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泉

2014-09-03 10:23蔡祖水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13期
关键词:课文作文生活

蔡祖水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0075-02

长期以来,由于片面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别是受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教学模式化、教条化、功利化倾向严重。许多教师眼睛只盯着分数,高考考什么,我就教什么,不愿花精力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观察社会、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结合起来。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往往被消磨殆尽,学起来耗时费力,效益低下。基于此,我认为语文教学应向社会生活回归,让学生以课本课堂学习为“窗口”去认识生活、认识社会,让社会生活滋润我们的课堂,让学生在语文世界里看到精彩并驻足、流连忘返。那么如何让语文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一、贴近社会生活,拓宽课堂社会学习领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句话朴素的话道出世间万象,更是语文实践活动取之不尽的哲理的源泉。日出日落、风霜雨雪、名山大川、草长莺飞等形成了无比奇妙的自然奇景,人类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诸如文学、艺术、音乐、舞蹈、体育、书刊、影视、网络、园林、建筑等无数神妙无比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结合课文有意识的让学生从身边做起,注意搜集资料、练习观察、学习思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下,他们看到了山清水秀的自然美景;听到了“晓梦迷蝴蝶”“月明珠有泪”等美妙的传说;感受到了《巩乃斯的马》的奔腾的力量;领略到了历史文化的神韵。在接触中感悟,产生疑惑,这都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自然、人文、历史知识的积累。当他们把这些表达出来的时候,他们的能力就得到不断的提高。充分利用课本以外的语文教育资源,来引导学生投身语文社会实践,培养语文能力,使语文真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二、营造教学情景,切入社会实际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教学目标的需要出发,根据内容营造出师生情感、愿望、求知、探索精神的统一、融洽的情绪氛围,并根据教学内容,找切入点联系实际生活,做好拓展延伸。我们的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作品,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讲清一篇课文的时代背景、写作方法、中心思想,还应充分利用课文中“质”的一面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细心挖掘课文中的美学因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帮助学生体味其中的人生哲理,寻找生活的动力和方向,从而达到“文”与“道”的自然统一。为了更好地做到学以致用,我们在讲解一些课文时可以更多地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进一步挖掘课文的主题所表达的社会现实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讲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一文时,我在讲清了“拿来主义”的原则、方法等内容后,接着讲述了在改革开放的社会形势下,我们应如何对待外国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应该如何对待旧有的事物。告诉学生要运用“拿来主义”的方法有选择地吸收,由课文的主题引申开来讲,对待新生的事物我们同样也应用“拿来主义”去认识和接受。比如互联网是个新生事物,那么在讲“拿来主义”时我们也完全可以让学生讨论如何运用“拿来主义”的方法来认识互联网。通过讨论学生马上明白了互联网既是科技进步的产物,也是科技进步的载体,同时也应看到它所带来的一些弊病。在讨论中援引事例提醒学生不可陷入网络游戏或网络色情中。又如,在讲授必修3《车队与红灯》一文时,通过讲两会的车队不再一路绿灯,情况特殊并不等于“特权”,法规面前人人平等时,我想到了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则报道: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将取消一切迎接仪式,不劳师动众,不给驻外使者、华侨、留学生增添任何麻烦,真的是“轻轻地我来了”“悄悄地我走了”,这一举动令很多人感动,当然这一举动也给地方官员敲响警钟。同学们非常感兴趣,这不仅传授了知识,也很好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三、紧扣时代的脉搏,写出个性作文

高考作文中“万人同题、千人一面”的写作,很难博得阅卷老师的亲睐。在分析了近几年的高考的标杆作文后,我们发现,只有立足现实生活,紧扣时代脉搏,才能写出魅力作文,才能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才能得高分。的确最生动、最新鲜的写作素材莫过于现实生活了。反映时代内容,抒发不凡的感悟,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2008年高考安徽卷作文题目“带着感动出发”,有一篇作文这样结尾的:地震可以摧毁万物,却割不断我们与灾区同胞的情谊。而使我们紧紧相连的一根看不见的线便是感动。当温总理亲临现场指挥救援,当一位孩子被救出时举起伤手敬礼,当一双双爱心之手伸到募捐箱前,我们眼中滚动的是泪水,心中涌起的是无限感动……这篇文章之所以令人感动,是因为它能及时表现当前社会最能打动人心的事件,能及时抒发当前人们郁结在胸的情感。我在作文教学中,采取耐心指导、热情鼓励的办法,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思考人生,坚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努力,大多数学生能改变文风,写出反映社会、思考人生,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在一次期末检测以“形象”为话题的作文评改中,我班作文平均分位于年级第一。翻开一篇篇文章,一股时代的气息铺面而来,我明白,他们成功的原因正是将社会生活中的点滴展现在作品中,这就体现了他们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对人生的思索探讨。用心观察生活,摄取生活的营养,紧扣时代的脉搏,聆听生活绽放的声音,就能写出个性作文。

“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就有多么广阔”,“生活处处有语文”,这已经是一种共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现实生活让语文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我们期待语文课堂精彩纷呈。在语文教学中结合社会生活,确实是非常艰苦的事情,它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创造性的劳动,并要求教师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教学中往往还要背负旧观念惯性的压力。但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责无旁贷,我相信,只要辛勤耕耘,定能利用社会大课堂,经营好语文小课堂,也定能在语文教育领域收获一片芬芳。

(责任编辑 刘凌芝)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文作文生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