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香香,刘淑兰
(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论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文化驱动力*
郑香香,刘淑兰
(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农民工市民化已经成为我国实现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抗拒的一大潮流。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文化发挥着价值观的引领力、精神生活的诱导力、行为举止的规范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力等内在驱动力作用。发挥文化对于农民工市民化的驱动力是时代发展的诉求。必须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大对文化创作生产的引导、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强化培训教育的力度等举措促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农民工;市民化;文化;驱动力;进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强调:“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1]25农民工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点人群。农民工市民化不仅是地域、身份、职业等的改变,也是角色意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整体素质等方面城市化的变迁过程,因此文化在其中发挥着驱动作用。文化的驱动力直接关系到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接受度和适应性。农民工只有实现文化层面的提升和融合,才是真正融入城市社会,这对于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等具有重大意义。
文化的最初含义为“文治和教化”,《周礼》即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2]之说;由此可见,“文化”最早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表达了对人的品德的教养、性情的陶冶,在本质上它属于意识形态范畴[3]。文化说到底是社会成员共同的文明素质和心理结构;是民族的集体智慧、集体性格。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包括:一是在地域上,从乡村社区向城市社区流动;二是在职业上,由次属、非正规的劳动力市场上的农民工转变为首属、正规的劳动力市场上的非农产业工人;三是在社会身份上,由农民工转变为市民;四是在意识形态、生活和行为方式上由乡村文化向城市文化的转变[4]。因此,农民工要真正融入城市,必须发挥文化的驱动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文化驱动力就是发挥文化以文化人的功能,使农民工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文明的言行举止、丰富的精神生活和较高的素质技能等,为农民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人提供思想文化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价值观的引领力
文化对农民工市民化具有价值观的引领力。价值观是指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农民工的价值观看似是单个人的价值观,但全体农民工的价值观却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现阶段我国的改革进入到了攻坚阶段,社会上存在不少违法犯罪行为,其中包括一些农民工。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因为部分农民工没有正确的价值观,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才误入歧途,为了减少此类事情的频发,必须发挥文化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驱动力,利用先进的文化引导农民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正确的价值观,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将农民工培养成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和谐友善的社会群体,这必将对农民工市民化起到促进作用,有利于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而为我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做出巨大贡献。
(二)精神生活的诱导力
文化对农民工市民化具有精神生活的诱导力。精神生活是指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所进行的精神生产以及精神享受的活动。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中不单要保障农民工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而且要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终极目标,人全面发展的本质在于人的素质的提高,人的素质的提高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满足。只有物质财富的丰富,没有精神生活的充实和精神素质的提高,那么人的生活就会片面化,也就不存在人的全面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丰富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天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与经济发展形成了巨大的落差,因此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中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显得格外重要。发挥文化对农民工精神生活的诱导力,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素养,丰富农民工的精神生活,促使农民工养成爱读书、爱思考的良好习惯,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竞争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行为举止的规范力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对人的心理和行为都具有相应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长期性的、较为缓慢的,但一旦内化成人们的信念和态度,就会持续地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并形成相对稳定的行为和心理。良好的文化对人们的行为活动具有健康向上的引导,对人们的行为举止具有规范力和引导力。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发挥文化驱动力,大力发展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充分利用良好文化的积极影响力以及对农民工行为的规范力,让更多的农民工在健康的社会环境中体会到城市生活的美好,从主观意愿上愿意留在城市,使农民工更为乐意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可以引导农民工选择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以及书籍,促使农民工做到保护环境、敢于创新、遵纪守法、乐于助人等,让农民工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勇于为城市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四)综合素质的提升力
综合素质是指一个人的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因素的综合。当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和一般要求。大部分农民工由于受教育程度低,未经专业的技能培训,因此无论是在个人修养还是实践能力方面农民工都处于劣势。农民工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发挥文化对于农民工综合素质的提升力,可以使农民工对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有清醒认识和正确定位,认识到提高综合素质对于自身未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认识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自己所处的城市生活的客观要求;可以使农民工通过各种学习途径提升自身知识、技能等,更好地与城市生产生活与城市居民相融合。
改革开放35年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制约城乡劳动力流动的壁垒被打破,大量农民工进城,成功实现了职业的转变,眼界逐渐开阔,就业能力有所提高,劳动权益受到保护,就业环境不断改善。然而进城农民工大多数没有成为真正的“城里人”,其居住条件、医疗保障、养老保险、子女教育以及精神文化生活等公共服务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其整体素质与和谐社会、文化强国、城镇化的要求也有一定差距。因此,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发挥文化驱动力是时代发展的诉求。
(一)农民工自身的内在要求
农民工是指没有取得市民户口的非农业生产者。农民工要成为城市市民,必须掌握某一领域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经验技能、法律意识;要培养自己辨别是非、与人交往的能力;要关心城市建设,做到遵守社会公德、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铸就健康的体魄和过硬的心理素质等。今天农民工的整体素质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依然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多达26 261万人,比去年增加983万人,增长3.9%。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居多,外出农民工和青年农民工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在农民工中,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0.4%,高中文化程度占13.3%,初中文化程度占60.5%,小学文化程度占14.3%,文盲占1.5%。外出农民工和年轻农民工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分别占26.5%和36.4%[6](见图1)。由此可见,我国农民工数量巨大,但受教育程度的绝对水平依然较低,因此在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之中必须发挥文化驱动力的作用,这是农民工自身的内在要求。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和谐共生是人类不断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自2005年以来,“和谐”的理念成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价值指引。不可否认近些年来我们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领域成绩斐然。然而农民工犯罪问题却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存在潜在的威胁。据有关部门调查,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城市犯罪的主体。其犯罪特点表现为:犯罪手段的暴力性明显,其中绑架、持枪作案、甚至杀人等暴力案件突出;犯罪种类颇多,主要是财产型犯罪,其中抢劫、盗窃、诈骗这几类案件的作案人员占全部农民工犯罪人数的51%,其它类型的犯罪如毒品犯罪、扰乱社会管理秩序、侵犯人身权利分别占到近8%、6%、和10%;新生代农民工约60%是团伙作案,其犯罪组织化程度较高[7]。
图1 2012年我国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构成
由此可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当农民工长期处于生活条件差,被歧视,不被认可和尊重,得不到社会的帮助时,极易产生不平衡的心理,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发挥文化对农民工市民化的驱动力,有利于降低农民工的犯罪率,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
(三)文化强国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1]41。我国农民工人数占总人口近20%的比例,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和文化生活直接影响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
据有关部门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时间极短,空间得不到物质支持。其中工余睡觉的农民工占35.8%,参加体育活动的占15.1%,看电视的占39.4%,打牌的占37.8%,上网的占22%,仅有9.2%的农民工选择看书看报[8](见图2)。可见,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时间长,收入水平低导致他们用于休闲娱乐的时间少,且业余生活主要集中在消费成本较低的活动,如看电视、棋牌等。看书、看电影以及看演出的人很少,他们的精神生活极为匮乏。因此利用文化驱动力促进农民工市民化不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文化强国的迫切需要。
图2 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比例
(四)城镇化的必然趋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1]22。近年来我国城镇化速度加快推进,但是城镇化与农民工市民化不协调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实现新型城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城乡一体、理性发展和绿色低碳集约型发展协同共进,作为城镇化进程中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的农民工,其主体地位理应得到尊重,其各方面权益也应得以保障。
然而,当前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中更多关注的是城市本身的发展、土地的城镇化和农民工职业的改变,而忽视保障农民工的文化权益。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工对于市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影响其主体地位以及积极性的发挥,削弱其参与学习各类活动以及的热情,对于城镇或城市文化传承和文化繁荣发展也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只有发挥文化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驱动力,方能使农民工真正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潮流之中,这也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农民工市民化是一个艰巨而又复杂的任务,不仅要从城市布局和产业布局方面予以支持,还需要从制定政策和制度的层面给予保障;不仅要使农民工与城市市民享有同等的福利待遇;也要使农民工与城市的居民和文化相融相生。因此,必须以先进的文化引领,通过正确价值观引领、创新文化产品、丰富文化活动,打造教育平台,为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提供有效的途径。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提供正确价值导向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无论是国家、社会还是个人的发展都需要有先进文化和正确的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对农民工市民化具有价值观的指导作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体现。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作用,强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势在必行。政府和企业要多方面多渠道地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和解读,强化农民工对于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应当以农民工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多彩的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精神融入到农民工的生活当中,激发农民工自觉践行的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是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内在依据之一。
(二)加大对文化创作生产的引导,为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是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必经之途,这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文化创作是一项涉及人类灵魂的伟大工程,因为它牵引着人们的思想,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精神风貌。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实现农民工和市民价值观相互认可的核心在于文化的认同,这就要不断提升文化创作的质量。文化创造的过程中要有所创新,不能只关注文化产品数量的快速增长,这样不但不能发挥文化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反而会有一定的阻碍。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要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把数量不断增长和质量显著提高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和作用。文化创造的过程中要符合农民工的生活实际,要创作出贴近农民工生活的文化产品。要打造农民工的文化产品品牌,扩大对农民工的文化供给范围。引导农民工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文化产品,吸引他们加入到文化创作的队伍当中来。除此,政府要制定相关的制度来净化网络文化,引导更多的农民工在网络之中尽享知识的魅力。
(三)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为促进农民工市民化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
关注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就是关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今天我们关注最多的是农民工的工资待遇,但是却忽略了他们的精神生活。农民工市民化不单要在物质生活上赶上市民,精神生活上也要向市民看齐,只有农民工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与市民双重同步,才能真正为农民工市民化奠定外在和内在的双重保障。丰富的物质生活和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必然需求,也是重要的衡量标准。因此,社会在为农民工市民化竭力提供各种硬件设施的同时,把农民工纳入市镇公共文化服务的范畴,保障农民工的文化需求。这就要通过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健康向上、农民工喜欢、乐于和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如:农民工歌曲大赛、农民工技能大赛、农民工文化艺术节等。各部门各地区要最大程度地发挥各类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作用,文化馆、图书馆、阅览室等不仅是借阅书籍资料免费,甚至上网可以考虑给农民工提供优待或者免费。建立农民工活动中心、设置农民工活动日等,为农民工提供开展文化活动的场所和条件。
(四)强化培训教育的力度,为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提供素质提升平台
毋庸置疑农民工市民化必须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否则将无法获得城市市民的认可,无法适应充满竞争和压力的城市生活。因此建立农民工技能培训体系,加大对农民工的教育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平台显得尤为重要。农民工在参加技能培训的过程中政府要做好引导工作,同时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要让农民工认识到参加技能培训的重大意义所在,同时要以补贴的方式为无力支付培训学费的农民工解决切实困难。除此,相关部门要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及时了解市场动态,以增强农民工培训的针对性;要提高各级党政机关对加强农民工培训教育重要性的深入认识,政府应当完善制度设计,构建农民工培训的可持续机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对农民工培训的目的,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素质平台。
农民工市民化的实现绝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个艰巨又长期的过程,因此决不可因只求速度而盲目进行。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发挥文化驱动力,以培养农民工正确的价值观;以优秀的文化作品陶冶农民工,来丰富农民工的精神生活;以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感染农民工,加深农民工对城市的归属感;以多样化的培训教育武装农民工,增强农民工的生存技能。同时必须依靠社会各领域、各个社会成员以及农民工自身的共同努力,使农民工市民化稳妥有序实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力量。
[1]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3-11-16(01).
[2]杨海蛟,王琦.论文明与文化[J].学习与探索,2006(1):66-73.
[3]张祖林.昆明文化——城市发展驱动力[N].光明日报,2010-09-09(9).
[4]程姝.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3:18.
[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5.
[6]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2年)[EB/OL].[2013-05-27]http://www.stats.gov.cn/tjfx/jdfx/t20130527_402899251.htm.
[7]王志红.论城市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预防—基于犯罪学视角[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2,2(3):63-67.
[8]宣天.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困境破解[J].人民论坛,2012(23):148-149.
On the Cultural Driving Force of the Citizenization Process of Migrant Workers
ZHENG Xiang-xiang,LIU Shu-lan
(School of Marxism,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 350002,China)
Citizeniz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has become an irresistible trend in the process of China’s modernization.Cultural values act as an internal driving force in the process of migrant workers’citizenization for their induction of spiritual life,standardization of behavior,and enhancing of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Giving play to the driving force of culture in the citizenization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is the demands of the times.It is necessary to tak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process of citizenization of rural migrant,such as cultivating and practicing socialist core values,strengthening the guidance of cultural creation,developing mass cultural activities and enhancing training and education.
migrant workers;citizenization;culture;driving force;process
D412.7
A
1009-2463(2014)04-0080-05
2013-12-23
福建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立项课题(闽政研2014-B10:《新生代农民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基于人的城镇化视角》)
郑香香(1987-),女,陕西咸阳人,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刘淑兰(1971-),女,江西临川人,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