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梁,何 磊,刘 勇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41)
“原真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定世界文化遗产的首要原则,也是国际间定义、评估和监控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项基本要素。经过数十年的历史遗产保护实践,古镇的“原真性”保护已作为保护理论的基础与核心概念被广泛接受。笔者认为,以“真实性”描述古镇历史保护的性质更能体现保护中对不同时期核心价值的认可,也更能涵盖“完整性”、“动态性”等历史遗产特征。下文主要在“真实性”理论内涵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笔者近期编制的新场古镇保护规划探讨“真实性”保护的关键重点与技术方法。
“authenticity”有“original”(原初的)、“real”(真实的)、“trustworthy”(可信的)三层含义,在国内“authenticity”通常被翻译为“原真性”或“真实性”。
原初的真实可信,包含有“原本”和“真实”两层含义。
真实可信,通过对“真实状态”在时间维度上的判定,表达了“历史上经过修缮、改建、重建后留存的有价值的状态,以及能够体现重要历史因素的残毁状态”①的含义。
“真实性”和“原真性”实际上通过不同的表达途径最终趋于认知上的一致。不过,笔者认为“原真性”词面解释有突出“原初”状态的侧重,而“真实性”保留了对时间维度的判断,更偏重于对多重时间、多元价值的认可。
“authenticity”作为遗产保护的基本概念,由1964年的《威尼斯宪章》首次引入国际遗产界,后来的《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把“authenticity”运用到文化遗产保护和认证的实践中。1994年11月,日本政府与有关国际组织在日本奈良共同召开了国际专家会议,通过《奈良文件》提出了对“authenticity”概念的新认识,指出要以发展的眼光进行看待。
目前,如何保存遗产的“真实性”是保护工作聚焦的重点课题。笔者认为,“真实性”保护必须通过“完整性”、“物质形态真实性”和“文化形态真实性”来实现。带着这一认知,笔者在成都市大邑县新场镇的保护规划中充分关注于“真实性”的存续,进行了一系列“真实性”保护的规划实践。
历史的真实性需要借由完整性来体现。完整性不仅指空间上的完整性,也包含时间维度的完整性。保护古镇完整真实性最有效的手段是通过不同时期古镇空间形态的变化发展痕迹展示其发展脉络。
古镇的功能定位及发展轨迹通常都是由其区位、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文化背景,以及上述因素的发展变化引导形成。保存古镇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的演变印记,甚而保护古镇与周边城镇、村落的经济社会、交流方式,对古镇完整而真实的保护至关重要。
新场古镇的案例可以很清晰地印证上述观点。新场古镇是位于大邑县南部的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是目前川西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西蜀水乡古镇之一。由于古镇位处巴蜀“北上通羌”的走廊要道,邻水而建,经由发达的水陆交通发展商品贸易而发展繁荣起来,成为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新场南侧紧邻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茶园古镇,距离仅1 km,一条商贸街巷直接联通两镇核心。新场江航道上的重要码头,形成了典型的传统港区城镇,而南侧的茶园则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物资交流场地。两镇相互依托、连片发展,以新场为港、茶园为市,形成独特的双镇联动的发展格局(图1)。
温度是影响生物生命活动的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一般能在45℃以上生长和繁殖的细菌可称为高温菌,主要包括部分细菌,古菌和真菌[10]。ClpP存在于细菌和真核生物中,除了柔膜细菌和部分真菌外[11]。它是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蛋白酶。ClpP最早发现于大肠杆菌中[12]。ClpP的结构有一个共同点:它包含了14个亚单元,有两个七瓣环形成一个圆柱样结构,该结构围成一个大腔室内含蛋白酶的活性部位[13]。ClpP能形成AAA+(ATP酶联合不同细胞间的活性)伴侣蛋白复合物,它可以使底物变性以及通过轴孔把它们转移到蛋白酶的蛋白水解腔室中进行降解,将蛋白降解成7~8个残基后从腔室中释放出来[14]。
随着交通方式和经济方式的转变,新场镇的港口功能退化消失,成为以居住为主的场镇,古镇内的建筑和老街均呈现当代生活生产氛围。显然,保护新场古镇的真实性不能仅就现存的老街而言,也不能仅就新场自身而言,需要保护双镇联动的完整格局,延续新场与茶园的历史发展联系,以江河为依托,以历史形成的商贸通道新西路为线索,强化两个古镇间相互依托、连片发展、一线双心的历史发展脉络。通过恢复和记忆新场港口城镇的特色,及其通过新西路这条港口商业街与茶园商肆互为支撑的社会经济关系,更能表现新场的发展脉络(图2)。
图1 新场-茶园用地布局规划
图2 双镇联动保护整治意向
若孤立地看待新场古镇,其南侧联系港口市贸区的新西路并没有存在必要性,反而应该进行田园化与林盘式的整治,而双镇间的联系赋予其重要的历史功能价值,并限定了它的风貌导向和业态功能组织。无论从旅游开发来看还是历史文化展现来看,双镇联动的模式才能促进其合理的空间组织和功能业态布局,才能真实地反映古镇发展演变的历程及其核心价值。
古镇保护的重点与核心落脚于对物质载体的保护。笔者认为,历史真实性的重要体现在于各个历史时期核心价值的有机叠加。“原真性”强调物质的原始真实状态,即建筑或城镇最初形成或鼎盛时期的风貌片段,“真实性”是在初始状态的基础上,将历史长河的痕迹选择性地加以印刻。例如,一幢明代的建筑,在清朝扩建了庭院与照壁,在民国改装了西式窗棂,又在近代加固了铁艺的钉铆,笔者建议留存的应该是历朝历代人民智慧结晶的有机组合,而非恢复宋朝时期的原始风貌。
新场的物质载体保护工作主要致力于对不同时期物质历史价值的甄别和真实性的保护上。
首先是保护古镇格局的真实结构。格局保护不仅仅是对街巷网络、开场空间等的留存延续,还应该强化整体空间结构关系的辨识度。例如,历史城市通过对城门等门户入口的恢复重建、对城墙或墙址的强化塑造、对城内城外建筑样式尺度的区分,可以增强人们对城池范围和城市空间的认知。新场古镇的保护通过“丰”字形老街的分别特色化处理、滨河岸线的港口空间设计、新西路传统商贸轴线的恢复、重塑入口牌坊等系列手段,强化了古镇的空间格局关系,体现了各时期新场的特色标志,有助于实现对历史洪流的真实解读。
其次是保护街巷空间的真实尺度。由于现代城镇功能对空间的需求变化和建造技术的提升,比例扩大的仿古建筑单体往往是古镇整治中响应商业化旅游开发主要的选择,而对历史建筑失真的尺度再现将影响街巷空间尺度感知和古镇的整体风貌意向。基于新场古镇历史建筑尺度的延续未变,规划确定特定层数建筑对应的高度模数,并在保护、整治与新建建筑中加以沿用,以保证古镇的整体尺度真实性。(图3)
图3 新场历史建筑尺度分析
最后还有保护历史建筑的真实形态。这涉及到对建筑单体真实历史信息的辨析和叠加性价值的判断。规划中通过对每幢建筑的详细调查和评价,确定不同的等级、类别,并设定针对性的保护整治措施:对体现古镇核心价值的保护建筑,予以全面保护与恢复,使其真实体现历史形象和功能;一般历史建筑在保护与修缮的基础上,准许适度改造整治,通过改变内部结构扩展建筑使用功能,但需保证改变的结构清晰可读;其他建筑须遵照传统建筑制式进行增建、改建或新建。上述建设活动中涉及历史建筑的改造或增建均应在修旧如旧的理念指导下加强可识别性,使不同时代的记号清晰可读。
近年来,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精神境界的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展示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为迎合市场,其文化内涵常被人为扭曲,以致失真。一些能够代表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东西或被刻意包装、删减,或因受现代文化、异域文化的冲击而被肆意仿造;一些与本地传统文化毫无关联的“景观”及活动内容被凭空捏造。究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抓住地方文脉的根源,没有植根于原生态环境,展现与地方物质形态相呼应的文化形态。
当代古镇所展现出来的文化气质、传统习俗必然是在时间长河中逐代筛选沉淀下来的,一脉相承,由于地域文化形 态发展的长期性和稳定性而呈现阶段性特征。对于古镇文化形态的保护也应凸显不同时期的文化特征及其延续性,以实现其真实性保护。
新场古镇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归纳为三个时期:以港口贸易功能为主的“港口时期”;港口贸易功能退化,以小镇聚居为主的“小镇时期”;以及当前发展休闲旅游为主的“观光时期”。因此,新场古镇的文化形态必然受这三个时期的影响,演化出商业、居住、旅游等不同特质。新场古镇保护规划抓住不同时期文化的核心价值,致力于对港镇文化、原住民文化、休闲文化的保护、展示与传承,将宜居环境的打造与旅游经济的发展并举,进行了古镇发展模式的新探索。规划采用的主要手段是划分区域,引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阶段特色展示。
在充分挖掘文脉的基础上,规划将古镇划分为三个区域。一个是代表历史港区小镇文化的复原区(在江河两岸进行港区特色建构筑物的局部恢复,营造港区文化意向);二是代表近代宜居小镇文化的保护区(在太平正街西段原汁原味地保留保护原住居民的生活空间、原生文化以及文化环境免遭破坏);三是专门面向游客展示的表演区域(上正街-下正街沿线的旅游休闲商业空间)。这三个区域代表着新场古镇经历的不同时间阶段文化主题,结合物质载体,能完整而真实的反映出其文化脉络与价值。
新场古镇保护规划中对“真实性”保护的实践,是对“真实性”认识并理解后的一些尝试,也希望通过规划实施的验证对将来古镇的保护工作进行有益的推动。
备注:
①引自The Nara Document on Authenticity[OL]. http://whc.unesco.org/archive/nara 94.htm
[1] 张成渝.“真实性”和“原真性”辨析[J].建筑学报,2010,(S2)
[2] 殷帆.历史地段保护和更新的原真性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2010,(3)
[3] 余军,王欣,罗国彪.贵州民族村镇的适应性类型保护研究——以青岩古镇为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
[4] 戴彦,赵万民.基于“拟合”理念的巴蜀古镇区域保护[J].城市发展研究,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