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石家庄市城市规划信息中心提供
城市建设,规划先行,城市规划居于城市建设的龙头地位,其带动和引领作用越来越强,构建智慧规划体系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城市规划是以发展眼光、科学论证、专家决策为前提,对城市经济结构、空间结构、社会结构发展进行布局和指导,是城市管理的龙头。城乡规划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服务智慧城市建设:一是在城市用地、布局中落实各部门的“智慧化”要求;二是城乡规划自身的“智慧化”,从规划决策、编制、审批、反馈等各方面“智慧化”,即智慧规划。
现阶段规划信息化重要标志是从辅助审批向辅助决策转变,并逐步实现智慧规划。智慧规划体系包括:政策法规保障体系、硬件网络基础设施、数据库体系和应用体系。其中政策法规是保障,硬件网络是基础,数据是关键,应用系统是表达。
规划过程可概括为规划决策、规划编制、规划审批、规划实施和实施反馈。从地理信息角度、规划的实质可解析为“根据现状数据科学合理安排未来数据”。科学的决策来自科学的数据,因此数据库体系在智慧规划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石家庄市城市规划信息中心始终把数据库的整合和建设作为信息化的首要工作。规划数据库体系包括:现状数据库、规划成果数据库、规划审批数据库和决策专题数据库四类。
现状数据包括地形图数据库、三维空间数据库、管线数据库、影像图数据库。
地形图除增加实体属性外,最大变化还是增加许多不属于传统测绘内容的“人为元素”。比如:石家庄市在进行地形图测绘的同时依据最新用地标准采集各类用地性质的外边界,这样指定任一区域它的现状用地构成将一键搞定。还比如把一些老旧小区的边界采集入库,因为建筑物有“建筑基底”和“建筑面积”的属性,那么该小区现状的“建筑密度”、“容积率”等指标一键搞定,为老旧小区改造提供数据支撑。
三维空间数据库。主要包括三维建筑和三维地形数据库,空间信息共享平台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础平台,由于智慧城市涉及的部门众多,服务对象为普通市民,共享平台必然从专业的二维数据平台向直观、易懂的三维平台转变,因此建立三维空间信息共享平台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必然需求。
综合管线数据库。综合管线是城市的“生命线”,直接关乎民生和城市的安全与正常运行,是智慧城市管理基础的数据,大量数据在不同权属部门分散掌握,关键点是要建立管线数据更新的科学途径。
影像数据。“一图胜千言”,影像数据是城市发展的见证,同时可以弥补地形图等矢量数据现势性不足或覆盖范围不足的缺陷。再者,诸如南水北调、铁路等大工程或项目的选址、选线影像数据具有直观、准确、操作性好等其他数据不可比拟的优势。
各规划编制成果是审批的参考和依据,近几年,除法定规划成果外,规划成果的编制趋于多样化。规划成果数据库包含控制性详细规划(审批最直接的依据)、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市政设施、公用设施类)、专业规划(其他部门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规划研究等。
规划成果的入库和管理是信息化面临的一个难题,控规是审批的直接依据,除少数城市把各成果对用地的要求统一落到控规上外,多数城市还是分别对用地提出“要求”。同时,各类规划成果的格式千差万别,石家庄市城市规划信息中心把不符合地理信息标准要求的规划成果的编制范围入库,规划审批时,能提示该地块曾经编制过哪些规划,该规划对地块进行过哪些约束,该成果存储在什么位置等,方便经办人员查询。
规划条件强化了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土地使用和各项建设活动的引导和控制,有利于促进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工程符合规划所确定的发展目标和基本要求,从而为实现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规划条件为图文结合,关键属性数据字段化。用地红线数据需要图文结合,与审批信息关联,属性数据字段化。一书三证审批数据需要图文结合,与审批过程和相关处室的审批成果关联,以地块统领。
辅助决策专题数据是制定城市发展策略重要的参考依据,与规划编制成果和规划审批成果相比,需具备宏观、高效、准确、翔实、直观等特性,形成了辅助决策数据的目录体系。信息化走到今天,信息技术能否真正发挥辅助决策的作用,关键在于能否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数据获取、更新、挖掘应用的流程,能否实现规划管理全过程数据的一体化管理。
智慧规划应用体系包括对规划决策、规划编制过程、审批过程、批后的监管、规划反馈的管理及在上述过程中的技术保障。
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是规划信息化最基础的应用系统,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建立,实现对规划编制、规划审批、批后管理、违法监查直至行政诉讼等全过程的管理。
行政办公管理系统负责日常行政办公和公文的管理,有些行政办公管理系统与规划管理系统合二为一,实现一体化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是规划信息化的关键和精华,实现了图文一体化,也是规划编制、规划审批、批后管理直至规划决策最重要的技术手段,还是规划信息化有别于纯行政管理的重要标志。
采用三维技术不但能够对各种城市空间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与集成,而且能够以动态的、形象的、多视角的、多层次的方式模拟城市的现实状况,为城市空间形态研究、城市设计和城市管理提供具有真实感和空间参考的决策支持信息。对改变传统城市规划模式,促进城市合理规划,实现城市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三维系统能够实现审批的精美化,与周边建筑风格和谐,是城市规划最重要的“智慧点”。
指标校核(电子报建)系统是规划审批“提质提速”要求的必然结果,也是规划信息化“精准、高效、阳光、智慧”特征的重要体现,同时,指标校核(电子报建)系统对城市基础资料的积累,实现一张图的封闭运行意义重大。
综合管线信息系统实现对地下综合管线的综合管理和应用。综合管线信息系统相对独立,也有些综合管线信息系统与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合并建立。移动办公系统实现随时随地的业务办理和查询。规划网站是宣传规划政策的重要阵地,也是与群众进行沟通的重要桥梁。应用体系可合并为“两系统(规划管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三手段(校核+三维+移动)、一网站(城乡规划网站)”。
信息化应用体系可以解读为四个词:精准、高效、阳光、智慧。
“精准”用以形容控规与上层次规划及各专项规划、城市设计的关系,规划条件与控规的吻合度,审批成果与规划条件的吻合度,以及批复方案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度等。实现“精准”这一目标的信息化手段包括规划一张图、指标校核、三维系统等。
“高效”解决如何快捷地实现规划的编制与审批的问题。规划编制周期缩短,深入调查研究时间减少,这在客观上要求信息化能提供快速的数据保障和技术支撑。规划审批要求“快,不能出事”实现“高效”这一目标的信息化手段包括规划管理系统(并联审批、无纸化办公)、规划一张图、指标校核、三维系统等。
“阳光”的具体含义包括决策依据公开,规划调整公开,决策过程公开,以及决策结果公开。实现“阳光”这一目标的信息化手段包括规划管理系统(无纸化办公,并联审批)、政务系统、指标校核(核减自由裁量权)、三维系统,以及老百姓能看懂的规划网站。
“智慧”是一定时期内规划管理工作的目标,也是规划信息化发展的新要求和新趋势。应用“大数据”支撑下的现代信息技术,使规划管理工作从策划、编制、实施到反馈,逐步增加更多的智慧因子,使规划管理愈加科学、规范,使城市建设得更加和谐、宜居。
>>新火车站规划
智慧规划的建设和运转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在搭建科学实用的智慧规划体系下有序建设,逐步改进与提升,按照“统一规划、逐步推进、重点先行”的原则进行,在保证数据科学合理的获取、更新、挖掘前提下应推进数据和技术最大程度的共享,构建精准、高效、阳光、智慧的信息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