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芒克诗作《阳光中的向日葵》
《阳光中的向日葵》创作于1983年,写这首诗的时候,芒克这一代青年人刚从阴霾笼罩的岁月中走出来。然而,阴霾并未完全散尽,充满意识形态意味的“太阳”还依然炙烤着中国这片广大的思想天空,放射出某种不可冒犯的光芒,许多年轻或不年轻的中国人都低着头没有自我意志的生活着,像一棵棵被传统观念严格规训过的“向日葵”,时刻都围绕着“太阳”(“红太阳”)旋转。
在当时的诗歌文本中,“向日葵”与“太阳”之间的意象关系整体上依然是臣服与被臣服、崇拜与被崇拜的关系,旧的思想等级关系依然被延续下来,然而,诗人芒克却用他充满叛逆的诗笔,为当代诗坛带来了一棵完全“另类”的“向日葵”,这棵“另类”的“向日葵”彻底颠覆了“太阳”至高权威的传统与经典形象,发出了超越当时诗歌文化语境的尖锐之声:
@ 你看到了吗
@ 你看到阳光中的那棵向日葵了吗
@ 你看它,它没有低下头
@ 而是把头转向身后
这是《阳光中的向日葵》一诗中最富反抗意味的一个诗节,作品因此而生发出全新的意义。在芒克创作的这首诗中,这株“向日葵”没有因为“太阳”的淫威而低下它高贵的头,没有放弃自己的独立与思考。相反,它作出了属于自己的选择,它把自己的头毅然转到了“太阳”的身后。它拒绝像其他“向日葵”一样,自觉或不自觉的被当作一个提线木偶,“太阳”(或“阳光”)套在它脖子上的奴役之绳,被它毫不犹豫地咬断:“就好像是为了一口咬断 /那套在它脖子上的 /那牵在太阳手中的绳索”。在这里,诗中的这棵“向日葵”对超级权威象征的“太阳”开始了完全公开和最为激烈的反抗。
长期以来,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太阳”被视为至高无上的权力象征,它不仅控制着万物的生长,而且统治着人们的思想,剥夺人们行为的自由,中国人的奴性思想由此形成。而在《阳光中的向日葵》一诗中,思想觉醒和人格独立的诗人借一棵“向日葵”来有力地表达自己对强权、专制、暴政等具法西斯色彩的事物的决绝抗争意志,因而,诗中的“向日葵”敢于高高昂起它自己的头,并对那受万人膜拜与称颂的“太阳”敢于投以愤怒的目光,如诗中所写:“你看到它了吗 /你看到那棵昂着头 /怒视着太阳的向日葵了吗?”
正是这样态度决绝地对这主宰万物的“太阳”发出“不”的声音,这株公然反叛“太阳”的“向日葵”才获得了自身人格的完全独立,而它的形象由此变得高大乃至崇高起来,因为它拒绝了被奴役的命运。实质上,诗中的“向日葵”是诗人芒克灵魂的自画像,或者说,是诗人自身精神与人格状态的一个隐喻与载体。由于诗人自我意志与主体人格的空前觉醒,“向日葵”对“太阳”的反抗与背弃闪现出人道主义思想的动人光辉:
@ 它的头几乎已把太阳遮住
@ 它的头即使是在没有太阳的时候
@ 也依然在闪耀着光芒
在这里,作品达到了思想的高潮阶段。而“向日葵”的高大形象也被完美地塑造并呈现出来。这背后,是诗人自由思想与独立人格的大放光芒。
在那样一个病态的时代,整个社会只有一个不容置疑的声音高高在上,低低在下的是无数疯狂的手舞足蹈。推翻了 “万岁万岁万万岁”的中国人,又千传万颂地唱起了“东方红,太阳升”。然而,历史的夹缝中还有一些不容忽视的人,他们与这个时代的疯狂格格不入,对当时社会的浮夸风和泛化的颂歌,心中早已充满了厌倦,经历了“文革”的噩梦之后,他们对现实社会的厌恶和否定更加深了。
事实上,芒克的思想反抗之路早就开始了。众所周知,“太阳”在“文革”年代已经成为统治者独一无二的神圣象征,是不容置疑与亵渎的。而芒克于1973年就在自己的诗作中,一针见血地拆穿“太阳”反人道的本质。诗人这样写道:“太阳升起来,/天空血淋淋的 /犹如一块盾牌”(《天空》),诗人从中看到了历史的惨烈,血淋淋的天空,正是归功于“太阳”的强力统治。而十年之后,芒克再写这首《阳光中的向日葵》时,当初的犹疑态度一扫而空,诗中的“向日葵”与诗人一道已经完全成长为一名了不起的战士,与代表专制与腐朽势力的“太阳”作着最坚决最勇敢的抗争。
“太阳”终于被赶下了神坛,反抗却并未结束。在此需要稍加说明的是,“太阳”原本是给大地带来光热的生命之源,在特殊的年代,“太阳”被权力侵蚀,变得面目全非。芒克要反抗的只是被意识形态化了的“太阳”。因此,诗人想扭断的只是“太阳”追逐权力的头颅,让它重回单纯、梦幻与温暖的人性境界。如同他在另外一首诗中所写到的那样:“太阳像那树上的苹果 /它下面是无数孩子奇妙的幻想”(《十月的献诗·果实》)。
当然,诗人的反抗并不是盲目的、武断的,中间经过了独立的思考与反思,又不断夹杂着复杂的恐惧与忧虑,最后,终于把“太阳”与人重新安置到属于它们应有的位置。芒克的反抗“太阳”之路,仿佛一条向上的抛物线,路径分明而完整。而《阳光中的向日葵》可谓恰好处于这条抛物线的顶点,发出了最决绝最响亮的反抗之音。
真正的诗,必然与诗人密不可分,作品的感情与诗人的感情是同质的,作品的精神内核与诗人的精神状态一致,就如雅斯贝斯所说的人格与诗格合一。芒克就是这样一位诗人,《阳光中的向日葵》一诗中所体现的反抗精神,正是源于诗人对不合理秩序的否定,源于诗人对自由本身的无比热爱。
在很多采访中,芒克都表达了他认可的是那种快乐而随意的生活与写作。一旦有其他力量要来破坏这种自由,他必将义无反顾地进行反抗。上世纪50到70年代的集权社会,对人们的个体自由构成了最大的压抑与伤害,因此,芒克写下了《天空》、《太阳落了》这样一批诗作。进入80年代后,与芒克同时期的许多诗人都进入了国家体制,而他却宁愿过着清贫自足的生活,他拒绝任何编制,拒绝权力与利益,拒绝自由的再次被绑架。
回到《阳光中的向日葵》这首诗来,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太阳”成为社会最高权力与权威的象征。但是我们并不该囿于历史化的解读。事实上,这个“太阳”可以指向一切严重压抑人类自由的魔咒性力量,可以是权威,它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各个角落,贯穿着整个历史长河。因而,芒克笔下的这株“向日葵”对“太阳”的反抗便具有超时代的意义。endprint
除了思想层面深刻而宏阔的反抗性意义之外,《阳光中的向日葵》在艺术上的成就同样值得人称道。
许多人读这首诗的时候,都会为与我们以往阅读经验中迥然不同的“太阳”、“向日葵”的意象所震撼。诗人娴熟地运用陌生化手法,给“太阳”和“向日葵”重新命名,改写了原有的意象面貌与内涵。
“太阳”和“向日葵”这两个意象在“文革”中被运用得最为广泛,“太阳”是我们最伟大的领袖的隐喻,是受万众景仰和崇拜的,然而在诗中,“太阳”却成为奴役和控制个体生命自由的施暴者,它强制地把绳索套在“向日葵”的脖子上,使其绝对地服从于自己的淫威。“向日葵”也不再是“太阳”温顺的追随者,而变身为一个勇敢而坚定的反抗者,它用尽生命的力量,去挣脱奴役的枷锁,去争取自己的自由。一句话,“向日葵”与“太阳”不再是理所当然地追随与被追随的关系,而变成了意义对立的意象关系。陌生化的手法,使得隐喻体系“太阳”与“向日葵”的意义发生了人为的偏移。意象体系的反叛,与思想上的反叛更成为诗人反抗性的一体两面,彼此相互映衬。
在诗中,诗人还采用了独特的对话体,全诗共分三节,分别以“你看到了吗”、“你看到它了吗”、“你看到那棵向日葵了吗”开头,将“向日葵”对于“太阳”的反抗层层递进,产生一种磅礴的气势。与“你”的这种对话方式的合理运用,不但拉近着读者与诗歌的距离,并且产生一种雄浑的召唤的力量,召唤着所有的人一起反抗 “太阳”,一起奔向生命真正的自由境界。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躲藏在“向日葵”之下的那个真正的反叛者,正是诗人自己,是他让“向日葵”向“太阳”反抗,是他召唤着所有人来一起反抗,他不但是那个时代的反叛者,更是那个时代的启蒙者。
芒克的《阳光中的向日葵》一诗,与《天空》、《太阳落了》等诗一起构成了诗人丰富而深刻的反抗“太阳”的诗歌谱系。《阳光中的向日葵》不但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更有一种永恒性,因为这株“向日葵”是诗人一生追求自由、反抗一切精神奴役的象征,具有超越时空的意义。在艺术上,诗歌以陌生化的手法改写了传统的诗歌意象,建构了一个独特新颖的艺术空间,并把更多的读者召唤进来。
除了语言、节奏的简洁有力之外,这首诗所表现出来的出色想象力也是一大艺术亮点,请看作品的最后一节:
@ 它脚下的那片泥土
@ 每抓起一把
@ 都一定会攥出血来
这样,“向日葵”的愤怒(实质上是诗人的愤怒)被表达得淋漓尽致,艺术张力效果也由此得到充分的彰显。
简言之,《阳光中的向日葵》以其思想的反抗性与意象的创新性,使之成为芒克本人最具代表性的诗歌文本,也让这首诗在中国当代新诗史上占据着一个独特而重要的位置。
尽管这种对抗,可能意味着它失去照亮自己的光源,尽管为此它不得不付出惨痛的代价。
谭五昌,诗歌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 你看到了吗
@ 你看到阳光中的那棵向日葵了吗
@ 你看它,它没有低下头
@ 而是把头转向身后
@ 它把头转了过去
@ 就好像是为了一口咬断
@ 那套在它脖子上的
@ 那牵在太阳手中的绳索
@ 你看到它了吗
@ 你看到那棵昂着头
@ 怒视着太阳的向日葵了吗
@ 它的头几乎已把太阳遮住
@ 它的头即使是在没有太阳的时候
@ 也依然在闪耀着光芒
@ 你看到那棵向日葵了吗
@ 你应该走近它
@ 你走近它便会发现
@ 它脚下的那片泥土
@ 每抓起一把
@ 都一定会攥出血来
1983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