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战老兵董贵生的一生承诺

2014-09-04 02:24张薇
廉政瞭望 2014年8期
关键词:麻栗坡通知书农家乐

张薇

1984年的那天,董贵生从包里掏出阵亡通知书、抚恤金和粮油票摆在桌子上,又拿出装有杨模山遗物的军挎包。杨爸爸沉默了,杨妈妈顺势操起手里的菜刀追在他后面一路喊:“我不要这些东西,你还我儿子,还我儿子!”

董贵生喜欢别人叫他老班长,曾经侦察敌情的眼睛已经不大看得清楚了。他说,也许是每次去麻栗坡哭得太多,站在那里想起往事,没法不伤心。

52岁的董贵生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曾是侦察营一班的班长。如今,董贵生经营着一家位于成都市温江区的听涛园休闲庄,他将大部分收入用在照顾阵亡战友的父母上。27年来,他照顾了27位老人,每年都会带一些老人去麻栗坡拜祭,完成老人们到儿子坟头看一眼的心愿。

承诺:送阵亡通知书的信使

美国电影《天堂的信差》里,主人公威尔和托尼结成搭档,一同向殉国军人的家庭传达阵亡讯息。在现实生活中,董贵生执行了和威尔相同的任务——送达阵亡通知书,并在这个过程中许下承诺,以儿子的身份给老人家养老送终。

事情要追溯到1984年,董贵生立下军令状,保证完成送达通知并安抚家属的任务。他和指导员一起出发,身上带着84封阵亡通知书。

这些阵亡通知书承载了84位战友英灵的嘱托。战斗打响的前一个晚上,战士们写下承诺:活下来的人负责照顾牺牲战友的家人。这张承诺书在战士们手里一个接一个地传递着,郑重签上自己的名字。

战场上一幕幕历经30年,在董贵生的脑海里仍历历在目。那场战斗十分惨烈,刚刚发起冲锋,20岁的战士杨模山中弹身亡。20分钟后,赵秋勇也倒在敌人的扫射下。还有19岁的王勇被炮弹击中,最后只捡回一只胳膊……

强忍着悲痛的董贵生开始执行任务。董贵生送阵亡通知书的第一户,是杨模山家。当时和他一同前去的指导员派董贵生去打头阵。董贵生回忆说:“当时我第一次送阵亡通知书,还没有经验,差点因此丢了命。”

董贵生走进杨模山家,杨模山的父母正在切猪草。他走过去说:“叔叔阿姨,你们是英雄爸爸,英雄妈妈,你们养育了一个英雄的儿子。”夫妻俩并没反应过来他话里的意思,只见他从包里掏出阵亡通知书、抚恤金和粮油票摆在桌子上,又拿出装有杨模山遗物的军挎包。杨妈妈还愣在那里,杨爸爸明白了,对她说,儿子已经牺牲了。杨妈妈突然扬起手里的菜刀,冲向董贵生,一边追一边喊:“我不要这些东西,你还我儿子,还我儿子!”

董贵生反思,自己猛地把噩耗和盘托出,实在太过残忍。怎样最大程度减轻家属的痛苦,成了董贵生最关心的问题。

后来,董贵生在每个牺牲战友的家里,平均要呆上三五天,最长的呆过一个礼拜,给烈属们一些缓冲的时间。随着交流的深入,家属慢慢就能预感到儿子已经牺牲。董贵生总是细心地观察,等他认为家属做好了直面现实的心理准备,才将阵亡通知书拿出来,直到确信他们情绪已经比较稳定,才找准时机偷偷从这家“逃跑”出来。

董贵生送完84封阵亡通知书,用了将近9个月的时间。这期间,他体会到另一种痛苦——不同于战场的惨烈,但却更加恒久绵长。失去儿女的父母,失去兄长的弟妹,失去爱人的妻子,都那么无助地看着他,念着那个再也不能回家看看的战士的名字。董贵生给每一家的父母都说了这样的话:“爸爸妈妈,不要难过。以后我就是你们的儿子,我会给你们养老送终的。”

营生:英雄之后的凡人生活

1985年退伍回乡,作为“八十年代最可爱的人”,上过越战前线的战斗英雄,凯旋的董贵生和战友们四处做巡回报告,迎接他们的是鲜花和掌声,还有姑娘们热烈的眼神。

一个给董贵生戴红领巾、对他无限崇拜的姑娘,成了他现在的妻子。

然而,随着董贵生退伍进了蔬菜供销社,特别是1989年中越恢复友好关系,董贵生明显感觉到了变化。单位领导明确告诉他,在战场上你是英雄,在地方上,得听单位的。

从部队到地方,从众人崇拜的英雄到辛苦养家的普通人,巨大的落差让他心理上难免有些失落。不是英雄了,日子还得过。蔬菜供销社不久倒闭,董贵生又找了一份郫县豆瓣厂销售的工作。

但是,他始终忘不了那段冒着枪林弹雨浴血奋战的日子,时常怀念那些长眠麻栗坡的战友们。曾经一连三天,董贵生都梦到逝去的战友们问他,是否忘记了之前的承诺,他答应过要给他们设立灵堂啊。董贵生终于下定决心,辞职开了一家小小的农家乐。他说,他的农家乐第一位要保证的,是给阵亡战友设一间可供悼念的灵堂。

董贵生既是农家乐的老板,又兼厨师和勤杂工,中午忙完厨房的事情,董贵生会端起子弹造型的军酒,跟客人们挨桌敬一杯。他说一年下来大概能挣三、四万。看他那么辛苦,有人问他为什么不请一个厨师。董贵生迅速地算了一笔账:“一个厨师一个月少说要开两千的工资,一年就是两万四,我哪里有那么多钱请厨师哦!近年生意不好做啊。”

生活不易,但逢年过节董贵生都要去看望牺牲战友的父母,清明前后,还要带几位老人长途跋涉到云南文山州的麻栗坡烈士陵园祭扫亲人。去一趟麻栗坡,来回就得花万把块钱。辛辛苦苦开农家乐,却把赚到的钱大部分花在阵亡战友父母身上,妻子并不明白丈夫为什么要这样做。然而在自家农家乐,她时常看到有董贵生牺牲战友的父母们,颤颤巍巍地走到阵亡战士的灵位前祭拜,甚至哭到晕倒;而在董贵生组织的烈士父母团拜会上,老人们时时露出幸福的笑容。渐渐地,她理解了丈夫的行为。

董贵生把农家乐布置成当年连队驻扎的样子,也以军人的要求对自己,把被子叠成部队的豆腐块,正步走得有模有样。在听涛园休闲庄,每天四次的冲锋号一响,董贵生就会踢着正步走到灵位前,给阵亡战友行军礼。

当问及他这样做会不会给精神上造成压力,董贵生笑了。“那怎么会”,他说:“看到连队的样子,我觉得很亲切。”真正让他感觉到压力的,只有两件事。一件是禽流感期间农家乐停业没了收入。另一件是还有父母没能去麻栗坡看儿子,越往后拖老人身体越不好,可能永远没有机会去了。说到这里,董贵生面色有些凝重,低头猛抽了一口烟。endprint

守诺:守得云开

2013年底,董贵生的事迹进入公众视线,人们这才发现有这样一个退伍军人,用27年的时间默默践行着自己当年的承诺。一些志愿者和爱心人士开始联系他,希望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邓庆祥就是其中一名志愿者。他被董贵生的行为感动,放下手里的工作,主动跑来帮忙。2014年4月28日,邓庆祥等五位志愿者和董贵生一起,带着老人从成都出发,坐二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到昆明,再从昆明坐七八个小时的汽车到文山州麻栗坡县。当被问及他对董贵生的评价,邓庆祥说,董贵生是个好人。

家住成都城南的小陈夫妇看到网上的报道,周末专门开车来听涛园找董贵生。他俩都来自军人家庭,对越战老兵和烈士父母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八一建军节,他们要做一天的志愿者,负责去成都郊县接老人回听涛园团聚。他们认为,董贵生能坚持这么多年不容易。

烈士杨模山的母亲,就是当年拿菜刀追在董贵生后面砍的那个人,如今和他非常亲近。老人说,董贵生就和亲儿子一样,对她非常好。其他老人也十分依恋董贵生,时常给他打电话问:“儿子啊,你什么时候来看我?什么时候接我过去住啊?”老人们都盼着能见着他,和他多说上一会儿话。

然而,董贵生一边要忙着料理农家乐的生意,一边还要抽空探望老人和组织麻栗坡祭扫,身体和精神都承受了较大的压力。每次从麻栗坡回来,董贵生必须依靠大量的香烟才能舒缓紧张的神经,两个小时内什么也不干,就抽烟能抽掉半包。在他说话的过程中,时常用手轻轻拍打脑门,努力回忆想要表达的内容。

好在,今年的麻栗坡之行让他感到十分欣慰。今年的麻栗坡公祭规模空前,董贵生说一共有近4万人参加,这在之前是不敢想象的。以前他们去麻栗坡都是自己安排食宿,当地不会接待,并要严格控制参加祭扫的人数。今年很不一样,当地不仅专门设宴接待他们,县政府领导还发表致辞。

董贵生说,当年那场战争让他失去了那么多的战友,也改变了他的人生,对自己而言,无怨无悔。

记者手记:烈士母亲的生日

52岁的越战老兵董贵生,在成都温江郊区开了一家农家乐“听涛园”,经营所得用来照顾牺牲战友的父母。农历六月十六是董的战友——烈士杨模山母亲87岁的生日,他要上门看望老人,记者也随同前往。

老人住在郫县唐昌镇上,从温江郊区过去,开车要半个多小时。老人一个人独居,平时极少出门。见董贵生来看她,高兴得合不拢嘴。进门的右手边是一张方桌,摆着儿子杨模山的遗照,一个英俊的少年。董贵生把买来的西瓜和葡萄摆在照片前,口中念叨:“杨模山,我来看妈妈了。这些水果,你先吃。”杨婆婆一面微笑,一面招呼大家坐下聊天。

说起房子,杨婆婆欲言又止。老家的房子年久失修,一下雨就漏水。老人脚泡在水里,都泡烂了。当地政府也曾帮助修缮,许是房子太破,情况并没有好转。好在今年,老人以每月300元的租金租了社区居民楼里的一室一厅。她指着自己的脚,得意地说,药都没擦完就全好了。

老人很容易知足。自从搬进新家,她的心情好了许多。她家陈设很简单,唯一好点的电器就是双门冰箱。老人自顾自地解释:“人老了嘛,还是应该享受一下。”在老人看来,买冰箱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

独居的老人在生活上总会遇到麻烦,杨婆婆不久前就遇到一件乌龙事。收水电费的人问她房东叫什么名字,她怎么也记不起来,于是错拿了楼上住户的缴费单,那月她缴了100多块。好在后来人家明事理,又把钱退给了她。老人颤颤巍巍地从小包里翻出真正属于她的缴费单:9元2角5分。

八一建军节,董贵生要接老人们来“听涛园”团聚。担心杨婆婆记性不好,他特意把日历上的八月一号叠成三角形,告诉老人撕到这页就会过来接她。告别时,老人神情有些黯然。

烈士母亲87岁的生日,除了董贵生,或许没人记得。晚上陪伴她的,只有案几上的观音大士和记忆里懂事听话却战死沙场的儿子。而他们,都不会说话。endprint

猜你喜欢
麻栗坡通知书农家乐
封面人物 麻栗坡民族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高仁斌
农家乐里去休闲
入学通知书
杜鹃花红农家乐
欢迎来咱农家乐
工地上的他收到了北大录取通知书
让农家乐再乐起来
云南马关—麻栗坡地区早寒武世地层的识别及意义
通知书
50年前的大学录取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