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世辉+陈莉莉
一、实验目的
检验反应产物中Br-的存在,进而证明溴乙烷在NaOH水溶液中发生了取代反应。
二、实验原理
CH3CH2Br+NaOH水△CH3CH2OH+NaBr
三、实验用品
铁架台、试管3支、具支试管1支、胶头滴管、酒精灯、导管、橡胶管、溴乙烷、NaOH溶液、稀硝酸、硝酸银溶液。
四、实验过程
图1如图1所示将溴乙烷和NaOH的水溶液混合于具支试管中,用力振荡,用铁架台固定好,右侧用橡胶管与试管A相连,点燃酒精灯,小火加热,防止溴乙烷的挥发,继续加热,溴乙烷挥发至试管A中,停止加热。待具支试管冷却后,用胶头滴管吸取上层清液于试管B中,加入过量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另取NaOH溶液于试管C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实验现象:试管A中无沉淀,试管B中出现淡黄色沉淀,试管C中出现褐色沉淀。
实验结论:溴乙烷水解反应中有Brˉ的生成,属于取代反应。
五、实验说明
1.试管A和C中实验为对照实验,由于溴乙烷水解产物中有少量挥发出的溴乙烷、NaOH溶液和NaBr溶液,直接加硝酸银溶液进行检验无法排除溴乙烷、NaOH溶液对实验的干扰,通过对照实验验证溴乙烷、NaOH溶液不能与硝酸银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进而说明淡黄色沉淀只能是Br-与Ag+作用的结果,实验更严谨。
2.由于溴乙烷沸点为38.4℃且有毒,因此加热具支试管时应注意:试管开始分层时便应停止加热,防止溴乙烷的逸出。
(收稿日期:2013-11-12)效果更好,这是因为I2在苯中具有更大的溶解度。此外,以C6H6作萃取剂还能起到液封的作用,防止溶液中的Fe2+被空气中氧气氧化。
2.KSCN溶液浓度的探究
取50 mL 0.1 mol·L-1 KI溶液,加入10 mL 0.1 mol·L-1 FeCl3溶液,振荡使其充分反应,静置。取分别用20 mL苯萃取3次,取萃取后的溶液2 mL分别置于试管中。分别滴加5%、15%、20%的KSCN溶液,观察现象,结果见表2。
表2
实验编号123KSCN浓度5%15%20%V(KSCN)5滴~6滴5滴~6滴5滴~6滴实验现象溶液为微红色,放置后颜色无明显变化溶液为浅红色,放置后颜色无明显变化溶液为血红色,放置后颜色无明显变化实验研究发现,KSCN溶液的溶度影响KI与FeCl3溶液反应检验效果,这是因为SCN-与Fe3+的反应存在下列平衡:
Fe3++nSCN-2Fe(SCN)(n-3)-n
较大浓度的SCN-,有利于Fe(SCN)(n-3)-n的形成。当KSCN的溶液质量分数达到20%时,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实验结论与启迪
通过对“证明KI与FeCl3溶液的反应是可逆反应”的实验探究,我们发现,获得明显实验效果的条件为:
(1)取5 mL 0.1 mol/LKI溶液与1 mL 0.1 mol/L FeCl3溶液反应。
(2)取2 mL苯萃取3次。
(3)加20%KSCN溶液于萃取后溶液中显色。
(收稿日期:2014-02-10)
一、实验目的
检验反应产物中Br-的存在,进而证明溴乙烷在NaOH水溶液中发生了取代反应。
二、实验原理
CH3CH2Br+NaOH水△CH3CH2OH+NaBr
三、实验用品
铁架台、试管3支、具支试管1支、胶头滴管、酒精灯、导管、橡胶管、溴乙烷、NaOH溶液、稀硝酸、硝酸银溶液。
四、实验过程
图1如图1所示将溴乙烷和NaOH的水溶液混合于具支试管中,用力振荡,用铁架台固定好,右侧用橡胶管与试管A相连,点燃酒精灯,小火加热,防止溴乙烷的挥发,继续加热,溴乙烷挥发至试管A中,停止加热。待具支试管冷却后,用胶头滴管吸取上层清液于试管B中,加入过量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另取NaOH溶液于试管C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实验现象:试管A中无沉淀,试管B中出现淡黄色沉淀,试管C中出现褐色沉淀。
实验结论:溴乙烷水解反应中有Brˉ的生成,属于取代反应。
五、实验说明
1.试管A和C中实验为对照实验,由于溴乙烷水解产物中有少量挥发出的溴乙烷、NaOH溶液和NaBr溶液,直接加硝酸银溶液进行检验无法排除溴乙烷、NaOH溶液对实验的干扰,通过对照实验验证溴乙烷、NaOH溶液不能与硝酸银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进而说明淡黄色沉淀只能是Br-与Ag+作用的结果,实验更严谨。
2.由于溴乙烷沸点为38.4℃且有毒,因此加热具支试管时应注意:试管开始分层时便应停止加热,防止溴乙烷的逸出。
(收稿日期:2013-11-12)效果更好,这是因为I2在苯中具有更大的溶解度。此外,以C6H6作萃取剂还能起到液封的作用,防止溶液中的Fe2+被空气中氧气氧化。
2.KSCN溶液浓度的探究
取50 mL 0.1 mol·L-1 KI溶液,加入10 mL 0.1 mol·L-1 FeCl3溶液,振荡使其充分反应,静置。取分别用20 mL苯萃取3次,取萃取后的溶液2 mL分别置于试管中。分别滴加5%、15%、20%的KSCN溶液,观察现象,结果见表2。
表2
实验编号123KSCN浓度5%15%20%V(KSCN)5滴~6滴5滴~6滴5滴~6滴实验现象溶液为微红色,放置后颜色无明显变化溶液为浅红色,放置后颜色无明显变化溶液为血红色,放置后颜色无明显变化实验研究发现,KSCN溶液的溶度影响KI与FeCl3溶液反应检验效果,这是因为SCN-与Fe3+的反应存在下列平衡:
Fe3++nSCN-2Fe(SCN)(n-3)-n
较大浓度的SCN-,有利于Fe(SCN)(n-3)-n的形成。当KSCN的溶液质量分数达到20%时,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实验结论与启迪
通过对“证明KI与FeCl3溶液的反应是可逆反应”的实验探究,我们发现,获得明显实验效果的条件为:
(1)取5 mL 0.1 mol/LKI溶液与1 mL 0.1 mol/L FeCl3溶液反应。
(2)取2 mL苯萃取3次。
(3)加20%KSCN溶液于萃取后溶液中显色。
(收稿日期:2014-02-10)
一、实验目的
检验反应产物中Br-的存在,进而证明溴乙烷在NaOH水溶液中发生了取代反应。
二、实验原理
CH3CH2Br+NaOH水△CH3CH2OH+NaBr
三、实验用品
铁架台、试管3支、具支试管1支、胶头滴管、酒精灯、导管、橡胶管、溴乙烷、NaOH溶液、稀硝酸、硝酸银溶液。
四、实验过程
图1如图1所示将溴乙烷和NaOH的水溶液混合于具支试管中,用力振荡,用铁架台固定好,右侧用橡胶管与试管A相连,点燃酒精灯,小火加热,防止溴乙烷的挥发,继续加热,溴乙烷挥发至试管A中,停止加热。待具支试管冷却后,用胶头滴管吸取上层清液于试管B中,加入过量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另取NaOH溶液于试管C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实验现象:试管A中无沉淀,试管B中出现淡黄色沉淀,试管C中出现褐色沉淀。
实验结论:溴乙烷水解反应中有Brˉ的生成,属于取代反应。
五、实验说明
1.试管A和C中实验为对照实验,由于溴乙烷水解产物中有少量挥发出的溴乙烷、NaOH溶液和NaBr溶液,直接加硝酸银溶液进行检验无法排除溴乙烷、NaOH溶液对实验的干扰,通过对照实验验证溴乙烷、NaOH溶液不能与硝酸银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进而说明淡黄色沉淀只能是Br-与Ag+作用的结果,实验更严谨。
2.由于溴乙烷沸点为38.4℃且有毒,因此加热具支试管时应注意:试管开始分层时便应停止加热,防止溴乙烷的逸出。
(收稿日期:2013-11-12)效果更好,这是因为I2在苯中具有更大的溶解度。此外,以C6H6作萃取剂还能起到液封的作用,防止溶液中的Fe2+被空气中氧气氧化。
2.KSCN溶液浓度的探究
取50 mL 0.1 mol·L-1 KI溶液,加入10 mL 0.1 mol·L-1 FeCl3溶液,振荡使其充分反应,静置。取分别用20 mL苯萃取3次,取萃取后的溶液2 mL分别置于试管中。分别滴加5%、15%、20%的KSCN溶液,观察现象,结果见表2。
表2
实验编号123KSCN浓度5%15%20%V(KSCN)5滴~6滴5滴~6滴5滴~6滴实验现象溶液为微红色,放置后颜色无明显变化溶液为浅红色,放置后颜色无明显变化溶液为血红色,放置后颜色无明显变化实验研究发现,KSCN溶液的溶度影响KI与FeCl3溶液反应检验效果,这是因为SCN-与Fe3+的反应存在下列平衡:
Fe3++nSCN-2Fe(SCN)(n-3)-n
较大浓度的SCN-,有利于Fe(SCN)(n-3)-n的形成。当KSCN的溶液质量分数达到20%时,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实验结论与启迪
通过对“证明KI与FeCl3溶液的反应是可逆反应”的实验探究,我们发现,获得明显实验效果的条件为:
(1)取5 mL 0.1 mol/LKI溶液与1 mL 0.1 mol/L FeCl3溶液反应。
(2)取2 mL苯萃取3次。
(3)加20%KSCN溶液于萃取后溶液中显色。
(收稿日期:2014-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