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48例临床分析

2014-09-04 09:12耿冬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6期
关键词:氟康唑败血症降钙素

耿冬梅

新生儿败血症48例临床分析

耿冬梅

目的 总结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 探讨早期诊断方法及临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48例患儿通过积极治疗, 46例治愈, 1例病情重,家属放弃治疗1例转院, 最终死亡。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借助相关实验室检查, 可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降低死亡率。同时工作中加强护理、采取预防措施可降低败血症的发病率。

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点;诊断;预防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新生儿期细菌侵入血液循环, 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性感染。其发生率占新生儿活产婴儿的0.1%~1%, 死亡率高达10%~50%, 故如不及时治疗, 则可造成严重后果, 甚至威胁患儿的生命。因此为降低死亡率, 探讨早期诊断的方法及预防感染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本院从2007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8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从2007年1月~2013年12月共收治48例新生儿败血症。全部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制定的《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方案》的诊断标准[1]。男30例, 女18例;足月儿32例, 早产儿16例;发病年龄<3 d 10例, 3~7 d 20例, >7 d 18例;体重1.1~5 kg。1.2 易感因素 48例中母亲孕期有胎膜早破史8例, 与呼吸道感染患者有接触史3例, 伴有阑尾炎史1例, 伴有绒毛膜炎1例, 羊水Ⅱ度以上4例, 曾有气管插管史3例。

1.3 临床表现 发热或体温不升28例(占58.33%), 纳差、反应欠佳29例(占60.42%), 黄疸12例(占25.00%), 面色苍白或发灰3例(占6.25%), 呼吸暂停6例(占12.50%), 呕吐、腹胀2例(占4.17%), 心率快1例(占2.08%), 惊厥1例(2.08%)。1.4 辅助检查

1.4.1 血常规 WBC<5×109/L 9例, WBC>20×109/L 25例, WBC在5~20×109/L 14例, 杆状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数≥0.2共8例, 血小板<100×109/L 5例。

1.4.2 血生化检查 CRP>10 μg/ml 28例, 降钙素原>2 μg/L 12例(仅20例做)。

1.4.3 血培养 血培养阳性者22例( 占45.83%), 其中肺炎克雷伯菌4例, 大肠埃希菌3例, 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 阴沟肠杆菌2例, 表皮葡萄球菌6例, 无乳链球菌2例, 恶臭假单胞菌1例, 白色念珠菌1例。

2 结果

所有患儿均先予二联抗生素治疗, 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 其中38例给予丙种球蛋白、血浆支持治疗。部分根据血培养结果调整抗生素, 1例血培养示白色念珠菌,及时停用原抗生素, 改予氟康唑抗真菌治疗。最终46例治愈, 1例因病情重、家庭经济困难而放弃治疗, 另1例病程中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感染性休克而转入上级医院治疗, 但最终死亡。

3 讨论

根据对本组资料分析, 显示新生儿败血症发病隐匿, 早期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表现有发热或体温不升、纳差、黄疸、面色发灰或发白、嗜睡、惊厥、反应差、末梢凉、心率快等, 而且部分患儿入院时病情轻微, 故单从临床表现分析,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另外虽血培养是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金标准, 但检出结果需要一定时间, 且阳性率低, 所以本组中血培养阳性率仅为45.83%(有部分与已用抗菌药有关), 因此单靠血培养结果不利于该疾病早期诊断, 故必需借助其他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诊断。本组病例通过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RP、中性粒细胞及降钙素原[2,3], 最终得到了及时的诊断, 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该组治愈率达95.8% , 这与早期诊断, 及时得到治疗有密切关系。金汉珍等[4]认为新生儿败血症长期住院者可高达300‰, 临床观察早产儿住院时间越长, 发生感染的几率越大, 而且多以败血症为表现, 是导致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组资料显示, 本组中有6例发生在住院期间, 而且均为早产儿,发生时间多在住院第7~12天, 临床多以呼吸暂停、面色发灰、吃奶差为首发症状, 故在住院期间, 一旦有病情变化, 出现以上症状时, 应想到败血症可能。需立即进行血常规、CRP、降钙素原检测, 并做血培养, 及时调整抗生素。与此同时,由于早产儿住院时间相对较长, 长期使用抗生素, 使得真菌性败血症发生率逐年上升, 因此如临床上调整抗生素后治疗效果仍欠佳, 则应考虑真菌感染的可能, 有报道早期予以氟康唑诊断性治疗, 可以提高患儿存活率[5]。本组中就有1例早产儿, 原发病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住院第10天, 突然出现反复呼吸暂停、反应差, 当时考虑为细菌性败血症,遂即调整抗生素, 同时配以支持治疗, 但效果欠佳, 最后血培养报告示白色念珠菌, 诊断为真菌性败血症, 遂改予氟康唑治疗, 最后治愈出院。因新生儿败血症由感染引起, 因此加强护理、预防感染非常重要。临床应加强新生儿护理的力度, 医护人员应规范医疗操作, 对各种诊疗用具应及时消毒,工作人员接触新生儿前后均应洗手。同时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 定期检测生命体征, 而对于胎龄小、体重低、住院时间长的早产儿常规在住院期间定期监测血常规、CRP及降钙素原。这些措施可以提高早期发现医院内发生感染的可能性。本院一般来说是每3~4天监测1次, 如发现异常给予查血培养, 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另外为减少或避免真菌性败血症的发生, 常规在早产儿住院时间2周时大便中找霉菌, 连找3 d, 并给予预防性使用氟康唑, 剂量为6 mg/(kg·d), 每3天用1次, 连用3次。同时口服益生菌。据相关文献报道[6],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口服益生菌可减少医院感染败血症的发生。

综上分析, 新生儿败血症早期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缺乏特异性, 故需要严密观察, 重视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 包括血常规、CRP、降钙素原及血培养, 同时由于新生儿生理特点,免疫功能尚未发育成熟, 因此容易感染, 所以应采取预防措施, 从而可降低败血症的发生率与死亡率。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方案.中华儿科杂志, 2003, 41(12):897-899.

[2] 蔡文红.新生儿败血症早期临床诊断.中国妇幼保健, 2006, 21(24):3452-3453.

[3] 陈国员, 戎奇吉, 岑先杰.降钙素原和白细胞介素-6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0, 20(5):1153-1154.

[4] 金汉珍, 黄德珉, 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342.

[5] 梁红, 周伟.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的研究进展.医学综述, 2008, 14(7):1070-1072.

[6] 刘文君, 丁国芳.益生菌与早产儿感染.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2009, 24(5):311-314.

2014-05-29]

212001 镇江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猜你喜欢
氟康唑败血症降钙素
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探讨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早期诊断意义
警惕:全球每五名死亡者中就有一人死于败血症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伊曲康唑与氟康唑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临床疗效观察
血清降钙素原对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意义
克霉唑联合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观察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伊曲康唑与氟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对比
降钙素原检测在抗生素应用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