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允育
摘 要: 中国和埃及同为发展中国家,国情不同,所面临的人口问题也有所不同,但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双方应对人口问题的措施也有所不同。相比较来说,中国的人口政策已经比较完善,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体系,而埃及的人口政策还没有上升到制度化或体系化的程度,存在一些计划生育的阻力,如宗教、文盲率、妇女地位等问题。
关键词: 人口问题 人口政策 生育率 老龄化 计划生育
一、引言
中国人口问题由来已久,中国政府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着手控制人口增长,1982年更是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中国人口政策自实施以来经历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绩,但伴随着人口政策的实施,也出现了新的人口问题,比如老龄化、城乡人口比例失衡等,针对这些问题中国政府相应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而埃及作为阿拉伯国家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问题愈发凸显,失业率激增,文盲率居高不下等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可以说是2011年和2012年埃及两次革命的重要原因之一,埃及政府也制定了一些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将两国的人口问题和人口政策进行对比,对于了解两国的人口环境和了解埃及当前国情有很大帮助。
通过统计数据,我们会发现,中国和埃及的人口状况虽然同样是基数大,但是实质上有很大区别,仿佛埃及正在走中国计划生育前的老路,生育率居高不下,其中当然也有宗教的原因。中国老龄化问题严重,而埃及青年所占比率高,导致失业率和文盲率增高,因为问题不同,自然处理方法也不同,两国政府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是很正常的。
二、当前中埃两国最突出的人口问题对比
(一)中国最突出的人口问题
1.关于劳动人口数量的增长与就业问题
据统计我国15~64岁的人口总量2000年约为7.8亿,2005年为8.4亿,2010年为8.8亿,2015年为9.2亿,2020年为9.6亿,从全国的劳动力资源来讲,其数据还要大一些,估计2000年为9.31亿,2005年为10.10亿,2010年为10.68亿,2015年为11.23亿,2020年为11.72亿①。中国劳动人口数量变动的最大特点是劳动力参与率高,2000年78.2%,2005年为76.3%,2010年为74.3%,2015年为73.3%,2020年为72.1%,在本世纪前20年以内,劳动力数量将持续保持一种较高的增长状态和水平②。所以,这对我国就业压力还会持续产生影响,同样这会对我国的改革、国家的发展和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找工作难,再就业难,这都是政府面临的很大的问题。
2.人口老龄化问题
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2000年为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6%,估计2010年会超过1亿,2020年超过1.6亿,2030年超过2.2亿,老年人口的比重将在2005年左右超过10%,到2030年超过15%③。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必然导致老年人口迅速增加,也使我们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更突出。
3.出生性别比问题
根据统计,1980年我国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7.2,1985年为111.2,1990年为111.7,1995年上升到117.4,2000年为117④。该比率远远高于国际标准105,这一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据报道,我国总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多4120万人,比1997年增长10%⑤。而且增加的男性人口主要是青年人口,这必然导致婚龄人口比例失衡,导致出现一些社会问题。
4.人口的城市化问题
据统计1999年我国城市有668个,建制镇18800个,按照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资料计算,居住在城镇中的人口是45594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6.09%,比1990年提高了9.86个百分点,一般认为这个数据反映了我国城市化的真实水平⑥。但这个水平比发达国家75%的平均水平,比世界44%的平均水平,甚至比发展中国家平均37%的平均水平都低,因此许多学者提出我国的城市化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阶段。但这同时导致城市泡沫,导致城乡不公平待遇政策和人口二元结构矛盾,我们需要使农转非进程从一开始就走上合理、规范的道路。
5.人口素质问题
我国文盲的90%分布在农村,而且一半文盲在西部地区,其中70%是女性文盲。我国目前每年新增文盲大约50万人,还有约240个县未普及小学,成人平均受教育年限才6年,而美国是16年⑦。生殖健康和出生缺陷的问题日益突出。过去我们曾经认为可以通过普及教育、消除贫困提高落后地区的人口素质,现在看来,贫困产生文盲的现象大量存在,因此在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消除贫困、发展教育以阻止人口素质逆淘汰的任务还十分繁重,对于这点不能掉以轻心。
(二)埃及最突出的人口问题
1.生育率居高不下
埃及人口增加得不到控制的主要原因就是生育率居高不下,妇女受教育率低是生育率高的一个原因。
2.青年人口问题和就业问题
埃及人口问题不仅表现为人口数量的增加,而且表现为人口结构不均衡。由于较高的出生率,埃及人口中15岁以下人口比重占40%,增加埃及家庭成本,也给政府带来一定的压力。
青年人口激增,从而带来一系列诸如教育、婚姻、住房尤其是就业市场造成巨大的压力,由于埃及就业市场吸纳人数有限,再加上埃及七月革命以后,政府大力扶持教育事业的发展,逐年扩大公立学校的招生规模。人口不断激增,教育资源的落后、及就业的脱节及青年失业问题异常严重。
2006年,埃及29岁以下的青年人的失业率达到了80%,其中超过82%的人从未参加工作。到2007年,15-24岁年龄段的埃及青年的失业率高达24.5%,同期世界水平达11.9%⑧。
有关研究表明,在20世纪60年代,埃及只有17.5万失业者,失业率仅为2.2%⑨。一直到70年代初,埃及的失业状况仍然比较轻微,但是到1976年,埃及国内失业率已上升到7.7%。80年代中期因遭遇国际经济危机,大批外出劳工回国,失业率猛增,1986年達到10.7%⑩。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字,2005年埃及失业率为10.9%。埃及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显示,埃及2009年第一季度的失业人口为234.6万,失业率达9.4%。2010年失业率为9.2%{11}。埃及人口中青年比重较大,90%的失业者为29岁以下的青年。
3.人口城市化问题
埃及国土只有100多万平方公里,在中东和非洲地区来说本来就不算大,而且大约95%的国土面积为无法居住的荒漠,目前能够居住的国土面积只有5万多平方公里。因此,埃及人口近一半集中在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也是埃及最富庶的尼罗河三角洲地区。此外,首都大开罗地区一地的人口就高达近200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近四分之一。人口密度最高的是开罗省,每平方公里46349人,其次是吉萨省每平方公里5902人,人口密度最低的是每平方公里9.5人的西奈半岛南部数省,再次是苏伊士省东部每平方公里64.5人。
目前,埃及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91.65%,这就意味着农业劳动力减少,农产品产量下降,价格提高,间接导致粮食危机。过多的城市人口给城市功能的发挥造成诸如城市拥挤、交通不畅、住房压力等一系列问题。
4.人口素质问题
人口急剧增长,埃及的人口素质却在不断下降。政府大力扶持教育事业,公立大学的招生规模最年扩大,使得学校拥挤不堪,教学资源紧张,由于埃及教师待遇相对较低,工作繁重,造成国内教师资源的大量流失,结果使得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员素质低下,影响教学质量,教育事业受到严重影响。埃及大多数妇女没有受教育和就业的机会,早婚,多育成为传统女性的主要生活方式,从而使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提高。全国15岁以下的人口占到40%,人口呈年轻化,从长远角度看,高出生率给人们受教育、就业都造成巨大压力,进一步恶化家庭贫困,使贫困不得不代代相传。
尽管埃及政府付出很大的努力,采取许多措施加大教育的发展,但是埃及的文盲率居高不下,也成为国家发展和改革的巨大障碍。
埃及在19世纪末开始普及初级教育,由于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实施,并采取法律的形式去推广,20世纪初,在民族革命领导人纳赛尔的支持下,于1944年颁布了第一部法律并与社会事务部来实施推广教育。1953年颁布了针对5岁~12岁儿童的义务教育法,并与1976年通过了扫盲法,使450万人口具有识字能力。尽管人口中文盲的比例在下降,但是埃及文盲的比例依然在持续增加,根据2006年联合国人口调查报告显示,2006年,埃及的文盲总人数达到1700万,占总人口的20%{12}。
2010年,埃及男性文盲率达到18.8%,而女性的文盲率则高达33.6%。同时,文盲率呈现地区差异,埃及南部地区的文盲所占的比重低于埃及北部,城市地区所占的比重低于农村地区。埃及北部地区女性青年文盲所占比重占到埃及同龄女性青年的一半,女性学龄儿童未入学率是男性的三倍,占15%。
女性文盲率上升,在埃及女性结婚较早,随之而来的就是较早生育孩子。埃及将女性的结婚年龄提高到20岁以便女性青年能够获得与男性同等的教育机会,从而在更适合的年龄生育。在妇女参与经济及政治生活上,我们发现妇女在议会中的比例不超过2%,同样在协商委员会的比例不超过4%,很大程度上来说,参与率微乎其微。
三、中埃两国针对人口问题采取的政策比较
(一)中国当前的人口政策
1.政策目标调整
早期的人口政策主要关注人口总量,因为它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是最显而易见的,经过多年发展,政策目标正在从适度人口到适度生育率转变。更科学的人口发展目标蕴含在“人的全面发展”等说法中。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调整人口结构、平衡人口分布等方面都出台相应政策。
2.政策支持
(1)计划生育的持续推进
自从1982年起我国将计划生育写入宪法,并将其纳入基本国策,我国人口增加得到控制。20多年以来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我国少生人口3.38亿人,节约各种抚养等费用7.4万亿元,使世界60亿人口日推迟整整4年时间{13}。
事实上由于多年以来的计划生育政策及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中国的低生育水平已稳定多年并形成惯性,人口政策的重点逐步转向提高人口质量和优化人口结构。计划生育政策仍在持续,但随着新的人口问题的出现,政府正逐步对中国的人口政策进行完善和补充。
(2)计划生育政策的补充
针对我国不断变化的人口状况,国家计生委每年颁布《计划生育条例》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不重合完善,力求解决不断出现的人口新问题。相继颁布《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流动人口卫生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家人口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衔接的通知》、《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规范性文件,着手解决人口新问题。
另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启动实施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以下简称单独两孩政策)。这项政策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低生育水平稳中趋降。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总和生育率降到更替水平以下,目前为1.5~1.6,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二是家庭规模持续缩减。三是城乡居民生育意愿发生很大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少生优生、优育优教的生育观念正在形成。
(3)减少文盲率的措施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国务委员陈至立在扫盲大会上指出,中国政府始终把扫除文盲作为国家最基本的政策目标之一。政府采取很多措施来降低文盲率,如普及义务教育,最大限度地减少新文盲:2006—2010年,中央和地方财政累计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约2182亿元。到2010年努力使全国青壮年文盲率降到2%以下,成人文盲率降到5%以下。教育部提出,中国今后的扫盲,将重点放在西部地区,国务院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提出“到2007年,在我国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发展功能性扫盲,向脱盲群众开展技術培训:目前,中国面向脱盲群众积极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还通过实施“绿色证书培训工程”、“青年农民培训工程”,积极培养农民技术骨干。截至2006年年底,参加培训农民2000多万人,有1000多万人获得相应证书,成为当地科技致富的典型。
(4)降低失业率的措施
为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国新办于11月20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介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进展及应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举措等方面情况,据介绍,为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做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有关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切实把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稳定就业局势作为当前头等大事,近期采取以下四个方面的十项措施。
①稳定就业局势。一是努力稳定就业岗位;二是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三是积极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努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大积极就业政策的贯彻落实力度,扩大政策覆盖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完善操作办法,重点做好关闭停产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就业服务。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组织开展公共就业服务和“一对一”就业援助,及时帮助就业困难群众和零就业家庭人员实现就业等。
②切实做好社会保障工作。一是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二是解决各类关闭破产企业和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问题。
③稳定劳动关系。一是加强对企业劳动关系的指导和服务,建立健全劳动关系调处应急反应机制;二是妥善处理工资和工时问题。
④切实做好对农民工的服务工作。一是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积极开展对农民工的就业服务。二是维护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妥善处理倒闭企业、裁员企业与农民工的劳动关系,把解决拖欠工资作为维护农民工权益的重要任务抓好落实{14}。
3.完善职能机构
我国专门设立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设主任办公室(总值班室)、综合处、研究室、文档处、政务信息处、秘书联络处、信访一处、信访二处等部门,专门进行计划生育工作。但随着国家人口情况的改变,职能机构也在逐步完善。比如,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要求,我国对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部署,认真做好卫生计生委相关老龄工作,切实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经研究决定,成立卫生计生老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赋予其贯彻精神、制订工作计划和组织活动等主要职能。
(二)埃及当前的人口政策
在阿拉伯国家中,埃及是第一个对人口问题采取积极措施的国家。埃及政府认为要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达到发展目标,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人口问题。埃及政府采取的一般用于解决人口问题的办法:
1.埃及政府主要通过降低出生率和增加迁出人口减少人口增长
同时注重人口空间布局的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埃及社会的多方发展。其中埃及降低出生率取得了一定成绩。埃及的年人口出生率曾从1960年的4.4%下降到1972年的3%,但到了1980年,这一数字又回升到4%,穆巴拉克出任总统后,对这一问题越来越重视。1985年5月,他同数十名其他国家的领导人一起,签署了联合国一项赞成限制人口的声明{15}。
2.制度化人口政策
埃及于1965年设立了全埃“家庭生育计划最高理事会”,“家庭生育计划最高理事会”是由政府总理领导的双重机构,各主要部门都有代表。1985年1月设立“人口和家庭生育计划最高理事会”,取代了人口家庭计划委员会,主要负责制定和支持家庭生育计划活动。近年来,埃及政府加大了计划生育工作力度,掀起了具有全国规模的计划生育运动,提出了“一对夫妇只生两个孩子”的口号。
3.教育与民间普及方面
艾兹哈尔大学设立了计划生育研究會,专门研究伊斯兰教教义与控制人口的关系。
为了使计划生育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埃及政府主管计划生育的专门机构加强了在电视、电台和报刊上的宣传,向全国各地派遣30个以上的宣传小组,使绝大部分的人民群众受到了教育。
新闻总署下属单位通过举办群众论坛、对话、青年座谈会、知识普及会、文艺比赛、电影展播等活动提高人们对人口问题的认识水平。埃及育龄妇女采用绝育措施避孕者的比例由2004年的58.2%增至2005年的63.3%,平均每家生育的子女数由2004年的3.1个减少到2005年的3.08个,人口增长率已经从1996年的2.1%下降为2005年的1.91%,但是人口高速增长仍是埃及经济面临的一大严峻问题。
4.生育率与家庭
国家干预政策是想通过改进妇幼健康条件,提高家庭生活水平,提高人口增长率以降低生育率。其措施如下:搞好家庭生育计划、提高妇女地位、降低婴儿死亡率。家庭生育计划项目得到国家财力上和政治上最大限度的支持,仅1983年全国就有3,200个健康诊所为家庭生育计划提供长期服务。政府强调对家庭计划进行“积极诱导”,诸如:改善文化教育设施,奖励遵守国家人口政策的家庭。虽然政府重视避孕设备的隐私性,但还是源源不断地提供现代避孕工具和开展无偿服务咨询。节育不受任何限制但不得提倡,流产视为非法,除非要挽救妇女的生命。2000年埃及总和生育率目标为3.0。目前,埃及已开办了1,000多个计划生育训练班,在各地设有为数众多的负责公共健康的诊疗所,还为农村培训了大批医生,并组织城里的医生每月下乡一次,向农村提供节育药具,指导计划生育。政府还用外汇引进先进而又简易的节百技术。埃及引进了一种由芬兰发明的避孕药物。这种药物不仅长期有效,且采用简单的注射方式,2,000名埃及妇女在试用期间,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16}。埃及政府正准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以推广。
5.国际迁移
根据埃及人力资源与对外移民部公布的数据显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建国之初的十年,埃及总共对外移民不到2万人。即使在60年代末期,政府鼓励年轻人出国留学,在1969年,政府收到的移民申请也只有28000份。然而这一局面随着埃及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而发生彻底改变,如1982年,埃及对外永久和短暂移民的数字攀升到340万多。1998年,这一数字则上升到480万还多,到2005年埃及对外移民累计达到510万{17}。
从政府管理的角度看,埃及经历了“限制移民”、“组织移民”和“消除移民限制”三个阶段。埃及限制移民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1967年,这一时期总的移民政策是限制人员出国。除少量人员可以出国学习交流外,埃及对外移民的数量很少。而60年代国有化运动开始后,有些埃及人永久移居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西欧等发达国家。
从1967年到70年代中期是埃及政府近十年有组织的移民阶段,通过签署双边劳务合同尝试组织对外移民。70年代中期至今,埃及基本上取消了对外移民的各项限制,埃及对外移民呈现规模化的发展趋势。
埃及人口迁移中,应该受到关注的是埃及国际劳工输出。在阿拉伯国家中,埃及是最大的劳务输出国。埃及向其他阿拉伯国家输出的劳动力占埃及劳动力的10%。埃及暂时性人口迁移包括技术和非技术人员的迁移。暂时性移民包括科学家、技术人员及劳工。三十年多来,暂时迁往阿拉伯国家的埃及移民数量早已超过欧洲和北美的永久性移民。埃及暂时性移民接受国多为阿拉伯国家,特别是利比亚、约旦及阿拉伯海湾国家(主要是科威特、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
6.人口空间分布与城市化
埃及半数以上的人口集中在开罗和亚历山大,所以埃及急需改变城乡之间的平衡。埃及改变城乡之间平衡政策的目的在于建设新城镇和中心城市来吸收一部分城市居民,以缓和开罗和亚历山大两城市的人口膨胀。此外,扩大耕地面积也是一项主要政策。官方鼓励居民向新开发地迁移。
第一,埃及旨在实现人口在各地的最佳分布,限制开罗人口机械增长。埃及政府制订了有关人口政策的计划:南埃及国家开发计划。政府计划在1997—2017年投资3049亿埃镑开发南埃及地区,该计划完成时,将创造280万个就业机会,开垦耕地130万费丹(1费丹合613市亩),建立若干新的工业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投资和发展的不平衡,抑制从上埃及诸省向其他富裕地区尤其是开罗和亚历山大的移民潮。
乡村一体化国家开发计划。该计划1994年开始,到2017年完成,投资2670亿埃镑,目的在于改变农村贫困面貌,并通过就地创造就业机会和提高生活水平,减缓农村向城市的人口流动。新河谷运河计划。该计划始于1997年,预计2017年完成,设想从位于新河谷的纳赛尔湖引流到西部沙漠的巴里斯绿洲,新开辟耕地约40万公顷,吸引700万人到那里生活{18}。但是上述三项计划耗资颇大,而埃及经济严重依赖外援,外资能否到位,远非开罗所能左右,同时在埃及社会居主导地位的大城市既得利益集团为保护自身利益,千方百计地阻挠计划的实施{19}。
第二,向沙漠地区分散,减少耕地浪费。在开罗郊外修建卫星城,以吸引城市中心过剩的人口,从而降低城市中心人口密度,缓解城市病。埃及的新城建设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第一座新城为斋月十日城。现在大开罗及其周边地区有8座新城:斋月十日城、五月十五日城、十月六日城、圆月城、欧布尔城、谢赫扎耶德城、日出城、新开罗。新城为开罗人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对缓解中心城市严重的人口、经济和环境压力具有重要作用。1997年1月埃及南部新河谷治沙造田工程启动后,埃及政府又把目光投向东部和西部地区,并计划在2017年之前把这三个地区340万费丹(1费丹约合6.3亩)沙漠土地改造成农田,为实现使全国可居住面积由占总面积的5%提高到25%的长远目标奠定基础{20}。
7.提升妇女的社会地位
埃及政府采取了妇女扫盲运动、立法保證妇女权力和提高妇女地位等办法以便降低出生率。然而,1979年和1985年相继两次出现男人得到第一位妻子同意后便可纳妾的规定,这个规定作为个人地位法的一部分旨在限制对多偶制的滥用。妇女最低法定结婚年龄为十六岁。
8.尽量减少埃及计划生育的阻力
埃及计划生育的最大阻力是来自宗教习俗的压力。因此,埃及的计划生育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民对伊斯兰教义的理解,以及如何摆脱传统习俗的束缚。在埃及享有权威的爱资哈尔大学宣布:以经济为借口来限制出生人数是违背伊斯兰教义的,但保护母亲和孩子的身体健康的做法是可以接受的。爱资哈尔大学引用《古兰经》中“母奶必须喂养两年”的经文为据,认为这种方法本身就能约束女性的生育能力,并断言,节育既能促进家庭成员健康,又能使妻子对丈夫富有吸引力。这一结论对政府的计划生育运动是个有力支持。另外,提高妇女受教育率和妇女社会地位,会相应减少计划生育的阻力。
四、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很明显地发现,中埃两国由于国情有很大差别,所存在的人口问题不尽相同,但是有一些相似之处,比如失业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人口结构不平衡等,而中埃两国对于解决人口问题都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也制定了一些政策,但是,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以法律及国策的形式出现的,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和实施,效果非常明显;而埃及并没有制度化或法律化的计划生育政策,大多数只是一些口号或者号召,并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埃及的大部分政策,包括新建新城,减轻一些大城市的人口压力,虽然使问题得到一定的缓解,但毕竟治标不治本,要减少人口压力,还要从降低生育率等根本性问题上着手,从这方面说,埃及教育普及程度还不够,尤其是妇女的受教育程度更有限,这是计划生育的一大阻力。本文对中埃两国当前的人口问题和人口政策做了对比研究,但深入的思考还有所欠缺,希望对之后的研究有所帮助。
注释:
①②③郭继严,王永锡主编.2001~2020年中国就业战略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④⑥国务院人口普查办.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⑤熊树民.警惕重新扩大的性别鸿沟.人民政协报.北京:2002-03-20.
⑦长江日报,2002-09-08(第2版).
⑧2010年埃及人类发展报告.
⑨齐前进.埃及的沉重包袱.世界知识,1989(22).
⑩杨灏城.徐根林,编著.列国志埃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1.
{11}安维华.埃及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问题探析.西亚非洲.
{12}
{13}人民日报.2001-01-23.
{14}http://finance.ifeng.com/news/hgjj/20081120/217871.shtml.
{15}{16}杜幼康.埃及的人口问题和埃及政府的对策.阿拉伯世界,1986(02).
{17}Egyptian Ministry of Manpower and Emigration,Emigration Sector,as Reported by CARIM 2008.
{18}{19}彭树智,主编.雷钰,苏瑞林,著.中东国家通史埃及卷6,商务印书馆,2003:368-370,370.
{20}车效梅.张亚云.开罗都市进程中的人口问题.西亚北非.2009(05).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人口普查办.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2]李竞能.21世纪上半叶中国人口理论研究面临的挑战.第七次全国人口科学讨论会论文集.北京:1998.
[3]人民日报,2001-01-23.
[4]郭继严,王永锡主编.2001~2020年中国就业战略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5]刘福垣.解决就业问题需要有新的思路.经济日报,2002-05-23.
[6]中国人口信息中心.人口文摘,2001;1~12.
[7]课题组.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及对策研究.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8]熊树民.警惕重新扩大的性别鸿沟.人民政协报.北京:2002-03-20.
[9]人民政协报.北京:2002-03-04.
[10]谭克儉等.退耕还林中的人口控制与计划生育问题.第八次全国人口科学讨论会论文.北京:2002-06.
[11]长江日报,2002-09-08(第2版).
[12]彭树智,主编;雷钰.苏瑞林,著:中东国家通史埃及卷6.商务印书馆,2003.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
[14]Egyptian Ministry of Manpower and Emigration,Emigration Sector,as Reported by CARIM 2008。
[15]埃及国家统计局网站.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