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浠水县中医院药剂科,湖北 浠水 438200
综合治疗63例骨质增生症临床疗效观察
肖昀煜
湖北省浠水县中医院药剂科,湖北 浠水 438200
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骨质增生的疗效。方法将126例骨质增生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口服骨仙片治疗,治疗组运用中西药内服结合治疗,同时配合外搽及热敷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82%,对照组总有效率44.4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药合用综合治疗法值得推广。
骨质增生;中西药结合疗法;骨仙片
骨质增生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学的“痹症”范围。虽属老年骨质退行性病变,但近年来随着电脑及办公室自动化的普及,临床上发现30岁左右的年轻人也有此症,40~50岁的中年人患病率50%,而60岁以上的老人都不同程度的患有此病症[1]。临床多表现为增生压迫神经引起的局部或肢体疼痛,麻木无力,活动受限,痛感忽轻忽重,给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近年来我院采用中西药结合疗法治疗本病,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126例均为2008至2013年本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3例,其中男33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55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5年,平均病程2±0.6年;对照组63例,其中男32例,女31例,平均年龄56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7年,平均病程3±0.4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病人诊断资料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临床诊断资料(n)
1.2 诊断标准[2]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分型确诊。全部病例均作X线检查或CT片明确诊断,排除其它骨性病变。发现椎体及骨关节唇样改变及骨刺形成而确诊。以颈椎、腰椎、膝关节、足跟部最常见。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口服骨仙片,每日三次,每次5片,饭后服用,一个月为一疗程。
1.3.2 治疗组 ①中药内服 健肾活络丸:杜仲300g,续断250g,川芎200g,延胡索250g,独活200g,秦艽250g,鸡血藤300g,透骨草200g。颈椎骨质增生者加桂枝200g;腰椎骨质增生者加狗脊150g,补骨脂200g,寄生150g,菟丝子150g;跟骨骨质增生加牛膝150g,皂角刺120g,穿山甲120g;偏寒者加附片120g;偏热者加黄柏150g,知母150g。将上述药物加工为细粉,每100g药粉加炼蜜25 g制成大蜜丸,每丸约重约6g,每次一丸,一日三次,一月为一疗程。②西药内服 肠溶阿斯匹林片0.9g 一日三次,连服十日停药。维生素E200mg,一日三次,一个月为一疗程。③局部外用颈椎骨质增生、腰椎骨质增生,用骨友灵搽剂配合场效治疗仪局部透敷,取骨友灵搽剂洒在消毒垫上,用橡皮隔开,外放场效应理疗袋,每日一次,每次40分钟,12天为一疗程间隔3天,再作下一个疗程。一共治疗一个月。④关节功能锻炼 两组在治疗期间加强活动,颈椎骨质增生做左顾右盼、伸颈拢背,环绕颈项、擦项按摩,舒经活络;腰椎骨质增生做风摆荷叶,两手按肾俞穴前仰后屈以加强腰椎关节功能、疏通气血;膝关节骨质增生可作转、压、揉、按膝关节等动作以活动关节,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1.4 疗效判定标准[3]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X射线或CT检查显示基本正常;好转:症状、体征减轻,X射线或CT显示有改善,但剧烈活动后仍有轻度疼痛;无效:经两个疗程治疗,症状、体征无变化,X射线或CT显示无改变。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一般资料用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经两个疗程治疗,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6.82%),对照组总有效率(44.4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骨质增生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免疫、结缔组织系统的骨关节疾病,病因复杂,在椎体及骨关节发生退行性改变过程中形成,骨质增生引起周围关节囊、韧带等组织发生充血、纤维化等一系列的变化,从而刺激神经根造成周围血流不畅,引起临床上各种不同的症状。中医认为其基本病机是肝肾亏虚,筋骨失养,脉络不通。肾主骨,肝主筋,肝肾亏虚则筋肾失养,腰脊不举;脉络阻滞,血行不畅,不通则痛[4]。因此,治疗的重点是补肝肾、舒经络、强筋骨、祛风湿。健肾活络丸中以续断、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川芎、玄胡行气活血止痛,独活、秦艽祛风湿舒筋活络,鸡血藤壮骨通络治腰痛,透骨草入骨补肾,穿透性强,所以能治骨质增生。本方集补肝肾、祛风湿、通络止痛为一体[5];配用西药肠溶阿斯匹林口服,对疼痛较甚者可迅速控制症状,具有抗风湿活血之作用。维生素E能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及代谢,延缓或减少骨质增生。骨友灵、场效应治疗仪局部透敷,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达到消肿止痛,控制骨质的改变、软化形成的骨刺、消除周围组织的炎症、缓解临床症状的作用。内外合用,标本兼治共奏疗效。本研究结果表明,一般一个疗程见效,以第二疗程疗效明显,单一部位骨质增生疗效明显优于多部位骨质增生,两个部位以上骨质增生应治疗3-6个疗程为宜。总之,中西药结合治疗骨质增生疗效可靠,明显优于单一使用骨仙片(P<0.05),值得推广。
[1]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J].2013.10.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司.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10.
[3] 郑筱萸.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46-49.
[4] 印会河 中医基础理论[M]. 上海科技出版社,1993.7:39-41.
[5] 凌一揆 中药学[M] .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157-224.
肖昀煜(1965-),女,湖北省浠水县中医院主管药师,研究方向:药物与临床。
R68
A
1007-8517(2014)05-0054-02
201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