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

2014-09-04 09:12:04吕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6期
关键词:司酮甲氨蝶呤包块

吕梅

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

吕梅

目的 探究异位妊娠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的效果。方法 76例异位妊娠的患者进行治疗, 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40例患者采用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治疗, 对照组36例患者给予甲氨蝶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7.8%, 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异位妊娠患者采用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的治疗,效果更显著, 而且反复简单, 没有不良反应。

异位妊娠;米非司酮;治疗效果

孕卵着床发育到子宫腔外进行异常妊娠的过程为异位妊娠, 其中最常见的现象为输卵管的妊娠, 主要因为输卵管的管腔或者周围有炎症的出现, 造成管腔不佳的通畅, 阻碍孕卵的正常运动, 造成其着床发育到输卵管中, 造成输卵管的破裂或者妊娠流产[1]。在传统治疗中一般选择手术的方法,但会造成生育上的不良影响。若采用药物治疗, 能够使受孕几率明显增加, 从而减轻患者痛苦。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1月收治的76例异位妊娠的患者, 分别采用不同药物进行治疗, 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1月收治的76例异位妊娠的患者进行治疗, 实验组40例患者, 年龄20~37岁, 平均年龄(27.94±6.72)岁, 孕次1~4次, 平均孕次(1.6±0.4)次, 孕周2~10周, 平均孕周(4.3±1.1)周。对照组有36例患者, 年龄19~35岁, 平均年龄(26.75±6.23)岁,孕次1~3次, 平均孕次(1.4±0.7)次, 孕周2~9周, 平均孕周(4.2±0.9)周。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同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检查和诊断,要求患者没有米非司酮服用的禁忌证, 而且通过B超检查后发现附件包块的不足5 cm, 而血β-HCG低于300 miu/ml。患者没有腹痛或者下腹有短暂的胀痛, 生命体征基本平稳,没有肝肾疾病和肿瘤病史, 而且腹腔内还有出血的情况。对生育能力有迫切保留的愿望。

1.2 方法

1.2.1 实验组 该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的治疗, 其中米非司酮的生产商为北京紫竹药业公司, 药剂量为50 mg/d,分2次服用, 1个疗程有5 d。甲氨蝶呤这种药物的生产商为江都恒瑞医药股份公司, 药剂量为20 mg/d, 服用1 d后, 对患者进行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的检查。治疗后要对患者采用B超检查, 包括盆腔包块和和血β-HCG的检查。

1.2.2 对照组 该组患者仅给予甲氨蝶呤的单纯使用, 给予甲氨蝶呤的肌内注射, 剂量为50 mg/d, 2 d/1次, 1个疗程5 d,治疗后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相关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 对本文出现的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 采用χ2计数资料进行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 疗效标准 治疗显效:患者阴道出血、腹痛等症状消失,通过B超检查后盆腔的包块得到消失, 而血β-HCG恢复正常;治疗有效:患者腹痛的情况消失, 但是阴道中仍然有少量流血的现象, B超检查后盆腔包块得到缩小, 而血β-HCG得到50%的下降。治疗无效:患者的腹痛情况没有得到有效减轻, 而且有反复发作的出现, 甚至出现休克, 通过B超检查后, 盆腔的包块有增大现象, 血β-HCG没有下降甚至出现升高。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实验组40例患者, 治疗显效28例, 治疗有效9例, 治疗无效3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36例患者, 治疗显效14例, 治疗有效14例, 治疗无效8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77.8%。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指标 患者在治疗后包块情况和血β-HCG得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但是实验组患者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的情况,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的对比和分析( x±s)

3 讨论

异位妊娠这种疾病会对患者身体造成较大的损伤, 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疾病的治疗, 一般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这两种方法, 若采用手术治疗, 很有可能使患者丧失生育能力, 因此很多患者会选择药物治疗的方法[2]。其中效果显著的药物有米非司酮, 其为强效抗孕激素的药物, 对子宫内膜的孕酮受体具有较强的亲和力, 能够与孕酮进行受体的竞争,有抗孕酮的作用, 抑制蜕膜的发育, 导致绒毛组织出现变形,溶解黄体, 使血清孕酮降低浓度, 使早期的宫内妊娠得到有效终止[3]。对患者采用米非司酮的治疗, 使包块情况和血β-HCG得到有效的治疗。甲氨蝶呤这种药物能够干扰蛋白质、RNA和DNA的合成, 导致胚胎死亡的出现[4]。实验组患者采用两种药物的综合治疗, 治疗总有效率为92.5%, 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甲氨蝶呤的治疗, 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7.8%。而且包块情况和血β-HCG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也更为显著,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对异位妊娠患者采用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这两种药物的综合治疗, 治疗效果显著。

[1] 关雪梅, 李莉, 王娇琴, 等.米非司酮联合氨甲喋呤治疗异位妊娠80例临床观察.甘肃医药, 2013, 19(17):128-129.

[2] 胡碧洪, 田乔, 陈旭萍, 等.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分析.中国妇幼保健, 2013, 18(16):103-104.

[3] 师亚娥, 成秀英, 陈玉玲, 等.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临床分析.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2, 23(21):127-128.

[4] 邢秀月, 严书平, 万黎萍, 等.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适应症的探讨.海南医学, 2012, 19(12):158-159.

2014-05-14]

130042 吉林省长春市妇产医院

猜你喜欢
司酮甲氨蝶呤包块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用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血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对比
以腹部包块为首发表现的子宫内膜癌一例
海南医学(2016年8期)2016-06-08 05:43:00
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治疗价值分析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缩宫素与米非司酮对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出血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比较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