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考

2014-09-09 21:15陈滢贾永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14期
关键词:创意教学专业化

陈滢+贾永春

〔摘要〕上海市闵行区结合区域特点,在调研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之上,推出《心图画》小学心理绘本创意教学手册。通过选择有心理教育意义的绘本作为载体,形成生命认知、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学习方法、自我意识和青春前期心理等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块。结合学生活动、教师教学案例设计等,开发出区域内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指导手册。对推进区域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教师教学设计的专业化水平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创意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块;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4)14-0014-04

一、课程建设背景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求

2012年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明确提出:中小学心理健康专题教育可利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注重引导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最大程度地预防学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2014年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要点》指出,要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2014年闵行区教育局工作要点》强调了实施学生健康促进工程,完善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课资源库,开展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和示范校评估工作。各级各类文件均对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二)闵行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目前,闵行区44所公立小学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校仅有11所。且心理教师师资队伍主要以兼职为主,专业化发展受到一定制约,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还有待提高。《小学心理绘本创意教学手册》对于教师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可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能提升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绘本作为小学心理教学手册载体的依据

1.国内外基础教育对绘本运用的分析

纵观绘本在世界范围内的使用,可以给予教育工作者很多启示。大多数成人认为绘本是低幼读物,其实不然,在欧美国家和亚洲的日本,绘本经常出现在小学甚至中学的课本中。比如,日本作家新美南吉和绘画家黑井健合作的《小狐狸买手套》在日本家喻户晓,入选了小学语文课文,翻译成中文后受到中国读者的喜爱。在美国,甚至在高中也把绘本作为教辅读物。绘本除了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审美能力之外,将其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还可以在提升学生认知水平的同时,使学生体验人物的内心情感,进而在意志行为上有所改变。学生在讨论、自由发言和设疑等积极思考互动中体验绘本的乐趣。

在我国台湾,绘本近几年较为广泛地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在四川汶川地震时,台湾心理学界同仁、台湾大学图书信息学系与台湾“国家”图书馆发起“送儿童情绪疗愈绘本到四川”项目活动,选取50本对于情绪有疗愈作用的绘本,让灾区儿童透过绘本阅读,达到心理重建的目的。

由于我国内地教育界对绘本的应用大多停留于语文课外阅读和美术教学上,对于绘本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链接还很不足。

2.小学生认知水平发展阶段的考量

小学生正处于7~12岁年龄阶段,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中,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发展处于具体运算期,主要特征是能在面对问题时循逻辑法则推理思维,但此种推理思维能力仅限于眼前所见的具体情境或熟悉的经验,即能根据具体经验思维解决问题。而故事绘本就是通过一定的人物,经历一定的事件,表达相关主题。通过故事将小读者带入情境,根据主人公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为读者提供相应的经验以供借鉴。

从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来看,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处理的发展危机是勤奋进取与自贬自卑两极间的冲突。小学阶段也是正规学校教育的第一阶段。儿童在生活上受到团体规范的约束,在知识学习上受到达标、及格的标准限制,在精神上受到成就感与失败感的压力。按照埃里克森的解释,如果小学儿童在求学过程中所经验到的成功多于失败,将会养成勤奋进取的性格,敢于面对困难情境的挑战。以绘本为教学载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通过教师对主题有侧重的选取,使学生通过主人公在故事中的发展,学习诸如消极情绪管理策略、正确看待自己以及人际交往等技巧。体验感悟这些有益于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实用技巧,将更有助于学生勤奋进取性格的养成,这一阶段的成长危机也就迎刃而解。

3.绘本多元教育元素综合拓展的探索

由于绘本是具有很大的拓展性和自由度的艺术形式,绘本的教育元素是多元的,这一具有丰富教育内涵的载体已经在很多学科中得以应用。

从绘本的文化心理基础来看,绘本是兼具文学气质与绘画意蕴的新的书籍形态,与图书教导式说理不同,绘本更注重视觉文化。优秀绘本兼有四个基本特征:图画叙事性、绘本故事性、内容趣味性、主题教育性。针对这几个基本特征,有选择地选取能够用于心理教育课堂教学的绘本。日本著名临床心理学家、沙盘治疗大师级人物河合冢雄也曾经对绘本有精辟的解读:绘本是与人类心灵的深层联系最为深入的。很多绘本都可以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去剖析其应用价值,可以说,绘本兼具德育、智育、美育等功能,是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良好

途径。

儿童绘本的选题包罗万象:情绪、人际关系、生命教育、性别教育等,它集教育性、 文学性、创意性、美感等多元性为一体。因此,在选择适合心理活动课主题的绘本时,可以与其他学科融合,发挥教育合力,使绘本作为教育载体发挥最大教育功效。

二、手册解读

(一)适用范围

四至五年级小学生心理活动课。

(二)结构及特点

1.特点

手册在设计上符合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心理发展和认知特点,可以为心理教师或班主任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操作化的资料和素材。手册力求表达和还原绘本的开放性和多元性,在结构设计上简洁明快,即使是新手心理教师也可以根据教材和相关资源进行教学尝试。

2.结构

多元标识:由于绘本是综合教育的载体,因此在绘本涉及的议题上,尽量体现出心理学科中可以切入教学目标的部分。根据学生发展中的六大主要困惑:自我探索、个性与情绪、学习困难、青春期烦恼、人际交往、热爱生命等进行相应分类,分为生命认知、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学习方法、自我意识和青春前期心理等模块,入选手册的绘本为了便于主题理解和使用,在每一个主题最明显的位置,清楚地标识出选用绘本涉及的相关心理议题。

绘本介绍:在选取绘本作为小学区本教学手册载体的同时,兼顾绘本的美育、智育和心育并重的功能。选取的绘本中有国外大师级绘本,如安东尼·布朗的《大猩猩》,生命教育经典绘本《獾的礼物》;有近几年国内原创的优秀绘本作品,如《葡萄》和《躲猫猫大王》等。鲜明的绘本封面图画给读者带来视觉的冲击,通过对绘本的简单介绍,概要了解绘本的故事梗概和情节。为教学活动作前期准备。

学生活动纸:

以手册中《不要随便摸我》课例为例:

与手册中教学设计案例相配套,学生活动中要用到的材料,教材使用者只需要根据教学设计,复印相应的活动纸分发给学生,就能达到满足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使得手册的使用更加便捷。活动纸张细节设计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为教学目标的达成和课堂过程性评估提供依据。例如,《如果我能够》教学案例设计活动中的活动“照镜子”,通过“自己眼中的我”和“别人眼中的我”的活动,澄清学生的自我认识。心灵小贴士中的半开放式问答,可以简单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情况。例如:和父母相处中,如果我能做到         ,我们的相处会更加融洽。

教学设计案例:

提供一线教师经过反复教学实践修正后的教学设计,为使用手册的教师提供教学设计案例,依据学校和班级自身的需求个性化地使用。其中的资源链接为教师提供相应主题的其他可选择的绘本,可以依据这些链接进行自主的教学设计。体现教学设计的开放性,同时既尊重原著,又拓展其应用的功能。

手册选题慎重,经多方考虑,运用科学的手段、客观的分析,从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需求出发进行教学设计。

以生命教育版块为例:

(1)理论依据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死亡认知从九岁开始建立。存在主义心理学对于死亡焦虑的研究和咨询案例表明,对于死亡的恐惧和焦虑构成很多成人的心理问题。如何在学校心理课堂上通过绘本故事的讲述、学生的讨论、教师的引导,平静地、客观地、正面地开展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是教育工作者的

责任。

(2)调研分析

经过前期访谈选取8所学校220名四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生命认知的现状分析。

①学生接受的关于死亡的信息

问题1:在你身边是否发生过死亡事件?

问题2:死亡的人是你什么人?

分析:在220名学生中身边发生过死亡事件的有121人(55%),没有经历过死亡事件的有99人,可见,至少有一半学生身边发生过死亡事件,且死亡事件平均发生在近3.08年左右。在121名经历过死亡事件的人中有113人是亲人逝去,5人是朋友逝去,3人没有报告去世的人。在报告了去世者的比例中,亲人占93.4%,朋友仅占4.2%。可见,学生身边发生的死亡事件多为亲人去世。

问题3:通过媒体了解到一些死亡事件时,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分析: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了解到一些死亡事件时,有33人(15%)会感觉到害怕,产生焦虑情绪;有65人(29.5%)对发生的死亡事件感到伤心难过;有40人(18.2%)对死亡者及其家属表示了同情;有30人(13.6%)看到死亡事件后会警示自己,珍惜生命;有23人(10.5%)为逝者感到遗憾;有9人表示死亡有时候是无法避免的,能坦然接受死亡事件;有11人(5%)觉得与自己无关,没有感受,无所谓。

问题4:是否在网络游戏角色中体验过“死亡”的

经验。

分析:在网络游戏的角色中体验过“死亡”的经历有124人,占57.4%;没有体验过的有89人,占41.2%;不知道的有3人,占1.2%。

②死亡带来的负面情绪

问题5:经历死亡事件时的感受。

分析:121个经历过死亡事件的人中,沉重悲痛的有45人,占37%;伤心难过的有43人,占36%;产生了焦虑、紧张和害怕的情绪体验的有4人,占3.3%;对逝者感到不舍的有6人,占5%;感觉有点惊讶的有2人,占1.7%;比较平静或者觉得死亡事件对于自己来说没什么的有7人,占5.8%;忘记了当时的感受的有5人,占4.1%。

问题6:现在想起这件事的感受如何?

分析:在121个经历过死亡事件的人中,现在想起这件事仍然感觉很伤心痛苦的有56人,占46.3%;感觉非常焦虑,害怕死亡事件再次发生的有9人,占7.4%;还有一点点伤心的有15人,占12.4%;常常想念逝者的有8人,占6.6%;仍然觉得遗憾的有5人,占4.1%;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感受,觉得现在没什么了的有2人,占1.7%;感到已经获得了平静的有16人,占13.2%;另有10人没有报告现在的感受,占8.3%。从数据看,至今仍有46.3%的人感觉非常伤心、痛苦,可见部分学生至今仍无法摆脱死亡事件带给自己的影响。

③接触死亡事件时的负性情绪调节方法

问题7:你通过什么方式来调节这种心情?

分析:在121个经历过死亡事件的人中,有12人没有采用任何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占9.9%;有3人是采用看逝者照片等方式来表达思念的,占2.5%;有25人是通过自我安慰来调节心情的,占20.7%;也有3个人报告通过与家人或朋友聊天来获得安慰,即寻求社会支持来调节的,占2.5%;有21人选择不提、不想等方式压抑负性情绪或回避死亡事件,占17.4%;有7人是通过哭泣、喊叫等方式发泄情绪,占5.8%;而更多的人会选择听音乐、运动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占32.2%。可见,学生自己已经掌握了一些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但也有些学生不知道如何面对死亡事件,有17.4%的人选择了压抑和回避。另有11人没填写如何调节,不知这部分人是否因不知如何调节而没写,值得关注。

通过大量学生访谈了解到:很大一部分学生都经历过身边亲友或者宠物的离世,或者是新闻媒体中看到关于死亡的事件,甚至在网络游戏中接触到虚拟死亡,这些事件都触发了学生相应的情绪反应和困惑。与这种现象相矛盾的是,在中国“重生讳死”的文化背景下,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将死亡作为禁忌话题。过度的避讳反而使学生对死亡产生了神秘感和好奇心,这种好奇反而驱使他们去探求与“生命”相关的问题的解答,这给学生的健康和生命带来很大隐患。近几年新闻中时有报道小学生因为媒体的宣传或者网络游戏中对于死亡的误解出现意外死亡的事件。对于小学生的生命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3)分层设计

按照植物、动物、同伴的生命主题进行渐进式分层教育,先理解万物生命都是有限的,进而引申到人,从而启发学生“向死而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度过积极美好的人生,留下生命的足迹和意义。在涉及人的主题,充分挖掘绘本的内在心理元素,如哀伤辅导技巧,结合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时的心理援助技术,作为学校发生意外事件时的备用辅导材料。

调研分析和教学设计及实施相结合,进一步增强了手册和教师、学生需求的契合度。比如,《小鲁的池塘》的教学设计适合学校出现学生意外伤亡事件后进行班级哀伤辅导时使用,不作为常规教学部分。

三、关于手册的进一步思考

(一)闵行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库配套建设

进一步提高教材的开放性 ,建设资源共享平台,区域内对于教材有使用需求的教师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手册信息,观摩示范教学视频,增强互动交流,不断为手册更新应用性生成资源。

(二)小学绘本心理小组发展性读书治疗的尝试

《小学心理绘本创意教学手册》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被定位为普适性读本,除此之外,计划启动依托绘本的个别化发展性辅导“小组发展性读书治疗项目”。针对小学生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设计小组辅导的单元内容。人际交往欠缺主动性的,不敢表达自己的学生,招募进入“人际交往绘本阅读小组”;对于需要情绪有效管理的学生,招募进入“情绪管理绘本阅读小组”。

(二)区域鼓励师生自主创作绘本

开发区域资源,注重原创绘本素材的积累。挖掘孩子们喜欢的东西,再奉献给孩子。不让心理健康教育仅仅停留在艰涩理论、科研数据和经验总结上,而是落地生根,在绘本心理健康教育上力求创建有闵行特色的

资源。

手册在一年的编写过程和教学实践过程中,得到区域很多小学的大力支持。但手册难免存在诸多不足,希望在使用过程中,进一步研讨,不断修正,臻于完善。

教学设计案例:

提供一线教师经过反复教学实践修正后的教学设计,为使用手册的教师提供教学设计案例,依据学校和班级自身的需求个性化地使用。其中的资源链接为教师提供相应主题的其他可选择的绘本,可以依据这些链接进行自主的教学设计。体现教学设计的开放性,同时既尊重原著,又拓展其应用的功能。

手册选题慎重,经多方考虑,运用科学的手段、客观的分析,从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需求出发进行教学设计。

以生命教育版块为例:

(1)理论依据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死亡认知从九岁开始建立。存在主义心理学对于死亡焦虑的研究和咨询案例表明,对于死亡的恐惧和焦虑构成很多成人的心理问题。如何在学校心理课堂上通过绘本故事的讲述、学生的讨论、教师的引导,平静地、客观地、正面地开展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是教育工作者的

责任。

(2)调研分析

经过前期访谈选取8所学校220名四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生命认知的现状分析。

①学生接受的关于死亡的信息

问题1:在你身边是否发生过死亡事件?

问题2:死亡的人是你什么人?

分析:在220名学生中身边发生过死亡事件的有121人(55%),没有经历过死亡事件的有99人,可见,至少有一半学生身边发生过死亡事件,且死亡事件平均发生在近3.08年左右。在121名经历过死亡事件的人中有113人是亲人逝去,5人是朋友逝去,3人没有报告去世的人。在报告了去世者的比例中,亲人占93.4%,朋友仅占4.2%。可见,学生身边发生的死亡事件多为亲人去世。

问题3:通过媒体了解到一些死亡事件时,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分析: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了解到一些死亡事件时,有33人(15%)会感觉到害怕,产生焦虑情绪;有65人(29.5%)对发生的死亡事件感到伤心难过;有40人(18.2%)对死亡者及其家属表示了同情;有30人(13.6%)看到死亡事件后会警示自己,珍惜生命;有23人(10.5%)为逝者感到遗憾;有9人表示死亡有时候是无法避免的,能坦然接受死亡事件;有11人(5%)觉得与自己无关,没有感受,无所谓。

问题4:是否在网络游戏角色中体验过“死亡”的

经验。

分析:在网络游戏的角色中体验过“死亡”的经历有124人,占57.4%;没有体验过的有89人,占41.2%;不知道的有3人,占1.2%。

②死亡带来的负面情绪

问题5:经历死亡事件时的感受。

分析:121个经历过死亡事件的人中,沉重悲痛的有45人,占37%;伤心难过的有43人,占36%;产生了焦虑、紧张和害怕的情绪体验的有4人,占3.3%;对逝者感到不舍的有6人,占5%;感觉有点惊讶的有2人,占1.7%;比较平静或者觉得死亡事件对于自己来说没什么的有7人,占5.8%;忘记了当时的感受的有5人,占4.1%。

问题6:现在想起这件事的感受如何?

分析:在121个经历过死亡事件的人中,现在想起这件事仍然感觉很伤心痛苦的有56人,占46.3%;感觉非常焦虑,害怕死亡事件再次发生的有9人,占7.4%;还有一点点伤心的有15人,占12.4%;常常想念逝者的有8人,占6.6%;仍然觉得遗憾的有5人,占4.1%;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感受,觉得现在没什么了的有2人,占1.7%;感到已经获得了平静的有16人,占13.2%;另有10人没有报告现在的感受,占8.3%。从数据看,至今仍有46.3%的人感觉非常伤心、痛苦,可见部分学生至今仍无法摆脱死亡事件带给自己的影响。

③接触死亡事件时的负性情绪调节方法

问题7:你通过什么方式来调节这种心情?

分析:在121个经历过死亡事件的人中,有12人没有采用任何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占9.9%;有3人是采用看逝者照片等方式来表达思念的,占2.5%;有25人是通过自我安慰来调节心情的,占20.7%;也有3个人报告通过与家人或朋友聊天来获得安慰,即寻求社会支持来调节的,占2.5%;有21人选择不提、不想等方式压抑负性情绪或回避死亡事件,占17.4%;有7人是通过哭泣、喊叫等方式发泄情绪,占5.8%;而更多的人会选择听音乐、运动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占32.2%。可见,学生自己已经掌握了一些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但也有些学生不知道如何面对死亡事件,有17.4%的人选择了压抑和回避。另有11人没填写如何调节,不知这部分人是否因不知如何调节而没写,值得关注。

通过大量学生访谈了解到:很大一部分学生都经历过身边亲友或者宠物的离世,或者是新闻媒体中看到关于死亡的事件,甚至在网络游戏中接触到虚拟死亡,这些事件都触发了学生相应的情绪反应和困惑。与这种现象相矛盾的是,在中国“重生讳死”的文化背景下,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将死亡作为禁忌话题。过度的避讳反而使学生对死亡产生了神秘感和好奇心,这种好奇反而驱使他们去探求与“生命”相关的问题的解答,这给学生的健康和生命带来很大隐患。近几年新闻中时有报道小学生因为媒体的宣传或者网络游戏中对于死亡的误解出现意外死亡的事件。对于小学生的生命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3)分层设计

按照植物、动物、同伴的生命主题进行渐进式分层教育,先理解万物生命都是有限的,进而引申到人,从而启发学生“向死而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度过积极美好的人生,留下生命的足迹和意义。在涉及人的主题,充分挖掘绘本的内在心理元素,如哀伤辅导技巧,结合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时的心理援助技术,作为学校发生意外事件时的备用辅导材料。

调研分析和教学设计及实施相结合,进一步增强了手册和教师、学生需求的契合度。比如,《小鲁的池塘》的教学设计适合学校出现学生意外伤亡事件后进行班级哀伤辅导时使用,不作为常规教学部分。

三、关于手册的进一步思考

(一)闵行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库配套建设

进一步提高教材的开放性 ,建设资源共享平台,区域内对于教材有使用需求的教师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手册信息,观摩示范教学视频,增强互动交流,不断为手册更新应用性生成资源。

(二)小学绘本心理小组发展性读书治疗的尝试

《小学心理绘本创意教学手册》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被定位为普适性读本,除此之外,计划启动依托绘本的个别化发展性辅导“小组发展性读书治疗项目”。针对小学生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设计小组辅导的单元内容。人际交往欠缺主动性的,不敢表达自己的学生,招募进入“人际交往绘本阅读小组”;对于需要情绪有效管理的学生,招募进入“情绪管理绘本阅读小组”。

(二)区域鼓励师生自主创作绘本

开发区域资源,注重原创绘本素材的积累。挖掘孩子们喜欢的东西,再奉献给孩子。不让心理健康教育仅仅停留在艰涩理论、科研数据和经验总结上,而是落地生根,在绘本心理健康教育上力求创建有闵行特色的

资源。

手册在一年的编写过程和教学实践过程中,得到区域很多小学的大力支持。但手册难免存在诸多不足,希望在使用过程中,进一步研讨,不断修正,臻于完善。

教学设计案例:

提供一线教师经过反复教学实践修正后的教学设计,为使用手册的教师提供教学设计案例,依据学校和班级自身的需求个性化地使用。其中的资源链接为教师提供相应主题的其他可选择的绘本,可以依据这些链接进行自主的教学设计。体现教学设计的开放性,同时既尊重原著,又拓展其应用的功能。

手册选题慎重,经多方考虑,运用科学的手段、客观的分析,从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需求出发进行教学设计。

以生命教育版块为例:

(1)理论依据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死亡认知从九岁开始建立。存在主义心理学对于死亡焦虑的研究和咨询案例表明,对于死亡的恐惧和焦虑构成很多成人的心理问题。如何在学校心理课堂上通过绘本故事的讲述、学生的讨论、教师的引导,平静地、客观地、正面地开展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是教育工作者的

责任。

(2)调研分析

经过前期访谈选取8所学校220名四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生命认知的现状分析。

①学生接受的关于死亡的信息

问题1:在你身边是否发生过死亡事件?

问题2:死亡的人是你什么人?

分析:在220名学生中身边发生过死亡事件的有121人(55%),没有经历过死亡事件的有99人,可见,至少有一半学生身边发生过死亡事件,且死亡事件平均发生在近3.08年左右。在121名经历过死亡事件的人中有113人是亲人逝去,5人是朋友逝去,3人没有报告去世的人。在报告了去世者的比例中,亲人占93.4%,朋友仅占4.2%。可见,学生身边发生的死亡事件多为亲人去世。

问题3:通过媒体了解到一些死亡事件时,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分析: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了解到一些死亡事件时,有33人(15%)会感觉到害怕,产生焦虑情绪;有65人(29.5%)对发生的死亡事件感到伤心难过;有40人(18.2%)对死亡者及其家属表示了同情;有30人(13.6%)看到死亡事件后会警示自己,珍惜生命;有23人(10.5%)为逝者感到遗憾;有9人表示死亡有时候是无法避免的,能坦然接受死亡事件;有11人(5%)觉得与自己无关,没有感受,无所谓。

问题4:是否在网络游戏角色中体验过“死亡”的

经验。

分析:在网络游戏的角色中体验过“死亡”的经历有124人,占57.4%;没有体验过的有89人,占41.2%;不知道的有3人,占1.2%。

②死亡带来的负面情绪

问题5:经历死亡事件时的感受。

分析:121个经历过死亡事件的人中,沉重悲痛的有45人,占37%;伤心难过的有43人,占36%;产生了焦虑、紧张和害怕的情绪体验的有4人,占3.3%;对逝者感到不舍的有6人,占5%;感觉有点惊讶的有2人,占1.7%;比较平静或者觉得死亡事件对于自己来说没什么的有7人,占5.8%;忘记了当时的感受的有5人,占4.1%。

问题6:现在想起这件事的感受如何?

分析:在121个经历过死亡事件的人中,现在想起这件事仍然感觉很伤心痛苦的有56人,占46.3%;感觉非常焦虑,害怕死亡事件再次发生的有9人,占7.4%;还有一点点伤心的有15人,占12.4%;常常想念逝者的有8人,占6.6%;仍然觉得遗憾的有5人,占4.1%;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感受,觉得现在没什么了的有2人,占1.7%;感到已经获得了平静的有16人,占13.2%;另有10人没有报告现在的感受,占8.3%。从数据看,至今仍有46.3%的人感觉非常伤心、痛苦,可见部分学生至今仍无法摆脱死亡事件带给自己的影响。

③接触死亡事件时的负性情绪调节方法

问题7:你通过什么方式来调节这种心情?

分析:在121个经历过死亡事件的人中,有12人没有采用任何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占9.9%;有3人是采用看逝者照片等方式来表达思念的,占2.5%;有25人是通过自我安慰来调节心情的,占20.7%;也有3个人报告通过与家人或朋友聊天来获得安慰,即寻求社会支持来调节的,占2.5%;有21人选择不提、不想等方式压抑负性情绪或回避死亡事件,占17.4%;有7人是通过哭泣、喊叫等方式发泄情绪,占5.8%;而更多的人会选择听音乐、运动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占32.2%。可见,学生自己已经掌握了一些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但也有些学生不知道如何面对死亡事件,有17.4%的人选择了压抑和回避。另有11人没填写如何调节,不知这部分人是否因不知如何调节而没写,值得关注。

通过大量学生访谈了解到:很大一部分学生都经历过身边亲友或者宠物的离世,或者是新闻媒体中看到关于死亡的事件,甚至在网络游戏中接触到虚拟死亡,这些事件都触发了学生相应的情绪反应和困惑。与这种现象相矛盾的是,在中国“重生讳死”的文化背景下,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将死亡作为禁忌话题。过度的避讳反而使学生对死亡产生了神秘感和好奇心,这种好奇反而驱使他们去探求与“生命”相关的问题的解答,这给学生的健康和生命带来很大隐患。近几年新闻中时有报道小学生因为媒体的宣传或者网络游戏中对于死亡的误解出现意外死亡的事件。对于小学生的生命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3)分层设计

按照植物、动物、同伴的生命主题进行渐进式分层教育,先理解万物生命都是有限的,进而引申到人,从而启发学生“向死而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度过积极美好的人生,留下生命的足迹和意义。在涉及人的主题,充分挖掘绘本的内在心理元素,如哀伤辅导技巧,结合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时的心理援助技术,作为学校发生意外事件时的备用辅导材料。

调研分析和教学设计及实施相结合,进一步增强了手册和教师、学生需求的契合度。比如,《小鲁的池塘》的教学设计适合学校出现学生意外伤亡事件后进行班级哀伤辅导时使用,不作为常规教学部分。

三、关于手册的进一步思考

(一)闵行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库配套建设

进一步提高教材的开放性 ,建设资源共享平台,区域内对于教材有使用需求的教师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手册信息,观摩示范教学视频,增强互动交流,不断为手册更新应用性生成资源。

(二)小学绘本心理小组发展性读书治疗的尝试

《小学心理绘本创意教学手册》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被定位为普适性读本,除此之外,计划启动依托绘本的个别化发展性辅导“小组发展性读书治疗项目”。针对小学生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设计小组辅导的单元内容。人际交往欠缺主动性的,不敢表达自己的学生,招募进入“人际交往绘本阅读小组”;对于需要情绪有效管理的学生,招募进入“情绪管理绘本阅读小组”。

(二)区域鼓励师生自主创作绘本

开发区域资源,注重原创绘本素材的积累。挖掘孩子们喜欢的东西,再奉献给孩子。不让心理健康教育仅仅停留在艰涩理论、科研数据和经验总结上,而是落地生根,在绘本心理健康教育上力求创建有闵行特色的

资源。

手册在一年的编写过程和教学实践过程中,得到区域很多小学的大力支持。但手册难免存在诸多不足,希望在使用过程中,进一步研讨,不断修正,臻于完善。

猜你喜欢
创意教学专业化
劳动教育课程的常态化、专业化还有多远
基于学科教学能力提升项目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心得体会
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现状调查与分析
区域教学视导: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
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策略初探
论“教之道, 贵以专”的现实意义
小学美术课堂实施创意教学的策略
一次对文言知识的创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