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4-09-05 12:27:27李庆全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32期
关键词:丹红神经节神经功能

李庆全

丹红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李庆全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5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神经节苷酯, 疗程均为15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5% VS 81.8%, 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效果显著,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脑梗死;丹红注射液;神经节苷酯;临床效果

急性脑梗死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神经系统疾病, 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临床上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目的在于减轻组织缺血缺氧损伤, 挽救脑细胞, 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1]。丹红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和扩张脑血管的作用, 神经节苷酯具有促进神经细胞修复和生长的作用,而这对于治疗急性脑梗死都有一定的作用。本院近年来使用丹红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均在24 h内, 经头颅CT或MRI证实, 排除大面积脑梗死、出血性脑梗死、脑出血、发病超过24 h、凝血功能障碍、伴有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以及对试验药物过敏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5例。对照组男32例, 女23例;年龄34~82岁, 平均年龄(62.2±9.8)岁;观察组男34例, 女21例;年龄36~81岁, 平均年龄(63.6±9.2)岁。两组间性别、年龄及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山东菏泽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 ml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 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黑龙江哈尔滨医药大学药业有限公司)4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 1次/d。疗程均为15 d,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临床效果。

1.3 疗效评定标准[2]临床效果的判断依据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程度来判断, 即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显效:神经功能评分减少46%~90%;有效:神经功能评分减少18%~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以内甚至增加。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下降, 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5% VS 81.8%, P<0.05)。具体见表2。

表1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x-±s, 分)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n (%)]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由于脑组织血供突然减少或者停止而造成局部组织缺血缺氧产生脑功能的损害, 并表现出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在坏死组织和正常组织间的移行部位即“缺血半暗带”是损伤的可逆区域, 如果及时恢复该区域的血液供应则有可能最大限度的恢复脑组织的功能[3]。因此, 临床上治疗脑梗死患者主要以活血化瘀、保护脑细胞为主要内容。丹红注射液是由红花和丹参经过低温萃取和膜分离等技术研制而成的中成药物, 其主要活性成分为丹参酮、红花黄色素和丹参素等物质。丹参具有清心除烦、活血通络、祛瘀止痛等功效, 而红花则具有散瘀之痛和活血通经之效, 而这联用则使活血化瘀和通脉疏络功能更强[4]。李文玉等[5]的研究显示, 丹红注射液可以有效升高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 而VEGF对于增加缺血脑组织的新生血管和神经元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神经节苷酯在脑组织内具有丰富的含量, 尤其是大脑皮质。它包含四种亚型, 其中以单唾液酸神经节苷酯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最强。神经节苷酯具有介导细胞之间、细胞与基质间的相互作用的功能, 还具有调控细胞膜中蛋白质的功能。王诺等[6]的研究显示神经节苷酯可以降低脑组织内Fas蛋白的水平, 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可以明显缩小梗死面积并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了神经节苷酯后神经缺损程度明显降低, 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 丹红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效果显著,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 徐忠祥, 姚本海, 徐平, 等.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及梗死体积的影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1(11):1366-1368.

[2] 吕国英, 刘慧君.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1(19):2096-2098.

[3] 张立春.申捷(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10):7-9.

[4] 张付菊.丹红注射液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海峡药学, 2014, 26(3):7-9.

[5] 李文玉, 董斌春, 王路, 等.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中风与神经杂志, 2014, 31(3): 251-254.

[6] 王诺, 马风杰, 张磊, 等.神经节苷脂对脑梗死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对脑组织Fas蛋白表达的影响.山东医药, 2010, 50 (9):33.

2014-07-14]

473000 河南大学附属南石医院神经科

猜你喜欢
丹红神经节神经功能
椎神经节麻醉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蝶腭神经节针刺术治疗动眼神经麻痹案1则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42例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原发性痛经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山东医药(2015年38期)2015-12-07 09:12:27
丹红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52例
中国药业(2014年12期)2014-06-06 02:17:41
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颈椎病脑供血不足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