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教材,感悟诗境

2014-09-04 10:16余桂兰
考试周刊 2014年55期

余桂兰

摘 要: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发掘插图、文字、形象、音律等各种因素,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领悟诗歌的优美意境,在诗情画意中让生命诗意地栖居。

关键词: 小学古诗教学 巧用教材 感悟诗境

古诗,以其凝练优美的语言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熔音韵美、意境美、思想美于一炉。王国维说:“诗以有境界自成高格”,境界就是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意境是诗歌的灵魂、诗歌的生命。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的每一首古诗,都以精炼的文字、生动的形象、直观的图画、和谐的音律向我们展示了特有的境界: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或以事寓理,情景交融,物志合一,事理相通。仔细品味,总给人以美的享受,理的启迪,心的顿悟。“入境”是品读诗歌的根本,“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只有“入境”,才能领会诗人的真情实感,理解古诗的优美内涵,得到美的感染、情的陶冶。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发掘各种因素,架起诗歌世界和现实生活的桥梁,领悟诗歌中的意境美,在诗情画意中让生命诗意地栖居。

一、借用插图,感受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课文插图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和文字一样,都是重要的教学资源。课文插图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启迪性等特点,这是课文文字所无法替代的。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基本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强。运用直观手段获得的表象,可以使学生感到学习对象的清晰、鲜明、生动、有趣,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容易巩固,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低年级语文课本中的每篇课文都配有色彩鲜艳、生动活泼的图画,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在古诗教学时,应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更好地领悟诗歌的意境。

如《锄禾》这首古诗,描绘了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弯腰低头在田里辛勤劳作,那一滴滴晶莹滚烫的汗珠,滴洒在灼热的土地上。理解古诗内容,大部分学生会有一定困难。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中的前半句学生很难理解,因为按我们现在的表述方式应是“日当午锄禾”。但是借助插图,便一目了然,因为画者选取了最能突出农民生产的艰辛,又最能唤起读者同感的一个典型场景。画面简单,寥寥数笔,但形象直观。学生单从插画就能体会到农民伯伯种田的辛苦。再读读诗句,自然理解诗意,诗歌描写的意境一一呈现在大家面前。

二、咀嚼语言,体会意境

李吉林老师在《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中谈道:“诗的语言的咀嚼,是诗歌教学中的着力处。然而咀嚼诗句又不是孤立进行的,诗的语言要与体会诗的意境糅合。所以教学时,要凭借已经创设的诗歌描写的情境,人为再现诗人胸中的诗境,在这个境界中来咀嚼诗句,学生才能品尝出诗的准确、鲜明、生动。”

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是一首别具情趣的写景小诗,描写了春天花枝繁茂、彩蝶飞舞、黄莺高歌的动人景象。教学时,便可抓住“满”、“低”、“留连”和“自在”这四个词品悟、赏析,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首句中的“满”字,生动展示了小径上繁花似锦的美丽景象,次句“千朵万朵”就是“满”字的具体表现。一个“低”字,准确、生动地传递出花多、花大、花重的信息,描绘了一幅花枝不堪重负、柔弱低垂的动人画面。“留连”一词写出了彩蝶游戏花间、蹁跹花丛、眷恋不去的感人场面,暗示了花的芬芳鲜妍。“自在”更把枝头春意闹的情趣渲染出来,黄莺一串动听悦耳的歌声,将沉醉花丛的诗人唤醒,带给诗人的是怎样无法言表的惊喜。“自在”不仅是娇莺无拘无束的状态的客观写照,而且是娇莺婉转啼鸣的姿态的传神描绘。在咀嚼文字中,学生融进了诗歌的意境,彩蝶穿行于花丛中翩翩起舞,黄莺自由自在放声歌唱,到处一片惹人心醉的鸟语花香的景象清晰再现、历历在目,使人如临其境、如赏其景、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感其情,仿佛自己也走在千年前成都郊外那条通往“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和诗人一同享受那春光给予的视听上的无穷美感。

三、感知形象,品悟意境

古诗的意境能引起人的美感,首先就是诗中生动的形象。诗歌的形象指的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各种物象加以艺术加工,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它集中了现实中美的精髓。这些鲜明的、栩栩如生的形象,或诉诸视觉,或诉诸听觉,带给我们一种无尽的美感。在古诗中,对形象的刻画描绘已经达到了巧夺天工、出神入化的境地。由此可见,在诗歌教学中要细细感受诗歌的形象魅力,品悟诗歌的深远意境。

诗人描绘大自然景物时,善于捕捉典型形象入诗,随物赋情,敷色设彩。如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征蓬”、“归雁”这两个意象,表达了诗人自叹身世、孤独飘零之感。诗人借蓬草、归雁自喻,“出汉塞”往异国他乡的凄凉情味甚为浓厚,失意落寞的情绪尤为强烈。“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这四个意象表现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于广阔的自然景物的描绘中,这些有形的事物与无形的凄苦之情相映衬,用有形表无形,正是意境美的凸显,达到了至高的艺术境界。教学中,先紧扣“大漠”、“孤烟”这两个意象,引导学生踏着诗人的足迹走进无边无垠的沙漠,那“茫茫荒漠,了无生气;辽阔苍穹,黄沙蔽日;一缕孤烟,冲天而起。”的雄奇意境宛若在眼前。接着抓住“长河”、“落日”这两个意象,引导学生随着诗人的视线俯瞰蜿蜒东去黄河,为“落日含情低垂,长河吞吐日月”的宏阔气势而拍案叫绝。

四、感受音律,体味意境

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古诗就是跳跃的五线谱。古诗具有节奏鲜明、押韵合辙、音律和谐、朗朗上口、意境优美等特点,呈现出抑扬顿挫的音乐美。其实,最早的诗歌不就是老百姓在劳动中“唱”出来的吗?如《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此诗四字一句,语句整齐,采用双声叠韵联绵词,具有强烈的节奏美和音律美。因此,教师要根据诗歌的形式和内容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把握诗的韵律、节拍、停顿,安排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婉转,在心神合一、如痴如醉、忘乎所以、自我沉醉中,真正体会诗歌的意境。

首先要找准韵脚,读出韵味。韵脚是每一句诗中最后一个押韵的字的韵母,如《泊船瓜洲》,每句诗的最后一个字分别是“间、山、岸、还”,押的就是“an”的韵,读起来朗朗上口、余味无穷。

其次要划分停连,读出节奏。古诗分为绝句和律诗,可指导学生采用二三式或二二三式的格式停顿,并用符号加以表示: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外现,是诗人思想感情的抒发,除了机械、死板的节拍、停连以外,更重要的是情感表达。因此,还要重视轻重音、升降调和速度的调控。如根据《泊船瓜洲》的表达重点,确定“只、又、何时”等精妙的词语加以重读处理,强调诗歌的内在情感,并用着重号“·”表示。最后,根据诗歌表达的情感,确定升降调,分别用“↑”“↓”表示,并处理好语速。如“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可做如下处理:明月何时↑照我↓还?读升调时音量逐渐加大,力度渐次加大,语尾音节上扬且拖长;读降调时力度从强次减弱,以取得起伏跌宕、相应谐趣的效果。

在感受古诗的音律美中,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自然愉悦地体验了诗人或悲或喜或怨或怒的情感,如痴如醉地体味了诗歌的意境。

总之,古诗文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载体,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源泉。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诗歌之间的距离,引领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感受古诗的画面美、文字美、形象美、音律美,达到提高学生欣赏古诗文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清]王国维著.滕咸惠译评.人间词话.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3.

[2]韩利卿.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几点尝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10).

[3]龚睿.对当前小学古诗文教学的反思[J].当代教育论坛,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