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梅青, 周 艳, 徐炳超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区 急诊科, 江苏 扬州, 225001)
意外事故引起的严重创伤患者数量日益增多,其病情发展快、病情危重,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临床上及时有效的急救和护理是保证患者康复、降低伤残率的关键[1]。近年来新提出的一体化急救模式,能够提供快速便捷的急救服务,提高抢救成功率,逐渐被临床所重视[2]。2013年6月本院对急诊科布局和急诊流程进行了改造,并对50例急性严重创伤患者实行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3年1—12月100例严重创伤患者,其中男64例,女36例;年龄16~69岁,平均年龄34岁;急诊时间为发病后10 min~35 h,平均50 min。致伤原因:车祸伤65例,刀伤16例,坠落伤19例;开放性损伤 25例,闭合性损伤75 例;21例患者入院时有不同程度的休克,15例患者有意识障碍。创伤患者损伤的严重程度采用创伤评分(ISS)进行规范评估[3],将患者按入院时间分组,以2013年1—6月为对照组,2013年7—12月为观察组,各50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损伤原因及部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比较2组患者在急诊抢救室的停留时间、急诊护理质量、转运意外事件发生情况。停留时间为患者到达急诊抢救室至转送住院或手术室完毕的时间,急救护理质量评价患者预后,包括治愈率、住院前病死率、住院后病死率。转运意外事件发生情况指患者从院内急救开始到完成住院前,在转运治疗检查过程中的休克、窒息、心脏骤停等意外事件。
对照组按常规给予急救护理措施,采取吸氧、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开放静脉通路、留取血标本、静脉补液等处置,护送患者检查、进手术室或病房。
2.2.1 预检分诊:急诊预检分诊台前移至急诊入口处,配备电子血压计、指脉氧仪,便于护士对患者进行快速检诊、分诊;设置120寻呼台和外线直拨电话,严重创伤患者到达医院前,急救中心通过寻呼台或直拨电话事先通知患者伤情及到达时间,医护人员提前做好急救准备。院前与院内急救无缝隙链接实施方案,可以更好地开展现场急救,高效转送,缩短接收医院进入状态的时间[4]。
2.2.2 抢救流程改造:抢救室内设复苏室,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心肺复苏机、抢救车等围绕抢救床定点、定位放置;抢救患者时保证人员合理有序分工;急救仪器每日检测,处于备用状态,保证能够及时对严重创伤的患者进行抢救。有研究[5]显示,护理人员在实施抢救过程中,急需物品准备是否充分,急需物品摆放位置是否合理,能够决定抢救时间的长短。
2.2.3 急救团队管理:发达国家强调从整体上制定对严重多发伤的诊治和手术方案,建立了多功能、区域化的创伤分级治疗中心[6]。本院将预检分诊调整为在急诊工作5年以上,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护士承担;急诊抢救护士要求急诊工作3年以上,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能,并通过医院的抢救护士资质准入考核;对外科医生、预检分诊护士、抢救护士、绿色通道的工人进行各种疾病抢救流程培训,采用情景模拟形式真实演练抢救配合的过程[7],保证在抢救时迅速进行角色定位、分工和合作,分别承担呼吸支持、循环支持、通讯联络等工作内容,抢救护士为本组抢救组长,负责参与、指挥抢救及协调与相关科室的关系。
2.2.4 急诊抢救:院内抢救是链接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的中间环节,以抢救生命、稳定病情、缓解症状为主[8]。严重创伤是急诊科的重点病种,患者到达医院后,医护人员应按“急诊创伤急救服务流程”对患者进行急救,按伤情再评估、呼吸循环支持、监护、伤情处置、检查、转送等项目开展抢救[9]。
2.2.5 院内转运无缝衔接:开放绿色通道,从急诊科、手术室到ICU,由医护人员全程参与抢救、指挥,减少会诊、检查等中间环节,以最快的速度保证患者在院内“零通过时间”。院内会诊10 min内到位,进行CT、X线、B超等检查,需加盖“绿色通道专用”章,检查与专科会诊同时进行,检查后直接转入相应专科或手术室。对于特别需要循环、呼吸支持的危重患者,转运时携带必要的药品和简易设备可能会起到极好作用[10],如简易呼吸器、除颤监护仪、吸引器、急救药品等。Backmann[11]研究报告指出,191例院内转运的患者中,有31%出现了不良医学事件,其中4例患者在转运过程中死亡。因此医护人员要与绿色通道工人共同完成检查和转运工作,以避免或减少转运意外事件。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急诊抢救室停留时间短、治愈率较高,住院前病死率也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入院后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患者急诊护理质量比较±s)
观察组患者转送意外事件发生3例,显著少于对照组的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严重创伤是45岁以下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世界卫生组织报告2000年全球死于创伤的人数约500万,占全球死亡总数的9%[12],严重创伤是高发病、高病死的创伤类型。伤后1 h已被公认是挽救生命、减少致残的黄金时间[13]。
为了提高严重创伤患者急救成功率,本院适时改造急诊科布局和流程,对严重创伤患者实行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运用成熟的急救护理技术,按伤情评估、呼吸支持、循环支持、监测生命体征、检查、转送等急救流程。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数倍于平常的抢救工作任务[14],使患者在急诊抢救室救治时间缩短,改善远期治愈率;及时开放院内绿色通道,急救护理人员参与患者全程急救及转运,降低转送意外事件发生率,最大限度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更新了急救理念,优化了急救护理流程,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提高了严重创伤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也为创伤急救护理学科提供了一个前景广阔的发展方向。
[1] 胡妙仙, 梅仙蓉, 叶莹莹, 等. 一体化护理模式在严重腹部创伤院前、院内急救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8): 40.
[2] Pettie J M, Dow M A, Sandilands E A, et al. An IntegratedCare Pathway Improves the Management of Paracetamol Poisoning[J]. Emerg Med J, 2012, 29(6): 482.
[3] 姜保国, 王天兵. 严重创伤规范化救治[J]. 中华创伤杂志, 2013, 6(29): 485.
[4] 潘明华, 杜锦萍, 江萍, 等. 应急预警系统在成批伤员急救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 12(11): 152.
[5] 吴春平.提高严重创伤患者急救护理时效的临床效果观察[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6(10): 56.
[6] 姚元章, 张宇, 孙士锦, 等. 急救绿色通道在严重创伤早期救治中的作用[J].中华创伤杂志, 2013, 12(4): 268.
[7] 夏兰, 须俊滟, 席淑华. 情景模拟教学在抢救配合培训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 10(28): 70.
[8] 宋振兴, 吴太虎, 孟兴菊, 等.一体化急救护理及其途中转运载体移动ICU的研制[J].中国急救医学, 2012, 10(7): 641.
[9] 诸小华, 谭海森, 吴月英, 等.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 2013, 12(12): 54.
[10] 孙迟, 吴洁华. 院内转运风险及其规避措施的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 2012, 10(47): 981.
[11] Beckmann U, Gillies D M, Berenholtz S M, et al. Incidentsrelati gto theintmhospital transfer of criticallyiIlPatients[J]. Intens care Med, 2004, 30(10): 1579.
[12] 姜保国, 王天兵. 严重创伤规范化救治[J]. 中华创伤杂志, 2013, 11(29): 485.
[13] 沈爱华.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10(32): 1580.
[14] 侯连英, 侯连玉, 龙辉.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J]. 护理学报, 2010, 14(17):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