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救灾轶事三则

2014-09-05 21:49陆春祥
中国经济报告 2014年9期
关键词:矿难男青年局长

闲翻典籍,录得三则关于古代灾难方面的案例,有真事,有传说,有大救,也有小救。率性点评,权作资治通鉴

范仲淹的“荒政三策”

《梦溪笔谈·卷十一·官政一》写到了范仲淹的工作智慧:皇佑二年(1050),范仲淹在杭州知州任上,遇到了“两浙路大饥荒,道有饿殍,饥民流移满路”。这个饥荒的程度很历害,饿死了不少人!

范市长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创造性地实施了“荒政三策”:一是兴土木,以工代赈。实体经济不好,就业形势立即紧张,岗位少人多,劳动力自然不值钱,但这正是营造的好机会,弄一些大项目,百姓有活干了,生计问题流离失所之苦都会解决;二是利用杭州人好佛事,喜旅游的习俗,大兴旅游业,一时饮食、住宿、贸易等服务行业都需要劳力,大增就业者数万人;三是拉高粮价,引四方粮商昼夜进粮,结果杭城粮食爆满只好降价,百姓大大得益。

这个“荒政三策”,如果放在别的地方不见得适用,但放在杭州却条条见效,为什么呢?第一条和第二条都跟杭州这个旅游城市有关。他把各个寺庙的方丈召集起来说,这种年份,用工工钱很低的,你们可以趁此大兴土木。当然,这个先决条件是,杭州的寺庙都有钱。除此以外,他还下令翻新粮仓、官署,每天雇佣上千劳工。公家单位要搞建设,一定会拉动一些经济,即便杭州现有财政支付有些问题,但是,为了老百姓有个活路,难道不可以向中央财政求助吗?

正因为杭州是大宋著名的旅游城市,杭州的老百姓很喜欢旅游做佛事,因此,他这个策略才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一句话,就是要自己救自己,要让整个杭州都动起来!于是,他组织划船比赛,还尽量拉长比赛的时间,就像NBA季候赛,从春天到夏天,简直是搞全民体育运动,层层选拔,众人关注,这样就拉动了很多的行业。尽管有人告状说,范市长不顾老百姓的死活,一天到晚大兴土木,还奢侈得很,天天花天酒地,但都只是看表面,不看大局。

至于第三条,还是因为杭州是个旅游名城,来来往往的人多,因此他先把杭州的粮价暂时拉高,然后等各地粮商趋之若鹜时,杭州的老百姓就得实惠了,因为那时不像现在,运输啊仓储啊什么的都不方便,你粮食运进来再想出去就会亏本,还不如低价卖给老百姓呢。这一招实在太阴,简直有点坑商,但是,为了老百姓不饿死,他也只能出此下策了。

此三策是需要冒险的,他需要有卓越的远见,还要承担被弹劾和罢官的危险,但范仲淹毫不犹豫地做了。

三策的成功,有一小部分还要归功于朝廷,他们很理解范公,虽然他们理解的前提是范公一向正直的人品。

“走转改”,公安局长周甘是个好榜样

时间往回倒推三百多年,这样的场景还是可以上报纸头版的。这里就有一个明代的县领导下基层“走转改”途中活生生的实践案例。

浙江乐清县东边有个叫左原的村庄,村中有口非常深的古井。正值冬季,天少下雨,井中水位很低。

一个很平常的早上,几个姑娘嬉嬉哈哈,担着水桶去井中打水。打水其实也是个技术少活呢,一般的程序是,用绳子钓着水桶,慢慢放到井里,然后反转水桶猛扎一下,水就贮满了,然后提上来,要一定的力气才行,影视中常见这样的镜头。不过,这一天却出了点小意外,绳子在放桶的时候突然断了,水桶一下子就掉进了深井。

哎呀,麻烦,我们还要回去烧水做饭呢,姑娘们很着急!这个时候,恰好一男青年经过井边,他毅然脱去衣服,跳到井中去捞水桶。没想到的是,桶还没有捞上来,突然轰隆一声巨响,井石崩塌了,井很深,石头很多很重,人们认为那男青年一定压成了粉末。姑娘们都吓呆了,只好含着泪离开。

三天后,县公安局长周甘(县尉)到左原村走访调查,考察工作。当地群众就向他反映了这样一件事。周局长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见义勇为事件,一定要好好挖掘和宣传一下。于是,他来到了事发地点,围着井口仔细观察,对见义勇为青年深表同情,要求随行工作人员,一定要好好安葬他。他马上召集有关人员,开始清理现场,挖了很长时间,都不见尸体。忽然,营救人员听到了一种声音,大家都很害怕,认为是男青年的鬼魂,周局长立即说:是他还活着,我们必须赶快救他。周为了让营救人员加快速度,还主动现场激励:我拿出一年的工资,谁出力就奖给谁!在金钱的刺激下,救援速度明显加快。不一会,男青年的头就显露出来了。

正当大家认为大功即将告成的时候,又发生了意外,井石又开始松动滑落,抢救的人吓得要逃。周局长急中生智,临时调整救人方案,用木板加固井壁,还把救人的奖金提高了一些,大家于是再拼命相救。

长时间的施救,周局长是空着肚皮在指挥,下属送来饭让他吃,他推辞说:我一定要等着把人救活后才吃饭!

太阳落山了,井里一片黑暗,营救人员点起蜡烛继续干,最后,在几百人目光的注视下,那男青年被救了上来。大家都欢呼了起来,认为是个奇迹。

朱国桢在《仿洪小品·卷二十二·主梅溪诗》中,饱含深情地记载了这件事。

陆春祥就事论事并结合当下现实评论道:

一、左原村风淳朴,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已成生活常态。助人为乐有多个层次,此谓雷锋先生说的,做一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女青年担水出了麻烦,男青年助人为乐,但在冬季,要脱掉衣服,下到深不见底的井里捞桶,这个难度还是大的,而且还有危险,然而男青年奋不顾身,这里,首先要感谢的是那无名氏男青年,他的精神高度,远远超出佛山“小悦悦”事件中见难而不救的那些无名氏。可以想见的是,虽是拣桶之小事,但这样的风气形成,却需要时日。

二、周局长深入基层。一般的县领导,如果不是什么很特别的事,比如到先进村去打打前站,因为过几天大领导要来视察,一般很少会深入到村。但周局长不是,他深入基层,基层才能听到真正的民声。

三、周局长体恤民情。他听到男青年捞桶而被压这样一件事,敏感度很高,立即决定要厚待他,这样的决定是瞬间作出的,是周领导平时一贯的作风所决定的,对待人民群众要像冬天里的烈火那样温暖。而不是像有些领导那样,在镜头里,装装样子,送一袋米两桶油到贫困户家里,也要跟着一大群的媒体,唯恐人家不知道。

四、周局长厚德。在救人途中,事情几经转折,他都临危不乱,并且指挥有方,他没有再向上级汇报,他将自已的工资拿来做激励奖金,我还没有听说过,从古到今也没有听说过。只听说过,矿难发生时,有副矿长跑进矿去脸上抹成黑状跑出来,假冒在现场,听说过拿国家大把的钱去平息事态,进而推卸责任。这些人都不能和周局长比。他没有唱高调,他只是在按他的基本道德做事,这样的德比我们有些人厚多了。“一定要把人救出来才吃饭”,真是让人感动得要落泪。

周县尉救人,对周县尉本人来说,是平常事一桩。不过,好人好事,总是有人提起的,记挂的,积德的,当然还会流芳百世的。

精神的奇迹

苏东坡《东坡志林》里,一则矿难小故事让人不觉着沉重,反而搞笑。

一个叫蒋仲甫的人和孙景修说:近年有人凿山取银矿,挖到深处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念经的声音,挖到眼前,发现有一人。那人对挖矿的人说,我以前也是挖矿的,因为洞塌了,出不去,我也不知道在这里待了几年了。幸好平时是随身带着《金刚经》的,所以每每饥渴的时候,我就念经,念着念着,就好像有人从腋下送给我饼吃,大概这是念经的功劳吧。

采矿者困在洞里几年没有饿死,这应该是个奇迹,不过,这个奇迹的创造是因为佛经的功能,可能吗?肯定不可能。但为什么苏东坡相信了?因为他是个很虔诚的佛教徒呢。其实,东坡这个高级知识分子,他未必不知道事情的真假,但他相信精神力量的无限。人有了一种精神追求,于是就有了精神力量,而这种力量会让人产生意想不到的动力,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讲,精神力量的确无限。这个念经的生存者真的很幸运。

有次我在《读书》杂志上读到一则关于矿难的旧闻。这是一则很奇特的旧闻,说它旧闻是因为发生矿难的时间大概是清朝,谁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反正历史没有记载。说的是有人在某矿采煤的时候挖出了好多具穿着清代服饰的矿工尸体,当时有的还脸色红润,大概因为时间久了,挖出没多少时间就都风化了。

当我读到这段文字的时候,一阵寒颤。一直想写点什么,想不出什么角度,也想不出用什么形式,一直到现在也没有想法,可是听到看到大大小小矿难的时候,脑子里就会闪现出这个镜头。把这个事和副刊编辑说了以后,她说,是否可以写个小剧本?但也认为情节太恐怖了。也许我孤陋寡闻,这样的事早在史书上有记载,但我还是无法想像。

穿着清朝服饰矿工尸体的风化,就没有东坡笔下那位先生幸运。他们甚至都没留下姓和名,他们就这样在某一天的突然中和人世间相隔,这种相隔也许非常平静,平静到矿主都不敢说,他不敢报官,官也就不知道了。但老实说,官知道了又会怎么样呢?组织积极营救?好像还没有这样高觉悟的地方官。如果地方官平时和矿主的关系甚好,那么被埋的矿工还会有一线希望,如果矿主平时都不去烧香,你还能指望他关键时候显灵?基本不可能的!

我有时会傻傻地想,历朝历代留下那么多的金银铜器,而这些原材料都和矿有关,还有,前朝也有工业、农业,也有各式各样的生活,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各类矿,那开采也是一个问题,虽然原始些,但既然有了,肯定会有事故。我特意翻了《梦溪笔谈》之类的记载,好像很少很少。那是怎么回事呢?要么是事故少,要么是官方瞒报,两种可能性都存在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即使古代也肯定有不少矿难,只是人们看矿难的角度不一样。在东坡先生看来,这样一则矿难,我不能从正面去记叙,我难道还不能从佛教的角度去记叙?宋代难道就不需要娱乐精神吗?大大的需要!

猜你喜欢
矿难男青年局长
作品九
谁把局长推下水
鱼局长
黄局长之死
谁都可以当局长
质问等2则
矿难
杂技
王家岭矿难
等……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