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红桃
当今的时代,“绿色”不仅代表着一种颜色,还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绿色经济、绿色食品、绿色文明……南京林业大学张智光教授的科研团队经过20多年的不断追寻,在探索中国之路上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他们撰写的《绿色中国(1~3卷)》系列专著为我们展现出一幅气势宏大的绿色中国建设的画卷。2013年,该成果荣获中国林业科技最高学术成果奖——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我们十分好奇,能够为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大地描绘美丽蓝图、构筑通向生态文明的绿色发展之路,这是一个怎样的科研团队?他们有着怎样的不懈追求和科学梦想?日前,记者来到 “绿荫之都”南京,在镶嵌于美丽的紫金山和玄武湖之间的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采访了张智光教授。
二十年风雨铸就创新品格
张智光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刚出道”时,就承担了“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子课题“水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主持了“南京市城市生态研究”项目的子课题“南京市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方案研究”。从此,他与绿色经济结下了不解之缘。20多年来,他带领科研团队攻克了从绿色中国建设的理论基础、战略方向,到实现绿色中国战略的共生模式,再到实施绿色共生模式的运作体系的一个个科研难题,进而构建了绿色中国建设的三维管理金字塔体系。在此基础上,又创立了人类文明与生态安全的共生空间演化理论,进一步发展了著名的环境库兹涅兹理论。
“这是我国首次系统研究绿色中国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学术专著,它对我国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全面协调发展,对建设‘美丽中国,必将起到重要作用。”我国著名可持续发展专家牛文元对《绿色中国》系列专著给予了高度评价。
此前,张智光在研究管理科学基础理论时提出了三维集成化管理金字塔理论,出版了《管理金字塔》专著,并在学术界和实务界引起较大反响。牛文元认为,张智光团队用“三维体系结构将复杂的绿色中国建设问题梳理得十分清晰,对于该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都提供了十分有效的系统化分析框架和工作路径。”能将两个看似无关的研究体系结合得如此完美,这是一种多么富有气势的创新构想。张智光教授怎么会有如此“神来之笔”呢?
“多元的‘地缘结构、多彩的‘业缘结构、多样的‘学缘结构……综错的人生轨迹铸成了他勇于创新的品格。”在《管理金字塔》著作的作者简介中,我们或许能够找到其中的答案。这位文革后的第一批大学生,经历了丰富而曲折的人生历练,完成了从机械工人到助理工程师、大学教授、学院院长、重点学科带头人、等角色的转换,实现了自动化学士、系统工程硕士、管理工程博士的学界跨越和融合。
“当工人的经历,锻炼了我的实干精神;当工程技术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训练了我的创新思维。”张智光介绍说,“跨学科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对我以后在经济管理领域的研究帮助很大。”早在东南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他就在系统工程学科的权威期刊《系统工程学报》上发表了一篇环境经济方面的学术论文。此前该学校教师在该学报上仅发表过2篇论文,张智光因此在学术道路上崭露头角。
1990年,张智光进入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作。两次企业的工作经历使他的学术生涯走了不少弯路,32岁才当上助教,而此时有的77级同学已经是副教授了。然而,动荡的年代赋予他勇于拼搏的意志,曲折的经历给予他勤于探索的精神,多学科的背景教会他善于创新的本领。张智光在科研中思如泉涌,成果频发,两年半就提前博士毕业,接连两次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和教授。仅用了9年的时间,就实现了从助教到教授的跃迁。
张智光虽然本科和硕士都不是林业院校毕业的,但在硕士期间完成了环境经济系统工程方面的课题,两者之间有着天然的契合。他没有辜负这一天赐机缘,敏锐地意识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未来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于是他利用林业大学的学科优势和自己的学术背景,长期致力于生态与环境经济管理领域的科学研究。20多年来,张智光在该领域主持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社会科学基金和省软科学计划等30多项科研课题,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出版著作20多部,获教育部优秀成果三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0多项。
教学、科研、管理实践的多面手
作为一名管理学教授,不仅要会做科研,还要承担教书育人和服务于管理实践的责任。在大学里,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相互割裂,甚至相互冲突的情况比较普遍。但张智光认为,“这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教学可以为科研和管理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创新灵感,科研又能反哺教学和管理实践,而管理实践则为教学和科研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绝佳平台。三者水乳交融,相互促进。”他对教学、科研与管理实践的独到见解和完美融合,闪烁着他的学术智慧。
讲台是张智光科研的源泉之一。他说,在课堂上师生互动,使大脑比较兴奋,思维比较活跃,容易产生激情、灵感和新思想,进而发现有待探索的科研问题,或为科研难题找到突破口。记得有一次在讲解系统结构建模方法时,张智光在讲台上一下子产生了顿悟——这一方法不是正好可以解决他一直冥思苦想的复杂河网水环境模拟的难题吗?经过反复研究,他终于成功地构建了复杂河网环境模拟递推模型,并发表了学术论文。该论文后被全俄科技情报研究所的文摘期刊收录。
与此同时,张智光的科研成果也为他的课堂教学提供了鲜活的案例和生动的素材,科研又反哺了教学。“张老师经常在课堂上例举他所做过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科研项目,并针对其中的难点提问,启发我们思考和讨论。他通过这种方式不但传授了知识,还训练了我们的科研能力。”张智光的博士研究生、南京林业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杨加猛说。
管理实践是张智光教学和科研的又一源泉。作为一名管理学教授,他经常应邀到企业从事管理培训和咨询。在为企业做管理决策讲座时,张教授发现传统的决策科学教科书中大量的数学模型严重脱离管理实际,对企业管理者来说,不仅难以理解,而且实用价值很低。因此,他对过度学术化的决策科学进行“软化”,并增加了决策艺术的内容,让它从象牙塔上走下来,结果很受企业管理人员的欢迎。
回到学校课堂后,张智光又在思考,我们培养的学生最终大多数都将成为实际管理者,高校为什么不能教给他们更加贴近实际的知识呢?在他的建议下,学校增设了一门新的全校选修课“决策科学与艺术”,张智光亲自授课。结果,能容纳200多人的阶梯教室坐满了学生,许多人还找不到座位。以后,张智光和他的团队又编著了教材《决策科学与艺术》,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能够推进该学科发展的开创性成果,对管理者具有实际指导价值。”科学出版社的终审专家对书稿给予了高度评价。2007年,《决策科学与艺术》一书荣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作为教材,能够评上科研奖项是非常罕见的,这是对张智光将教学、科研和管理实践完美融合的褒奖。
张智光担任过两届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职务,他说,“我当院长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尽快搭建学院高水平的学术平台,另一方面是希望将自己掌握的管理理论应用于管理实践。”经过实际应用,管理科学的巨大威力充分显现出来。在第一个任期的短短3年内,学院实现了博士点零的突破、新增了几个硕士点和本科专业、获批了两个省级特色专业;在第二个任期的4年内,该博士点一举获得了省级和部级双重点学科的头衔,学科排名上升至所在一级学科的全国第八位,并成功申报了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超额完成了预定的任职目标后,张智光急流勇退,把接力棒交给后来者,而后“完美转身”,回归他所酷爱的教学工作。那时,他就像一位走出实验室的研究者,开始对“管理实验数据”进行总结和提炼,为日后创立“管理金字塔”等理论提供了实证依据。
荣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的《管理金字塔》一书是一部颇具传奇色彩的科研专著。它源于教学和管理实践,又用于教学、管理实践和绿色中国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张智光发现国内外相关著作在管理维度的划分上十分混乱,缺乏完整的科学体系。在担任院长期间,张智光组织过一次校友座谈会,有校友提出:“在校期间学了很多管理学课程,但不清楚它们之间的联系,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导致遇到工作问题时也不知道如何运用这些理论。”在企业做管理培训和咨询时,也有企业人士提出公司在集成化管理及信息系统开发等方面的困境。
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迫使张智光深入思考和研究这一难题。从发现问题到出版《管理金字塔》专著,张智光耗费了10年的心血。“国内企业集成化管理的问题十分严重,但又找不到合适的管理理论体系来梳理公司各管理单元之间的关系。看到《管理金字塔》这本书,让我非常激动!以后公司管理就有理论支撑了。”一位长期从事企业管理的老总曾几经辗转找到张智光,表达了对这本著作的赞誉。
管理金字塔理论除了在管理实践和绿色中国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张智光还带领团队将该科研成果反哺教学。他们完成了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基于三维体系的管理学精品教材建设研究与实践”,出版了教材《管理学原理:领域、层次与过程》和教研专著《管理学精品教材与教学改革研究——基于三维管理金字塔体系》。该教改项目的专家鉴定意见上写道:“该成果在同类研究中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三维管理金字塔体系等内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日,这项教学成果被评为2013年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张智光教授成功打破了教学、科研和管理实践之间的隔阂,使它们相融相济。就像打通了任、督、冲三脉的“武林高手”一样,他在三者之间游刃有余。
培养年轻人不遗余力
“张智光教授的课不能随便选,不好上!”在南京林业大学的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张老师的教学有深度,学生的学习也有难度。他提倡师生互动,鼓励每位学生用自己的头脑“研习”,而不是被动地“吸收”。“我们经历了从不敢选、不想选,到后来庆幸自己做出正确选择的过程。”杨加猛说出了选修张智光课程的学生的共同心声。“张老师擅长把复杂的理论表述得十分简捷、明晰,用生动幽默的语言阐述管理案例和学术研究范式,鼓励学生研讨如何从管理实际中提炼出科学问题、如何解决科研难题。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不但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兴趣,还为我们未来的学术研究指明了道路。”在评师网上,有学生这样评价张老师:“有大智慧,教的不只是知识还是哲理。从师三年,大有裨益。因材施教,弟子各有所长。”
除了经常召集科研团队进行学术研讨外,在指导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方面,张智光还制定了一条雷打不动的制度。每2周召开一次“师门会”,开展学术交流和研讨。每人都要汇报2周以来的学习体会及科研进展,再提出后2周的计划。每次都有1~2名研究生用PPT做主题发言,然后大家自由讨论,张老师最后进行总结性点评。一次3小时的热烈讨论使研究生们收获很大,常常激发出他们的科研灵感,迸发出思想火花。
思维的灵活性和治学的严谨性并存,这是张智光的风格。他要求课题组成员和研究生的每篇论文都必须先经过他的审阅才能投稿,要求所发表的论文一定要有突出的创新性,并严格杜绝学术不端行为。他会把这些论文里的重要数学公式都推演一遍,关键文字都要一字一句修改,有些论文或书稿甚至改得面目全非。他还不厌其烦地认真辅导年轻教师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为了某一个学术问题,张老师凌晨打来电话讨论问题也是司空见惯的。他的辛劳和智慧使我们收获很大。”杨加猛说。“张老师的课题经费大部分都用于年轻人的培养,资助他们调研、收集资料和发表论文。”杨加猛清晰地记得,2006年去东北林业大学参加林业经济研讨会时,为节省经费,以便能多带两个研究生一起参加会议,张老师坚持不坐飞机,与他们一起坐了24小时的硬卧到达哈尔滨。
作为系统工程专家,张智光领导的科研团队也是一个开放系统。“我们的团队既有相对固定的核心成员,同时根据课题的不同需要也是开放式的。”张智光介绍说。例如,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林纸一体化运行模式研究与示范”的课题组成员包含了管理科学、系统工程、生态经济、财务会计、制浆造纸和林学等多学科的成员。“多学科交叉有利于项目的推进和集成创新,而且可以培养出更多的年轻学者。”张智光说。
作为管理学家,张智光一贯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团队管理原则。在项目结题、论文发表和成果报奖时,他都按照每人的实际贡献大小进行排名,而不是论资排辈。不管是作为院长,还是学术带头人,他不会为团队成员的个人利益去打招呼,也不会在评职称时格外照顾他们。“我给你们的是猎枪、是本领,而不是食物。食物很快就会吃完,而本领是一辈子的财富。好好做学问,该有的都会有。”这是团队成员经常都会听到的话。公平纯净的学术氛围,有力地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使团队成员进步很快。目前该团队成员已经申请到了占学院60%的国家级课题,多位年轻教师都出版了自己的专著,有的已晋升为教授,杨加猛、谢煜、张浩等担任了省级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理事等职务,张浩等还领衔获得了省级优秀成果奖……张智光带出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的科研团队,在学界已有较大的影响。
回首20多年的学术生涯,张智光笑谈自己一直在造梦、追梦、圆梦。作为省部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和江苏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培育点“江苏省绿色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带头人,他的下一个梦想是运用共生理论定量描述中国林业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的演进规律及其内在联系。他将继续带领科研团队在绿色中国建设的科研道路上不断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