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明
[考点透视][想一想:本节课应抓住哪些要点?]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新课标要求7~9年级的学生能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对观点的判断。这里的“简单的议论文”是指结构清晰、便于理解的议论文。中考议论文的阅读材料一般选自课外,内容具有一定的人文性,侧重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人格修养、读书学习等方面的教育,考试的题型往往以主观题为主。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查:
1. 正确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能对论点加以辨析、提取和归纳。
2. 准确分析论据的类型(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及其作用。
3. 能辨识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并分析其作用。
4. 能准确把握议论文的结构,正确理解和分析文章的论证过程。
5. 理解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严密性特点。
6. 理解文章的思想和内容,并做出恰当的评价。
[典题诊断][试一试:你已经掌握得怎样了?]
一、 (2013·江苏省南通市)
莫言的清醒
陈鲁民
①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之前,在对莫言获奖传言飞扬的时候,莫言一直低调回应。获奖以后,他接受采访时说:“说不激动那是在装蒜,心里还是高兴的,但也就是高兴。”“很快就会过去,自己不要当作怎么了不起的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头脑清楚,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热爱这块土地,感谢父老乡亲。”
②莫言在获得茅盾文学奖后就曾说过,希望“10分钟就忘掉获奖这件事”。因为他深知,“得奖之后就会有各种好评和赞誉,要是没有定力,就容易头脑发昏,就容易犯错误,所以我就想快点忘记这件事,让自己轻装上阵”。“忘掉所有的奖项是所有作家最高的选择。”这不是他故作姿态的矫情,而恰恰是一种理智与清醒。
③说到这里,我想到居里夫人,她获得过包括两度诺贝尔奖的许多荣誉,但她都看得很淡,是不是“10分钟就忘掉”不敢说,但有一个故事说明她对待荣誉的态度。朋友来做客,发现居里夫人的小女儿正玩一枚奖章,忙问:“夫人,你应该知道能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协会颁发的金质奖章是多么高的荣誉,怎么能把它给孩子玩呢? ”居里夫人说:“我是想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
④的确,获奖是令人高兴的事,你有理由“漫卷诗书喜欲狂”,“一日看遍长安花”,但切勿沉溺其中,乐不思蜀。过分陶醉,会侵蚀你的斗志,涣散你的精神,模糊你的视线,阻挡你前进的步伐,你的人生高度可能就此无法超越。
⑤牛顿的功绩曾经无与伦比,但遗憾的是,晚年,他也被荣誉迷住了双眼,沉醉于鲜花掌声美酒佳肴中,终止了科学探索的历程。60岁后,他开始频繁出入各种宴会,接受各种称号,佩戴各种勋章,担任各种职务,从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到制币局长,还忙于与科学界的其他头面人物争权夺利。结果,在他人生的最后24年里,他几乎毫无建树。
⑥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看到过不少获奖的科学家、演员,获得过金牌的运动员,因为沾沾自喜,居功自傲,忙于应酬,结果落后于飞速发展的时代,或被淘汰出局,或被边缘化,黯然失色,很快就淡出人们的视野,成了天际转瞬即逝的流星。
⑦泰戈尔说:“鸟的翅膀绑上黄金,它还能高飞吗?”荣誉与奖励也是如此,我们希望得到它,也为得到它而欣慰,但绝不能当成沉重包袱背起来,背上它会迟滞我们攀登的脚步。
(有删改)
1. 阅读全文,请简要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作者为什么从莫言两度获奖的感言写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③⑤两段分别列举居里夫人和牛顿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对本文的阅读感悟,请谈谈你对莫言的“清醒”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2013·辽宁省沈阳市)
让人,乃众妙之门
①沈从文先生的墓碑后面有这样的碑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每句最后一字巧妙地组成了“从文让人”。让人,可以说是沈从文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让人,让他得享八十有六的高寿,让他由作家转为学者,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可见,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让人非我弱,弱者不让人。”历史上成就大事业的人,哪个不具备这样的品格?“将相和”的故事流传甚广。蔺相如不想和廉颇争地位,路上遇到廉老将军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避让。这种豁达大度,不正体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吗?因他的这种美德,才有后来廉颇老将军的“负荆请罪”,从而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③让人,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容人之量,有让人之心,才有和睦,才有和谐。当今著名词作家乔羽,偕夫人佟琦做客央视《夫妻剧场》,主持人问:“二老相濡以沫,白头偕老,有什么秘诀吗?”乔老答:“一个字,忍。”夫人佟琦抢答:“我是四个字,一忍再忍。”诙谐中尽显相处之道。
④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人在事业上很难一帆风顺,有时甚至会陷入绝境。如果宁折不弯,不退不让,事业很可能会就此终结。而让人,则会让你的人生之树在即将枯萎的时候焕发新的生机。沈从文先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能再继续写他钟爱的小说散文,几被世人遗忘。但他以大度的襟怀,超人的毅力,忍了,让了,既不悲观,也未消沉,而是将自己的智慧和才华,用到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不哀不伤,潜心学术,写出皇皇巨著《中国服饰史》,又一次为世人刮目相看。
⑤可是真正做到让人并不容易。首先,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要认识到自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否则,总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遇到别人冒犯,当然不容易大度起来。此外,想要做到让人,最好还要有点幽默细胞。生活中遇到不顺,谁心里都不会舒服。这时候不妨自我解嘲一下,心情有时就好多了。
⑥让人,乃众妙之门。生活中多一些让人,我们的心灵会多一些阳光,事业也会多几分顺利。不信,你试试!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 下列对本文中心论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让人,乃众妙之门。
B. 让人,让沈从文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
C. 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D. 让人,并不是懦弱。
2. 选文第②段中加点的“这种美德”具体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选文第④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选文第④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下面给出的三个论据,有一个不能证明第②段的观点,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1) 是可忍,孰不可忍?
(2) 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
(3) 韩信曾甘受市井屠夫的胯下之辱,后来成为一代名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2013·甘肃省兰州市)
“知入”与“知出”
张运辅
①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
②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
③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
④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何故?盖因陶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若改为“望”,变为主动寻求,就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的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深刻的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
⑤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
⑥鲁迅早年读过不少进化论书籍,曾一度相信社会进化论:“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后来,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在阶级斗争中分化的事实,“目睹了同是青年,则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身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就这样,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并由此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于是,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旧观点,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怎样“出”于书,怎样“用得透脱”,很有启示意义。
⑦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的哪一段中最恰当?请说明理由。
叶圣陶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桥这边站着读者,桥那边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第⑤段加点的词“这样”在文中指代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读了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第④段画线句子的感悟联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馈评析][听一听:你一定会深受启发!]
议论文阅读是仅次于记叙文的一种常考的阅读类型,近几年,不少省市都把议论文、记叙文作为命题的首选,如盐城等地已连续好几年不考说明文,而选择议论文了。从阅卷情况来看,议论文阅读的得分率要比说明文低得多,这确实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议论文阅读能力考查的重点,我们只有将这三个方面的相关考点以及答题方法烂熟于心,答题时才能省时高效。
一、 抓关键段,辨析、筛选、归纳文章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只有准确地把握文章的论点,才能了解文章中提出的见解和所要解决的问题。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会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论断,是对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有些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有的文章,开头就提出论点;也有些文章的中心论点出现在篇末;有些文章则是在论述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也有些文章对论点的表述不是很集中,这就需要考生用明确的语句把它概括出来。概括论点时,要注意这几点:1. 要抓住中心词;2. 要使用陈述句式;3. 要有明显的倾向性,要态度鲜明;4. 语言要简洁,文意通顺,不要华而不实。
如上面几篇文章中的“莫言的清醒”和“‘知入与‘知出”分别是偏正短语和并列短语,都不是完整的句子,则都不可以作为论点;“让人,乃众妙之门”是文章的标题,由于运用了比喻修辞,也不可以作为论点。这三篇文章的中心论点都要到文中去找。《让人,乃众妙之门》的第1题,要求选出是中心论点的一项,只要把开头读一下就可以知道,作者从沈从文墓碑的碑文,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考生要学会利用开头、结尾段中的“可见”“总之”“所以”“由此可见”等词语找出论点。而《“知入”与“知出”》一文的中心论点可从第①段中提炼出来——“读书的精髓,关键是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当然如果用结尾段中的“既能‘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一句也可,只是要稍微改变一下,去掉其中的“才”字。而《莫言的清醒》一文,则需要考生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出中心论点: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荣誉与奖励,绝不能让它们成为我们前进的阻力。部分考生在这里丢分,根本原因是没有能够准确地把握论题。
二、 结合语境,辨别、分析论据的作用,或补出恰当的论据。
论据可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两种类型。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常见题型为指出论据类型并具体分析其作用。这类题目的实质是考查论据与论点的关系,通常情况下,二者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规范的答题句式如下:
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论点,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如若没有,则写中心论点)的作用。
补充论据作为一种新题型正在流行,解答这类题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补充的论据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而且要能证明前面的观点;2. 看清楚题目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补充的是名言还是事例;3. 要注意是否有字数的限制。另外,如果是要求仿写论据,还要注意表述的形式与原文保持统一。
当然,为了能在考场上顺利、快速地完成补充论据题,考生最好在考前准备一些有关“勤奋”“宽容”“处世”等常见主题的名人事例和名言。准备的名言字数要少,事例要广为人知。
有时,命题者会提供论据,要求考生判断提供的论据是否正确。比如《让人,乃众妙之门》一文的最后一题,要求选出一个不能证明第②段观点的选项,并说明理由。只要考生认真分析每一个论据,就不难发现第一个论据不能证明观点,因为此论据的内容是告诉我们要“不让”,而本文第②段讲的是“让人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此论据不能证明这个观点。不少考生丢分,关键是没有结合语境去认真分析。而《“知入”与“知出”》的第3题,要求考生判断命题者提供的语段放在文章的哪一段中最恰当,并说明理由,这和上题的答题要点是一样的,都要求考生联系原文仔细分析。命题者提供的这段文字,引用叶圣陶的话阐述了“通过文字和作者会面,了解作者心情,和作者心情相契合”的内容,与第②段所阐述的 “阅读中的‘入是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的观点一致。可见放在第②段最恰当。
三、 把握特征,辨识并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这个考点的“出镜率”最高,失分率也最高。应对这类题,需要考生熟记常考的几种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并了解规范的答题句式:
1. 举例论证答题句式: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如若没有,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 比喻论证答题句式:运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将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3. 对比论证答题句式: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4. 引用论证:引用论证的作用要根据具体的引用材料来确定,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逸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如果引用的内容在文章的开头,还要考虑是否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是否引出了文章的论点或论题,是否是证明论点的论据等。
引用论证答题句式:运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和权威性(或更有趣味性)。
比如《莫言的清醒》的第2题,问“作者为什么从莫言两度获奖的感言写起”,其实就是考查在文章开头引用事例的作用,考生明确了这一点,就可以这样作答:文章从莫言获奖感言写起,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观点,同时作为事实论据,论证了文章观点。而第3题,考查列举居里夫人和牛顿的例子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此处不仅仅是举例论证,这两个例子间还存在正反对比的关系,居里夫人的例子是从正面进行论证的,牛顿的例子是从反面进行论证的,因此,本题最恰当的回答应是:作为事实论据,从正反两个方面有力地论证了“应该清醒与理智地对待荣誉与奖励”的观点。很多同学由于只提及事实论据而丢了分。《让人,乃众妙之门》一文,第3题也是考查论证方法的作用,所考语段中也运用了两种论证方法,回答时要注意把两种方法的作用综合起来阐述:运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形象、突出地论证了“让人对事业的发展有极大的帮助”的观点。
四、 理清结构,把握思路,能够准确分析文章的论证过程。
议论文的结构不外乎并列式、总分式、递进式几种,一般的议论文要么先总论,再分论,最后结论;要么提出问题,再分析论证,最后做出结论。把握议论文的结构可以从分析段与段、层与层、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入手,分析文章的议论思路与结构。考试时常考的题型是要求考生分析全文或是某一段落的论证思路。回答这类问题时,一定要先认真阅读原文,然后利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词语,将所用的论证方法与具体的论据结合起来,简明扼要地加以阐述。比如《“知入”与“知出”》的第2题就可以这样回答:文章首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从“入”与“出”两个方面,分别分析论证了其在阅读中的意义和运用,最后再一次明确中心论点。
有时命题者也会就文章中的部分段落设题,比如《让人,乃众妙之门》一文的第4题,“选文第④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回答此类题,要先看题目中所说的段落与前面的段落之间有没有照应的关系,如果有,就可以这样回答:不能。因为这几段和某一段的某几句是逐一对应的关系。如果与前文没有联系,那就再看问题所涉及的段落之间有没有先后顺序,譬如在时间上、逻辑上(如层层递进)等,如果有,则可以这样回答:不能。前一段写……后一段写……,由于这几段之间存在着逻辑次序(或时间)上的先后关系,所以不能调换。上面的这道题就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回答:不能。第④段讲的是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第⑤段讲的是怎样具备让人这种品格,这两段的内容是递进关系。
五、 结合内容,理解并分析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生动性。
议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目的是阐明观点,重在说理,要以理服人。在议论过程中,阐明事理要严密,要有逻辑性,表述的语言必须准确,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态度必须鲜明,这就决定了议论文语言的基本风格——准确、严密、生动。
阅读议论文,体会议论文的语言特色,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1. 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大多可以从词语的选择和运用分寸感强、用语贴切的角度分析。2. 可以从限制性词语的使用方面进行分析。3. 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4. 从修辞的角度、句式的多样,理解和体会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情的色彩。5. 从语言的逻辑性强,内在联系紧密,使论述的道理更严密、准确,富有说服力方面进行分析。常考查的题型有以下几种:
1. 要求联系语境,指出加点的词语在文中指代什么内容。这类题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二是可以在原文中找出指代的内容,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回答前要先在原文中找到这个词语,然后联络上下文寻觅所指代的内容,最后通读句子,视句意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回答一般可以直接摘抄原文,偶尔也需针对题干进行概括、编辑。比如《让人,乃众妙之门》的第2题,《“知入”与“知出”》的第4题,要求分别指出“这种美德”和“这样”在文中指代的内容。联系上文,不难找出其答案:“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2. 要求指出文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除,并说明理由。这类题往往需要考生先表明态度,然后指出这个词在文中的意思,然后再说明删除这个词语后的文意,最后指出删去后使表达不严谨,说话不精密,使论证缺乏说服力。
有时也要求指出加点的词语有什么作用,这类题要求考生先回答词语在语境中的(表层)含义,然后指出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所起的(深层、比喻或引申)作用。
六、 结合经历,联系实际,评价作者的观点,或谈谈自己的阅读启示和感悟。
此类试题固然是开放性试题,然而从根本上来看,同样要求考生紧扣中心论点或分论点答题。因而,考生只要找到文章的论点,并紧扣其解题就能拿到一半分数,再按照题目要求,结合自身经历或社会实际展开阐述,语言简明连贯、言之成理,就能将题目的所有分数收入囊中。
比如《莫言的清醒》一文的第4题,要求“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对本文的阅读感悟,请谈谈你对莫言的‘清醒的理解”。作为一道开放性试题,考生作答时,只要对莫言的“清醒”作简要分析,并联系生活实际,表达明确、见解合理即可。而《“知入”与“知出”》的第5题则要求考生“读了全文,联系实际,谈谈对第④段画线句子的感悟联想”。该题只要围绕“熟读精思的读书方法”来谈感悟联想就可以了。
[专题强化][练一练: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一、 (2013·江苏省扬州市)
房间里的大象
刘 瑜
①“房间里的大象”,在英文里,意指所有那些触目惊心地存在却被明目张胆地忽略甚至否定的事实或者感受,就是那些“我们知道,但是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该知道”的事。
②有些时候,沉默也许是起源于善意和礼貌,比如和一个口吃的人聊天,我们假装注意不到他的口吃。有些时候,人们害怕权力,害怕高压,害怕失去眼前的利益,于是沉默成了一种自我保护。
③拒绝发声并不奇怪,因为发声不但需要勇气,而且意味着承担。比如,谈论全球变暖意味着我们要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意味着我们可能要选择不买车、少开暖气和空调、刻意节约用水。所以为了逃避责任和不安,还是不谈这些为好。但是大象并不会因为你不谈论而消失,全球还会继续变暖……
④沉默的人越多,打破沉默就越难——因为当越来越多的人卷入沉默的漩涡,从这个漩涡中挣脱出来需要的力气就越大。面对第一个站出来大喊“屋子里有大象”的人,人们往往不会顺着他的手指去看有没有一只大象,而是怒斥他为什么吵醒了自己的好梦。房间里的大象就这样在“合群”的人们中越长越大。
⑤随着大象越长越大,它被戳破的可能性也随之加大——因为随着大象越来越大,掩盖这只大象所花费的成本也会越来越高,并且,目击者的增多也意味着出现“叛徒”的可能性在增大。
⑥直视我们生活中的沉默,直视生活中不被阳光照耀的角落和我们自己的软弱。
(选自《〈房间里的大象:生活中的沉默和否定〉序》,有删改)
1. 将《房间里的大象》与《皇帝的新装》联系起来思考,回答问题。
(1) “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我自己。我决不能让人知道这件事。难道我不称职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老大臣”为什么有这种心态?在《房间里的大象》中摘录一句话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随着大象越长越大,它被戳破的可能性也随之加大”。
概括出《皇帝的新装》中能证明这句话的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联系本段内容,简要说明这种方法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不超过10个字)
4. 生活中“房间里的大象”并不少见,请你举一个例子,并谈谈自己对此的看法。(80~100字)
二、 (2013·广东省湛江市)
历史像条棉被
商志强
①历史像条夏天的棉被,时不时就得翻出来晒晒。
②国人爱翻案。先是张艺谋在《英雄》中塑造了心怀天下和平的秦始皇,接着又有某些专家在教科书中把岳飞、文天祥“清除”出了民族英雄的队伍。现在,轮到李鸿章了,在央视热播的《走向共和》中,李中堂从卖国贼一跃而成为忧国忧民的能臣干将。
③历史毕竟不是被子,可以翻过来掉过去。对有些事,越是翻案,人们就越糊涂。就算是大学历史系教授,也未必能说得清。前不久,偶然看了几集《孝庄秘史》,才发现当年的大清摄政王多尔衮也成了有情有义的好汉。在我的记忆中,多尔衮的名字似乎总与什么“扬州十日”“嘉定屠城”之类的惨剧联系在一起。连韦小宝都知道啊!这样的人也能翻?
④我并不是要把所有的翻案文章一概否定。为秦始皇翻案,不能算错,对李鸿章大人也应该手下留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李中堂提的吧,在“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晚清,这就是进步。开办实业,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新式军队,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开创了中国近代许多第一。这不是一顶卖国贼的帽子就能压住的。至少,李鸿章绝不是历史课本中描述的那种跳梁小丑。
⑤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飞行员操作失误导致班机坠毁,自然罪责难逃;但如果是飞机引擎本来就有毛病呢?风雨飘零的晚清,就像一架缺零件少机油的战机,坠落是必然的,责任并不能完全推到“飞行员”李鸿章身上。当然,并不是说李鸿章就能从一个卖国贼一步跨到民族英雄的行列,李中堂自有李中堂的局限。公平而论,李鸿章倒并非是一个坏得毫无道德和良知的人,李鸿章只是一个“重实利者”。
⑥历史应该得到尊重。有关中国近代的史书,永远藏着一条鞭子,它把历史人物驱赶成两队,一列是神灵,一列是魔鬼。大忠大奸各归其列,只是不见了人的影子。关于李鸿章,比较普及的知识是他是个卖国贼。一个人的一生,浓缩为谈判桌前的卑怯;一个细节,遮掩了一个人的一生。不是神灵,必然是魔鬼,人人得而唾之。直到出现《走向共和》,李中堂仍然不是神灵,但即使他是魔鬼,却血肉丰满。他媚上,他签约,他任人唯亲;不过,他不乏政治家的韬略,也有鲜明的政治主张,说明他有自己的政治抱负。
⑦“共和”的蓝图,几乎可以用数学方式,测量出它的长宽高,堂堂正正载入史书。每一段历史,她的总体格局,像大江,像长城,在哪里拐弯,在某处奔腾,显而易见,不可篡改。而对“蓝图”的施工者,显然不适合用数学方式去评判,去记载。
⑧多少年来,一直被批判的英雄史观,其实是被很多人当成了研究历史的工具,他们崇尚归类法,要么是好人,要么是坏人,好人必然被描绘成英雄,英雄必然修成正果,必然成为神灵,被供奉,被膜拜。
⑨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追述的态度,表现出对历史的尊重程度,唯有披露人的血肉,才能对历史有真实的考察。对李中堂们,我们需要的是尽可能接近真实,不是给了他血肉就是“翻案”。甚至,不必非要把他们塑造成英雄,他们就是在某个位置上书写了一段历史的人而已。他们的得失,使我们对历史有更多的认知,对未来有更多的借鉴,对做人有更多的警示。
⑩我们自己,正这样生活着,等待后人评说——最好是不上天堂,也不入地狱。
(选自《作文与考试》2003年第14期,有删改)
1. 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并简要说说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做到这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章第②段、第⑥段都引用了《走向共和》中李鸿章的事例,分别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第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曹操在《观沧海》中写下“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诗句;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赢了袁绍;曹操借“鸡肋”事件杀了杨修;曹操的救命恩人陈宫,是真君子,与曹操是两路人,却因“宁死不肯归附”曹操而最终被曹操所杀。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文章的观点,评析曹操这个历史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2013·内蒙古包头市)
百无一用非书生
①常有人言:“百无一用是书生。”其实大谬!
②君不见:蔺相如,书生也,完璧归赵,义折廉颇,谱就千古佳话;西汉张子房,书生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大汉三百年锦绣江山;蜀汉诸葛亮,书生也,怀五湖四海之志,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功成八阵图;北宋范仲淹,书生也,西陲守土,保疆卫国,令强寇丧胆;康有为、梁启超,书生也,奋发意气,公车上书,励志图存,戊戌变法。虽只百日,却给暮气沉沉的晚清带来了一线生机。
③“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一个“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读书人,以主宰国家命运的雄心壮志,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雄才伟略,以“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豪迈激情,让中国大地换了人间。
④意气书生,不为帝王唱颂歌,只为苍生伸正义,社会在他们的呼喊声中变革,历史在他们的手里改写,世界在他们的智慧推动中前进;书生铁肩担道义,妙手著华章,吟风弄月、舞文弄墨,本是看家本领;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更显超迈才情。悠悠华夏五千载,光辉灿烂的文明正是他们智慧的结晶。由此可见,百无一用非书生!
⑤知识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书生的作用更是巨大!
⑥国家的竞争中,科技和知识的载体——书生们,理所当然地成为综合国力比拼中的决定因素!科教兴国,各行各业的书生们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亿万书生正以一身所学,建设锦绣家邦,复兴伟大中华。
⑦百无一用的书生,指的是那些只知道“寻章摘句”的书呆子。真正的书生绝非“纸上之阅历多,世事之阅历少;笔墨之精神多,经济之精神少”的书呆子。而是以天下为己任,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真俊杰!
③百无一用非书生,天生书生必有用!
(选自《格言·2013增刊》,作者:孙亮;略有改动)
1. 阅读文章①~④段,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提出自己观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章第⑤段在结构和内容上都起到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为第⑥段画线句补写一个具体的事实论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你怎样理解第⑦段中“寻章摘句”一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真正“有用”的书生具有怎样的精神?(请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2013·四川省资阳市)
人生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也许长时间以来,你的生活并没有任何起色。你为改变命运所做的一切努力,也没有得到回报。似乎你已无法跨越前方的障碍,但请相信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只要你坚持到底,永不放弃,你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有的人胸怀大志,并且很有天赋,却因为家庭环境不好而没有一些条件来助他们取得成功。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努力拼搏,却遭到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打击,在多次的打击后,终于他们丧失了信心,意志也被磨灭,那改变命运的梦想也随之破灭。
其实,他们应该去看看大海,看看海风刮起海浪澎湃的景象,看看被礁石击成碎片的浪花不退缩的继续努力。海浪的品格,就是无数次地被礁石击碎,又无数次地扑向礁石。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当心灵受到一次次打击时,他们应当如海浪一般继续去尝试,去拼搏。
愈挫愈勇和锲而不舍是翻越人生的“火焰山”必不可少的精神。正所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如果你无法克服所遇的障碍,那么在人生长途中你又怎能一展宏图?
林肯出生卑微,一身孤苦奋斗,厄运连连,屡战屡败,但坚持不懈的他最终成就了辉煌。
林肯也曾为他所遇的困难心碎过、痛苦过、崩溃过。有好多次,都绝望至极,担心自己会不再爬起来。林肯对自己的评价就是:“虽然心碎,但依然火热;虽然痛苦,但依然镇定;虽然崩溃,但依然自信。因为我坚信,即便我的家庭并没有很好的条件来帮助我,但这并不代表我不能成功。”
在林肯当选总统的那一刻,整个参议院的议员都感到很不服气,因为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而当时的参议员大都出身名门望族,自认为是上流人士,怎可容忍自己面对的总统是一个卑微的鞋匠的儿子。所以,当林肯首次站在参议院的演讲台上时,一位态度傲慢的参议员便羞辱他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台下的参议员立刻哄笑起来。
但林肯并没有因此而恼怒,他平静地对大家说:“我非常感谢你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出色。”
接着,林肯转头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据我所知,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一个伟大的鞋匠,我无法像我父亲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可比的。”说到这里,林肯流下了眼泪,顿时,所有的嘲笑声变成了一阵阵的掌声。林肯并没有因为步入权力的顶峰而以新贵自居,相反,卑微的出身成了他体察民情、为民众为国家的利益而努力的基石,以自己的身体力行赢得了人们的敬重。
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失败了再爬起来,重振旗鼓。古今中外,无数伟人都是这样成功的。他们都有着一颗自信、坚强的心和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
在逆境中愈挫愈勇,是一种拥有,也是一种勇气。拥有了这种勇气,任何困难都不可能阻挡我们前进,我们要凭着这种勇气,去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去描绘自己明天的蓝图。
人的一生,就像一次旅行,沿途中有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如果一个人的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所覆盖,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那么,他的人生轨迹岂能美好?而如果你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即使身处逆境、四面楚歌,也一定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
因此,要相信自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不要让自己的人生字典里有放弃、不可能、没希望等字眼。要知道,小溪因永不放弃,才汇成江河,而江河也因为永不放弃,才汇成大海。人生的路还长,凡事需要靠自己。所以,不妨抓住梦想与理想,屡败屡战,愈挫愈勇,总有一天你将会从小溪变成大海。
1. 选文作者论述的观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根据自己的积累,写出一句能作本文理论论据的名言警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中叙述林肯先生平静地面对别人的羞辱,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仔细阅读下面这句话,说说在选文论证中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
要知道,小溪因永不放弃,才汇成江河,而江河也永不放弃,才汇成大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有人说当今部分中学生具有争强好胜、个性十足,却又经不起挫折的“蛋壳心理”。当然这种说法有其片面性,但也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请联系当前中学生的实际谈谈阅读本文后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 ①另一些时候,人们所恐惧的,甚至不是利益上的损失或者肉体上的暴力伤害,而是精神上被自己的同类群体孤立。出于对归属感的依恋,他们通过沉默来实现温暖的“合群”。②孩子喊出了皇帝什么也没有穿。
2. 举例论证,运用“人们面对全球变暖问题的态度”的事例,论证“发声不但需要勇气,而且意味着承担”的观点,使文章浅显易懂,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及权威性。
3. 拒绝沉默,敢于发声。(我们要有勇气打破沉默。)
4. 提示:所举事例最好是显而易见的不好的事实,说明人们对此感到害怕,于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然后指出其实质,表明态度。
示例:自习课上有人随意讲话,无人制止,事后老师调查自习情况,班上的同学选择了沉默。因为他们信奉“沉默是金”,害怕被同伴批评和指责,甚至被“孤立和仇视”。实际上是他们缺乏勇气,不敢承担。我们应该有勇气打破沉默。
二、 1. 历史应该得到尊重。不要把历史人物简单地归类为好人、坏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尽可能接近真实;不必把他们塑造成英雄。
2. 第②段中李鸿章的历史事例是论证“国人爱翻案”的观点,第⑥段中李鸿章的事例是从反面论证了不应该把历史人物简单分为两类,而不见“人的影子”。
3. 比喻论证和举例论证(事实论证)。把李鸿章比喻成飞行员,具体形象地说明李鸿章不应为晚清的覆灭负全责,论证了不是所有的翻案文章都要一概否定。
4. 历史需要尊重,要客观、全面、真实地评价历史人物。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现了曹操宽广的胸怀和宏伟的抱负,官渡之战表现了他杰出的军事才能;杨修之死和陈宫之死表现了曹操的奸诈、心狠手辣。曹操作为历史人物,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他归为好人或坏人,他只是某个阶段的历史人物而已,他的得失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对做人有更多的借鉴作用和警示作用。
三、 1. 首先指出“百无一用是书生”观点的错误;接着举例对错误观点进行批驳;最后论证书生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顺理成章地推出自己的观点:百无一用非书生。
2. 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把上文论述书生在历史上的作用,引到论述书生在当今时代的作用上。在内容上,把论证引向深入,强调书生在知识时代的作用更加巨大。
3. 略。(论据举例是外国科学家的,不能得全分)
4. “寻章摘句”原指读书只会摘记一些词句,不做深入研究。这里是批评那些只知道死扣书本,脱离社会实践,无法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
5. 以天下为己任,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四、 1. “人生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或“只要你坚持到底,永不放弃,你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2. 示例: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 示例:作者选用这个故事作为事实论据,有力地证明了“人生没有迈不过去的坎”这一中心论点。说明人生处处有坎坷,只要你有勇气面对,再多的坎都能迈过。(能联系原文揭示该论据与中心论点的关系即可)
4. 这句话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通俗地阐释了“只要你坚持到底,永不放弃,你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的道理。
5. 示例:当前的确有一部分中学生常因一些不顺心的小事就变得固执、任性,以至轻生,心理比蛋壳还要脆弱。心理承受力这么脆弱,我们又怎么能经得住漫漫人生中的狂风暴雨呢。文中林肯成功的事例给了我们很好的启迪:在逆境中愈挫愈勇,是一种拥有,也是一种勇气。拥有了这种勇气,任何困难都不可能阻挡我们前进,我们要凭着这种勇气,去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去描绘自己明天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