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词典中形容词释义的“模糊性”——以《同义词词典》中形容词释义为案例

2014-09-07 01:20:08洋,陈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适用范围模糊性反义词

杨 洋,陈 华

(1.河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2.河北师范大学 附属实验小学,河北 石家庄 050024)

客观事物本身具有模糊性,而它又是用语言来表达的,客观事物的无限性、连续性与语言符号的有限性、离散性相矛盾,这就使词义具有了模糊性。“自然语言从本质上来说具有变异性和模糊性。”[1]15形容词也具有模糊性的释义特征。

因为词汇释义的模糊性,词典释义也就具有了相对应的模糊性。它必须使用模糊的语言来解释模糊性的词语,因为体现为多功能性、意义弹性的“模糊”对“明晰”具有排斥力。“模糊语言的多功能性和弹性表现为其功用在一个带有两极的(温和和强硬、变通和不变通、合作和不合作)连续体上来回伸缩变换。 ”[2]217如《新华字典》对“长”的释义:

长:②长度大,跟“短”相反。

释义以“大”释“长”,说明的是表示一定范围而边界并不清晰的“长”的词义。“大”与“长”在这一模糊义上具有同义性,极好地说明了同义释义不可避免的模糊性。

一、《同义词词典》个案研究

张清源主编的《同义词词典》是新近出版的同义词词典的新的范本,在学界富有影响。“每组内各个同义词分别释义,重在说明同组词条的意义相近”,“分别成对的同义词释义后进行辨析,旨在说明同组词条在词义侧重点、语义轻重、适用范围、感情色彩、语体风格、语法等方面的差异。”[3]2

(一)解释语的模糊

被释词有模糊意义,释义语就要用到模糊意义的词语。用一种模糊语对应解释一个被释词的模糊语言,既要使得释义清晰、准确、对应,又要解释出原有的模糊性。分为几种情况(例词后数字为词典中页码):

1.对释语素义

【安适】安静而舒适。 (P2)

2.同义、近义词释义

【昌盛】兴旺;兴盛。 (P41)

3.用否定表述

【丑】不好看。 (P53)

4.具体的说明描写

【抵挡】质量差,价格较低的商品。(P77)

一般来说,被释词的反义词也是模糊的,列出同义词组成员的反义词,能够使人更加明确成员各自的侧重点和差异。例如:

【繁华】……反义词是“冷落”“萧条”。 (P98)

5.模糊列举

“……等”表示列举未尽,在释义和辨析中都显示了适用范围的模糊性。例如:

【安定】<形>(生活、形式等)平静正常。(P1)

(二)标示语的模糊

《词典》采用了以下标示,用比较的方法来辨析同中之异。如下:

1.侧重/着重/重在/强调……

这几个词的词义表示相对性,之后加上模糊性释义语。其中以“侧重”最常用,如有:

(1)侧重(在)+(不)+形容词:

“诚恳”侧重在恳切。 (P47)(“恳切”的界限模糊)

“脆弱”侧重在不结实,不坚强。 (P62)(“结实、坚强”的界限模糊)

(2)侧重(在)+有(没有)+形容词:

“杂乱”侧重在没有条理。 (P63)(“条理”的界限模糊)

(3)侧重(指)+主谓(形容词谓语)式:

“豪放”侧重指气魄大。 (P14)(“大”的界限模糊)

2.多用于/(经)常/一般([不]受)……

一般格式是“(多)用于……”“(常)与……连用”“常带……充当的(成分)”,说明被释词的适用对象、搭配对象、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例:

“欢欣”多用于书面语,一般不受程度副词修饰,不能重叠,常与“鼓舞”“雀跃”等词连用。(P162)

“荒谬”多用于行为、论调等,一般不直接用于人……常带“绝伦”充当的补语。(P165)

3.最/较/次(之)/不及/比……

一般用来比较词的适用范围、语义轻重、感情色彩、使用频率等,显示用法差异。例如:

“繁杂”主要形容事情,适用范围较小,“庞杂”主要形容机构、组织、内容等,适用范围较大。(P98)

“富饶”语意最重,“富有”次之,“富裕”“富足”又次之……“富饶”书面语色彩最浓,“富有”次之,“富足”、“富裕”又次之。 (P114)

二、理论思考:科学地对待“模糊”

总结上述,同义词形容词释义必然面对的是模糊性的问题,需要注重模糊释义,使用释义标示,同时结合多元的语境,尽力做到清晰的“模糊”。

我们可以以“固执/顽固”为例,说明释义问题。

(一)重视语境,合理解释

首先要重视词语使用的环境,保证释义和示例的应用性与典型性。“辨析同义词最重要的方法是从语境中去考察,考察它们可能出现的上下文语境,设想替换的可能性。一般来说,可能替换的总是显示出同义词中相同的部分,不能替换的往往是差异所在。”[4]p246因此将比较对象放入具体的语境中,就能够考察出词语之间的异同。如下:

(1)在《二马》里,英国人,除了凯萨林姑娘和西门爵士有点人味,全是狭隘的、固执的、讨厌的。幸运的是,父亲的幽默宽恕了英国人。这样一来,父亲笔下的英国人写得也同样生动,高傲得生动、固执得生动、狭隘得生动、讨厌得生动,一个个活灵活现,有滋有味。(舒乙《我的父亲老舍》)

(2)病人有明显的抵触情绪,有点儿破罐子破摔的劲头。“你多大年纪了,做什么工作的?”晓春温和的安抚他。他还是闭着眼睛不言语,沉默得很顽固。(重阳《裁缝的女儿》)

可以看出,“固执”用于表达的性格往往带有一种“天性的”意味,虽然,语境中的“固执”不一定带有“错误性”特征(有的“固执”有“不可取”之意,有的则没有“错误的、必须纠正”之意);“顽固”用于表达的性格是一种固执、偏颇、主观的选择性特征,语境中会有一个必须面对它的作为主体叙事的角色。“顽固”的一方使得叙事角色感到难以应付,为此在面对对方的“错误、必须纠正”时,感到它的“顽固”,来传达自己面对时的“无力纠正”的无奈感。用于形容词作定语时,两个词的区别很细微:“顽固”可以形容“封建阶级”等一个被否定的集体名词,“固执”可以形容 “封建家长”等一个被否定的但却是具体的个体。用于作补语,表示“形容词+得”之后,则有上述我们所揭示的区别,它们的语境特征十分明显,需要结合充分的语境测查才能得出正确的认识。

(二)结合语料,合理应用

根据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就可以准确地描写出释义和辨析内容,再辅以典型的例证即可完成释义。

这组同义词可以辨析如下:【同】都可以形容坚持某种信念不肯改变。【异】“固执”侧重在坚持自己原有的东西不肯改变,语意较轻;“顽固”侧重不愿接受外界的新鲜事物,常形容守旧落后的人或反对势力等,语意较重。“固执”多用于性格、态度等方面,“顽固”多用于立场、观点等方面。

(1)临走的时候,我要——,你执意不肯,上车的时候,我要送你,你又不肯……以后请你不要这样的固执。噢,噢,不要这样的固执。(郁达夫.《达夫书简·三月八日午后(1927)》

(2)三天过去,半分提留集资款也没有交上来……这三天里,邬有为又气又急,脸色十分难看。他没想到村民们竟是这样顽固。(蓝强《包村干部》)

(三)细致提取,综合解析

两词的理性意义、色彩意义和用法有同异,需要结合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来辨析同异(语义共同点、词义侧重点、语义轻重、适用范围、感情色彩等)。如下:

同异词项 共同点 侧重点 语义轻重 适用范围 感情色彩固执 坚持信念不肯改变只在坚持原有信念 较轻 性格、态度 中性词顽固 明确排斥新的信念 较重 立场、观点 贬义词

三、结语

综上所述,同义形容词释义具有模糊性。对同义词进行明晰、完整的释义、辨析是同义词词典编纂的基本要求,要在释义中减少不必要的模糊,又要恰切地表现词义本身的模糊。例如,词义本身的模糊需要得到“保护”,不可作为释义带来的模糊去减损,而是要解释这种模糊,对应以原有的模糊程度。符淮青先生对否定词与模糊的关系做了很好的解析,他曾指出:“在二分的性状词前加否定词,加各种表程度的词语,提供了多层次的,多级的量度,使表示的深、浅等量的程度、范围扩大了,补偿了二分对立的划分的不足。 ”[5]175

否定词和程度副词在量的方面形成多级梯度,如下所示:

①最>极>非常>很>十分>稍微

②不很+反义词>不+反义词>很不+反义词

《词典》释义也会使用否定词和副词,以较为清晰的方式说明本身模糊的程度。例如:

含糊:不明确,不清楚。(P145)

宝贵:极有价值,非常难得。(P10)

符淮青先生对性状词释义进行了归纳,指出其主要类型有四式:准定义式和定义式、(适用对象)+性状的说明描写、形容……、……的式。[5]122-129同义词词典主要用及第二种格式,因此,相对于一般的语文辞书来说,同义词词典具有特殊性。在词典释义中,同义词的辨析、适用对象的列举、配例的典型性等都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对词典编纂进行全面的应用调查,这样才能促进和完善同义词词典编纂理论的发展,进一步推动编纂实践的进步。

[1]徐大明,谢天蔚,陶红印.当代社会语言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张乔.模糊语言的弹性[J].外国语言文学,2012(4).

[3]张清源等.同义词词典(修订本)[Z].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4]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符淮青.词义的分析和描写[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适用范围模糊性反义词
认识反义词
我国传统色名的模糊性
流行色(2020年9期)2020-07-16 08:08:36
反义词 大不同
学生天地(2020年24期)2020-06-09 03:08:54
论犯罪公式及其适用范围
法大研究生(2020年2期)2020-01-19 01:42:28
找找反义词
叉车定义及适用范围探讨
网络语言的模糊性特征初探
法律英语中形容词搭配及其模糊性探讨——基于USC语料库的reasonable个案研究
城市地下车行道路功能定位及其适用范围研究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
外语学刊(2011年6期)2011-01-22 05: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