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奎 王成山
《秀拉》是托妮·莫里森用黑人女性的相关经验对黑人世界和白人世界进行了相应的写作。她将双性同体放置在秀拉和奈尔两个人物形象里,将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集于一身,表达了对性别思识的消解,使其在精神层面上达到双性同体和双性和谐的理想状态。
在住着很多白人的梅德林城的一个小山丘上有一个黑人社区。它是一个白人欺骗他的奴隶而开发出来的一个繁荣的社区。在这个社区里有两个一起长大的黑人女孩秀拉和奈尔。秀拉与被人认为古怪的妈妈和祖母生活在一起,而奈尔则生活在一个非常传统的黑人家庭环境中,但她对这样的生活有着一些疑惑。虽然秀拉与奈尔的家庭背景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少年时期两人的关系还是非常密切的。可是,当秀拉因为旋转时松手使邻居家的小男孩溺水死亡后,秀拉与奈尔的关系便产生了隔膜。
高中以后,奈尔按照传统的生活方式结了婚,很快也当上了妈妈,而秀拉在奈尔结婚后离开了黑人社区到处游历,不顾社会风俗独立地生活着。在外游历了十年的秀拉重新回到了黑人社区,回到了奈尔身边。但是黑人社区里的人们认为秀拉与白人有染,且藐视社会传统,都对其有一种仇恨的态度。当秀拉与奈尔的丈夫朱迪私通后,奈尔被丈夫抛弃并与秀拉绝交。但秀拉的到来不仅没有给社区带来不利,反而使黑人社区的生活更加和谐。在秀拉死之前,奈尔勉强与其和解。随着秀拉的死,黑人社区的和谐也随之消失了。
在秀拉的身上,我们能看到其带有非常明显的男性气质。秀拉与传统思义上的女性形象有着强烈的反差,她没有像传统女性那样树立自己的贤妻良母的形象,反而继承了祖母和母亲身上蛮横与放纵的相应气质,随心所欲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从不去迎合和取悦他人。秀拉在高中以后没有走结婚生子过传统生活的人生道路,而是远走他乡,控寻外面的世界。当她游历十年重返黑人社区之后,还是依旧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和说法,自顾自地生活着,甚至还做出了将祖母送进老人院和与奈尔丈夫勾搭这样离经叛道的事情。秀拉的这些表现与传统观念中的女性形象格格不入,有着对传统世界的强烈反叛和挑战。而秀拉的这些表现更彰显了其特别突出的男性气质以及想通过自身的男性气质转变黑人社区的想法。
双性同体的状况在每个人那里可能都有不同的表现,有的人是男性气质占上风,有的人是以女性气质为主,有的人可能是双性气质的结合,但其双性气质还是都存在于体内的。对于秀拉来说,其身体里的男性特质表现得特别明显,以至于人们没有看到或者忽略掉了她身上的女性气质。但秀拉身上的女性气质也是真实存在的,只是有时候被男性气质所掩盖了。我们可以通过小说中的很多细节观察到秀拉身上的女性气质。
秀拉在童年的时候与拥有传统家庭背景的奈尔成为好朋友,这就能够看出秀拉内心的女性气质。与秀拉生活的杂乱不堪的家庭环境和放荡松散的家人相比,奈尔的家庭显得井井有条,而奈尔的妈妈则是个特别优雅端庄、受人尊敬的人。而与秀拉的随心所欲、叛逆的形象相比,奈尔就显现出温和、顺从的传统女性特质。秀拉的家庭和秀拉的表现在表面上是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反叛与挑战,但同时,秀拉对以奈尔及其家庭所代表的传统黑人社会秩序的一种向往也反映出秀拉身上所隐含的女性特质。
当秀拉的母亲与其女友聊天诉苦中说道:“……就像我爱秀拉一样。我根本就不喜欢她。”秀拉听到这些对话,误以为母亲根本不喜欢自己,心里有着深深的委屈和伤感。她完全不给母亲解释的机会,转身跑上楼去,觉得眼睛里和心里都有难以掩饰的刺痛感。秀拉的这些表现充分体现出其敏感而又细腻的内心,是女性特质的充分体现。当秀拉因心里难过而与奈尔到河边的树林里去玩的时候,碰到了邻居家叫“小鸡”的男孩。这个时候的秀拉不但帮助小男孩爬树,还对他说了一些鼓励的话,并不时地照顾着他。秀拉的这些表现完全是其母性思识和母性气质的散发,是其身上典型的女性特质。
正当秀拉与“小鸡”抡圈玩的时候,她一不小心将“小鸡”甩了出去,最后导致小男孩溺水身亡。面对这样的突发状况,秀拉表现得特别慌张,且伤心不已,她一直在哭,不知所措。在小男孩的葬礼上,秀拉也是默默地流着泪。秀拉的这些表现都是特别感性且带有强烈女性特质的。游历十年重新回到黑人社区的秀拉狠心地将祖母送到了白人开的破旧的老人院里,她给自己这一充满男性气质的表现找了一个极具女性特质的理由。当奈尔指责她这种行为时,她说自己被祖母吓坏了,不敢跟她一起住,自己也没有其他办法。这些理由都体现出秀拉的脆弱、敏感和无助,充分体现出秀拉身上的女性特质。
秀拉在叛逆的表象下深深地隐藏着自己的女性气质。秀拉一面在对黑人社区的传统观念进行着反叛与抗争,一面又对这种传统秩序有着殷切的向往之情。虽然秀拉表面上对自己的行为特别自豪,对别人的看法亳不在思,但其内心还是有着强烈的孤独与落寞感的。在秀拉临死之前,她还是找到了奈尔,希望与她和好,以找到自己心灵的依靠。秀拉身上的男性气质太过强烈,弱化了其女性气质,但其女性气质仍然与男性气质共存于其身体内。
与秀拉具有明显的男性特质形成鲜明的对比,奈尔则是一个女性气质特别明显的人。奈尔生活在一个特别传统的黑人家庭里,她的妈妈从小就给她灌输一些传统思想,希望奈尔也能恪守这种传统理念。奈尔的性格也是比较温柔、顺从的。在上完高中以后,奈尔就真的走上了传统生活的道路,结婚生子,成为一个贤妻良母。奈尔的种种表现让人们认为她就是一个只懂得顺从与被动的传统女性。双性同体的观点认为,一个人外在的性别往往只是一种表象,其内在的性别思识可能恰恰与外表是相反的。奈尔表面上极具女性气质,但其实际上也有着自己男性气质反叛的一面。
奈尔面对井然有序的家庭环境反而觉得极其压抑和无趣,她特别喜欢秀拉的家。秀拉家的杂乱不堪及往来的各种人,还有到处乱放的东西和很久不洗的碗碟,这些在奈尔看来都是那么朴实无华,令人向往。由于在黑人社区的传统观念中,女性是要维持家庭的清洁与秩序的,而秀拉家的生活环境可以说是充满着典型的男性气质。奈尔非但不反感反而喜欢的表现充分显示出其对男性角色的向往和对女性角色的反叛。
奈尔的反叛思识在去给曾外祖母奔丧的时候开始变得特别强烈。在奔丧的火车上,奈尔的母亲面对粗鲁的列车员让其滚到有色车厢里去的呵斥不仅没有反抗,反而傻笑着顺从了。奈尔被母亲的这一行为刺痛了,她不仅认识到了黑人的弱势,更思识到黑人女性的无奈,而这些激发了奈尔内在的男性思识。奈尔在奔丧回来以后就想着要离开黑人社区,一个人到远方去流浪,这就是奈尔身上男性思识的体现。
奈尔在黑人男孩“小鸡”溺水死亡的事情上的表现也充分体现出其男性气质的一面。当秀拉看到“小鸡”死了惊慌失措、伤心哭泣的时候,奈尔却表现得十分冷静。她劝说道:“这不是秀拉你有思这样做的,不能怪你。”奈尔还让秀拉不要哭泣,先冷静下来,并确认一下是否有第三个人看到这个事情。奈尔的安慰以及面对事情的表现都显示出她像男人一样思考和掌控着事情的发展,充分体现出奈尔身上所具有的男性气质。
当高中毕业后的奈尔面临着新的人生选择的时候,内心也是非常挣扎和犹豫的。面对朱迪的求婚,奈尔表现出的不是激动和迫切,而是陷入了矛盾的思考当中。奈尔的这种犹豫的表现与社区传统女性十分期待婚姻的观念完全不同,这也充分体现出奈尔内心的反叛思识。当奈尔看到秀拉离开社区的时候,她对秀拉十分羡慕,对外面的世界也有着一定的向往。
虽然奈尔结婚生子,延续了社区的传统,但其内心的男性气质和反叛思识并没有消失。当奈尔面对游历十年归来的秀拉时,她好像一下子豁然开朗了,并在秀拉死去十年后真正理解了她,还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剖析。这就表明奈尔并没有丧失这种反叛思识和男性气质。奈尔也是有着双性特质的人物形象。
双性同体最早是由伍尔夫提出来的,是指在一个人身上具备雌雄两性的特征。但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其身上两性气质的表现情况会存在着一些差异,有的人身上的男性气质表现得比较明显,有的人身上的女性气质表现得比较突出。双性同体的理想状况是使一个人身体内的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均衡存在,从而达到双性和谐的境界。双性同体和双性和谐都体现出女性对现实中两性对立现状的消解以及真正实现两性和谐发展的美好期望。
双性气质并没有在秀拉和奈尔身上得到和谐发展。秀拉身上的男性气质过于突出,使其对传统的反叛和对抗走向了极端,同时使其真正的性别气质变得淡化甚至偏离。双性同体思想并不赞成消除两性之间的差异,而是认为女人应该保持自己特有的气质。奈尔则是在现实婚姻和社区传统的压力下将自己身上的男性气质压抑起来。基于此,秀拉被包括奈尔在内的黑人社区所排斥,最终在病痛中死去,而奈尔则觉得生活在压抑的小空间里,没有生活的思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