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红燕,陈启新,周 利,卢 瑞
(1.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酒店管理系;2.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艺术系; 3.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管理系;4.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系,湖北 宜昌 443111)
针对校企合作的内涵,众多研究者有着不同的理解。如杨成认为校企合作包括两个涵义:一方面它是教育与产业部门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又是双方主动参与的结合[1]。李高原则将校企合作内涵从六个方面来界定:目标、方针、实质、范围、规律及内容[2]。张成涛认为校企合作具有主体多样性、多方受益性、学习与工作一致性、合作周期性、教育开放性等五个特性[3]。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校企合作的内涵是指涉及校企各方在满足其利益基础上的共同参与、共同管理的有机结合。
目前,有关校企合作的研究非常多,主要涉及的方面有:校企合作的模式研究、校企合作的问题研究、校企合作的学生研究、校企合作的教师研究、校企合作的评价研究、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研究等等。综观校企合作的研究内容,完全针对校企合作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很少,而这正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如何来正确评价校企合作的质量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标准。校企合作的评价主体是谁,校企合作质量的评价指标有哪些?本文试图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来分析校企各方的利益诉求,根据国内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建立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评价指标体系,为校企合作评价提供研究依据。
就校企合作的评价主体来说,本文中校企合作的评价主体涉及到三个主体,就评价指标而言,每个主体又会涉及到多个评价指标。一套客观、科学、全面的校企合作评价体系的建立应该符合以下原则:(1)本土化原则;(2)易获得性原则;(3)统筹兼顾原则 ;(4)可比性原则。
本文首先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去探讨高职校企合作中所涉及的评价主体,根据该理论和实际调研,确定高职校企合作的评价主体及模型。
1.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
1965年经济学家Ansoff首先使用“利益相关者”一词,但真正的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根据利益相关者论的代表人物之一的弗里曼的解释,利益相关者是指“能影响组织行为、决策、政策、活动或目标的人或团体,或者是受组织行为、决策、政策、活动或目标影响的人或团体”[4]。
这个概念为校企合作评价主体的确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工具。要促进校企合作的健康长效发展必须综合考虑合作过程中的相关利益者,首先要明确在校企合作中有哪些利益相关者,在明确了利益相关者的范畴之后,高职旅游类专业校企合作的评价主体确定就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了。
2.评价主体模型
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本文认为高职旅游类专业校企合作评价主体应该是毕业生、企业和学校构成的一个评价综合体系。
毕业生是校企合作评价主体的主体部分。高职教育的对象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校企合作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专门人才,使之适应社会需要,实现自身的价值。
企业是校企合作评价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无从谈起,它是校企合作的必要条件。
学校是校企合作评价主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整个校企合作的运作是以学校为主体开展的,学校为培养适应社会的高职人才努力寻找最佳校企合作的机会和方法,希望通过校企合作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的评价主体分别是毕业生、企业和学校。由此,本文构建了校企合作评价主体的模型如下:
图1 校企合作评价概念模型
1.校企合作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基于上述理论,本研究构建了(图1)评价主体概念模型。
基于此模型,构建了一个由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组成的高职旅游类专业校企合作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高职旅游类专业校企合作评价指标
2.校企合作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确定权重的方法采用的是Delphi法。该方法非常适合本文的研究内容故而采用其方法来确定校企合作评价指标的权重。本文选择在旅游企业的权威专家、高校行业专家和优秀毕业生进行深度访谈,并发放校企合作评价指标的相关问卷请各位专家填写,然后根据专家评估意见综合反馈后得出了校企合作评价指标的权重。具体指标权重的分配如下表2所示:
表2 高职旅游类专业校企合作评价指标权重分配
本文校企合作的研究对象,学院是指L学院(为方便研究用L学院代替),合作企业指的是义乌国际大厦(为方便研究用G企业代替)。
1. L学院概况
L学院是湖北省内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公办旅游高等职业学院。学院以旅游人才培养为主体,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同时,注重和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培训,走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之路。
2.G企业概况
G企业是由浙江一家按照五星级标准建设的商务酒店。酒店本着“团结一心、以人为本,视员工为家人”的管理理念,秉承“诚信经营,以客为尊,视客人为亲人的经营理念,遵照规范化、细微化、个性化、亲情化的服务理念,让每一位客人都满意。
3.L学院与G企业合作概况
经过L学院与G企业彼此实地考查和深度沟通,二者于2009年开始合作,目前已有近4年时间。合作形式主要有教学实习、顶岗实习和冠名班合作培养。校企合作从开始的去酒店实习的几个学生,到20多位学生去酒店实习,再到以冠名班形式在酒店全班顶岗实习的逐渐深度合作,现目前主要是L学院的酒店管理系的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G企业进行酒店专业知识的教学和顶岗实习,双方合作已经比较成熟。
本文就以L学院的酒店管理系的酒店管理专业与G企业的校企合作作为研究对象,以此来施测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校企合作评价情况是比较合适的,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该校企合作的情况,其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借鉴作用。
1.评价主体的选择
关于毕业生主体的选择上,我们选择了2009级酒店管理毕业生,即2012届85位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
关于企业主体的选择上,我们主要选择了G企业中高层管理者2人;中层管理者6人;基层管理者6人。
关于学校主体的选择上,我们主要选择了L学院酒店管理系正副主任2人,酒店管理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各1人,校企合作办主任2人,教务处正副处长2人,以上8人作为本文中学校主体代表的研究对象。
2.校企合作评价具体施测
(1)毕业生主体对校企合作评价的施测。具体施测时,将涉及到毕业生主体评价指标的5个三级指标,每个指标都有5个不同的选择答案,每个答案代表不同的分值,如对学校的满意度上分为不满意、不太满意、较满意、满意和很满意,其分值分别为2、4、6、8、10。每个三级指标如此进行施测,请85位毕业生分别填写答案,运用算术平均法,最后得到相应的关于毕业生对校企合作的评价结果。
表3 毕业生主体对校企合作评价结果
(2)企业主体对校企合作评价的施测。具体施测时,将涉及到企业主体评价指标的4个三级指标,每个指标都有5个不同的选择答案,每个答案代表不同的分值,如用工成本上分为高、较高、低、较低、很低、其分值分别为2、4、6、8、10。每个三级指标如此进行施测,请14位企业代表分别填写答案,运用算术平均法,最后得到相应的关于企业对校企合作的评价结果。
表4 企业主体对校企合作评价结果
(3)学校主体对校企合作评价的施测。具体施测时,将涉及到学校主体评价指标的4个三级指标,每个指标都有5个不同的选择答案,每个答案代表不同的分值,如用工成本上分为高、较高、低、较低、很低、其分值分别为2、4、6、8、10。每个三级指标如此进行施测,请8位学校代表分别填写答案,运用算术平均法,最后得到相应的关于学校对校企合作的评价结果。
表5 企业主体对校企合作评价结果
1.毕业生主体对校企合作评价结果
从毕业生主体对校企合作评价结果可以看出,毕业生评价权重占22分,权重满分是50分,还不及其一半,由此可见,毕业生对校企合作评价总体不高,评价指标细分主要涉及的有,一方面对校企合作满意度不高,评价权重只有10分,权重满分是20分;另一方面对就业满意度不高,权重满分是30分,而该项权重仅得12分,还不到一半。
2.企业主体对校企合作评价结果
从企业主体对校企合作评价结果可以看出,企业评价权重占20分,权重满分是30分,已超过其一半,由此可见,企业对校企合作评价较高,评价指标细分主要涉及的有,一方面对成本费用降低的满意度较高,评价权重有12分,权重满分是15分;另一方面对服务质量满意度中,权重满分是15分,而该项权重的评价为8分,将近一半,其中对客服务方面企业是比较满意的,评价权重超过满分的一半,但人才储备率方面不太满意,权重满分为5分,评价权重仅得2分。
3.学校主体对校企合作评价结果
从学校主体对校企合作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学校评价权重仅占8分,权重满分是20分,还不及其一半,由此可见,学校对校企合作评价较低,评价指标细分主要涉及的有,一方面对学生质量的满意度不高,评价权重仅有3分,权重满分是10分,还不及其1/3,尤其就业对口率评价权重只有2分,满分是5分,更有优秀毕业生一项评价权重仅1分,而满分是5分;另一方面在专业发展能力中,权重满分是10分,该项权重的评价为5分,是其一半,可见其专业发展能力一般,尤其招生人数一项不容乐观,权重满分为5分,但评价权重仅有2分,还不及其一半。
1.结论
上述校企合作主体对校企合作评价结果可知,高职旅游类专业校企合作评价整体不高,首先明确校企合作三个主体中企业对校企合作评价相对较高,但其二三级评价结果也不是都高,差距较大;其次评价主体中学校对校企合作评价较低,毕业生对校企合作评价也不高,说明今后校企合作在此方面应有所重视,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建议
通过上述L学院酒店管理系的酒店管理专业与G企业的校企合作评价施测情况,对高职旅游类专业校企合作评价结果不容乐观,针对评价结果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高度重视学校对校企合作的评价。因其评价是三个主体中最低的,要注重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专业发展能力也应加强,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及教师应高度重视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提升学生培养质量和专业发展能力。
第二,高度重视毕业生对校企合作的评价。因其评价也没超过满分的一半,要注意提升学生对校企合作的满意度,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其就业满意度。
第三,重视企业对校企合作的评价。尽管该主体是三个主体中评价分值较高的,但是其二三级指标并不都高,要提高实习学生毕业后留在企业继续工作的概率,提高企业的人才储备率,让企业满意。
[参考文献]
[1] 杨 成.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9.
[2] 李高原.校企合作是我国现代企业走出人才困境的途径[D].太原:山西大学,2011.
[3] 张成涛.工学结合内涵探析[J].职教论坛,2010(28):7.
[4] 帕特里夏·沃海恩,爱德华·弗里曼.布莱克韦尔商业伦理学百科辞典[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