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玉和+鲁习华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0068-01
相对于小学数学,初中数学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及数学思想、能力的要求等各方面有一个明显的提高,我们学校的学生各方面程度参差不齐,如何达到教与学的和谐是一个难点,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课题组老师利用数学组小组教研和大组教研时间,并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充分交流自己的教学心得体会,注意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所教内容的特点不同,不断摸索,认真实施导学法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与学法,经过教学实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七年级是学生从小学生转变为中学生的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要注意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的这方面的引导。 针对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习惯的差别,我们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七年级学生对数学不经常预习或根本没有预习的习惯的占很大比例,学生学习能力较弱,接受性学习仍然是大部分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习题错误纠正的意识不强,团结协作、资源共享的意识不够,适应能力较弱,有的学生思维方式仍停留在小学阶段,如不能及时调整,整个中学阶段的学习会有很大困难。
针对以上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决定实施以下引导。
一、重视男、女生之间的差异,根据个体不同引导学习
在学习习惯的养成上女生比男生好,男同学自我约束的能力不如女同学。对男同学在教学中应多注意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认真严谨的态度及合作的精神,对女同学则应注意培养她们对数学的理性认识以及独立意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衔接与调节
在最初的教学中,对一些问题的处理应尽量简单化、直观化、具体化,让学生有“据”可依。循序渐进,这个过程需要耐心,但周期不能过长。这需要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认真研究,逐步摸索。1.教育的过程需要教师付出爱,学生演板中错误,教师应看到其会的一面和错例对大家的启示。2.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教学内容。
三、导学教学环节的具体实施
在本次实验探讨过程中,我们按照基本事实、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应用四个方面,在数学概念、定理、法则、公式、应用之间,处理好因与果、主与次的关系,进行“问题解决”的教学思想方法的贯彻使用,体现“自学——解疑(讨论)——训练操作——反馈矫正”的教学模式,如何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根据不同课型、不同情况适当调整重点,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1.自学释疑环节的实施
(1)每节课制定准确具体的学习目标,为自学释疑做好“向导”。(2)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强调学生养成预习和复习的好习惯。(3)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如师生交流、生生交流 、让学生在“放任”中交流,在这种交流中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即使一般学生也有上佳表现,学生学习兴趣大增,自信心十足。(4)错误是学习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及时将学生常犯的错误体现在教学过程中。
2.训练操作环节的实施
建立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维方式。(1)创设情景,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意义建构。(2)通过交流、启问,促进学生发展。(3)在反思、归纳中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及时作好反馈矫正。一节课是否成功要看学生是否很好的达到了教学目标,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特别注意反馈——矫正——再反馈——再矫正。循环往复,最终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进行“问题解决”的教学思想与方法的贯彻使用,使学生变被迫接受到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导学式教学法以学生勤奋好学、主动发展为本,最大限度调动学生自我发展的积极性,不断在自学中增强自信心,把内在的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能动力量,充分展现主体的能动、独立、探究的创新特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新课程改革的实践,我们对新课程教学方式的研究有了更大的兴趣和信心,在平时的工作中,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学生出发,总结经验、摒弃不足,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摸索前进,将来会取得更大的成果。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研究建构主义在数学教学中的使用,进一步了解学生,吃透教材,选择适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方式。
(责任编辑 刘凌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