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文”和“智慧”引领新型城镇化

2014-09-05 02:52阿桂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4年9期
关键词:城镇化人文智慧

文|本刊记者 阿桂

智慧城市最重要的是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否则就没有灵魂。

日前,由上海交通大学、光明日报社主办,上海交大城市科学研究院、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承办的“2014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春季论坛”在上海举行。本次论坛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首次提出的“人文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为主要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的专家学者就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言献策。

人文城市建设与“记得住乡愁”

“注重人文城市建设”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的新议题,昭示着我国从经济型城市化向文化型城市化的重大战略转型,是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点睛之笔。“人文城市”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提出的“记得住乡愁”遥相呼应,指明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智慧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刘士林在题为《关于人文城市的几个基本问题》的发言中指出,“注重人文城市建设”,应从“注重人文城市基础理论研究”开始。只有先把人文城市的概念、内涵、模式研究清楚,才能画出一张路线清晰、目标明确的人文城市规划建设总设计图。他认为人文城市有两个思想来源,分别是文化地理学的“文化城市”概念和芒福德的人本主义城市学研究。这是一种以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为主要生产资料、以服务经济和文化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以人的知识、智慧、想象力、创造力等为主体条件、以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和推动个体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目标的城市理念、形态与模式。中国的城市化要吸取人类城市发展的经验教训,防止出现以“物质上的最高成就和人文社会的最坏状况”为基本特征的“罗马化”陷阱,这就需要走文化型城市化的发展道路。城市群是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流,也是我国人文城市建设必须依赖的大背景和总体框架,而文化城市群代表了城市群发展的先进方向和最新趋势,所以,人文城市在中国的发展战略应界定为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文化城市群为理想目标的发展模式。

在题为《新型城镇化中的乡村》的发言中,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崔功豪指出,城镇化是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化的过程,是城乡两个空间地域和社会有机体演替的过程。乡村和城市是不可分割的社会整体,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直面乡村、正视乡村的变化。回归乡村,复兴乡村,根本上是让乡村、让村民具有同等的发展权利、公平的发展环境、平等的发展保障。崔功豪指出,回归乡村,是乡村价值的回归、文化的回归、生态的回归,乃至心灵的回归。回归不是复旧,不是倒退,不是保守,而是回归应有的本质,复兴原有的价值,挖掘潜有的基因,乡村复兴要立足农业、发展特色,增强活力,要创新就业环境,增强设施,促进就地城镇化;要保住农田底线,扩大生态空间;要发扬村民自主精神,借助政府和市场力量,探讨多元化管理模式,由村民自己管理自己。

在题为《资源配置服务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路径》的发言中,上海会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上海大学张敏教授指出,新型城镇化不能延续传统粗放的发展模式,其产业集聚必须适应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矩制,这就提出了对资源配置服务业的需求。为适应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以及适应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壮大服务经济,张敏建议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会展城市建设,发展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率先开展务实合作,构建大中小并举、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中国会展城市体系。

在题为《文化城市建设中的标准问题》的发言中,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研究中心副主任马娜博士指出,“城市”和“文化”本身的复杂性是当前城市文化学发展不够理想的原因之一,但未能就文化城市建设核心基础理论形成稳定、明确、可重复和共用的标准体系,也是城市文化学难以在短时间内成熟和快速用于实践的重要原因。从文化城市理论到实践的流动路径和需求出发,至少应解决几个层面的标准化问题:一是研究的理论边界,即在什么维度上讨论文化城市的问题;二是研究的基本语境,即解决什么是文化城市的问题;三是研究的结构框架,即文化城市的构成要素和表达的问题;四是从理论到实践的实施路径,即怎么做和如何控制、评估、修正的问题。

新型城镇化与区域发展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公布,标志着一直停留在政策框架、理论探讨和局部试验的新型城镇化,完成了从政策向实践、从学术探讨向现实世界、从局部向整体的飞跃。新型城镇化既是一个涉及到亿万民众的历史进程,也是一个内在关系、层次十分复杂的结构演化过程,也理所当然成为本次论坛最重要的讨论内容和中心议题。

在题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下落实新型城镇化规划若干问题的思考》的发言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区域政策与区域合作处处长周毅仁指出,推进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是提升质量,难点是体制机制改革。中国城镇化在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大,难度也最大,没有先例可循,道路和模式的选择,备受世界瞩目。从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看,最核心的问题是两个,一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二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中国的城镇化既有自身的特殊性,也面临着发达国家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曾经遭遇的共性问题。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下,贯彻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要处理好四个问题:一是落实差别化落户政策;二是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三是注重城乡统筹发展;四是严格规范新城新区建设。

在题为《用统筹规划和多元参与引领新型城镇化规划蓝图的实现》的发言中,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唐亚林教授指出,为全面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并确保在实践中不走样,应汲取过去发展规划与具体实践存在“两张皮”现象,需要形成和确立用统筹规划和多元参与来引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蓝图的实现这一新型发展路径。一是以统筹规划形成事关新型城镇化战略目标的多层次规划体系;二是以多元参与确立新型城镇化实践模式的执行路径。新型城镇化的根本实质在于建构一个集产业发展、就业方式、公共服务、人居环境和公共交往五位于一体的新型发展平台。因此,在科学制定与落实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时,要建构以基层党委与政府为指导,以居民为核心主体,社区精英人物、市场发展商、基层社区、社会团体等利益相关方多元参与的城镇化事务共治新格局。老百姓的积极参与是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内在动力。

在题为《现代化视域下的城市科学研究:理解与服务新型城镇化》的发言中,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发展研究》编辑部主任王亚男指出,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两个进程:现代化进程和城镇化进程。中国城镇化的历史比较曲折,阶段性特征相对鲜明,这需要我们以现代化的视野,以城市科学研究的平台和优势“发展城市科学,科学发展城市”。王亚男强调,城市科学所特有的学科集群具有强大的活力和价值,它的建设对于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科学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它的全面推进将有助于从整体角度认知城市发展的本质,有可能汇聚合力去解决城镇化转型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以现代化的视域发展城市科学,有助于从理论与实际层面理解与服务于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在题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发言中,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王晓红指出,城镇化的核心问题是农民市民化,而解决农民市民化的核心是产业发展。农民市民化的唯一途径是增加农民就业,产业发展是基础。因此,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吸纳农民就业的能力是重点。其主要路径一是推动加工贸易转移;二是扩大服务业对农民就业的吸纳能力;三是未来文化创意产业、旅游等新兴服务业也都将成为农民就业的主要领域,因此,要考虑到建立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尤其要通过小城镇建设规划产业布局,引导农民实现就地城镇化。

智慧城市建设与文化引领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指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当前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在整合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上,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对此,与会嘉宾就智慧城市的概念、形态、模式和标准,以及如何促进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各抒己见。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先进技术产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燕刚作题为《智慧城市是信息化加上城市科学》的发言,指出信息化加上城市科学,就是智慧城市。过去的问题是,技术和文化没有整合,只有技术,没有文化引领,所以智慧城市建设中出了很多问题,这是需要吸取的教训。现在智慧城市很热,但还没有形成特色。智慧城市最重要的是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否则就没有灵魂。智慧城市建设的层级,是搞文化的人先做规划,接着是各管理部门协调配合,最后是技术团队来实现功能。具体说,应该是先由城市研究专家从城市规划、发展战略、创意设计入手,首先进入城市规划的顶层设计,为各种产业技术的运用预留出充足的空间,然后才是在实际操作中的相互协作,在执行中加入技术,通过这种模式,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在题为《智慧城市视角下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的协调发展》的发言中,上海交通大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数字城市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史健勇指出,利用GIS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能力,有助于协调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同时,利用交通仿真技术,对城市土地规划进行定量化的评估,提出城市战略发展的用地规划评估体系,最终可以指导城市的合理开发。

在题为《基于北斗/GPS技术的的公交二维码信息集成平台》的发言中,上海交通大学船建学院国际航运系副系主任、特别研究员孙健介绍了“基于北斗/GPS技术的的公交二维码信息集成平台”的研究情况,指出其目的是要打造城市智慧公交。通过二维码入口,乘客只需用智能手机扫码即可获取海量信息,方便进行周边路况查询、实时到站预测等,给市民的顺畅出行提供极大便利。同时,这个平台具有很强的拓展性,虽然目前只实现了交通信息、自行车租赁点信息、环境信息查询,但只要用户有新需求,其功能都可以添加进来,如公交新闻快讯、交通卡购买充值与查询、周边生活资讯等。甚至,还可以增加公交互动社区,专注于市民日益增长的娱乐需求。

在题为《“人文城市”理念为智慧城市建设解围》的发言中,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书成指出,智慧城市的最新研究进展开始反思技术对社会的辩证作用,更多地关注人文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贡献。表现为一是站在人的角度上对城市进行管理,认为智慧城市是运用人们的智慧来管理与发展好城市,地方政府如何行使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公众如何更广泛地参与公共管理和服务。 二是强调科技与文化融合,将文化城市建设与智慧城市建设深度融合,兼顾形式与内容建设,不能片面强调科技的作用,要为科技注入灵魂,让人的生活更加诗意。这种观点尚处于启蒙阶段,但已展现巨大的理念魅力。将“人文城市”理念注入智慧城市建设有助于在整体上解决城市发展面临的环境与资源困境、社会建设与公共管理问题以及城市文化与精神危机等“城市病”。

猜你喜欢
城镇化人文智慧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之道
有智慧的羊
城镇化与报纸双赢——二论赢在守护这张纸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