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臣++++++张广亮++++++李赛琴++++++黄春平++++++肖艳春
[摘要] 目的 探讨将动力吸切系统应用于声带显微黏膜瓣手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80例声带息肉患者分为A组(42例)和B组(38例),均采用显微黏膜内侧微瓣技术手术治疗,A组应用动力吸切系统,B组应用喉显微钳切除病变,于术前和术后3个月进行电子喉镜检查。 结果 术后3个月A组显效40例,有效2例,显效率为95.24%,总有效率为100.00%;B组显效37例,有效1例,显效率为97.37%,总有效率为100.00%;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A组平均手术时间为(6±3) min,B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1±6) min,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将动力吸切系统应用于声带显微黏膜瓣手术,在取得与传统手术相近疗效的情况下,能降低手术操作难度,减少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声带显微黏膜瓣手术;动力吸切系统;声带息肉
[中图分类号] R76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7(c)-0179-03
显微黏膜内侧微瓣技术是治疗位于游离缘的声带息肉的有效方法。常规的方法需要在显微镜下双手协调,操作有一定困难。本研究采用常规显微黏膜微瓣手术及应用动力系统的显微黏膜微瓣手术两种不同的方法治疗声带息肉,观察其临床疗效,探讨将动力吸切系统应用于声带显微黏膜瓣手术治疗声带息肉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1年1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80例声带息肉(病理检查确诊)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42例中男18例,女24例,年龄21~49岁,平均36.4岁;B组38例中,男17例,女21例,年龄20~51岁,平均35.4岁;两组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仪器器械及麻醉方法
桐庐尖端支撑喉镜及冷光源一套,配备喉显微手术器械及美敦力喉显微动力吸切系统,镇江吉祥鸟手术显微镜一台,奥林巴斯电子喉镜一台。术中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1.3 手术方法
A组应用动力吸切系统,B组应用喉显微钳及显微喉剪切除病变。
1.3.1 常规显微黏膜微瓣手术 在支撑喉镜显微镜下以内侧显微黏膜瓣法手术,切口位于病变的基底部,接近并平行于声带游离缘,以显微喉针由向内侧剥离病变组织,形成声带显微黏膜上皮瓣,并以显微剥离子或喉针将正常组织与病变分离,并保护声韧带。小心牵拉并以显微喉钳分次切除病变,必要时线性修剪内侧切缘,最后将黏膜上皮微瓣复位[1]。
1.3.2 应用动力系统的显微黏膜微瓣手术 与前述同样方法剥离声带病变,在切除病变时改用美敦力喉显微动力吸切器,操作时注意保护声韧带及显微黏膜瓣,必要时以显微喉剪线性修剪内侧切缘,将黏膜上皮微瓣复位[2]。
1.4 观察指标
80例患者术前及术后均进行必要的发音训练,术后以雾化吸入治疗,术后5~7 d休声。术前和术后3个月分别行电子喉镜检查观察声带愈合情况。
1.5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发声质量明显改善,声带无病变残留,游离缘光滑,声门闭合正常;有效:发声质量明显改善,声带略肥厚或充血,声带切口轻度瘢痕,声门闭合好;无效:声嘶改善不明显,声带肥厚或充血,表面病变有残留或瘢痕增生较明显,声门闭合欠佳[3]。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的比较
术后3个月A组显效40例,有效2例,显效率为95.24%,总有效率为100.00%;B组显效37例,有效1例,显效率为97.37%,总有效率为100.00%;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2.2 两组手术时间的比较
A组手术时间为(6±3) min,B组手术用时间为(11±6) min,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内侧微瓣技术是目前喉显微手术的主流手术,手术操作仅涉及病变区域,并不过多干预周围组织,是治疗位于游离缘的声带息肉的有效方法。在以往的手术过程中,在形成显微黏膜瓣后,主要采用剥离和咬切及修剪的方法切除病变,在显微镜下需要双手协调,操作比较困难,用时较长。在咬切和修剪的过程中,很难精确控制病变切除的范围,并且可能会在切口两端出现类似“飘带”样正常黏膜上皮游离的情况,造成切除和修剪的困难,影响手术效果。如果继续用上述方法处理就会切除过多正常组织,从而形成更多的瘢痕,也会影响手术效果[4]。
本研究中,B组采用常规内侧瓣技术实施手术,A组在术中应用直径为2.5 mm的显微吸切刀头,可以精确切除病变,充分保护病变周围的正常组织。这种方法还可以有效避免上述“飘带”的形成,即便形成“飘带”,这种吸切的方法也可以精确地将其切除[5]。手术时吸切口平面始终与黏膜瓣保存平行并面向病变,避免吸切两侧的切缘[6]。如果病变范围较大或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可以造成内侧切缘的黏膜上皮过多或过薄,这时可以以喉针行与切口平行的第二切口作为切除的内界,避免切口黏膜切缘不齐或切除过多而影响手术效果[7]。
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显效率为95.24%,B组显效率为97.37%,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A组手术可单手完成,更容易操作,手术时间为(6±3) min,B组手术用时间为(11±6) min,A组手术时间更短。认为在显微黏膜瓣技术很好地上保护了声带的显微结构[8],保证了术后患者嗓音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时间,增加了麻醉风险[9]。而术中应用动力吸切系统降低了手术难度,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具有更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临床推广。需要指出的是,显微黏膜微瓣技术手术也只是声带良性病变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不是其全部。对于一个声带良性病变的患者,即使应用先进的喉显微动力系统进行手术干预,并且手术成功,术前及术后的发音训练以及术后的休声、抗炎等治疗也同样非常重要[10]。
[参考文献]
[1] 徐文,韩德民.嗓音显微外科手术技术[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45(9):785-789.
[2] 郑建文,陈英武,刘辉.鼻内镜联合电动喉切吸器在声门暴露困难支撑喉镜术中的应用[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2,12(6):386.
[3] 杨艳,田鑫.微瓣技术治疗声带息肉126例[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0,10(5):298-299.
[4] 蒋爱云,苏振忠,赖英荣,等.声带创伤性瘢痕的临床和病理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4,25(3):284-286.
[5] 张小伯,于萍.嗓音显微外科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
[6] 于萍,王荣光.嗓音疾病与嗓音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
[7] 朱洪源,陈敏芬,吴国民,等.声带息肉的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7, 13(2):128-131.
[8] 张小伯.发声显微外科的发展与临床应用[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39(4):253-256.
[9] 杨艳臣,陆雪,陈文渊,等.喉显微黏膜微瓣技术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4):3681-3682.
[10] 周舟,刘明,葛平江.嗓音客观评估的研究进展[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2,26(6):285-288.
(收稿日期:2014-05-12 本文编辑:郭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