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应用三化教学减负增效

2014-09-02 08:59吴永碧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5期
关键词:提质拖拉机应用题

吴永碧

摘 要:当前,全国上下都在开展“减负增效”工作,其原因是长久以来,我们的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了,减负增效工作迫在眉睫。作为小学数学这一学科,学生课业负担更是如此,我们数学教师一定要想办法,提炼出智慧含量高的知识教学和作业,采用最佳教法,指导学法,激发兴趣,培养能力。采用数学“三化”,运用于应用题教学,教学工作定能减负增效。

关键词:应用题教学,减负增效提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166-02

“减轻过重负担,提高教育质量”是个完整的科学概念。那么,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实施这一完整的科学概念呢?我认为,首先要减轻教学内容的数量,即浓缩教材,提炼出智慧含量高的知识教学和作业,采用最佳教法,指导学法,激发兴趣,培养能力。例如,教学“工程问题”与“整数、分数、相遇问题”“水管问题”联系起来教学,这样就“少教多得”。因为知识是智慧的结晶,都有一定的智慧含量。研究证明,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结构、基本方法)是智慧含量高的知识,它的迁移性、再生力强,又叫“母知识”,也就是举一反三的“一”,触类旁通的“类”。例如:教学“一题多解”的应用题,可运用“归一”、“分数意义”、“倍比”、“列方程”、“按比例分配”、“比例”等的方法来解答,然后从中选择出常用的最佳解法。教师就是将这千千万万的知识,作业题,通过创造性的劳动,选择,提炼出“一”和“类”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一为百,一通百通,“反三”、“旁通”就是发展。这就是“少教多得”,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减负增效提质”。在应用题教学中,我的做法是:

一、例题讲解——善于“变化”

我在教学归一问题时,选择最有代表性,能突出教材重点,反映《课程标准》要求的题目,发挥例题以点带面的功能,并有意识地对例题进行变化,挖掘问题的内涵和处延。例如:“东方农场3台拖拉机5小时耕地367.5公亩。照这样计算,8台拖拉机10小时耕地多少公亩?”引导学生分析解答后,再进行如下变化延伸。

变化一:1、东方农场3台拖拉机5小时耕地367.5公亩,照这样计算,增加5台同样的拖拉机,时间增加到12小时,能耕地多少公亩?2、东方农场3台拖拉机5小时耕地367.5公亩,照这样计算,拖拉机减少1台,时间增加3小时,能耕地多少公亩?

变化二:1、东方农场3台拖拉机5小时耕地367.5公亩,照这样计算,8台拖拉机耕地1482公亩,需要几小时?2、东方农场计划耕地1482公亩,3台拖拉机5小时耕地367.5公亩。照这样计算,余下的由5台拖拉机完成,还需几小时?这样,通过变化,把简单归一,复杂归一,正反归一问题都沟通、联系起来,形成一条“知识链”。体现了“少教多得”、“减负增效提质”。

二、习题归类——善于“类化”

应用题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将习题归类,集中力量和时间解决同类题中的典型问题。并总结出解这一类问题的方法和规律。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例如:1、两人同时从相距20千米的东西两镇相向而行,甲骑摩托车每分钟行800米,乙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00米,相遇时,甲比乙多行多少千米?2、从甲地到乙地,货车需8小时行完,客车需6小时行完,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相遇时,客车比货车多行几分之几?3、一项工程,甲队独立修建10天完成,乙队独立修建8天完成,甲乙两队同时合修,完工时,乙队比甲队多修几分之几?4、有一水池,单开甲管8小时可将全池水放完,单开乙管6小时注满全池,甲乙两管同时开,几小时注满全池的 ?上面这四道题,虽然情节不同,但数量关系,解题方法相同,第4题稍有变化,通过这样的归类训练,使学生把已掌握的解题技能从一个题迁移到另一个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形成了由“整数相遇问题→分数相遇问题→工程问题→水管问题”的良好知识结构,达到了“缩时增效”之目的。

三、解题思路——善于“优化”

引导学生应用题进行“一题多解”,加以比较,从选择出最佳解法,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例如:少先队员在山坡上种桔树和梨树共180棵,桔树是梨树的4倍,种的桔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分组讨论下列问题:1、根据倍数、分数、比三者之间的联系,如何将“桔树棵数是梨树的4倍”进行转化2、每个转换句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解答?

根据讨论得到解答应用题的各种信息,先让学生进行尝试练习,教师有目的地巡视指导。分类整理全班学生的尝试结果。

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几种解法,然后从中找最佳解法,并对解法多的学生给予鼓励。

通过一题多解的尝试练习,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思维的灵活性。帮助学生建立起了一题多解的解法系统,形成了比较科学的解法网络。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灵感,提高了学生的解题水平,优化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减负增效提质”之目的。

参考文献:

[1] 陈建联.例谈初中数学复习中“四化”[J].福建中学数学,2002(5).

[2] 钱直树.六年制第九册第四单元综合检测[J].小学生课程辅导.数学辅导版,2003(7).

猜你喜欢
提质拖拉机应用题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飞上天的“拖拉机”
为城市提质而歌
人民调解提质升级见成效
牛哄哄的拖拉机
拖拉机闯祸了
冬季拖拉机的使用与维护
新疆:医保由“扩面”向“提质”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