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晶晶
摘 要: 哲学一直给人抽象难懂的印象,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多种方法使难上的哲学课变得生动活泼。作者介绍了一些经验方法,以期和大家共同探讨这个难题。
关键词: 高中哲学 哲理故事 具体学科实例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高中生学习哲学就是为以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打下基础,因此高中哲学教育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哲学教育的第一阵地——哲学课堂,是学生接受哲学思想的最基本的载体,因此能否为学生上好一节哲学课,显得至关重要,需要教师做好各种准备。由于哲学这门课本身就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点,以及这个阶段的学生还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期,对哲学思想并非完全陌生,但是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性,加上许多先入为主的想法,诸如哲学很难、哲学就是很抽象等,再加上一些教师拘泥于书本的教条式教法,使得哲学教学面临很多意想不到的挑战。哲学的思想是抽象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哲学要抽象地教,反过来讲,可以在实际教学中采取一些方法,使哲学课堂变得更生动,下面介绍一些方法和手段,给大家提供参考。
一、引导学生对哲学观点展开辩论
哲学产生智慧的方式不在于一个结论,而在于这个哲学结论产生的论辩过程,古希腊的哲学家们都是从论辩中成长起来的,苏格拉底教育学生就是通过对某一个论点的讨论而开始的,引导学生对既定的哲学观点进行论辩,后人将他的这种教育的方法称为“助产术”。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吸收这一方法的精华。这种教学辩论胜负是次要的,主要目的是推动教学,寓思想教育于辩论中,宜采用灵活多样,因时因材制宜的辩论方法和形式。如:座谈式论辩,此法组织简便,无需主持和评判,且不计胜负,全班各个辩论小组可同时活动。演说式论辩是对某些具有研讨、争辩的话题,进行公开演讲评论的一种言语活动方式。学生上台演讲自己的观点,分析批评错误言论,使正确的思想得到强化,并引发“共振”,发挥激励作用。
哲学论辩教学的环节包括:组织、设计、选题、析题和论辩。对于辩题,可以作为家庭作业安排课外进行,使学生应用所学观点联系思想实际,要求设置正、反对立不容的两种意见,这样往往比常规作业形式更能促进学生深入钻研教材和分析解剖实例。曾经选编的辩题要求是学生身边的问题,感性内容较多,容易切入,不太抽象。最重要的是论辩过程,这一环节是用好哲学理论武器,解决学生认识问题,发挥论辩教学德育功能的重要阶段。论辩中学生会思考自己的言论根据,摆事实讲道理,全面辩证地说明事理。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我教育效应,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思想观点的正确性和哲学原理运用的准确性作出评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
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论辩的基本要求,学生会变被动为主动,带着问题自觉钻研理论,精心组织辩论,大胆发表独特见解,由此实现理性与感性的结合,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学生心目中,哲学理论就会变死记硬背的教条为闪烁智慧之光的思想武器,真正实现知和行的统一。
二、运用哲理故事变抽象为具体
讲授哲学时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漫画和图片,播放一些反映哲理的视频、成语故事及社会生活和重大时政,“让学生在趣味活动中充分表现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看法,适当引导学生讨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感悟,启发学生和判断事物,探究、品味其中的哲学道理,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哲学,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并引领学生实现聪个别认识到一般哲理的升华”[1]。
比如在讲生活处处有哲学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哲学兴趣,我引用了几个小故事和哲学史上的悖论,一个是说谎者悖论: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克里特岛的哲学家伊壁门尼德斯有如此断言:“所有克里特人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谎话。”还有一个是罗素的理发师悖论:“一个理发师的招牌上写着:我只给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上课时,我就把这些问题交给学生考虑,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全部被这两个悖论吸引,绞尽脑汁地思考;后来发现单枪匹马不行,于是就自动组合,相互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改以往哲学课堂沉闷的状态,学生觉得这些问题很有挑战性,而且也不是那么抽象,有些像脑筋急转弯,很快就被吸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符合新教改的要求。
在讲课过程中,告诉学生几条基本的原则是很难达到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的,只有结合一些哲学故事和事例才能把这些问题讲清楚。我讲解唯物主义时引用荀子的一句名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首先,让学生分析这句话的意思——朝代和社会不会因为某个人的意志而发生更迭和变迁,它只遵循客观的规律。我问学生人的意志是属于思维还是存在,社会变迁又是属于何种范畴,那么这句话反映的是思维决定存在,还是存在决定思维?根据书上的原理,这属于唯物还是唯心主义?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和引导,最终分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三、采用相关学科实例变陌生为熟悉
在讲解哲理时,我们不应当忽略具体科学的作用,应当充分运用具体相关学科的例子,以期达到预定的效果。运用具体的学科知识一方面会变抽象为具体,另一方面会拉近学生和哲理的距离,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运用语文中的成语故事有益于哲学的讲解,比如在讲联系和规律的客观性时,可以使用“庖丁解牛”这个成语,当老师提出“庖丁解牛”时,肯定有人知道它的意思,教师可以把讲台让给学生,在学生讲完该成语的意思之后,就需要老师的引导,而且很关键。设问:为什么庖丁解牛会达到这样的境界?他眼中的牛和你眼中的牛一样吗?他的高明之处在哪里?联系和规律存在怎样的关系?最后教师要进行总结,在庖丁眼中不仅是完整的牛,而且看到了牛的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在客观事物中,联系是非常普遍的,有内部的,有外部的,有必然的,有偶然的,有本质的,事物内部的、稳定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就是事物的规律性。这种规律决定事物的性质、存在的特点和发展的趋势,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管我们承认与不承认,认识到与没有认识到,对我们有利还是有害,只要条件存在,它就必然会发挥作用。因此,我们在工作过程中一定要正确地认识规律,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办事,实现德育目标。
我们可以使用数学知识加深对哲学知识的理解,比如在讲“世界观和哲学关系”时,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但它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人人都有,但并不是人人都有哲学,可以让学生用数学上的集合图展示它们的关系,最后学生会通过哲学包含于世界观这个示意图加深对这块内容的理解,使得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借助学生认识的直观基础,可以实现化抽象为具体、从具体到抽象的统一,对学生的知识生成和哲理理解有较大的启迪意义”[2]。
只要我们肯动脑筋,肯想办法,再难的问题、再抽象的理论,都能够把它讲好讲清楚,做真正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毕竟脚总比路长。
参考文献:
[1]徐建明.找准课堂探究设计基点带领学生轻松走入课堂——《生活与哲学》课堂探究设计基点的思考.2008(4):14.
[2]徐建明.找准课堂探究设计基点带领学生轻松走入课堂——《生活与哲学》课堂探究设计基点的思考.200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