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智晓
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术中的效果分析
武智晓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均符合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条件,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观察组同时给予替罗非班。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心电图ST段回落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3级患者所占比例(90.0%)高于对照组(6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7 d ST段回落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共3例, 发生率为10.0%;对照组患者出血4例, 发生率为13.3%;观察组和对照组出血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能够提高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效果, 值得借鉴。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ST段抬高心肌梗死;替罗非班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在临床治疗措施中较为常见, 介入治疗能够在较短时间恢复冠脉血流, 减少梗死心肌, 改善患者症状。研究认为, 抗血小板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替罗非班属于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本文选择在本院实施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 观察替罗非班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所选的60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 均符合介入治疗条件, 为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病例,上述患者符合ST段抬高心肌梗死标准, 同时排除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间>12 h患者、合并有心源性休克患者、心脏介入术前实施过大手术患者、合并有脑血管疾病患者。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本文所选60例患者中男35例和女25例, 年龄47~71岁。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介入治疗:心电图监测、心肌酶谱检查, 术前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药物。采用Sedingger法穿刺患者右侧桡动脉, 从穿刺鞘管直接推注肝素2000 U,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追加肝素, 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连续应用7 d)。根据患者年龄(超过70岁)、肾功能情况、心功能情况等选择合适造影剂。观察组患者在冠脉造影确定罪犯血管后, 首先应用替罗非班后再实施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在指引导管下给予替罗非班10 ml, 在冠脉内缓慢注射给药, 而后给予替罗非班静脉滴注维持, 滴注时间为36 h, 开始30 min的滴注速度为0.4 µg/(kg·min), 而后改为0.1 µg/(kg·min)。对照组不应用替罗非班, 只给予单纯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TIMI血流分级情况;观察两组患者介入术后24 h和介入术后7 d ST段回落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出血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术后TIMI血流分级、ST段回落、出血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中TIMI血流分级中2级和3级患者分别为3例和27例, 对照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中2级和3级患者分别为10例和20例;观察组患者的TIMI血流3级患者所占比例(90.0%)高于对照组(6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7 d ST段完全回落共24例, 所占比例为80.0%;对照组患者术后7 d ST段完全回落共18例, 所占比例为60.0%;观察组患者术后7 d ST段回落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共3例, 发生率为10.0%;对照组患者出血4例, 发生率为13.3%;观察组和对照组出血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在ST段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应用较多, 介入治疗效果显著, 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改善心肌供血,改善患者症状, 但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中可出现慢血流或者无复流现象, 影响到介入治疗效果。在对上述现象研究中发现, 微栓塞以及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其发生机制[1]。替罗非班能够选择性的拮抗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 从而对血小板聚集产生强大的抑制作用, 能够较强的起到抗血小板作用, 同时对血管内皮功能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能够改善微血管痉挛状况[2,3]。
综上所述, 观察组给予替罗非班, 观察组在TIMI血流3级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术后7 d ST回落情况优于对照组, 而两组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替罗非班能够提高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1] 蒋玉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急诊救治的研究进展.吉林医学, 2014, 12(3):2642-2643.
[2] 牛麦玲.盐酸替罗非班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4, 5(2):74-75.
[3] 雷力成,彭建军,杨诺.小剂量替罗非班在伴肾功能不全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实用医学杂志, 2014, 9(1):141-143.
2014-07-17]
473000 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