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学院是2004年由原驻马店师专和民办中原职业技术学院合并升格的一所地方本科高校。多年来,学校积极探索,主动转型,走出了一条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道路。
一、学校转型发展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是做好顶层设计,规划转型发展路径。确立“地方性、国际化、开放式、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和“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定位,实施“人才强校、质量立校、专业集群、项目带动、开放合作”五大发展战略,着力在学校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上取得突破。
二是创新办学治理结构,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160多家行业企业、政府部门合作组建合作发展战略联盟,开展联合育人、合作研发、合作就业,实现校企校地在人才、资源、项目、信息等方面的联结和共享,推动协同创新、共赢发展。
三是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对接行业产业发展。“关、停、并、转”24个传统专业,目前应用型专业已达80%以上,并构建4个优势专业集群,着力提高学校专业对接地方产业的契合度、依存度、贡献度、满意度。
四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能力本位、就业导向。校企合作全面修订51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科技产业园、“梦工场”等校内综合实训基地及140多个校外实习就业基地,打造以“创新、创意、创造、创业”为主要内容的“四创教育”特色实践育人平台,构建了“产学研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五是实施“双师双聘双百工程”,打造教学科研创新团队。从行业企业聘用120多位行家里手作为兼职教师,同时学校每年选派100余名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和相关政府部门挂职锻炼或顶岗实践,提升教师的创新实践能力和水平,目前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已达到42%。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学校的转型发展取得初步成效,2013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单位。2014年1月,教育部在黄淮学院召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座谈会;4月,学校承办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学校转型发展成果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线,进一步创新学校治理结构。构建学校与地方政府、行业的新型关系,完善由政府、行业、企业多方参与、深度融合的新型办学治理结构。与行业企业共建新型二级学院,形成“校中厂、厂中校”、“前店后校”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二是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做强、做优、做大专业集群,实现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的紧密对接;着力推进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模式改革,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创新顶岗实习形式,推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紧密对接;以模块化课程建设为抓手,优化课程结构,重构应用型课程体系,推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紧密对接。
三是以强化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为突破,进一步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与水平。瞄准河南省正在实施的国家三大战略规划,发挥学校人才优势,与地方行业企业、政府机构等进行横向对接,共建各类实验实训基地等,努力把学校建成服务地方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文化传承创新基地。
四是拓宽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积极参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与地方中高职院校的联动,开展以“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测试为主的多元化招生,实施基于专业接续、课程衔接、学分积累与转换的贯通培养,实现“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的有机衔接,搭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途径成才的“立交桥”;积极拓展灵活多样的继续教育,与行业企业开展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和各类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学校在地方职业教育中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