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补血汤治疗脊柱矫形术后血虚发热14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4-09-09 02:52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5期
关键词:血虚畸形体温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0

当归补血汤治疗脊柱矫形术后血虚发热14例临床疗效观察

宋仁谦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0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辨证加减治疗脊柱矫形术后血虚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例脊柱矫形术后血虚发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4例,对照组14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术后分别予以内服当归补血汤加减和常规治疗方法,1疗程(7天)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等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治疗脊柱矫形术后血虚发热的总有效率为92.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4%,且治疗组在主、次症症状积分改善方面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矫形术后常见血虚发热应用当归补血汤中医辨证加减治疗临床疗效较好。

脊柱矫形术后;血虚发热;当归补血汤;临床观察

脊柱矫形术属于脊柱外科复杂手术,此类疾病临床手术时间长、风险大、出血多,术后患者常出现有血虚发热症状。如若处理不当,患者出现术后慢性低热症状,会延迟患者出院时间,加重患者经济和心理负担,影响患者对整体治疗满意度。2009至2013年度我科共采用当归补血汤辨证加减治疗脊柱矫形术后血虚低热共28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9年8月至2013年9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进行脊柱矫形术患者2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4例,男8例,女6例,年龄13~48岁,平均(20.9±4.1)岁,其中先天脊柱侧弯畸形4例,特发脊柱侧弯畸形2例,先天脊柱后凸畸形4例,胸椎陈旧骨折并后凸畸形4例;对照组14例,男7例,女7例,年龄12~49岁,平均(21.6±3.6)岁,其中先天脊柱侧弯畸形3例,特发脊柱侧弯畸形2例,先天脊柱后凸畸形3例,胸椎陈旧骨折并后凸畸形6例。两组均在术后1~4天出现血虚发热综合症状。两组患者体温均在37 ~38 .5℃之间,每日可有1℃左右体温波动。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以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血虚症:主症:面色淡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心悸。次症:失眠,手足麻木,月经延期、量少、色淡或闭经,脉细,舌淡。主症两项、次症两项即可诊断为血虚症。发热:体温>37.0℃(腋下体温),每日4次测量:6时、12时、18时、24时。

1.3 纳入标准 ①有明确手术史:②符合中医血虚发热诊断标准;③自愿接受口服中药治疗;④同意服药期间停止服用其他类似药物。

1.4 排除标准 ①体温调节中枢损伤、外科慢性感染或低毒性感染患者;②服药治疗前后有外感引起体温升高患者或服用影响体温药物者;③有其他内伤发热患者(包括血瘀发热、阴虚发热、气虚发热、气郁发热等);④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⑤活动性胃十二指肠溃疡伴上消化道出血者;⑥有严重精神疾病者;⑦有严重心血管病变、肝脏病变及肾脏病变,或合并其它严重疾病和状况,严重电解质紊乱、活动性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及明显出血倾向者;⑧未按规定服药和资料不全者。

1.5 治疗方法 治疗组:术中根据患者出血量合理补充血容量。骨伤可术后常规对症处理,抗菌药预防感染,术后常规补液。确诊血虚发热后即可服用中药,方用当归补血汤辨证加减。血虚较甚者,加熟地黄,枸杞子,制首乌补益精血;发热较甚者,可加银柴胡,白薇清退虚热[2],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500ml,分早晚两次口服,服药时间为1周。服用期间不服用任何影响体温药物。对照组: 术中根据患者出血量合理补充血容量。骨伤可术后常规对症处理,抗菌药预防感染,术后常规补液。患者不使用任何影响体温药物,可给予物理降温,嘱患者加强营养,并多饮温水。常规观察患者体温,如体温超过38.5OC,则需使用降温药物,并同时排除本组。

1.6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体温变化、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

1.7 疗效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中医证候的疗效判定标准[1]。选择3项与血虚发热相关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变化为观察指标,采用症状分级量化表,每个症状分为无、轻、中、重4个等级,分别赋予0、1、3、5代表各等级分值,各单项分数累计为总积分,分值越高,症状越重。根据治疗前后两次总积分差值来计算症状改善率,计算公式如下(尼莫地平法):症状(积分)改善率=[(治疗前积分- 治疗后积分)/ 治疗前积分]×100%。证候疗效评价标准:痊愈: 体温正常,症状积分改善率≥95%;显效:体温正常,症状积分改善率≥70%;有效:体温下降,但仍高于正常,症状积分改善率为≥30%;无效:体温未恢复正常,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无变化甚至升高或症状积分改善率< 30%。根据疗效标准计算痊愈、显效、有效及无效例数,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10例体温恢复正常,2例下降,1例无改善,其中痊愈:4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体有效率达为92.9%。对照组:3例体温恢复正常,7例下降,4例无改善,其中痊愈:1例;显效:2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表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积分比较 治疗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症状改善积分比较表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积分比较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3。

表3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情况分析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3 讨论

血本属阴,阴血不足则无以敛阳,浮阳外越,而见肌热面赤发热;血虚不能上滋头目,外濡肢体,故神疲肢倦。头晕眼花;血不养心,则心悸不宁;血虚不能上荣于舌面及充盈血脉,故舌淡。脉洪而虚、重按无力。脊柱矫形术因其本身特点,手术复杂,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较多,术后截骨面持续渗血增加患者出血量,患者术后多出现血虚发热症状。

临床应完善化验检查,外科仔细查体,询问病史,应明确排除低毒性感染及慢性局部感染等发热,同时还应与以下内伤发热明确鉴别后方可药到病除,①应与阴虚发热鉴别,阴虚发热也可见夜热早凉,亦有口渴咽干等症状。阴虚发热口渴咽干、喜饮,应与血瘀发热口渴咽干、不喜饮鉴别。同时还有腰膝酸软无力,眩晕耳鸣,甚则耳聋,口干咽痛,潮热颧红,或遗精滑泄,舌红少津,脉细数。②应与气虚发热鉴别,气虚发热常在劳累后发生或加剧,热势或高或低,伴有气短懒言、腹胀便溏、面黄而浮,或苍白无华、神疲等。③应与血瘀发热鉴别,血虚发热常见,午后或夜间发热,自觉肢体某些部位发热,口渴咽干,而不多饮,肢体或躯干有固定痛处或肿块,肌肤甲错,面色萎黄或晦暗,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弦或涩等。④应与气郁发热鉴别,此类发热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而患者亦精神抑郁,暴躁易怒。总之应把握血虚发热临床特点,四诊合参,明确诊断,辨证用药。

当归补血汤,以补无形之气,来补有形之血,补血以涵虚浮之阳以降温。提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缩短康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君药黄芪大补脾肺之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臣药当归辛甘而温。养血和营。当归味厚,为阴中之阴,故能养血;而黄芪则味甘补气者也,今黄芪多于当归数倍,而曰补血汤者,有形之血不能白生,生于无形之气也。《内经》曰:阳生阴长,是之谓尔。《伤寒绪论》:“气虚则身寒,血虚则身热,故用当归调血为主,然方中反以黄芪五倍于当归者,以血之肇始本乎营卫也,每见血虚发热,服发散之药则热转剧。得此则泱然自汗而热除者,以营卫和则热解,热解则水谷之津液,皆化为精血矣。”

两组患者术中均根据出血量必要时给予合理输血。患者术后由于伤口引流可加重患者血虚症状,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HB <70g/L需要输血,HB>100g/L则不需要输血,在70g/L-100g/L之间者根据患者病情输血[3]。临床脊柱矫形患者术后多见血虚症状并引起发热,而实验室检查多不满足输血标准,采用当归补血汤辨证加减治疗血虚发热可得到满意疗效。临床上应明确血虚发热机制,排除其他发热可能,及早施治,解除患者病患。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 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2002:380-383.

[2]周仲瑛,金实.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424-427.

[3]邓硕曾,刘进.怎样突破我国科学用血合理用血的瓶颈[J],中国输血杂 志,2008,21(7):489.

R255.1

A

1007-8517(2014)05-0077-02

2014.01.02)

猜你喜欢
血虚畸形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平山病合并Chiari畸形1例报道
实时动态四维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意义
石榴补血糖浆对血虚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血虚≠贫血
血虚≠贫血
48例指蹼畸形的修复治疗体会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