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美莉
脊髓损伤后出汗过多治愈3例
郭美莉
脊髓损伤是指由于外伤、疾病等因素导致神经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 使患者活动能力、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部分或完全丧失的神经损伤。脊髓损伤后常表现为肌肉运动控制障碍及行动困难、大小便控制障碍及感觉障碍等, 另外脊髓损伤后由于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功能紊乱,还常出现多汗、焦虑、抑郁等症状, 尝试用中药治疗取得理想效果。
脊髓损伤;多汗;中药
脊髓损伤是由于外伤、疾病和先天性等因素, 导致患者神经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部分或完全障碍, 使患者丧失部分或完全活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工作能力的神经损伤。国外脊髓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车祸、运动损伤等, 而我国则主要是高处坠落、砸伤、车祸等。患者常以青壮年为主, 80%的患者年龄不超过40岁, 男性比例远高于女性。脊髓损伤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肌肉运动控制障碍及行动困难、大小便控制障碍及感觉障碍, 体征有肌力减弱或消失、肌肉张力异常(低张力、高张力、痉挛)、出现Babinski征等病理征、皮肤感觉异常(感觉消失、感觉减退、感觉过敏), 部分患者有异常疼痛和幻觉痛, 高位损伤者还可伴有呼吸困难[1]。另外患者还出现出汗较多的症状。现就脊髓损伤后出汗过多这一症状的治疗心得体会记录分析如下。
脊髓损伤后损伤平面以下交感神经受损, 导致大脑对交感神经抑制减少, 损伤平面以上出现交感神经相对性兴奋性增高, 导致出汗增多。而患者出汗增多多出现于夜间、午睡后, 甚则大汗淋漓、衣被湿透, 反复更换, 影响睡眠, 日久则易导致患者焦虑、抑郁, 生活质量降低。随着科室收治脊髓损伤病例的增多, 对其损伤后出汗较多者口服谷维素等药物效果不佳, 尝试中药治疗, 均取得理想效果。现介绍如下。
病例1:患者, 男, 56岁, 高空坠落后致胸10、11椎体骨折、脊髓损伤并截瘫, 行手术治疗后病情稳定开始康复治疗。证见:损伤平面以上半身汗出, 恶热, 夜间尤甚, 需多次更换衣被, 同时自觉双下肢冰凉如入冰窖, 但皮温正常,饮食如常, 大便需开塞露助排出, 小便行间歇清洁导尿。查舌质淡红, 苔薄白, 脉细缓。予桂枝汤加减处方如下:桂枝15 g, 白芍15 g, 大枣30 g, 炙鳖甲30 g, 山萸肉30 g, 煅龙骨30 g, 煅牡蛎30 g, 栀子12 g。3剂后汗出减少, 下肢冰凉感减轻, 7剂后基本汗止, 后以桂枝汤巩固治疗5剂, 未再汗出,下肢冰凉感消失。
病例2:患者, 女, 45岁, 高空坠落后致胸12、腰1椎体骨折脊髓损伤并截瘫, 损伤平面以上出汗多, 湿透衣被,平面以下自觉下肢冰凉, 添加衣物无改善, 小便行间歇清洁导尿, 伴咽干、脉弦细。予小柴胡汤加减处方如下:柴胡12 g,白芍15 g, 黄芩12 g, 法半夏12 g, 大枣15 g, 炙鳖甲30 g, 山茱萸30 g。7剂后汗出渐减少, 双下肢冰凉感减轻, 后巩固治疗10余剂汗止。
病例3:患者, 男, 48岁, 高空坠落后致胸10椎体骨折,脊髓损伤并截瘫, 外院手术治疗后病情稳定转入本院开始康复治疗。患者上半身出汗多, 进食后及夜间明显, 诉院外治疗时曾服中药治疗效果不明显, 不愿服中药治疗, 后反复与其沟通后先予5剂试服:查:舌质红, 苔白厚腻, 脉缓。黄连6 g, 竹茹15 g, 法半夏12 g, 茯苓30 g, 陈皮12 g, 枳实12 g,炙鳖甲30 g, 山茱萸30 g, 栀子15 g。5剂后出汗减少, 患者较满意, 前方加减续服10余剂汗止。
上述脊髓损伤患者虽均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上出汗较多,但根据其舌苔脉象辨证施治后给予不同处方治疗, 并在基础方上均添加大量炙鳖甲、山萸肉。传统医学认为精为人体之精华,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精亏则血少,精生髓, 精亏则髓海不足。髓养骨, 髓不足则出现骨软无力、行走不能等症状, 符合脊髓损伤后完全截瘫或不完全截瘫特点。而鳖甲为血肉有情之品, 可以填精补髓, 长于滋阴补血、退热散结, 现代研究其还有镇静作用。脊髓损伤患者多为青壮年, 担负着家庭重任, 病后下肢瘫痪, 患者常难以接受而出现焦虑情绪, 因此应用鳖甲一方面可补精益髓, 另一方面又可镇静安神改善其焦虑状态。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山萸肉解释:山萸肉味酸性温, 大能收敛元气, 振作精神、固涩滑脱[2]。因得木气最厚, 收敛之中兼具调畅之性, 故又通利九窍、流畅血脉, 治肝虚自汗、肝虚胁痛腰痛, 肝虚内风萌动。且敛正气而不敛邪气, 与他酸敛之药不同。又解:萸肉既能敛汗, 又善补肝, 是以肝虚极而元气将脱者服之最效。盖萸肉之性, 不独补肝也, 凡人身之阴阳气血将散者, 皆能敛之。故救脱之药, 当以萸肉为第一。救脱之功, 较参、术、芪不更胜哉。用于治疗各种脱证和久汗出而不愈者, 用之无不随手奏效。张锡纯分析其中原因为:人元气之脱, 皆脱在肝, 胆为少阳, 有病者寒热往来,肝为厥阴, 虚极亦为寒热往来, 为有寒热, 故多出汗。山萸肉既能敛汗, 又善补肝, 是以肝虚极而元气将脱者服之最效。另外山萸肉还有一特点即是敛汗而不敛邪, 即使患者实证出汗仍可放心用之[3]。故上述病例中均用了大量山萸肉来敛汗。另外脊髓损伤并截瘫患者, 往往情志不畅, 因而又取山萸肉之收敛之中兼具调畅之性而用之, 可谓一药两得。
[1] 杨克文.张锡纯运用山萸肉经验管窥.陕西中医函授, 1994(3): 14-15.
[2] 王尚金.《医学衷中参西录》临证探讨.河南中医, 2001(5):33-35.
[3] 励建安.康复医学.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45-47.
2014-06-12]
453400 河南宏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