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育苗技术规程

2014-09-02 05:50张涛
科技与创新 2014年13期
关键词:香椿苗床种子

张涛

摘 要:从圃地选择、圃地准备、播种育苗、无性繁殖育苗、苗期管理和苗木出圃等方面介绍了香椿的育苗技术。该技术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香椿苗木的生产。

关键词:香椿;圃地;种子;苗床

中图分类号:S6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13-0155-02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香椿育苗技术规程的规范性引用文件包括《育苗技术规程》(GB/T 6001—1985)、《林木种子质量分级》(GB 7908—1999)、《林木种子检验规程》(GB2772—1999)、《林木种子贮藏》(GB 10016—1988)和《容器育苗技术规程》(DB13/T 937—2008)。

2 圃地选择

在选择不同的圃地时,要注意的事项也不同,分别是:①在选择固定圃地时,要注意选择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有水源、排水良好,且地下水位不超过1.5 m、土层厚度不少于50 cm的微酸性至微碱性壤土的地方做圃地;②在选择临时圃地时,宜选设在山坡的中、下部,因为那里地势较平缓、土层深厚、肥力好,而且接近水源;③在农耕地育苗时,要选择有排灌条件、肥力较好的地段做圃地。

3 圃地准备

3.1 土壤的处理和改良

育苗前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药剂消毒、熏蒸等方法进行土壤处理。圃地土壤要逐年增施有机肥料。

3.2 整地施肥

育苗前必须整地,包括翻耕、耙地、平整、镇压等步骤,且要深耕细整、清除草根和石块、施肥均匀、地平土碎。翻耕深度要在20~25 cm之间,随耕随耙,及时平整、镇压。整地时要施基肥,施优质腐熟有机肥50 000~70 000 kg/hm2、复合肥500~750 kg/hm2、尿素100~150 kg/hm2,并深翻土壤,使土肥均匀混合、土粒细碎、表面平整。

3.3 作床

包括高床和平床的制作。高床的苗床床面要高出步道15~20 cm,床宽1~1.5 m,床间步道为20~30 cm,且要选择气候湿润、水源充足、灌溉条件好或地下水位高的苗圃;平床育苗地要带状作业,带间留出20~30 cm的步道,培育大苗时可不留步道,且要选择气候干旱地区或水源不足、灌溉条件差的苗圃。

3.4 轮作

宜实行香椿与不同树种苗木的轮作或香椿苗木与绿肥、牧草、农作物的轮作,做到对圃地“养用结合”。

4 播种育苗

4.1 采种

应选择20~30年的高大、健壮的母树,待蒴果成熟,并由绿色变为黄褐色时,采果取种。采摘后,将果实摊开晾干,忌暴晒。蒴果开裂、种子散出后,簸去杂质,然后放入麻袋置于通风阴凉处晾干。在采收适龄香椿的种子时,当年不能采摘它的香椿芽。

4.2 种子处理

处理种子的步骤为:①选用当年采集的新种子,用手搓去翅膜,然后用质量分数为1%的甲醛溶液浸泡20 min;②浸泡后用40~50 ℃的温水浸种4 h,水种比例为2∶1或3∶1,并不停地搅拌;③待水温降至25 ℃时再搓洗一遍,然后继续浸种15~20 h,再用清水冲洗干净;④在室内通风处将种子摊开,晾至种子表面见干后,用湿毛巾包好种子,然后在20~25 ℃下催芽;⑤待30%的种子裂嘴露白后,将其与细沙按1︰1的比例混匀待用。

4.3 播种

播种包括春播和夏播。春播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进行,将已出芽的种子与细沙按1︰1的比例混匀,然后用条播(行距在20~30 cm之间)或撒播的方式播种,播种量为40~50 kg/hm2,播后覆细土,再用稻草或塑料薄膜覆盖;夏播在5月上中旬进行,将已出芽的种子与细沙按1︰1的比例混匀,然后用条播或撒播的方式播种,播种量为50~60 kg/hm2,播后覆细土,再用稻草或塑料薄膜覆盖。

5 无性繁殖育苗

5.1 硬枝扦插

硬枝扦插的步骤为:①选穗条。3月中旬,在2~3年的香椿母树上选择健壮、直径在1.5~2.0 cm的1年生枝条,或选择扦插苗当年生长的干条,幼、壮年树上当年生长健壮、节间距离较短的主轴枝、从根部萌生的生长健壮的萌芽条。②剪穗条。要把穗条剪成长度为15 cm左右的插穗,下切口于芽基膨大处斜剪,上切口高出顶芽1 cm,剪口要平滑。③穗条生根处理。插穗剪后将下切口浸入质量分数为0.02%的萘乙酸水溶液中,浸水深度为3 cm,浸泡时长为12 h。④扦插。按10 cm×20 cm的行列距将穗条扦插到宽1 m的高床上,扦插顶端要距离地面1.5~2.0 cm。插前要将圃地灌足底水,插后浇1次透水,并踏实插缝。勿使插穗在土壤中悬空,扦插床上设中心距离地面高约1 m左右的拱棚。

5.2 萌蘖

香椿萌蘖性强,易形成丛状植株,秋季落叶后在母树周围开沟,沟深约20 cm,近树干处可稍浅,以促使其萌发根蘖植株。当年秋或翌年春进行分株定植,同时,在萌蘖坑中施入有机肥并灌水,以利次年根蘖的大量萌发。

6 苗期管理

6.1 遮荫

夏季要在苗木上方搭荫棚或遮阳网,并覆盖稻草遮荫。

6.2 拆除覆盖物

当幼苗大量出土(出苗数达60%~70%)时,要及时分批撤除有碍苗木生长的覆盖物。

6.3 肥水管理

香椿苗喜湿怕涝,因此前期要加强肥水管理,包括:①灌溉。采取喷灌、浇灌、沟灌等方法,灌溉时要遵守适时、适量的原则。出苗期(特别是幼苗出土前)要适当控制灌溉次数,保持土壤湿润;苗木生长初期(特别是保苗阶段)要采取少量多次灌溉的办法;苗木速生期要采取多量少次灌溉的办法;苗木生长后期也要控制灌溉次数,除特别干旱外,可不灌溉。②排水。进入雨季后,应注意排涝。③追肥。在5—6月时,应追磷酸二铵450 kg/hm2,追肥后浇三四次水。

6.4 矮化壮苗

七八月高温多湿,幼苗易徒长,因此应进行人工控制,可将多效唑300~400倍稀释,然后隔15 d喷一次,或用500倍稀释液,隔7 d喷一次,连喷两三次,以抑制幼苗徒长,促进其加粗生长、提早封顶,培育矮化壮苗。

6.5 除草和松土

要及时清除杂草。人工除草时,应在雨后或灌溉后地面湿润时将杂草连根拔除,并积极采用化学除草。除草要遵循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松土结合除草进行。松土要逐次加深、全面松到,保证不伤苗、不压苗,苗根附近松土宜浅,行间、带间宜深。

6.6 间苗和定苗

当苗长出五六片叶时即可进行间苗,间苗2~4次,最后按株距15~20 cm定苗。间苗要遵循间小留大、间密留稀、间劣留优的原则。

6.7 疏叶

要在8月中下旬摘去苗干基部的老叶,再疏去一部分复叶,以利于苗木通风透光,促进苗干的木质化。

6.8 病虫害防治

重点防治香椿白粉病、叶锈病、根腐病、小地老虎和黄刺蛾等病虫害。

7 苗木出圃

苗木出圃时要按照GB/T 6001—1985、DB 51/T705—2007标准要求进行检测、分级,苗高低于60 cm的不能出圃。

〔编辑:王霞〕

Abstract: From the nursery, nursery preparation, planting seedlings, vegetative propagation nursery, nursery seedling nursery management and other aspects introduced toon nursery techniques. The technology is applicable to the production of seedlings in Shanxi range toon.

Key words: toon; nursery; seed; seedbedendprint

猜你喜欢
香椿苗床种子
香椿吃前要焯水
香椿鱼
桃种子
上茬水稻田选做育秧苗床的问题与防止
可怜的种子
走红的香椿
温室育苗自动覆膜控温移动苗床
水冷苗床缓解夏季高温对番茄幼苗的影响