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基础理论的新拓展

2014-09-03 08:18邹世毅
艺海 2014年1期
关键词:民间艺术概论湘西

邹世毅

唐代诗人张佑有诗句云:“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题王右丞山水障》)他高度评价王摩诘的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如此精华,乃是匠心独运所得。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二十余万字的著述——《湘西民间艺术概论》,就是作者匠心独运的产物。在形形色色的多种《艺术概论》著述中,真让人有“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唐·杜甫诗《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之感。

艺术概论是一门研究艺术活动基本规律的课程,是阐述艺术的基本性质、艺术活动系统以及艺术种类特点为宗旨的科学体系。它原本是高等院校艺术类学生必修的一种基础理论课程,在我国,各个高校依自己的教学需要而采用不同的教材,故《艺术概论》的教材版本颇多,且大同小异,理论的侧重点不同而已。署名为《民间艺术概论》的,应认为是《艺术概论》的一种专门分支学科,目前除出版有赵农编著的一本外(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版),尚未见有其它正式出版物。而冠地名于前的《湘西民间艺术概论》,是对特定地域——湖南的湘西地区民间艺术本源、活动、形式、样态等进行分析、研究,以揭示该地域民间艺术的本质和规律,指导当地人们按照民间艺术的特殊规律和价值等进行民间艺术的创作、鉴赏、传承和利用,提升人们对民族民间艺术的审美认识、艺术修养和欣赏批评水平,充分发挥民间艺术的各种功能。因而是一本别开生面的艺术概论著述。

一般的艺术理论都认为,艺术,是人类在漫长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中形成和创造的成果,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以一定的物质为媒介,以丰富的情感来表现社会生活和审美情趣的审美形态。而广义的艺术活动,就是人们运用审美的方式对客体世界进行审美认知、理解和创造的过程。它包含人类从事的一切艺术行为和发生的艺术现象,由客体世界,艺术创作和制作,艺术作品,艺术传播与艺术接受四个方面组成。由于《艺术概论》是研究艺术的基础理论,所以一般都从艺术的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来建构艺术的基本理论框架和探讨艺术的普遍规律。外部的基本理论框架离不开艺术的本质论、分类论和发生发展论;内部的普遍规律脱不了艺术的创作论、作品论和鉴赏论等。由有着密切的内在逻辑关系的各个章节组成一个完整的学术体系。

《湘西民间艺术概论》共五章(湘西民间艺术源流,湘西民间艺术类型,湘西民间艺术价值与特点,湘西民间表演艺术,湘西民间造型艺术),从章、节定名和实际内容看,既有对一般《艺术概论》章节传统结构的依循,又有依本书内容、实际所需进行增删而蹊径独辟;既有对艺术本源、发展、特征、规律、价值等认识上的传统因循,又有因地制宜和与时俱进新颖理念的阐释。因而形成了有别于同类著述的鲜明个性。

第一,科学地辨证了民间艺术、尤其是湘西民间艺术与普遍意义上艺术的不同特性。作者在书中以“主体的复杂性”、“时间的延续性”、“浓厚的地域性”、“形式的多样性”、“保护的交叉性”等五个方面特性的论述,指出了民间艺术作品由于具有主体的群体性特征,所以对民间艺术作品进行演绎、整理,也可能形成著作权。由于时间的延续性,决定了民间艺术作品往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其间蕴藏的世代相传的文化元素是逐渐稳定的、经久不衰的、流传久远的。

更由于浓厚的地域性和保护的交叉性,使得特定地域的民间艺术创造蕴含着独具个性的文化情结和民族底蕴。越是民族的,就越具世界性,也就越有鲜明的个性。各个国度,各个地方、各个民族、各种团体、各个人都可以在文化交流接触中观摩到它,因喜爱而效仿它、学习它,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创造。因此,光靠某地区、某国度的著作权法很难保护好它,活态传承它,依法交流它,合法开发利用它。如何克服各地著作权法(或其它保护法)的局限,建立起民间艺术创作的交叉保护体系迫在眉睫。这些科学辨证,与当前民间艺术的传播态势和民间艺术进入世界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是紧密相关的,因而具有与时俱进性和前瞻性。

第二,对湘西民间艺术的发生、发展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考证、分析和研究,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

首先,作者不盲从过往的种种艺术起源说。在书中,他虽然也不可避免地例举了种种艺术起源说,但他明确地表明了自己对湘西民间艺术的起源观点。他说“艺术起源于人的生命表现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统一”。并引用罗曼·罗兰的说法,“艺术是发扬生命的,死神所在的地方就没有艺术”。他阐释说,“人之所以要和自然界发生关系,是为了从自然界得到物质资料,以维持人的生命,这就是人类社会必须从事生产劳动的根据;而人之所以要通过各种手段表现自己,则是为了从客观世界中观照自己的生命,这就是艺术和艺术科学之所以发生的根据。”“然而,作为艺术起源的主要因素的人类生命的向力,还只是一种内在的、潜在的精神冲动。这种力量必然要转化为人的外在行为,转化为实践活动。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一个万古常新的历史过程。”

其次,作者从湘西的自然环境、人文地理的考证出发,进一步阐述了巫傩文化对湘西民间艺术产生的重大影响。并从湘西考古队对沅水中游的泸溪上堡、浦市等地发现5处旧石器时代的人类聚居遗址与遗存——这些被专家定位为20万年前“潕水文化类群”的旧石器时代文化,证实湘西是巫傩文化的重要发源地。通过距今7400多年前的高庙遗址的陶器上有“太阳与鸾鸟”结合的人面獠牙纹和人面鸟爪、口长象牙的神农氏头像纹等湘西原始宗教艺术品,证明当时湘西就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巫傩文化艺术。再从湘西傩事经书如土家族《摆手歌》、苗族《古老话》的有关内容,证明湘西在母系氏族社会后期就出现了巫傩文化。傩文化的主神是傩公傩母。傩公傩母是漫天洪水后兄妹成婚,繁衍人类的始祖,是带领子孙种植水稻进行农耕的农神。这种巫风对湘西地区的民间艺术产生了深厚的影响,直接呈现便是湘西民间艺术的最早源头——傩堂戏。并藉经典文献记载和遗址遗存、遗物的相互佐证,说明原始宗教的造型与成像是湘西民间艺术的形式表达,巫术是民间艺术的外衣,民间艺术成了巫术的寄主和内涵,湘西原始民间艺术也就由此产生了。

第三,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理论,对湘西民间艺术的各种价值进行分析研究,建立民间艺术的价值理论体系,这是对艺术理论的一种有益的拓展。

作者在书中单辟一节,对湘西民间艺术价值进行了考察和研究。自2002年以来,我国政府首批签约,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的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自2006年起,全国普遍建立国家级、省级、市县级非遗保护组织和开展申报各级非遗代表性作品名录的活动,并随之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大量的民间艺术作品进入了国家级、省级的非遗保护代表性作品名录,评审了一批代表性传承人,建立了少量非遗保护生态试验区,一大批代表性作品得到真实的保护,一批非遗方面的著述尤其是理论著述得以出版。湘西地区是国家批准的“武陵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生态试验区”的主体保护地区,大量非遗保护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急需政策的配套和非遗理论的指导,《湘西民间艺术概论》相当及时地填补了非遗理论空白。书中例举的湘西民间艺术所具有的6个方面的价值(历史传承价值,审美艺术价值、科学认识价值、社会和谐价值、生活实用价值、经济开发价值),较为全面地概括了湘西民间艺术所蕴含的精神思想、思维方式、智慧创造、物质生产、艺术文化、历史积淀等方面的成就和价值,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因而必须加强保护传承、弘扬发展。如果这一节能发展成一章,专门讨论、分析、研究湘西民间艺术保护传承、合理利用的理论和实践,那么,该书就更锦上添花,臻成全豹了。

《湘西民间艺术概论》的作者田特平先生,是我的老朋友。我们分别履职于省、州艺术研究院所,因研究艺术而认识,复因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申报工作而熟知。虽重山复水阻隔,然心息相通。特平先生历来勤奋,著述颇多,出版小说集《走出凤凰城》、散文集《寻觅双命鸟》、《湘西读本》和《湘西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与人合著)等书籍多部。《湘西民间艺术概论》系其十年积累,六年爬抉,三年伏案而成。呕心沥血,惟为事业。厥功其硕,吾当铭记。谨以陋言,期为广之。

(责任编辑:刘小红)

猜你喜欢
民间艺术概论湘西
青铜器辨伪概论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欢乐湘西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湘西 国画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
畲族民间艺术述论
关于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的概论
民间艺术
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