳的苗种培育是切实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姜德荣,黄根兴.淡水白鲳的人工繁殖及其胚胎发育[J].水产科技情报,1990(1):9-12
[2] 王文彬,黄际朝.淡水白鲳苗种繁育技术[J].内陆水产,2008(4):16-17
[3] 蔡德森,王明华.淡水白鲳养殖技术[J].水产养殖,2007,28(1):36-37
[4] 朱永安,张建东,王兰明,等.淡水白鲳鱼苗的培育试验[J].水利渔业,2004,24(6): 46-47
摘要:在闽西北山区池塘进行了淡水白鲳夏花鱼种培育试验。结果表明:每hm2放养300万~375万尾水花,放苗后前10 d投喂豆浆或蛋黄,后期投喂鳗鱼粉料制成的团状饲料,经20~25 d培育,鱼种规格可达4.0 cm以上,该密度范围适合淡水白鲳夏花鱼种的短期培育。采取生石灰消毒池塘,鱼苗培育成活率低于70%,使用漂白粉消毒的成活率可达80%以上;放苗后前期投喂蛋黄的平均成活率可达91.6%,投喂豆浆的只有83.3%。采取漂白粉消毒、清水下塘、前期投喂蛋黄后期投喂鳗鱼饲料的技术措施培育淡水白鲳夏花鱼种是切实可行的。
关键词:淡水白鲳;夏花鱼种;培育
淡水白鲳,学名短盖巨脂鲤(Colossoma brachypomum Cuvier 1818),属脂鲤目、脂鲤科、巨脂鲤属,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因体型似海水鲳鱼而得名。淡水白鲳为杂食性鱼类,具有食性杂、生长快、易养殖、骨刺少等优点,已成为广东、福建、浙江、湖南等省的重要养殖品种之一。笔者2009-2010年进行淡水白鲳夏花鱼种培育试验,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现将其主要技术总结如下,供养殖者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培育池条件
试验在闽西大学北侧闽发水产养殖场内进行,池塘为3口混凝土护坡、池底为壤土的土池,面积分别1 334 m2(1号)、800 m2(2号)和1 668 m2(3号),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淤泥深度低于20 cm。
1.2池塘准备
放苗前15 d左右进行池塘清整,消毒时池底留20 cm左右水。如果用漂白粉全池泼洒消毒需在放苗前5 d左右进行,漂白粉用量为75~105kg/hm2,鱼苗下池前2~3 d,排干池水,重新注水;如果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消毒需在放苗前10 d左右进行,生石灰用量为1 500 kg/hm2,消毒后2~3 d注水。入水口经80目网过滤注入新水,同时用铁耙翻动底泥以利于轮虫高峰期尽早到来。放苗时水深保持在50~70 cm,以利于提升温度,促进鱼苗生长。
1.3鱼苗放养
水花入池前先进行“试水”,药性消失即可放苗。放苗时采取缓苗处理,调整氧气袋内水温与池水温差在1 ℃左右。放养密度控制在300万~375万尾/hm2,具体放养情况见表1。
1.4培育管理
每天上、下午共投喂2次。2009年的1号和2号池采取放苗后前10 d先投喂豆浆,开始时日投喂量为22.5 kg/hm2黄豆磨成的浆,并逐渐增加到45 kg/hm2;3号池放苗后前10 d先投喂蛋黄,开始时日投喂量为0.5个蛋黄/万尾,并逐渐加大到2个蛋黄/万尾;10 d后全部改投鳗鱼粉料制成的团状饲料。2010年全部按3号池的投喂方式。放苗后10 d左右采取分期注水,逐步加深水位,直至最高水位。每日早晚巡塘,及时捞除及灭杀水蛇、水生昆虫、蝌蚪及蛙卵,防止鸟类侵害。
2结果
经20~25 d的培育,鱼种规格均可达到4.0 cm以上,进行分塘出苗。用生石灰消毒的2口池的鱼苗成活率分别仅65.0%和69.1%,明显低于漂白粉的,后者的成活率均在80%以上。前期投喂蛋黄的培育效果较好,除2010年的3号池外,其它各池鱼苗成活率平均可达到91.6%,而前期投喂豆浆的2号池的鱼苗成活率只有83.3%。结果详见表1所示。〖FL)〗
表12009-2010年淡水白鲳夏花培育情况
池别
面积/m2
年份
消毒时间/月.日
消毒药物
注水时间/月.日
放苗
时间/月.日
数量/万尾
密度/万尾·hm-2时间/月.日
收获
平均全长/cm
数量/万尾
成活率/%
123
1 3348001 668
2009
5.12
生石灰
5.15
5.21
40
300
6.13
4.1
26
65.0
2010
6.09
漂白粉
6.10
6.13
40
300
7.05
4.5
37
92.5
2009
5.17
漂白粉
5.20
5.21
30
375
6.12
4.0
25
83.3
2010
6.08
漂白粉
6.10
6.13
30
375
7.05
4.5
27.5
91.7
2009
5.17
漂白粉
5.19
5.21
54
21.6
6.12
4.3
50
92.5
2010
6.01
生石灰
6.03
6.13
55
22
7.05
4.2
38
69.1
3讨论
3.1培育池准备
淡水白鲳苗种培育时,若培育池消毒时间偏早,池内的枝角类和桡足类大量出现的时间太早,由于淡水白鲳水花个体小,开始摄食时全长只有6.5~7.0 mm[1],无法摄食枝角类和桡足类等大型浮游动物,加上淡水白鲳对敌百虫敏感,不能用敌百虫灭杀这些浮游动物,就容易出现“虫盖鱼”现象(指水花下池后头2 d内枝角类等较大型浮游动物大量出现,与鱼苗争溶解氧、空间和饵料,从而降低鱼苗成活率的现象)的发生。从试验结果看,使用漂白粉消毒时,消毒时间为水花下池前5 d,并在2~3 d左右排干池水后重新注入新水,主要是利用漂白粉药效消失快,毒性残留小的特性,可大大推迟培苗池中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大量出现的时间;而采用生石灰消毒的池子,由于生石灰的药性消失较慢,需要提前10 d左右消毒,消毒时间和注水时间偏早,鱼苗下塘时出现“虫盖鱼”现象,其鱼苗成活率明显较漂白粉的低。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漂白粉消毒和清水下塘的措施不用药物即可避免“虫盖鱼”现象的发生,对提高淡水白鲳鱼苗成活率有较明显的作用。
3.2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与鱼苗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等密切相关。3口试验池的放养密度均在300万~375万尾/hm2,经20~25 d的培育,各试验鱼池鱼种的全长均在4.0 cm以上,较为接近,说明在该密度范围内,短期培育时密度对鱼苗的生长速度并非主要影响因素;使用生石灰消毒的1号池和3号池的成活率只有65.0%和69.1%,其它池的成活率均达到80%以上,在培育管理相同的条件下,各试验鱼池间的成活率差异不明显,说明试验设置的放养密度范围内,密度也并非是影响成活率的主要因素,表明试验设置的密度范围是适宜的。与其他试验结果相比,如王文彬等[2]试验表明,放养密度为300万~450万尾/hm2,经约20 d的培育,可达到3.0 cm左右;蔡德森等[3]认为,放养150万尾/hm2左右,经15~20 d培育可达到2.5 cm左右;朱永安等[4]试验表明,放养密度达562.5万尾/hm2,培育20 d可达2.6 cm,平均成活率为84%,本试验淡水白鲳鱼苗生长速度明显较快,成活率可90%以上,这进一步说明本试验所采取的放养密度和技术措施是可行的。另外,王文彬等[2]试验的放养密度达450万尾/hm2,朱永安等[4]的试验密度高达562.5万尾/hm2,并提出只要技术措施得当,淡水白鲳鱼苗培育的放养密度达525万~562.5万尾/hm2时,仍然可达到成活率高和生长快的效果。因此,生产上可根据实际池塘条件、管理技术、培育时间和出塘规格要求等,采取不同的放养密度,以达到最佳的培育效果。
3.3培育方式
淡水白鲳鱼苗阶段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同时也能摄食蛋黄、豆饼粉和鳗鱼饲料等人工饵料。采取清水下塘,培育前期投喂豆浆或蛋黄,后期投喂鳗鱼粉料制成的团状饲料,这种投喂方法能及时提供充足饵料,有利于早期的水花生长,避免“虫盖鱼”现象发生,可提高鱼苗的成活率,本试验除用生石灰消毒的池塘外,其它池塘鱼苗培育成活率均达到80%以上,结果与朱永安等[4]的相符。试验结果还表明,除用生石灰消毒的池塘外,本试验放苗后前期用豆浆培育的2号池的成活率为83.3%,朱永安等[4]试验的平均成活率为840%,而前期投喂蛋黄的成活率均达到90%以上,高于投喂豆浆的,这可能与蛋黄的营养更为丰富有关。因此,采取漂白粉消毒、鱼苗清水下塘和早期投喂蛋黄后期投喂鳗鱼粉料的技术措施进行淡水白鲳的苗种培育是切实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姜德荣,黄根兴.淡水白鲳的人工繁殖及其胚胎发育[J].水产科技情报,1990(1):9-12
[2] 王文彬,黄际朝.淡水白鲳苗种繁育技术[J].内陆水产,2008(4):16-17
[3] 蔡德森,王明华.淡水白鲳养殖技术[J].水产养殖,2007,28(1):36-37
[4] 朱永安,张建东,王兰明,等.淡水白鲳鱼苗的培育试验[J].水利渔业,2004,24(6): 46-47
摘要:在闽西北山区池塘进行了淡水白鲳夏花鱼种培育试验。结果表明:每hm2放养300万~375万尾水花,放苗后前10 d投喂豆浆或蛋黄,后期投喂鳗鱼粉料制成的团状饲料,经20~25 d培育,鱼种规格可达4.0 cm以上,该密度范围适合淡水白鲳夏花鱼种的短期培育。采取生石灰消毒池塘,鱼苗培育成活率低于70%,使用漂白粉消毒的成活率可达80%以上;放苗后前期投喂蛋黄的平均成活率可达91.6%,投喂豆浆的只有83.3%。采取漂白粉消毒、清水下塘、前期投喂蛋黄后期投喂鳗鱼饲料的技术措施培育淡水白鲳夏花鱼种是切实可行的。
关键词:淡水白鲳;夏花鱼种;培育
淡水白鲳,学名短盖巨脂鲤(Colossoma brachypomum Cuvier 1818),属脂鲤目、脂鲤科、巨脂鲤属,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因体型似海水鲳鱼而得名。淡水白鲳为杂食性鱼类,具有食性杂、生长快、易养殖、骨刺少等优点,已成为广东、福建、浙江、湖南等省的重要养殖品种之一。笔者2009-2010年进行淡水白鲳夏花鱼种培育试验,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现将其主要技术总结如下,供养殖者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培育池条件
试验在闽西大学北侧闽发水产养殖场内进行,池塘为3口混凝土护坡、池底为壤土的土池,面积分别1 334 m2(1号)、800 m2(2号)和1 668 m2(3号),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淤泥深度低于20 cm。
1.2池塘准备
放苗前15 d左右进行池塘清整,消毒时池底留20 cm左右水。如果用漂白粉全池泼洒消毒需在放苗前5 d左右进行,漂白粉用量为75~105kg/hm2,鱼苗下池前2~3 d,排干池水,重新注水;如果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消毒需在放苗前10 d左右进行,生石灰用量为1 500 kg/hm2,消毒后2~3 d注水。入水口经80目网过滤注入新水,同时用铁耙翻动底泥以利于轮虫高峰期尽早到来。放苗时水深保持在50~70 cm,以利于提升温度,促进鱼苗生长。
1.3鱼苗放养
水花入池前先进行“试水”,药性消失即可放苗。放苗时采取缓苗处理,调整氧气袋内水温与池水温差在1 ℃左右。放养密度控制在300万~375万尾/hm2,具体放养情况见表1。
1.4培育管理
每天上、下午共投喂2次。2009年的1号和2号池采取放苗后前10 d先投喂豆浆,开始时日投喂量为22.5 kg/hm2黄豆磨成的浆,并逐渐增加到45 kg/hm2;3号池放苗后前10 d先投喂蛋黄,开始时日投喂量为0.5个蛋黄/万尾,并逐渐加大到2个蛋黄/万尾;10 d后全部改投鳗鱼粉料制成的团状饲料。2010年全部按3号池的投喂方式。放苗后10 d左右采取分期注水,逐步加深水位,直至最高水位。每日早晚巡塘,及时捞除及灭杀水蛇、水生昆虫、蝌蚪及蛙卵,防止鸟类侵害。
2结果
经20~25 d的培育,鱼种规格均可达到4.0 cm以上,进行分塘出苗。用生石灰消毒的2口池的鱼苗成活率分别仅65.0%和69.1%,明显低于漂白粉的,后者的成活率均在80%以上。前期投喂蛋黄的培育效果较好,除2010年的3号池外,其它各池鱼苗成活率平均可达到91.6%,而前期投喂豆浆的2号池的鱼苗成活率只有83.3%。结果详见表1所示。〖FL)〗
表12009-2010年淡水白鲳夏花培育情况
池别
面积/m2
年份
消毒时间/月.日
消毒药物
注水时间/月.日
放苗
时间/月.日
数量/万尾
密度/万尾·hm-2时间/月.日
收获
平均全长/cm
数量/万尾
成活率/%
123
1 3348001 668
2009
5.12
生石灰
5.15
5.21
40
300
6.13
4.1
26
65.0
2010
6.09
漂白粉
6.10
6.13
40
300
7.05
4.5
37
92.5
2009
5.17
漂白粉
5.20
5.21
30
375
6.12
4.0
25
83.3
2010
6.08
漂白粉
6.10
6.13
30
375
7.05
4.5
27.5
91.7
2009
5.17
漂白粉
5.19
5.21
54
21.6
6.12
4.3
50
92.5
2010
6.01
生石灰
6.03
6.13
55
22
7.05
4.2
38
69.1
3讨论
3.1培育池准备
淡水白鲳苗种培育时,若培育池消毒时间偏早,池内的枝角类和桡足类大量出现的时间太早,由于淡水白鲳水花个体小,开始摄食时全长只有6.5~7.0 mm[1],无法摄食枝角类和桡足类等大型浮游动物,加上淡水白鲳对敌百虫敏感,不能用敌百虫灭杀这些浮游动物,就容易出现“虫盖鱼”现象(指水花下池后头2 d内枝角类等较大型浮游动物大量出现,与鱼苗争溶解氧、空间和饵料,从而降低鱼苗成活率的现象)的发生。从试验结果看,使用漂白粉消毒时,消毒时间为水花下池前5 d,并在2~3 d左右排干池水后重新注入新水,主要是利用漂白粉药效消失快,毒性残留小的特性,可大大推迟培苗池中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大量出现的时间;而采用生石灰消毒的池子,由于生石灰的药性消失较慢,需要提前10 d左右消毒,消毒时间和注水时间偏早,鱼苗下塘时出现“虫盖鱼”现象,其鱼苗成活率明显较漂白粉的低。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漂白粉消毒和清水下塘的措施不用药物即可避免“虫盖鱼”现象的发生,对提高淡水白鲳鱼苗成活率有较明显的作用。
3.2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与鱼苗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等密切相关。3口试验池的放养密度均在300万~375万尾/hm2,经20~25 d的培育,各试验鱼池鱼种的全长均在4.0 cm以上,较为接近,说明在该密度范围内,短期培育时密度对鱼苗的生长速度并非主要影响因素;使用生石灰消毒的1号池和3号池的成活率只有65.0%和69.1%,其它池的成活率均达到80%以上,在培育管理相同的条件下,各试验鱼池间的成活率差异不明显,说明试验设置的放养密度范围内,密度也并非是影响成活率的主要因素,表明试验设置的密度范围是适宜的。与其他试验结果相比,如王文彬等[2]试验表明,放养密度为300万~450万尾/hm2,经约20 d的培育,可达到3.0 cm左右;蔡德森等[3]认为,放养150万尾/hm2左右,经15~20 d培育可达到2.5 cm左右;朱永安等[4]试验表明,放养密度达562.5万尾/hm2,培育20 d可达2.6 cm,平均成活率为84%,本试验淡水白鲳鱼苗生长速度明显较快,成活率可90%以上,这进一步说明本试验所采取的放养密度和技术措施是可行的。另外,王文彬等[2]试验的放养密度达450万尾/hm2,朱永安等[4]的试验密度高达562.5万尾/hm2,并提出只要技术措施得当,淡水白鲳鱼苗培育的放养密度达525万~562.5万尾/hm2时,仍然可达到成活率高和生长快的效果。因此,生产上可根据实际池塘条件、管理技术、培育时间和出塘规格要求等,采取不同的放养密度,以达到最佳的培育效果。
3.3培育方式
淡水白鲳鱼苗阶段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同时也能摄食蛋黄、豆饼粉和鳗鱼饲料等人工饵料。采取清水下塘,培育前期投喂豆浆或蛋黄,后期投喂鳗鱼粉料制成的团状饲料,这种投喂方法能及时提供充足饵料,有利于早期的水花生长,避免“虫盖鱼”现象发生,可提高鱼苗的成活率,本试验除用生石灰消毒的池塘外,其它池塘鱼苗培育成活率均达到80%以上,结果与朱永安等[4]的相符。试验结果还表明,除用生石灰消毒的池塘外,本试验放苗后前期用豆浆培育的2号池的成活率为83.3%,朱永安等[4]试验的平均成活率为840%,而前期投喂蛋黄的成活率均达到90%以上,高于投喂豆浆的,这可能与蛋黄的营养更为丰富有关。因此,采取漂白粉消毒、鱼苗清水下塘和早期投喂蛋黄后期投喂鳗鱼粉料的技术措施进行淡水白鲳的苗种培育是切实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姜德荣,黄根兴.淡水白鲳的人工繁殖及其胚胎发育[J].水产科技情报,1990(1):9-12
[2] 王文彬,黄际朝.淡水白鲳苗种繁育技术[J].内陆水产,2008(4):16-17
[3] 蔡德森,王明华.淡水白鲳养殖技术[J].水产养殖,2007,28(1):36-37
[4] 朱永安,张建东,王兰明,等.淡水白鲳鱼苗的培育试验[J].水利渔业,2004,24(6): 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